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 第四百四十五章 开天地事,缘法者至

第四百四十五章 开天地事,缘法者至

    却说祖师静室,真人闻听祖师要与他讲说‘劫数之事’,自不敢懈怠大意,朝祖师一拜,洗耳恭听。

    祖师道:“童儿,今我与你讲说劫数之事,但你可先与我讲得,今知得多少与劫数有关之事?”

    真人说道:“师父,弟子只知,一劫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此乃天地之终了之数,故此数而过,天地即当消亡,是为一劫。”

    祖师点头笑道:“你所说不错。此正乃一劫,但此一劫之后,天地即当消亡,万物寂籁,你觉当如何?”

    真人未有第一时间答话,而是沉吟许久,方才说道:“若一劫而过,天地消亡,日月不存,当以再开天地,此为新一劫,师父,弟子所言可有过错。”

    祖师说道:“你言说不曾有错,若有人再开天地,自是新一劫,但我等修行者,不知历经多少劫,方有如今。童儿,往前劫数,暂且不提,你可知,此一劫,开天地,行教化者,乃何人?”

    真人沉吟少许,说道:“乃老君乎?”

    祖师含笑点头,说道:“正是老君,正是老君!此一劫,乃老君所开天地,所行教化。故此一劫老君为尊。忆往昔时,天地消亡,老君口吐真言化乾坤,其口吐‘开天经’一部,四十八万卷,一卷有四十八万字,一字辟方一百里。此终成天地也。”

    真人闻听,赞叹老君玄法。他深知他与老君有莫大差距,若教他以修行,创作一四十八万卷经文,他或许可行。然则教他创作一部开天经,他却是做不到。

    祖师说道:“此天地之间,亦终有一日,当是消亡,而金丹者,可于天地消亡后立存,是以万劫不灭。而大法力者,有开天地之能。每一劫后,都将选一位大法力者,以开天地,下一劫则以此为主,以此为尊。”

    “童儿,我曾与老君言说,下一劫,可以你为主。”

    说罢。

    祖师笑意盈盈的望向真人。

    姜缘闻听,即是跪伏于地,说道:“师父,弟子方才凭三分运气,成得大法力。如何能教下一劫以我为主,弟子却万万不敢。”

    祖师说道:“童儿莫要妄自菲薄,但你赤心一颗,我自见得,此劫消亡,尚有些时日,你修行之下,必然以你为主,故不须忧虑。再者,我与老君皆会相助于你,你如何不敢所为?”

    姜缘只得应下,沉吟许久,拜得一礼,说道:“既是师父如此言说,弟子若再是拒绝,便是对不住师父所言,弟子应下便是。”

    祖师笑道:“如此才是。童儿,你今时已非往日能比,莫要谦虚,今时之你,三界能胜你者,一手之数尚未有,便是太上老君欲要拿你,亦是难为。”

    姜缘摇头说道:“师父,弟子可不敢如此言说。”

    祖师说道:“我且不与你在此过多言。你如今成大法力,你觉之如何?”

    姜缘答道:“成大法力,只觉我更似我,法者如山,不生不灭。”

    祖师含笑点了点头,望着姜缘,目有追忆,昔年姜缘恳求拜他为师之景,历历在目,那时姜缘舍弃尘世,决裂红尘,执意追求长生。今时数不尽的光阴而去,昔年童儿,今已为大法力者,承他衣钵,又当开府,广收弟子。

    祖师说道:“此间之事,我乃是与你暂且讲说一二罢。待你开府事毕后,你当是前往天宫,那时老君将会与你讲说其他。”

    姜缘应声。

    祖师遂是摆手,说道:“今你方才成就大法力,且先归去室中好生歇息,以我观之,拜师者,已是不远,你当是有收得弟子之心。”

    姜缘说道:“师父,弟子自是知得,请师父安心。”

    祖师笑着点头,教姜缘离去。

    姜缘再是拜得大礼,方才退去。

    真人退去室中后,便是归于静室,定心修行,感悟自身法力增长。

    ……

    岁月如梭,历春徂夏,见了些落花逐逝水,熏风满南楼。

    一日,真人似心有所感,自静室而出,行至瑶台,召来王重阳,左良,红孩儿。

    王重阳等人赶往瑶台,沿途遇见孙悟空与猪八戒,得知真人相召二人。

    孙悟空自知定有要事,便是拉扯着猪八戒,朝着瑶台而来。

    少顷间,五人行至。

    真人此间登坛高坐,瞧见孙悟空与猪八戒,笑道:“悟空,八戒。你二人怎个与正微,正渊,正慈同来?”

    孙悟空笑道:“但老孙本在外边与这呆子玩闹,见着三位师侄行走至此而来,料想大师兄此处必有要事,故是行至此处而来,见一见大师兄此处,可有甚须老孙相助之处,若是有须老孙相助的,大师兄便不须传唤老孙,便可言法旨,老孙定为大师兄而行。”

    真人点头说道:“悟空,你却是有心。”

    猪八戒在旁嘟囔:“老爷,老猪却也过来,怎个老爷不曾夸赞老猪。”

    真人闻听,笑着说道:“八戒,你亦有心了,如此可足否?”

    猪八戒大笑不止,说道:“足矣,足矣。”

    真人说道:“此间乃有缘法者,将是入得山中来,故而我使正微他等到来,与缘法者相见一二。既是悟空你等亦是前来,便是在此处,与我一同等候,你等觉之如何。”

    一众自是应声。

    王重阳,孙悟空等众尽是闪身入得班中。

    孙悟空等人坐在班中,以孙悟空为首,王重阳则是坐在真人身旁,此乃真人明言传衣钵之人。

    孙悟空入座后,问道:“大师兄,此间缘法者在何处,何时上山?”

    真人笑道:“一炷香后,即是入得灵台方寸山地界。”

    孙悟空说道:“大师兄,可须老孙前去迎接一二,免得其不知山道如何所行。”

    真人说道:“悟空且安心,但其既是与我有缘法,入得山中,定会知得府中。再者,悟空昔年你入山中,又何尝知得府中所在,可你不是寻得府中来。”

    孙悟空抓耳挠腮,回味过往,说道:“老孙那时,却是不知府中所在,糊里糊涂走入,幸遇一人,得其指引,方才走入山中。那人便是正渊先祖。”

    左良在班中端坐,闻听孙悟空所言,亦是感慨许多,他亦是得祖辈,方才有如今。

    真人闻听孙悟空所言,亦是感慨,说道:“悟空你所言,我自是知得,但正渊先祖,亦助我许多。今时山中却未有此人,罢,罢,罢。我虽知其必然能寻到府中来,但你既是如此言说,便由你前往,走上一遭,去往山中接引一二。”

    孙悟空应声,笑道:“大师兄且安心,老孙定是能将此弟子带得归来。”

    说罢。

    孙悟空便是拜得一礼,遂往外而去。

    猪八戒目送孙悟空离去,说道:“老爷,你就这般教猴哥而去,若是那猴哥不靠谱,在山中耍子,不幸将那缘法者弄个身残,岂非坏事。”

    姜缘摇头笑道:“你这八戒,莫要胡言,今时悟空修心有成,如何会胡来?你这般言说,若是教悟空知得,又要来罪你。”

    猪八戒闻听,急是闭嘴,不敢再言,唯恐真教孙悟空知道,到时候又来收拾他。

    左良闪身出班,拜得一礼,笑着问道:“师父,今有师弟将入山中,却不知此师弟性子如何?”

    姜缘摇头说道:“稍安勿躁。正渊,待其来山中,你自是有与之相见之机,到时候,你便是知得。”

    说着,真人又道:“今此缘法者入得府中来,尚有些时日,我且与你等讲说一二篇经文,你等当静心听之。”

    一众应声领命,静下心来,听得真人讲说。

    ……

    却说灵台方寸山山脚之处,有一青年背着包袱,气喘吁吁的闯入山中,他初入山径,但见古木参天,虬枝蔽日,苔痕侵石,湿翠沾衣。行愈深,则雾霭渐生,氤氲四合,如行素绡之中。俄而,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青年走入后,只觉山中清爽,呼吸间教他身子轻盈,再一抬头,峰峦削玉,直刺青冥,流云萦绕其腰,恍若素带。日光映照处,仙府嵯峨,非金非木,隐有宝光流转。

    “仙家福地!此乃仙家福地是也!”

    青年忽是喜笑颜开,击掌欢呼,他自西牛贺洲一小国之中而来,因偶然知得世间有仙家之术,故抛弃家中,独自外出寻仙。

    他找寻许久,拜访座座名山,皆不曾见得有甚仙家,直至行得数月,途径此地,忽是迷路,闯入此山中。

    如今可见此山之景,他断定此山中必然有神仙居于此处。

    青年只觉运气极佳,能找到此山,待他寻得神仙,拜师学艺,那时再是下山,定能功成名就。

    青年朝四周张望,欲要寻个路途来,然见四处‘琪花瑶草,遍生岩罅涧畔,吐纳异香,嗅之则神清气爽。石髓凝脂,自峭壁渗出,滴落寒潭,其声泠然如玉磬。潭水清冽至极,直视无碍,中有文鱼赤鲤,悠游自得,鳞甲映日,灿若流金’。

    此等种种,皆是应证此山不俗,可他从何处可寻得神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