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都重生了,我当然选富婆啦! > 第356章 做局:花名局(6k求订~)

第356章 做局:花名局(6k求订~)

    在2016年末这个时间段,关于“人工智能”的概念早就有了,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相关科幻作品,大概就是《终结者》系列电影,以及《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了。

    当然,《疑犯追踪》这部吕尧个人非常喜欢的美剧中,其核心设定的“人工智能”也给人们描述了一种更加接地气,也更加具有扩展应用市场的“人工智能”使用场景。

    但受困于当时算法和算力的不足,“人工智能”这一研究虽然各国都有机构,公司在推进,但进展并不明显。

    所以,就算吕尧把AI这个“概念”加入到冯暨他们即将开发的游戏中,也可能并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

    在2016年这个时间节点上,比较时兴时髦的科技新锐概念,反而是VR。

    早在2012年的时候,谷歌就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

    加上影视科幻作品的渲染,这种具备“现实拓展”的科技产品一经问世,就成为硅谷投资圈的新贵。

    在之后的差不多十年里,“现实拓展”,“虚拟现实”一直都是硅谷投资圈的热门话题。

    但拥有未来视角的吕尧知道,这玩意儿的实现难度是很大的。

    而其中最大最难的部分,就是材料学方面的桎梏。

    不管是现实拓展所需要依赖的“科技眼镜”,又或是给“科技眼镜”供能的电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突破材料的限制,更无法做到小型化,轻便化,甚至是如同隐形眼镜那样的“半嵌入式佩戴”。

    这种产品虽然在实验室里有样机,但它本身并不能推广普及,因此也就没有了商用价值。

    哪怕是后来苹果不惜代价,耗费重金,多方妥协,通过时尚洗脑,在2024年搞出来的VR眼undefined也没能获得用户的青睐,成为苹果产品线中的“鸡肋”。

    所以。

    在材料学没有大突破的情况下,VR就只能是硅谷创业圈用来忽悠投资人的“概念”,后来兴起的“元宇宙”概念,就是一次资本的回血操作,这次回血后,硅谷投资圈就开始把资金往“人工智能”方面砸了。

    而“人工智能”确实给出了一定的落地可能性,起码很多九流画师和程序员要因为人工智能模型的出现失业了,而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更是能让工业生产发生质变。

    只不过当前时代的大部分人,都缺乏对未来的前瞻性。

    如果“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不够吸引敌人的话,吕尧还会通过他擅长的营销,把“芯片”这个概念,通过“预告”的方式跟光岸网络游戏捆绑到一起。

    游戏虽然危害也不小,但不可否认的是,游戏它确实是跟高新科技产业强相关的行业。

    用“游戏”作为载体,是可以关联上很多“高新科技”概念的。

    如果这都不能把暗处的敌人给钓出来,那吕尧就能通过不断的,病毒式的营销,把“光岸网络”和“高新科技”强关联起来,在潜移默化,悄无声息中,把“芯片”产品打上吕尧的“概念烙印”。

    正如很多大厂把自己的产品跟“格调”,或者某种最朴素的感情绑定一样。

    只不过吕尧做的更复杂一些。

    吕尧一边给冯暨和杨琦他们介绍自己这边最新的研究进展,一边跟他们群策群力,把这些最新的东西想办法融入他们即将打造的游戏中。

    行为数据积累,AI互动,多分支剧情设计……一个又一个能够大幅度提升游戏可玩性的设计,让冯暨脑洞大开,感觉自己灵魂都因此沸腾,飘升起来。

    冯暨本人在讲故事方面,以及引经据典二次创作方面是很有发言权的。

    但在设计玩法上,他就远不如吕尧这种有着未来视角,而且口味比较刁钻繁杂玩家了。

    甚至于,吕尧还希望冯暨他们在游戏内设置一些休闲娱乐的地方,可以让玩家坐下,跟在线的联机玩家们坐下来,来一场“自走棋”。

    反正吕尧的光岸网络游戏公司本身也在做自走棋。

    而以西游为题材的游戏,本身就能组建出非常多的阵营和羁绊。

    听完吕尧的想法后,冯暨对吕尧的很多想法都是比较认同的,就是这个内嵌“自走棋”的玩法……

    冯暨有些不太确定:“我知道去年的《巫师3》里就有内嵌的玩法,但我们这么搞,是不是会太破坏游戏整体的故事性?”

    杨琦跟着补充:“还有艺术性。”

    吕尧笑道:“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你们回去可以仔细斟酌。”

    “只不过,我觉得一款单机玩家只是通关后再打几周目,挑战自己,其实还挺无聊的。如果咱们的单机游戏很成功的话,那么这么大一波流量要怎么接住后续?”

    “有这么一种内嵌的小游戏,也能让玩家多打开游戏逛逛看看嘛,这是非常有利于培养玩家对游戏的羁绊的。”

    说真的。

    冯暨有些被说服了。

    但此刻他的大脑仍旧如一锅粥般沸腾着,所以他深吸一口气:“吕总您容我想想,今年我收获太多了,得好好消化一下才行。”

    吕尧笑道:“好啊,对了,你们今天不是跟那什么来着?夏什么?”

    冯暨提醒道:“夏思渊。”

    吕尧拍腿:“对!我稍微调查了一下他们,他们的创办的游戏公司「飓风地带」好像不仅是做外包的,他们同时还在开发VR游戏?”

    冯暨不太确定的问道:“吕总是觉得跟他们合作不太合适?”

    吕尧笑道:“那倒没有,VR是当下的热门开发方向,可以拿来做些文章。但你们要开发的单机,就不要往这个方面去靠了。”

    冯暨点点头:“好,我明白。”

    在新游戏的开发上,冯暨杨琦跟吕尧聊了多久,就吃了多久,只不过三人聊的多吃得少,所以最后满桌菜还剩下不少。

    吕尧给自己点上一根饭后烟,烟雾缭绕中吕尧的神情渐渐变得朦胧起来。

    他说道:“你们跟那边确定好要怎么合作,后面我会帮你们做营销,做宣传。”

    沉默许久的杨琦忽然说道:“吕总你是要帮着「飓风地带」那边一起宣传?”

    笼罩在烟雾里的吕尧轻笑道:“不可以吗?”

    “现在国内游戏行业蒸蒸日上,但大部分的公司都把精力放在圈钱上,我个人觉得这样是不太好的,所以多帮衬下别的公司也不错。再不济,也能起到一个千金市骨的效果嘛。”

    杨琦听完点点头。

    吕尧说的确实有道理。

    因为国内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蒸蒸日上,游戏圈里确实混进了很多良莠不齐的开发商。

    这些开发商在制造低端圈钱游戏割韭菜的同时,也占据了相当多的游戏圈可用资源,以至于他们现在要着手新项目的开发都面临着人手不足的窘境。

    尤其是3A这种堪称游戏界系统性工程的大项目,编导,原画,建模,渲染,动作捕捉,声效,音乐,配音,系统设计等等等等……这都是需要人手。

    在吕尧留学的未来中,游戏科学正式员工100多人,外包团队500多,还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才搞出一个“虎头蛇尾”的《黑神话》。

    如果冯暨和杨琦要按照吕尧说的内容把游戏搞出来,那团队规模起码要翻一倍,投资的投入也要翻几倍。

    如此大的人手短缺压力下,千金市骨确实是一个不错办法。

    起码可以帮游戏科学迅速在游戏圈打响名声,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

    冯暨和杨琦眼神交流一下后,就说道:“我会尽快重新整理一份企划方案出来给您过目的。”

    吕尧把快抽完的烟蒂捻灭,点头道:“好啊,那先这样。”

    跟冯暨和杨琦聊完后,吕尧就起身把冯暨和杨琦他们送出自己办公室,然后他抬起手腕瞄了眼,发现不知不觉间,时间就已经快十一点了。

    吕尧让保洁进房间把东西都是收拾了,自己也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回去。

    ……

    翌日,仍旧住在上南酒店的夏思渊正在房间里学习编程,忽然,江闵就兴高采烈的冲进夏思渊的房间,人未至声先到:“哈哈哈哈老夏,好事啊!游戏科学要跟咱们深度合作啊。要是这次表现的的好,说不定能被光岸网络游戏收编。”

    “往后咱们就不用做外包赚辛苦钱了,保不齐将来咱们也能开发咱们自己的游戏了。”

    夏思渊的三白眼抬眼看向兴高采烈的江闵,本就让人看着不舒服的三白眼这会儿就更让人不舒服了:“瞎激动什么啊,说到底不还是给人打工呢嘛。”

    “说说具体怎么个合作方式?”

    江闵是纯粹的技术支持,游戏的策划和游戏编程这些都是夏思渊在搞,也因为夏思渊家底不错,所以在他们工作室,夏思渊的话语权还蛮大的。

    另外一个话语权比较大的核心成员,则是没有跟过来的财务——郭欣欣。

    郭欣欣的人脉和家底就更厚了。

    所以总观下来,江闵反而是话语权最小的那个。

    江闵说道:“游戏科学跟我们的合作方式还挺简单的,我们工作室前期全力帮助游戏科学完成他们的项目,相应的我们可以获得该项目的部分股份。后期游戏科学团队也可以支持我们的项目开发。”

    夏思渊继续追问:“股份具体是多少?他们的开发周期是多久?他们项目的类型是什么?”

    江闵如实说道:“股份目前暂定是百分之3,开发周期不好说,项目的类型是传统魂类单机游戏,西游记题材的。”

    夏思渊不由得冷哼一声:“看来他们对《斗战神》还是念念不忘啊,一个翻来覆去讲烂的故事他们还要继续讲,而且只给百分之3什么鬼?”

    江闵说道:“正常的劳务结算还是有的。”

    夏思渊不悦:“那也太少了。”

    “跟那边说,低于百分之10就不用考虑了。而且也不能把咱们的全部资源都投放过去,我们也要留下一部分资源开发自己的游戏的。”

    刚说完夏思渊就说道:“算了,我自己去跟他们谈。”

    等到这天下午的时候,冯暨再次找到了吕尧,把夏思渊带来的条件说给了吕尧听。

    听完冯暨跟夏思渊那边的交流,吕尧乐了。

    这个夏思渊本事不大,胃口不小哈。

    也可能是因为夏思渊对游戏科学能搞出来的东西没什么概念,作为国内单机游戏中的一哥,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黑马喽》在发售后的销售数据,但凡常玩互联网,玩游戏,或者做营销的,都肯定不陌生。

    2024年八月底发售的游戏,到2025年统计的时候,全平台共售出2800份,总销售额高达90亿,三十倍的投资回报比,就算除去给平台的分成以及营销费用,《黑马喽》的最终利润也在五十亿左右。

    然后飓风地带张嘴就要百分之10?

    也就是五个亿的利润分成?而且在此期间还要正常给他们结算劳务报酬?

    脸可真大。

    但吕尧想了想后就对冯暨说道:“跟那边聊,把给他们的劳务报酬给提升到行业最高,同时把分成比例提升到百分之15,但是必须要求他们帮忙宣传造势。合同的签订则要在前期的合作宣传之后。”

    冯暨愣住了:“啊?”

    吕尧好笑道:“啊什么啊,快去啊。”

    冯暨一头雾水的从吕尧办公室出来,回到游戏科学的办公区域后,冯暨苦思冥想,左思右想,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吕尧要这么做。

    按理说,以他们光岸现在的名气和体量来说,没道理需要天府市那边的一家公司帮忙宣传造势啊。

    百思不得其解的冯暨当即去找杨琦。

    杨琦作为主美,看似是被被狗策划支配的地位,但在游戏科学内,杨琦实际上的话语权是很大的,很多杨琦最终拍板决定的事情,就算是冯暨也改变不了。

    所以冯暨经常找杨琦商量对策。

    当时杨琦正在对游戏的整体框架进行设计,他一边做事一边听着冯暨的诉说,等冯暨说完后,杨琦就把头从办公桌上抬起来。

    沉思片刻后,杨琦把手里的笔扔掉:“你说,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干脆利落的夸下海口,大肆承诺呢?”

    冯暨本来就不是什么蠢人,被杨琦这么一点,他顿时就明悟了:“人只有在不想给这些东西的时候,才会毫不在意的进行承诺。”

    杨琦点点头,然后继续伏案忙碌。

    冯暨这下就更不理解了啊!

    这不科学啊。

    又是要求帮忙宣传造势的,又是要提高待遇的,然后吕总最后打定的主意却是什么都不给?那他们光岸的名声那不是要臭了吗?

    见冯暨还留在自己办公桌旁边,伏案做事的杨琦头也不抬的说道:“在西游记里,凤仙郡的事儿你还记得吗?”

    冯暨再次恍然恍然大悟。

    他懂了。

    凤仙郡因为得罪玉帝,领地内三年不雨,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之后是大圣多方调解才解了当地困顿,这个故事不复杂,可在西游记这样的书里就显得格外的耐人寻味。

    一个小小的郡侯如何能成一难?单纯是为了折辱玉帝的脸面?大圣这么精明的主又为什么要甘愿在其中折返斡旋?

    所以,后世的“西游学家”针对凤仙郡的故事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解读。

    其中一种解读就是站在凤仙郡郡侯的角度来进行解读的……

    如果,大圣,玉帝都在凤仙郡郡侯的算计中呢?目的就是驱狼吞虎,让大圣去闹玉帝,最终解了他凤仙郡的苦厄的同时,还给自己谋了好处。

    如果是这种解读,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可如果连吕总都在这样的故事里担任“郡侯”这样的角色,那大圣是谁?玉帝是谁?

    冯暨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嘶……”

    这里面的事儿很大啊。

    冯暨刚想张嘴说什么,就听到杨琦冷冷淡淡的说道:“吕总的想法和看问题的角度跟我们是不一样的,做好咱们自己的事情。别瞎琢磨。”

    冯暨挠了挠假发下有点秃的头皮,笑了笑:“我知道了。”

    这天后,冯暨就再次去跟飓风地带那边谈事情,在吕尧给出的慷慨条件下,飓风地带的核心三人组全都十分痛快的答应了游戏科学这边的条件,同意合作。

    再之后,游戏科学官方账号就联合飓风地带,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发布即将强强合作,联手打造国产3A大作。

    跟吕尧留学未来时看到的不同,吕尧留学的未来中,游戏科学因为前面接连两次的项目创业失败,所以变得格外的谨小慎微,就连做游戏的钱都是真格基金的吴丹,用风投的钱撑起来的。

    前前后后追加超过三亿。

    也因为前两次的失败,《黑神话》从18年立项,一直到20年才因为人手不足发布了首支预告片,这才掀起了国内玩家们的期待。

    而在吕尧介入到他们的命运后,《游戏科学》相较吕尧印象中的模样,变得更加大胆,从容。

    所以说钱是个好东西啊。

    它是男人的英雄胆。

    它是女人的不老药。

    也是一个企业最大的底气和支柱。

    所以在游戏科学团队官号发布出消息后,全网的玩家们多多少少都开始期待起来,尤其是曾经入坑“斗战神”的玩家们,他们纷纷在网上发帖评论:

    “我靠,这是打算重拾西游,再走想要路吗?”

    “其实我也觉得游戏科学这个团队就适合做单机开发,他们这种精工细活的工作方式,跟国内网游的风格是完全不沾边的。”

    “看看这些年国外的单机游戏市场吧,这个市场的前景还是很可以的,如果游戏科学真把国产3A给搞出来,那它就是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产3A,是能给咱们狠狠涨脸的啊。”

    “现在游戏科学有钱了,后面还有光岸这个国产游戏的良心撑着,我靠!这下是真的可以狠狠期待一波了。”

    在网上舆论发酵的同时,游戏科学官方还同时开始放料单机游戏中可能使用到的全新技术,以及跟其他游戏截然不同的体验。

    同时游戏科学还着重表达了跟“飓风地带”的合作。

    同时着重介绍了飓风地带的两员大将。

    比如江闵,他就曾给育碧,索尼做外包的经验,以此证明他们是有做国产3A大作的技术力的。

    之后。

    就是各路媒体的迅速跟进。

    很多游戏圈,数码圈,甚至财经圈的新媒体,传统媒体都开始冲到“飓风地带”那边进行采访,采访的主题就聚焦在他们的技术力了。

    在采访中,飓风地带的核心三巨头认真肯定的表示:

    “其实现如今国内很多3A大作的很多工作,其实都是东大的公司在承包,制作,所以单从技术力上来说,东大早就拥有制造自己的3A大作的能力了,只不过一直以来,业内的生态比较畸形,很少有人愿意耗费重金,去打磨这样一件作品。”

    “而他们飓风地带就有这样的决心和技术,加上游戏科学的设计和理念,他们相信国产3A大作到来的那天不会远的。”

    在应接不暇的采访中,飓风地带三人组,不仅开始宣传他们与游戏科学的合作,同时也在不同场合不同媒体的镜头下,开始宣传他们正在策划研发的VR交互游戏。

    在越来越大的曝光下,飓风地带俨然要成为国内游戏行业“技术力”的顶尖代表了。

    铺天盖地的宣传,不仅在网上获得了大量网友们的支持,飓风地带以及他们正在开发的项目,也得到了极大的热度。

    但这波宣传带来的可不仅仅是名声支持上的变化。

    在投资圈中,游戏一直都是个香饽饽。

    现在热度这么大的情况下,投资圈的投资人们,各路机构,甚至是天府那边当地的经济发展部门,都开始关注飓风地带这家公司。

    一时间。

    无数金钱仿佛被大风刮着一样朝飓风地带汇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