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权力巅峰:从领导大秘开始 > 第784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第784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华夏人工智能联盟成立大会结束后,林毅便前往中央党校,参加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培训。

    这次研讨班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期五天。

    三位主要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林毅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

    他在发言中,以临州的发展为例子,阐述了自己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实践,不出意外的赢得了好评,并且在开班仪式结束后,第一次获得了单独交流的机会。

    接下来几天,林毅认真听课,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并对照自己的工作,认真梳理和完善自己的工作理念。

    对林毅而言,这是一次思想上的净化,也是对自己的提炼和总结,更是培训班的真正用意所在,只是有些人更注重通过培训班镀金和扩展人脉。

    后者也没有什么错,毕竟对干部而言,人际关系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之一!

    与此同时,贺青云在江南省狠抓扫黑除恶工作,并且进行了大肆宣传,声势浩大。

    相比而言,江海省和临州市在推动这项工作的时候,比较低调。

    因为,扫黑除恶是林毅玩剩下的。

    虽然他知道这项工作容易赢得群众的拥护,也容易出成绩,但已经不是省部级干部的重点加分项了,更不会对他和贺青云的比赛造成什么影响。

    研讨班结束后,林毅没有急着返回临州,而是让秦思妍带着市直部门相关人员,跟自己去国家发改委、交通部、住建部和环保部,要了一些下半年的项目。

    之所以带秦思妍,是因为林毅知道,自己在临州市委书记岗位的时间不会太长了,提前给秦思妍铺路。

    等他离任后,会向省委和游长青推荐,由秦思妍担任江海省委常委、临州市委书记,让秦思妍迈出一大步,把自己在临州的蓝图绘到底!

    虽然各部委又给了临州一批项目,但省里下半年的重点项目,也同样倾斜了临州。

    在此过程中,省长刘忠习惯性地阻拦,但没什么鸟用——省委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委常委会共同的决议,他的意见和放屁没什么区别!

    9月1日,各大高校开学,学子们迎来新的一学期。

    临州市委和青湖大学校委会,举办了座谈会,林毅发表讲话,表示市委市政府会支持青湖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致力将青湖大学打造成世界顶级学府。

    座谈会结束的第二天,达摩集团和青湖大学进行了座谈,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且捐赠青湖大学两百亿。

    这是马聪的决定,主打一个听林毅的话,紧跟林毅的步伐!

    而且,马聪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还特意说道:“林书记召开临州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的时候,谈到民营企业既要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发展,也要服务国家发展,承担社会责任,为人民服务!会议结束后,我和达摩集团管理层认真反思,认为集团在承担社会责任和服务国家发展方面做得不足,需要努力改进。

    这次,达摩集团捐赠青湖大学,就是响应临州市委号召,支持青湖大学发展,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今后,达摩集团会继续服务于国家发展!”

    这件事情,不出意外地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和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广泛讨论。

    马聪真的变了。

    一时间,商界议论纷纷。

    而马聪的变化,开始让企业家们纷纷思索,这是不是一个信号。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企业的主导权实际上并不完全归创始人和投资人,不是创始人和投资人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

    这就和一个人有几千万会过得很舒适,有几个亿会很滋润,但身价一旦超过十位数就开始提心吊胆,有异曲同工之妙。

    锦衣夜行,小富即安。

    华夏上下五千年,很多东西都变了,但本质的东西从来就没变过,老祖宗早就总结好了。

    林毅看到达摩集团捐赠青湖大学的新闻后,特地给马聪打了一个电话,盛赞了马聪和达摩集团的举动,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让马聪这位商界旗帜人物带头,引领民营企业家们改变,让民营企业家们深刻明白,国家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没问题,但民营企业不能一边享受国家的红利赚了钱,一边不承担社会责任和回馈社会,反而想方设法往境外转移资产——这是绝不允许的,也是很危险的!

    这项工作,也是两年后上面推动的重点工作之一,所以才有了让商人闻风色变的四个字。

    果不其然,几天后,宣传部门接到指示,各种官媒开始疯狂报道和评论,达摩集团捐赠青湖大学的事情,有意进行引导。

    这一切,和隔壁的江南省扫黑除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侄子又赢麻了!

    当林毅那些叔叔,看到央媒的报道后,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得纷纷感叹,林毅对贺青云真是降维打击!

    准确地说,不光是贺青云,就林毅做的这些事情,换谁来都不好使,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如果说,临州市二季度按下了经济发展的加速键,那么,临州市下半年在各方的支持下,彻底火力全开,像是一条蛟化龙之后,直接腾飞而起!

    时间如流水,不知不觉间,年底将至,各方都在关注临州的发展,期待临州的经济数据。

    元旦前夕,中组部考评组,来到江海省,对全省中管干部进行年终考评,干部二局局长薛冰亲自带队。

    年终考评是各单位非常重视的工作之一,尤其是一把手很重视,这关系到班子和干部队伍稳定问题。

    考评工作开始后,身为考评组组长的薛斌,来到杜海滨的办公室,找杜海滨谈话,让杜海滨点评各中管干部过去一年的工作。

    杜海滨的点评意见,是考评组的重要参考。

    “杜书记,您先谈谈省委班子成员的情况吧。”

    谈话开始,薛冰坐在杜海滨的对面,拿出笔记本,做好了记录准备。

    “好的,薛局长。”

    杜海滨点头,然后挨个对班子成员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点评,先是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副班长刘忠,“我认为,刘忠同志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大局意识不强,抓经济工作的理念落后,还是停留在过去的老思路,不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求变。”

    听到杜海滨的话,干部二局局长薛冰,瞳孔微微放大,心中有些惊讶。

    虽然他知道江海的一些事情,但他没有想到,杜海滨会对刘忠做出这么低的评价!

    低吗?

    薛冰心中的惊讶还没消除,杜海滨继续说道:“另外,刘忠同志在团结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队伍工作上存在不足。比如,他因为拨款问题,逼得一位财政厅厅长主动请辞!”

    这是要把刘忠往死里整啊!

    薛冰一边记录,一边暗暗感叹,心中明白,杜海滨的屁股是完全坐在林毅这边的!

    果不其然,杜海滨谈到林毅的时候,开始眉飞色舞了:“林毅同志党性坚定,一心为民服务,善于团结同志和领导队伍,综合能力强,尤其是抓经济发展和民生工作突出。他的工作思路清晰,发展理念先进,是我们省委班子所有同志学习的榜样!

    比如,他提出临州市要“立足数字经济的优势,补足先进制造的短板,抢占未来产业的先机”,这个发展理念优化了临州市的产业布局,令得临州市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证了经济高速增长!”

    “杜书记,临州市今年的GDP增速是多少?”

    薛冰询问具体数字,既是要用数据体现成绩,也是满足心中的好奇——全国官场都在关注临州今年的成绩!

    “薛局长,临州市截止三季度的GDP增速是13%,全年的还没出来,但可以肯定,应该比三季度更高!”杜海滨骄傲地说。

    更高是多少?

    一个月后,统计数据出来了。

    临州市2018年GDP总量1.58万亿,位列全国第七位,GDP增速16%,冠绝全国!

    除此之外,临州市2018年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外贸易等18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部位列全国第一!

    消息传出,全国震动!

    而临州奇迹才刚刚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