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公子不好惹 > 第二百九十章 新人新气象

第二百九十章 新人新气象

    赵益祯盯着案头的供词,愁眉不展的长叹一声。

    其实这些供词跟此前杨翊辰带来的那些大同小异,只是多了许多详尽的细节。

    赵益祯从这些详尽的供词中,窥见了一个仗势欺人、作恶多端的完整恶霸形象,也对那个挺身而出救人、又凭着一腔孤勇维护他人的百里照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认识深刻了,唏嘘就更多了。

    百里照夜即便这次顺利脱身,可也得罪了大半个朝堂的人。

    他日入朝为官,必定步步艰难。

    不过,赵益祯的目光一闪,转头问余忠:“你是说,许师要收百里照夜为弟子?”

    余忠点头道:“是,大相公是这样说的,还说案子了结后,要亲自安排摆一场拜师宴。”

    赵益祯凝神一笑:“那朕可要去凑个热闹了。”

    听到这话,余忠心神一动:“那他的罪名......”

    赵益祯挑眉看了余忠一眼:“自然是,无罪。”

    黄昏时分,余晖绵绵,流霞漫天,空透的蓝天语法的孤独而寂旷。

    傍晚凤凰山被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打破了表面的平静,汹涌的暗潮终于翻滚到了明面上。

    那旨意既在众人的意料之中,又在众人的意料之外。

    苟金龙的累累罪行并没有牵连到杨国公府,他本人虽然死了,但还是被拉出来挫骨扬灰,以平众怒,而杨国公府只是不痛不痒的被申饬了几句。

    至于百里照夜,他因祸得福,不但无罪开释,更是被当世大儒许承运当场收为弟子,更亲口承诺要择吉日安排拜师宴。

    这一桩震惊了整个凤凰山的人命案子里,百里照夜成了最大的赢家,也算是给他的行侠仗义一个好的结局。

    杨国公府也毫发无伤的全身而退,维护了世家大族的脸面。

    当日晚间,文太后的懿旨也传喻到了凤凰山上的各个府邸中,连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选秀也有了最终的结果。

    杨国公府别院。

    经历了一场风波,虽然有惊无险,但杨国公府还是连着几日人心浮动起来。

    宣读了太后懿旨之后,杨翊辰给宣旨内监塞了个荷包,又打听了些消息,才恭恭敬敬的送了一行人出门。

    这道点选杨国公府秀女进宫的懿旨令原本便浮动不安的人心,再度起了波澜。

    入宫一事尘埃落定了,杨国公府各房原本应该坐在一起吃顿家宴的,可是这种明争暗斗的情形下,就算是坐在一起也是食不知味,,索性便选上的关起门来自己笑,落选的也关起门来自己哭。

    “父亲,估摸着这两日就该回京了,回京之后请祖母出面,请教养姑姑进府,二妹妹和四妹妹的规矩得尽早学起来了。”杨翊辰恭恭敬敬的将懿旨供在香案上,深思着对杨宗贤道。

    杨宗贤也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更清楚他这两个女儿的深浅,微微皱眉道:“教导规矩是其一,其二,宛容和宛筠一向不和,她们俩一起进了宫,别说是相互帮衬了,不打起来就算是好的了,小娘娘也是知道这件事的,可是为什么没有劝阻大娘娘呢。”

    “大娘娘决定的事情,小娘娘也无法置喙太多,”杨翊辰并没有在这个事情上纠缠太多,疑惑道:“儿子奇怪的是,大娘娘为何弃了二房的杨宛夕,而选了杨宛婧入宫。”

    杨宗贤不以为意道:“选庶女总比选了嫡女强,宛容的妃位就是板上钉钉的了。”

    “......”杨翊辰无奈于自家父亲的天真和心大,颇为不认同的摇了摇头:“父亲,二房在血缘上跟小娘娘更为亲近,若是二房的嫡女进宫,这妃位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二叔鞭长莫及,三弟看不清形势,可小娘娘何等精明,绝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有所疏漏,如今小娘娘弃二房嫡女而选庶女,”他眯了眯眼,敏锐的嗅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父亲,事出反常必有妖,不得不防啊。”

    “......”杨宗贤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这事情有什么不对劲的,轻咳了一声,掩饰住了尴尬:“你祖母说过,以不变应万变,敌不动我不动,入宫已成定局,一切静观其变就是了,”他想了想,压低了声音问道:“大郎,你一向跟宛容亲近,再去探探她的口风,再敲打敲打她,让她收收心,不准再跟那个百里家的小子往来!”

    杨翊辰心头一动,一脸正色的严肃道:“父亲,二妹妹根本就不认识什么百里家的人,又何来往来一说!”

    “......”杨宗贤的心里打了个突,神情更加尴尬了,悻悻笑道:“对,不认识,从来就不认识,是为父糊涂了,说错了,说错了!”

    杨翊辰也反应过来方才那一番话,是自己僭越了,杨宗贤不跟他计较,并不代表他的做法就没错。

    “父亲,”杨翊辰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方才儿子说话急了,冒犯了父亲。”

    杨宗贤摆了摆手:“你我父子至亲,不必说这些,振兴家族本就是能者上庸者下,你虽年轻,却比为父能干,看得远想得深,杨国公府的振兴,就全靠你了。”他嘿嘿一笑,没有丝毫的不甘,反倒格外的坦然:“为父年轻的时候就不堪重用,如今年纪大了,只想把重任交到你的肩上,安心做个纨绔。”

    “......”听到这一翻推心置腹的话,杨翊辰不禁哑然:“父亲这话,简直让儿子汗颜。”

    他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只觉哭笑不得。

    杨宗贤轻拍了两下杨翊辰的肩头,慈爱的看着杨翊辰的脸:“为父一直对你严苛而挑剔,是怕你自幼长于妇人之手,养成跟为父一样的纨绔,”他万般可惜的叹了一口气,唏嘘不已:“大郎,温柔乡碰不得,再多的雄心壮志,碰了温柔乡,也会变成英雄气短的。”

    杨翊辰重重点头:“父亲放心,儿子记下了。”

    杨宗贤想了想,转身打开了一个上锁的盒子,从里头取出一只暗色的荷包,郑重其事的放到了杨翊辰的手中:“大郎,杨国公府,不,杨国公府的长房,从今日起便交到你手里了。”

    杨翊辰拿着那只一个巴掌大的荷包,在手中如同有千钧重,口中微微泛出苦涩:“父亲,儿子必定竭尽所能,不让父亲失望。”

    外头的高墙四四方方的,廊檐下次第亮起的灯笼照亮了一小方黑沉的天际。

    无风,无月,无星,无声的夜晚。

    杨翊辰的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填的满当当的,一丝光亮照了进去。

    照到他心里不为人知的裂缝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