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公子不好惹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姚姑姑

第二百九十二章 姚姑姑

    既然是南下的商贾,李叙白一行人便没有刻意疾驰赶路,一副不紧不慢的模样。

    车轮吱吱呀呀的碾过官道,旁边不断有车马行人超过李叙白的马车,奔驰到了前头。

    李叙白不知想到了什么,倏然收了那不合时宜的惋惜,满脸堆笑的看着郑景同。

    郑景同被李叙白笑的心里发毛,浑身发寒,硬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抖了三抖:“大人再笑下去,下官的袖子就要保不住了。”

    李叙白“噗嗤”一声,一脚踹了过去:“滚滚滚!”

    “踹不着!”郑景同嘻嘻一笑,身子像是根本没动,可李叙白那一脚愣是连他的衣角都没碰着。

    “......”李叙白抱住了头,咬牙切齿的哀叹了一声,听起来又憋闷又绝望。

    郑景同方才也是一时的忘形,平静下来后顿觉心惊肉跳。

    他怎么敢!

    他是疯了吗!

    他的脑子里是进水了吗!!

    “大人,”回过神来的郑景同恢复了往日的小心谨慎,更加多了些拘谨和不自在:“大人若是,若是不嫌弃下官的轻功,下官可以,可以教大人。”

    “……”李叙白愣了一瞬,用力抿了两下唇,才控制住没有唇角上扬,板着脸道:“我可笨!”

    “……”郑景同顿时心下一松,笑出了声:“当年姚姑姑经常骂下官是猪他娘给猪儿子开门,蠢到家了,她是瞎了眼,才会传我功夫。”

    听到这话,李叙白的脸色变了变,心里咯噔一下,恍如隔世的熟悉之感扑面而来,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姚姑姑还挺有趣的。”

    郑景同深以为是:“可不是嘛,姚姑姑说的好些话我都再没听人说过了,就好像那些话只有姚姑姑知道一样。”

    李叙白眯了眯眼,心里有个猜测呼之欲出,可又不好直接问郑景同,问多问少都显得他图谋不轨,便生硬的换了个话头:“咱们今夜得在外头住一宿,明天才能赶到卫州吧?”

    郑景同点头道:“不错,咱们的脚程慢,傍晚才能到馆驿了,明天晚上便能进卫州城了。”

    李叙白想了想,好奇问道:“我就想不通了,卫州城是什么虎狼窝吗,为什么盛大人他们都唯恐避之不及?”

    “倒也,不是。”郑景同笑的格外深邃:“卫州一向富庶,商业通达,故而扮做商贾进卫州暗查是最不引人注目的,只是,”他欲言又止,面露难色:“只是,杨宗景在卫州。”

    “杨宗景?”李叙白对这个人有印象,他记得这人是犯了事被贬到卫州的,但这人跟武德司能有什么关系?他疑惑不解的问了句:“杨宗景是杨太后的弟弟,没必要进武德司受苦攒资历吧?”

    郑景同笑着点头:“这是自然,杨宗景没有在武德司当过差,但是他当时为官的衙署和武德司衙署只有一墙之隔,而且共用同一个膳堂,故而他对武德司里的人都十分熟悉。”他微微一顿:“只有下官,是杨宗景被贬到卫州之后,才从两浙路的武德司调入京城的。”

    李叙白只是听过杨宗景这个名字,对他并不了解,听到这话,心中的疑惑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倒更奇怪了:“那咱们查的案子跟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怕被他认出来?”

    “他现在任河北路转运使,”郑景同微微一哂:“说是贬谪,可有小娘娘在,他可一天苦都没受过,贬官不到半年,就升任了这个肥差,盐运的案子,无论如何都避不开他。”

    听到这话,李叙白恍然大悟:“避不开倒是其次,说不定他还一屁股屎呢。”

    “……”郑景同骤然笑出了声:“大人真是明察秋毫,话糙理不糙,谁不知道杨宗景是个什么德行,在京里时,他就仗着小娘娘的势,什么脏事都敢干,什么脏钱都敢赚,现在他任了转运使,简直就是耗子掉进米缸里,可劲儿捞呗!”

    李叙白一时深思不语,慢慢思忖着昨日了解到的情况。

    三日前,原本该在当天傍晚时分赶到卫州的官盐车队,一直到第二日都没到,卫州转运司派人沿路寻找,在卫州以东的大伾山发现了押送官盐的差役的尸身,至于官盐,则尽数不翼而飞了。

    卫州是这一批官盐转运的最后一地,在卫州清点数目后,要换到军中用的辎重车上,贴了封条,和其他的粮草一并送往幽州。

    换言之,这一批官盐不是寻常的官盐,而是军粮。

    抢劫军粮,这是人有多大胆,九族就消得有多惨!

    官盐被劫,卫州官员的请罪折子很快就送到了赵益祯的案头。

    赵益祯盛怒之下,严令卫州转运司半个月内查明此案,否则悉数夺职问罪。

    可暗地里,他又招了韩炳彦进宫,将暗查此案交给了武德司。

    既然是暗查,那就不能是熟脸。

    韩炳彦在武德司探事司里踅摸来踅摸去,发现只有李叙白最合适。

    脸够生,脑子活,后台硬。

    简直就是暗查的不二人选。

    李叙白当然不干啊!

    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事,傻子都不干!

    可他千算万算,就没想到鸿门宴还附带绑票。

    一个不留神,他就上了这条贼船。

    想到这,他怒从心来,又恨恨的瞪了郑景同一眼。

    郑景同大抵能猜到李叙白在想什么,悻悻一笑:“大人,卫州富庶繁华,晚上比白天还要热闹,大人这一趟不亏。”

    李叙白撇了郑景同一眼:“爷是这么不要脸的人吗?”

    “……”郑景同噎了一噎,赶忙改了口:“当然不是,爷最是洁身自好。”

    李叙白满意的点点头:“到卫州了去打听打听,他们最贵的青楼是哪家,头牌都叫啥。”

    “……”郑景同一时之间只觉得脸疼的厉害,满脸无语。

    李叙白高深莫测的轻哼一声,却没有跟郑景同解释什么。

    一些不法勾当为了掩人耳目,往往都会选择人鱼混杂的风月场进行。

    人多眼杂看起来危险,其实却是最安全的。

    只是杨宗景这样的老纨绔,真有的有胆子干出能惊天大案来吗?

    都说人为财死,可像他们这种人最是惜命,最明白有命挣还得有命花这个道理。

    抢劫官盐这罪足够来个九族消消乐了,他应该没这个胆子。

    或者说,他一个人没这么大的胆子。

    而这么大的案子,一个人也做不了。

    李叙白一时之间陷入了沉思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