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甘露殿,王及善来报,说派去大马士革打听消息的线人回来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消息。
李治在寝殿坐下,伸手也让王及善坐下说话,问:“又打听到什么消息?”
王及善道:“根据线报,穆阿维叶虽统一了大食国,但内部依然有反对力量……”
原来当初前任大食君王阿里死了后,大食国内部的什叶派支持哈桑为新王。
当初内战时,便是哈桑与穆阿维叶争夺哈里发之位。
谁知,哈桑却是个胸无大志之人。
他主动与穆阿维叶达成和解,放弃哈里发之位,只要了一大笔钱、一大群美人和一大块封地,只想安享晚年。
正因他的退让,才让穆阿维叶顺利继位。
什叶派又支持哈桑的弟弟,侯赛因为哈里发。
双方一番争斗后,达成妥协。
什叶派支持穆阿维叶为哈里发,但穆阿维叶死后,要将哈里发之位传给侯赛因。
这个套路李治太熟了。
一般达成这种妥协后,最终肯定会违背诺言,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李治道:“等穆阿维叶死后,大食人又会有一次内战!”
王及善道:“从大马士革的消息来看,不用等到以后,穆阿维叶的儿子齐叶德已经在发展自己的势力,与侯赛因明争暗斗!陛下,臣以为可以用离间计,分裂大食!”
李治抬了抬手,道:“若是真那么容易,拜占庭人和可萨人早就这么做了,还是等等高有道的消息吧。”
李治很清楚,倭马亚王朝持续了近一百年,还跟大唐干过一仗,没那么容易被击败。
王及善应了一声是,又道:“陛下,国舅昨日请臣过去了一趟,向臣说了一件事,臣以为不得不防。”
李治道:“何事?”
王及善道:“国舅怀疑吐蕃人要归附大食,背叛大唐。”
“有何根据?”李治心中一凛。
王及善便将长孙无忌发现禄东赞装病之事说了。
当初禄东赞生病,李治也听说过,却不想这中间还有这些内情。
王及善接着道:“当时国舅也只是猜测,故而没有汇报,这次他得知两个消息后,才断定吐蕃人必定叛唐。”
李治道:“哪两个消息?”
王及善道:“第一,今年吐蕃派来大唐的使节,是禄东赞的三儿子政赞,此人是禄东赞儿子之中,最孝顺的一个,一来长安,就吵着要见禄东赞。”
如果吐蕃叛唐,大唐很可能处死禄东赞,政赞作为最孝顺的一个儿子,很可能是来见禄东赞最后一面。
李治道:“还有呢?”
王及善道:“根据大食传来的消息,吐蕃并未派使节前往大马士革。”
李治听了后,不由一愣。
这次大食人举办大典,谁不去就可能成为大食人第一个目标,故而连拜占庭人、可萨人也派人去了。
就算吐蕃想坚定的对付大食,也不至于连使节团都不派,故意挑衅大食。
事出反常必有妖。
再结合前面几件事,可以推断出来,吐蕃打算暗中归附大食,又怕大唐怀疑,故而不派使节团。
李治沉声道:“传旨苏定方,告诉他吐蕃已经叛唐,让他做好防备。”
王及善拱手道:“是!”
……
大食,大马士革。
马车缓缓行驶在城邦之中。
高有道和杜易简告别漫天黄沙之后,终于来到这座被绿洲环绕的城池。
望着热闹的大街,入目所见,尽是篷市场、车队圈地、宫殿、光塔和顶塔等建筑。
这座城池虽没有长安城雄伟壮阔,却是两人见过最热闹的胡人城邦。
城内尽是穿着黑衣的大食人,还有穿着五颜六色、奇装异服的外国人。
如果按比例算的话,外国人数量比长安城更多。
这些人虽衣着模样古怪,长安城却也见过不少,两人并不如何惊讶,
真正令他们感到惊奇的,还是这里的建筑风格。
尤其是这里的寺庙,不仅多,而且极为雄伟壮阔,令人叹为观止。
给他们带路的大食官员微笑道:“唐使阁下,我大食都城与贵国长安相比,不知孰优孰劣?”
高有道道:“只比寺庙的话,贵国略胜一筹。”
“那其他方面呢?”大食官员追问。
高有道淡淡道:“自然是我长安远胜!”
那大食官员勉强笑了笑,不说话了。
来这里的其他国家使节,几乎都会大加赞叹大马士革,自认不如。
这些唐人竟如此不给面子,偏偏上面有交代,不能得罪这些大唐使节。
马车朝着王宫内的馆驿而去,正行之间,一队大食骑兵忽然过来了,朝那使节叽里咕噜说了什么。
那使节点点头,一脸凝重的望着高有道,道:“唐使阁下,我们尊贵的哈里发阁下,决定召见您。”
高有道跟随着那群骑士,一路向北,很快来到大食人的王宫。
这座王宫的结构也是光塔形,王宫内建筑林立,绚丽多彩,虽不如长安皇宫气势威严、雄浑壮阔,却自有一股独特的神秘风格,令人肃然起敬。
高有道在一座座尖顶塔楼之间穿梭,很快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宇外。
有大食人通传后,他被带进宫殿。
抬头一看,这座宫殿极为宽阔,地面铺着光滑的大理石,空空荡荡,殿内没有摆放任何家具。
四方墙壁之上,雕刻着密集的壁画,壁画一幅接着一幅,前后相连,串联成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神异故事。
因殿内没有其他人,高有道只好站在壁画前,仔细浏览上面的故事。
看了不一会,便失去了兴趣。
佛教的壁画,通常都会有一些弃恶从善的寓意,道教壁画则奇思妙想,让人感到精神超脱。
可大食人的壁画却没有这些故事和意境,只有一个奇怪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都会朝他下拜。
便在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
高有道转头一看,只见一名头戴琉璃高冠的男子阔步走了进来。
此人身材并不高大,穿着白色中单,外披红色小褂,再披着一件绿色大斗篷,眼睛大而有神,颔下留着一圈黑色络腮胡。
他也在打量高有道,目光闪动间,不经意便透漏一股上位者的威严。
“你便是唐使?”他用大食语问道。
高有道听不懂他说什么,幸好男子身后跟着一名通译,将他的话转述。
高有道微微屈身,拱手道:“大唐使节高有道,见过大食国王!”
穆阿维叶并不回礼,负着双手,走到壁画之前,缓缓道:“你知道这壁画上画的是什么吗?”
“不知。”
穆阿维叶缓缓道:“这是先知穆汗穆德传教的经历,真主怜世人苦难,向先知传下神谕,将真主的声音传达给每一个人,只要颂念真主之名,就能得到真主庇护,世人就不会再有苦难,能永享安乐!”
高有道笑而不语。
穆阿维叶转头看向他,叹道:“世人多苦,皆是因信仰那些伪神,只要所有人都聆听真主的声音,就不会再有战争和苦难!”
高有道道:“既是如此,贵国皆信仰相同,又为何会发生内战呢?”
穆阿维叶淡淡道:“那是因为有人的信仰不够虔诚,心中怀有私念。”
高有道见他狡辩,不说话了。
穆阿维叶抬起双手,感慨道:“你不觉得世人太愚蠢了吗?只知道无休止的战斗。你不觉得世人太贪婪了吗?永远不会满足。只有聆听真主的声音,才能破除迷蒙,通晓智慧!”
声音磁性,充满激情,很有感染力。
高有道却道:“在我们唐人看来,只有读书才能明理。”
穆阿维叶道:“书有好坏。”
高有道道:“所以我们只读老祖宗留下的最好的书,我们称之为圣贤书。”
穆阿维叶哂笑道:“区区凡人,如何能称圣贤?如何能跟神明相比?”
高有道挑眉道:“我们唐人不断提升自己,那些最优秀的人,我们尊敬他,学习他,称之为圣人。至于贵国神明,抱歉的很,在下并不相信。”
穆阿维叶眼中冷光一闪,盯着高有道,道:“我最近有个烦恼,你知道是什么吗?”
高有道泰然自若的道:“我怎会知道您的烦恼?”
穆阿维叶道:“我们大食已完成整合,我也得到真主指示,要将真主的福祉,带给那些仍在受苦受难的可怜人。”
“我手下的大臣有两个派系,一个派系主张向东方传教,一个派系主张向西方传教,你觉得我应该听谁的好?”
高有道反问道:“国王陛下,你知道汉朝吗?”
穆阿维叶道:“听过。”
高有道朗声道:“汉朝是我们中原的一个王朝,我们汉朝的一位皇帝有一句话,叫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如今我大唐也是一样,您若想来东方传教,最好带上战马和刀兵,并且做好被灭国的准备!”
穆阿维叶凝视着他,眼中杀机闪动。
高有道脸上毫无惧色,目光又看向壁画,缓缓道:“我大唐绝不会随意欺凌邻国,却也不会任由任何人欺凌!”
穆阿维叶沉默了一会,微微一笑,道:“我们大食也是一样,还请转告贵国皇帝,我衷心的希望,与他能和睦相处!”
“外臣一定转到。”高有道拱手。
穆阿维叶吩咐一声,命人把高有道带下去了。
高有道刚走,外面又走进来一人,正是当初出使过长安的大食人,伊本。
“兄长,与唐人见面情况如何?”
穆阿维叶目视着壁画,缓缓道:“正如你所言,唐人并不好惹。”
使节的底气来自于国家的实力,高有道敢在他面前如此嚣张,便说明大唐根本不怕他们。
伊本道:“这些年来,我一直派人调查大唐,他们趁我们内乱时,消灭了周围所有敌人,我们要想击败唐人,必举倾国之力,这并非善策!”
穆阿维叶道:“可问题是,我们不打他们,他们却想来打我们。”
“您是说吐火罗之事?”
“不错,我最近得到很多线报,他们一直对吐火罗蠢蠢欲动,这不是主动挑衅我吗?”
伊本道:“唐人可能是见你刚刚登基,立足未稳,故而试探一下。”
穆阿维叶冷冷道:“他们敢来挑衅,我若是不做任何回应,什叶派那帮老东西,就又有话说了。”
伊本道:“那您真的准备和唐人开战吗?”
“四圣兵团可都调回来了?”穆阿维叶不答反问。
“除了雄狮兵团外,其他三大圣兵团都已经驻扎在城外了,再过两天,雄狮兵团也能回来。”
穆阿维叶点头道:“很好,这次的大典,就当着这群外国使臣的面,检阅我大食雄兵!”
伊本道:“您是想震慑唐人?”
穆阿维叶冷冷道:“我要震慑的人,可不止是唐人,天竺人和吐蕃人来了吗?”
伊本道:“天竺来了,吐蕃人也到了城外,却不敢进城,说是怕被唐人发现。”
穆阿维叶微笑道:“唐人派人联系这两家,想暗中帮助天竺立国,却不知这两家早就把他们卖了。信德王派人把消息告诉了我,钦陵则想归附我大食,共同抗唐。”
伊本笑道:“吐蕃人希望夺回故土,倒还能理解。信德王却令我好生意外,想不到他对我们如此忠心,真不知怎么想的!”
穆阿维叶淡淡道:“强者不必去考虑弱者的想法。若是这次震慑不住唐人,他们真敢攻打吐火罗,我就攻打他们的昆藏!”
伊本迟疑道:“到时候只怕会展开全面开战,若是拜占庭人和可萨人偷袭怎么办?”
穆阿维叶淡淡道:“你放心,我自有办法对付他们。”
伊本恭敬的道:“有您为我们指引方向,我相信一定能将真主的声音,传达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穆阿维叶提醒道:“你的任务是盯住侯赛因,这小子和他那个窝囊废兄长不同,野心勃勃,小心他勾结外人。”
伊本肃然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