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899章 1978现在还无名的功勋们(二合一章)

第899章 1978现在还无名的功勋们(二合一章)

    方言来到住院楼上,叫上班主任刘渡舟,还有张延昌杨景翔,以及雷莲,却没有发现老范和贺普仁,一问才知道,老范这会儿还没做完呢。

    主要是和贺普仁交流有点费时间。

    方言让杨景翔把人给叫了出来。

    “这不是还没到时间嘛?”老范还有点意犹未尽,贺普仁的一些观点对他很有启发,当然了,他的一些道家针法,对于贺普仁也同样是如此。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人都提前到了,这次直接在院长办公室里,你们要去不?”

    说罢,方言又表示道:

    “不去的话,继续在这里讨论也行。”

    老范当即说道:

    “去,当然去了!”

    “讨论随时都可以,但是今天这些医案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到的。”

    贺普仁也点点头说道:

    “没错,去。”

    这时候杨景翔对着老范问道:

    “你不是针还没有扎完嘛?”

    老范说道:

    “扎完了,就等着取出来了,让其他人帮忙取就行了。”

    方言点点头说道:

    “行,那你找人交代下,说完咱们赶紧走。”

    很快老范就去找医护人员说明了情况,请人代劳帮忙在到时间的时候,将患者穴位上的针取下来。

    现在他要跟着方主任去做非常重要的事情去了。

    等到说完过后,方言就带着众人一起下了楼。

    然后朝着院长办公室而去,在路上的时候,方言还对着他们问道:

    “还记得我早上跟你们说的保密条令吗?”

    这时候班主任老刘第一个说道:

    “不要询问对方详细身份,不要询问对方详细工作信息,不要对外透露医案……”

    “没错!”方言竖大拇指,要不说班主任就是班主任呢。

    方言看向杨景翔,这里就这小子话最多,虽然现在已经好多了,但是他依旧是话最多的那个人,方言对着他说道:

    “景翔重复一遍。”

    “啊?”杨景翔有些懵逼。

    不过被一旁的张延昌杵了一拐子,马上就反应过来,忙说道:

    “哦,不要询问对方详细身份,不要询问对方详细工作信息,不要对外透露医案!”

    “好!”方言看到大家都记下来了,对着众人指着院长办公室说道:

    “咱们走吧。”

    接下来众人一块儿跟着方言,一起到了办公大楼。

    这次来的时候,除了方言其他人都被要求出示证件。

    看过证件之后,负责安保的人才把其他人都放了进去。

    方言有种感觉,但凡这些人里面有一个和中医没关系的,都能被拦在外边。

    还好一检查,不是学生就是教授。

    是早就经过组织审核的过的人,看一眼就恭恭敬敬的把证件合上,双手递还给了他们。

    大家倒是也没感觉自己被冒犯。

    反倒是觉得检查还挺好。

    然后众人一起跟着方言进了院长的办公室。

    先和这里卫生部的副部长打了个招呼,然后又是院长,接着就是很有名的钱主席。

    然后还有他们一个人都不认识的患者同志们。

    等到招呼完了,院长就让方言现场看病。

    看他们的样子,今天是打算直接全程观看方言看病的过程。

    方言见状对着今天患者们询问到:

    “有隐私疾病需要其他人回避的吗?”

    主要是方言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病,虽然涉及保密,但是一些事情太多人知道还是不好,特别是一些私密的事情。

    不过今天来的六个人都摇摇头。

    “我们这里都没有秘密。”其中一个对方言说道。

    方言也只好点头:

    “好,那大家一个个来吧。”

    说完方言坐下,打开一个桌子上准备的新医案记录本,对着他们说到:

    “第一位。”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钱主席对里面最年轻的那个说道:

    “小张,你第一个。”

    小张大概有三十多快四十的样子,其实也不小了,不过在这群人里面是最年轻的。

    他听到钱主席的话后立马走了出来。

    对着其他人说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

    其他人笑呵呵的都答应下来,都让他先找方言看。

    “方大夫你好。”小张坐下后,对着方言先打了个招呼。

    “张同志你好。”方言其实知道他叫什么,还知道他是探索出全新的核武器小型化理论原理和结构设计方案的人,不过还是只能装作不认识了。

    “您先说说自己的情况吧。”方言对着他说道。

    张同志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十五年前,第一个是一年前,我不清楚和两个问题有没有关联,所以我就一起说了。”

    不愧是搞物理的,一开口就发现挺严谨。

    不过方言好奇的是,十五年前的病,到现在都还没治好?

    方言略微思索,点点头:

    “好!您请讲。”

    张同志对着方言说道:

    “那我先说十五年前的,当时刚工作,因为在野外工作受了凉,当天到了营地后,出现发热、怕冷的症状,同时咽喉部位肿胀,经过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是从那之后,我这个咽喉部位一直都有那种异物感,想咳却咳不出来,想咽又咽不下去,吞咽口水的时候也受到阻碍。”

    “我也找过西医检查:他们说我喉部呈现慢性充血的状态,咽后壁的淋巴滤泡出现了增生的情况,诊断为慢性咽炎,我这些年在很多地方都找人治疗过,然而治疗效果都不明显,我也不清楚是不是他们辨证方法出问题了,没有搞明白我的这个问题。”

    方言快速的把他说的这些症状写到了医案笔记上,然后问道:

    “嗯,那另外一个症状呢?”

    张同志说道:

    “是在一年前,我从外地回来后,就开始感觉胸闷不舒服,背部感觉沉重像是背着个人似的,而且我发现我被按压后会感觉舒服很多,接着后续,我饮食量逐渐减少,心率也慢慢变慢,我自己摸过自己的脉搏,是每分钟 55次,并且还伴有心悸不安的症状。”

    “当时我还有任务,于是就自己服用了补心丹、柏子养心丸这些药物,结果吃了过后,反倒是又增添了胸前区疼痛的症状,并且疼痛有时会牵连到我这个背部,惊悸憋气的情况也加重了,尤其是在夜间更为严重。”

    “我把任务完成后,自己检查心率已经降低到了每分钟 45次。当时体检,通过心电图检查显示,说是我存在窦性心律不齐和心动过缓的情况。”

    “然后给我开了很多的维生素 C、维生素 B以及阿托品、麻黄碱等药物,吃到现在,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是效果不大,没有取得太好的疗效,就像是用在我身上的药作用都会减少似的。”

    果然是搞理工的,这方面表达的比一般的患者准确多了。

    他对着方言问道:

    “方大夫,您说我这两种病,是有相关联系吗?”

    方言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一边写着症状,一边对着他问道:

    “腰和膝盖酸冷,起夜吗?”

    “没有。”张同志说道。

    方言又问道:

    “口苦吗?”

    “也没有。”张同志摇摇头。

    方言写好了医案,对着他说:

    “手给我把下脉,舌头吐出来我看看。”

    张同志伸出手吐出舌头给方言看。

    方言看到舌淡苔白滑。

    两只手诊断脉沉迟小紧。

    方言一边诊脉一边思考。

    首先,张同志15年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治疗后转为慢性咽炎,表现为咽喉异物感,西医诊断为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这其实就是属于中医的“梅核气”。

    这个病通常与痰气郁结有关。

    但结合舌苔白滑、脉沉迟紧,应考虑寒饮内停,这可能与小青龙汤证相关,比如班主任老刘的医案中就有寒饮咳喘案例。

    其次,当前症状包括胸闷、背重、心动过缓(心率45次/分)、夜间加重,服用补心丹等滋阴药物后症状加重,这可能是西医和张同志自己误治了。

    补心丹适用于阴虚心悸,而张同志的脉沉迟紧、舌淡苔白滑,更可能是心阳虚衰,寒饮凌心。

    此外,张同志背部沉重,喜按,这很可能与寒湿阻滞太阳经有关。

    就比如他说过夜间症状加重,这也符合阴邪旺盛的特点。

    再结合脉象,方言认为应该是心肾阳虚,寒饮内停。

    治疗上,应温阳化饮,振奋心阳。

    参考小青龙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的合方,加附子以增强温阳之力。同时,考虑到咽喉症状,加入射干、茯苓等化痰利咽的药物。

    如果是病期短,就需要确认是否有表证残留,但患者病史较长,已无表证,所以重点在于温化寒饮。

    同时,需注意患者是否有潜在的阳虚体质,导致寒饮久留。

    方言在思考的时候,其他人也在思考。

    方言思考完的时候,其他人各自心里多少也有了一些自己想法了。

    只不过还没形成方言这么清晰的分析。

    这时候他们就看到方言已经开始拿起笔写了起来。

    都不约而同的看了过去。

    只见到方言写到:

    患者舌淡苔白滑,脉沉迟紧此为水湿内停阳虚寒凝。

    背部沉重如负物为寒湿困阻太阳经。

    夜间症状加重是阴邪旺于阴时。

    补心丹、柏子养心丸加重胸痛为误治,是滋阴药阻遏胸阳

    阿托品无效是因为患者非单纯血瘀,乃阳虚无以推动

    辨证为:寒饮内伏,心阳不振,痰气郁结。

    十五年咽喉病史为风寒未解,入里化饮,痰饮上逆咽喉致梅核气。

    心动过缓胸痛为寒饮凌心,胸阳痹阻。

    写到这里,方言顿了顿,想到这个应该还会被其他人拿去验证,毕竟他可是给谢老他们开过方子的,这些人都不会直接拿药,而是又专门的人负责验证,把思路重新捋一遍,认为可行才会通过,于是他又写到:

    此证属寒饮凌心合并梅核气,需打破“见炎消炎”的西医思维,以温阳化饮为根本。

    治法选择:温阳化饮,通阳宣痹,涤痰利咽。

    接着方言写了个小青龙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

    加附子,茯苓,射干。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作用是温肺化饮,针对15年寒饮伏肺。

    所以处方里加入:麻黄6g,桂枝9g,干姜6g,细辛3g,半夏9g,五味子6g,白芍9g,炙甘草6g。

    枳实薤白桂枝汤出自《金匮要略》作用是通阳散结,主治胸痹。

    有枳实12g,薤白15g,全瓜蒌20g,厚朴9g。

    外加附子6g温振心阳(先煎去毒性)再加茯苓15g,射干9g健脾利饮,化痰利咽。

    这个方子就出来了。

    接着方言开好之后,对着张同志说道:

    “这两种病确实有关联。”

    “您这15年的咽炎和现在的心跳慢、胸闷,其实是一个根儿上长出来的。”

    “想象一下,您身体里有个‘水管系统’,正常应该流通温热水汽。但15年前受寒后,这个系统进了凉水没排干净,慢慢在喉咙这里淤成‘冰疙瘩’也就是淋巴滤泡,所以您会总感觉有东西卡着。”

    “这些‘凉水’也就是我们中医叫的寒饮,不仅堵喉咙,还顺着‘管道’流到心脏区域。这人的心脏就像发动机,需要热量运转,但周围被冷水包裹——所以发动机转速变慢,也就是您自己发现心率变慢了,这晚上温度更低时情况加重,按一按能暂时推开冷水让发动机喘口气。”

    “之前吃的补心药相当于给发动机加润滑油,但您这问题是发动机外围结冰了,光润滑不除冰反而让冰块更牢固所以胸痛加重。西药阿托品这类药物,像强行踩油门,但发动机被冰裹着根本转不动。”

    “咱们这次的治疗,分三个方面实施,第一用麻黄、桂枝这些‘除冰剂’融化堵在喉咙和心脏周围的寒冰,第二用干姜、附子相当于给身体装‘暖风机’,从内烘干湿气,第三方面,用瓜蒌、厚朴像管道疏通剂,把化开的冰水排出去同时茯苓、射干专门清理喉咙的‘冰疙瘩’,治疗过程就像解冻一辆被冻住的车……”

    “您这病不是单纯的发炎或心脏问题,而是整个身体的‘供热除湿系统’需要大修。就像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故障,必须从整体热力学平衡入手,这就是我的整体治疗思路。”

    听到方言讲完,张同志露出个恍然大悟的神色,而刘渡舟,贺普仁还有其他几位,则是听傻眼了,他们不知道方言居然用形容车的方式来解释了张同志的病情。

    这简直就是让他们大开眼界了。

    就连一旁的院长和卫生部长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倒是钱主席听到方言的话,眼中神采奕奕,对一旁的院长说道:

    “人才啊,用患者能听懂的方式,把问题解释的清清楚楚,有点意思……”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中医。”

    这时候人群里一个年龄五十多的科学家,对着方言问道:

    “你还知道核反应堆冷却系统故障?”

    方言这才想起来自己说顺嘴了,不过他也不慌,很淡定的对着那位说道:

    “家里父亲和丈人是北京工业学院的教授。”

    也就这么简短的信息,至于他们要怎么联想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

    果不其然,那人和周围其他科学家包括钱主席听到后,一下恍然大悟。

    人有时候的脑补能力就是很厉害。

    钱主席还对着其他人介绍到:

    “这位是今年高考的状元,全五科满分。”

    “嚯……”这下这些大佬们也震惊了。

    当年他们可没想过满分的事儿,方言这成绩多少有点逆天了,让他们重新考都没把握满分,毕竟作文是真的要扣分的。

    中年学霸们发现新的学霸,顿时就生出了不少亲近感。

    就在方言把处方撕下来的时候,张同志对着方言问道:

    “方大夫,有想过改行吗?”

    方言笑了笑,说道:

    “没有。”

    “我觉得中医更加需要我。”

    学霸们顿时一个个面露可惜之色。

    方言的药方开好之后,对着张同志说道:

    “您治病期间,忌生冷这类饮食因为损伤脾阳,另外也忌肥甘厚味那样会助湿生痰。”

    张同志愣了一下,说道:

    “这个吃什么东西,不是我说了算,是食堂说了算。”

    他话音刚落,钱主席就说到:

    “放心,给你开小灶。”

    张同志一愣,顿时笑了。

    “那敢情好!”

    接着他高高兴兴的拿着自己的处方站到一旁去了。

    “老于,你去吧。”钱主任对着刚才问方言问题的人说道。

    这个老于面容清癯,眉眼间有着学者特有的儒雅气质。

    他年龄和贺普仁差不多大,但是头发已经出现白发了。

    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头发整齐梳理着,应该是有专门人打理过。

    他的眼睛深邃有神,鼻梁挺直,嘴唇线条坚毅,整个人展现出一种沉稳、坚定。

    方言也认识这位。

    氢弹之父!

    世界上的氢弹构型,有两种,一种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构型。

    并且方言还知道他身上的毛病就多了,上辈子看过他老年采访记录,这位由于长期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身体受到极大影响。

    “我有胃病、高血压、疝气、十二指肠溃疡。”老于坐下后,就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定了定神,拿起笔,对着他说道:

    “嗯,您详细的说说。”

    接着老于想了想,像是陷入了回忆,说道:

    “我这个病时间就有些长了,大概是二十一年前的样子……那会儿我年轻,在外地工作,经常通宵达旦地赶进度,饥一顿饱一顿是常事。起初只是饭后胃胀,胃里像是像塞了团浸水的棉花,当时基地卫生所也没啥条件,就给苏打片吃,说我这个叫胃酸过多。”

    “可那药片吃下去,火烧火燎的感觉就更多了,后来才知道,苏打中和胃酸反而刺激黏膜,西医叫'酸反跳',但是当时不知道,反正就这么硬挺着。”

    “那会儿年轻,工作起来也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就这么过了几年,有段时期压力很大,那会儿胃痛开始放射到后背,夜里常被痛醒,冷汗能把被褥浸透。那会儿在外地,遇到京城来的专家在当地医院看诊,所里让我去检查,然后就查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过关键时期我也不敢休病假啊,就只能打镇痛针,但是那个止痛针只能顶两小时。过了后就又开始疼,更糟的是血压飙到180/110,当时医务室大夫说我这眼底出血风险太高……不过还好,当时有个中医给我开了个方子喝了几天,情况好转了不少,但是他让我要改变工作环境和饮食习惯,慢慢调养才行……”

    “我也知道这事儿肯定拖不得,不过也没办法,只能一边喝中药,一边赶进度,好在身体还算争气,拖着拖着就过来了。”

    “疝气是有一年搬设备时突然发作的,右腹股沟鼓出个鸡蛋大的包。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硬是咬着牙用绑带加压,结果肠粘连反复发作,在返京的火车上,开始便血,回到京城后被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还休克在病床上。”

    方言点点头,选择性写好了医案,只记录了关键信息,然后对着老于说道:

    “嗯,于同志,您手给我诊一下脉,另外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接着方言看到他舌头呈现舌边红,苔薄黄。

    诊脉,脉弦劲。

    方言对着他询问:

    “平时的时候容易情绪激动吗?”

    “不太会……”老于说道。

    说完他又改口:

    “偶尔吧!有时候工作上的问题会着急上火,忍不住,没办法我自己高血压就是这么气出来。”

    方言又问道:

    “生气的时候会头疼眼睛胀吗?”

    老于同志想了想,说道:

    “嗯,对,有这个现象。”

    方言又问:

    “疝气是冬天或者天冷加重吗?”

    老于点点头:

    “也不全是,我有时候特别累,或者压力大的时候,也发作,我还按下去过一次。”

    “……”站在方言身后的人无语,心想这位好生猛啊!

    这时候老于同志对着方言有些忐忑的问道:

    “怎么样大夫?我这个时间有点久……好治吗?”

    方言对着他说道:

    “嗯,时间有点久,却还是不好治,但是可以治治看。”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