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陈君彦准备离开津门到北平去。
王竹林说什么也要给他举办一个盛大的送行仪式,亲自派人给陈君彦下了帖子,邀请他莅临津门商会大楼,届时津门各界名流,将会一齐欢送陈次长。
接到帖子的时候,陈君彦刚拜访完几家银行,正在料亭休息。
搂着他亲爱的樱花妹,手里拿着帖子炫耀道:“看到没有,我到津门来,他们要迎我,我离开津门,他们要送我,不说别的,每人送个一百大洋的程仪,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樱花妹在他身上晃来晃去,语气软糯道:“那人家看中的那处宅子....”
这胃口之大,就连陈君彦不由得咋舌。
据说这日本女孩儿是华族出身,后来家道中落,才来了津门,而这料亭绝非一般的窑子可比,据说是背景深厚,能量极大。
这那孩儿显然是见过世面的,陈君彦一开始觉得砸个八百一千大洋就了不得了,没想到人家根本看不进眼里,动不动就是福特汽车、租界洋房。
关键你不答应她,她光撩拨你,就是不张口。
在各种花样和精心培训过的拉扯术之下,再聪明冷静的男人,都得陷进温柔乡,陈君彦感觉自己已经散发了第二春,对这女孩儿几乎是有求必应。
这样一来,钱包当然受不住,昨天晚上喝多了在女孩儿怂恿下开香槟,连开了十瓶,今天早上一看账单上那六千多块大洋的数字,陈君彦差点没犯心脏病!
好家伙,六千多大洋,能在租界里买半套洋房了!
所以当王竹林送来帖子,他相当高兴,这种欢送仪式一般都有钱拿啊!
到了傍晚,陈君彦洗了个澡,洗掉身上的脂粉气,这次没穿西装,而是挑了身长袍马褂,戴上礼帽,像个太平绅士。
到了津门商会大楼,众人都在门口相迎,王竹林甚至亲自给他开车门,给足了面子。
陈君彦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由得顾盼自雄,连跟着他的陆成化都有点自闭了。
陆成化心想,当初我来津门,你们一个个爱搭不理,怎么换了陈次长,你们就殷勤备至,我就这么不受人待见吗!?
仪式按照惯例举行,先是王竹林讲话,吹捧一番陈君彦。
然后陈君彦致辞,无非是兄弟我久在江南少来华北,承蒙各位照顾那一番话。
本来这种例行致辞结束以后,就应该端着酒杯吃吃喝喝,进行交际,该塞红包的塞红包,该送大金表的送大金表。
没想到陈君彦话音刚落,底下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陈次长!近日坊间传闻,说金陵维新府有意在华北发行公债,而且是以摊派的形式,到底有没有这事儿?”
陈君彦大惊!
顿时往下看去,只见说话的是个年轻人,此前并不熟悉。
这时又不知从哪冒出来几个记者,有拿着小本本的,有举着镁光照相机的。
陈君彦的汗下来了,这事儿不能回应,如果承认了,那将引发舆论大哗,如果不承认,以后真这么干了,那不成了食言而肥?
人可以不要脸,但不能公开不要脸,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哪怕是当汉奸呢,公开不要脸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见他不说话,底下众人已经议论开了。
“公债,什么公债?”
“你还没听说吗?金陵维新府缺钱,缺的狠了就把主意打到咱们头上,整个华北,商贸繁盛之地就属咱们津门,他们要是真摊派,遭殃倒霉的还是咱们!”
“他妈的,咱们好吃好喝招待这个姓陈的,结果他跟咱们玩儿家伙!这孙子长得人模狗样的,没想到心这么脏!”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已经不是断财路的问题了,这是要置我们于死地啊!我表兄就在南方做生意,听说维新府搞摊派,那是拿出钱就抓,抓了就打,有的就打死在狱里,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咱们才过了多少天好日子?要不是林爷,哪有你我的今天,可现在眼看有奔头了,又有王八蛋来摘桃子,金陵维新府是什么路数,他们瞒得过别人,可瞒不过咱们!”
陈君彦一看场面要乱,就想来个溜之大吉。
很多人觉得,真有水平,就应该在混乱现场来个力挽狂澜什么的,如果当官的遭遇这种情况,就应该拿着大喇叭来个现场报告,直接折服群众。
实际经验告诉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溜。
就好比现在,即使陈君彦出言解释,也只能越解释越模糊,越解释越混乱,还不如什么话都不说。
可下面有些人都是安排好的协管局的人,哪里会让他走,两侧上下台的空间都被堵得严丝合缝。
陈君彦没办法,将求助的目光看向王竹林。
王竹林挤上了台,用力挥手往下压,大声道:“安静,都安静!”
大家看起来还是比较给他这个商会会长面子的,总算渐渐安静下来。
就在陈君彦以为得救的时候,只听王竹林道:“实不相瞒,老朽这两天也听到了一些传闻,大家都知道金陵维新府发的什么建设公债,复兴公债,均是由金陵、沪上、杭城等地商人摊派的,有些中小商人,甚至因此破产,既然大家有此一问,那么陈次长不妨正面回答一下,你身为维新府的财务次长,公债的事情归你管,你说,维新府到底有没有想在华北发公债,你这次北上,到底是为什么来的?”
“没错!你正面回答我们!”
“你到底是干什么来的!”
“滚出津门!”
“维新府的人滚出华北!”
陈君彦瞠目结舌!
中了这老东西的奸计了!
只是他怎么知道公债的事的?
台下,陆成化也看懵了。
看着狼狈不堪的陈君彦,陆成化心里暗爽,原来你也有今天啊!
至于差事办砸不办砸的,关老子什么事,有次长顶在前面,这锅无论如何到不了他头上。
台下的记者卯足了劲,用一张张照片定格了陈君彦被众人质问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