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 第八百八十章 山青水秀太阳高

第八百八十章 山青水秀太阳高

    同时他陷入了深深的感动之中。

    林泽为了不让他被问责,竟然愿意主动承担风险,出具调查报告。

    他沉思了一会儿,“你说的办法可行,这样,报告你来写,我让花谷正签字!”

    林泽的面部肌肉都抽搐了,他强忍着不笑出来,反而“担忧”道:“他会签吗?”

    冈村摇摇头,“他跑到这里来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立功吗,只要他签字,我亲自向大本营表彰他在这次战役中的贡献!”

    接下来,林泽就开始清理现场,那些尸体,全部扔到熊熊大火中,就地火化了属于是。

    现场的子弹壳和战斗痕迹都被打扫。

    大将说这是事故,那就是事故,没有袭击,没有战斗。

    ..........

    五月八日。

    一早,山中起了薄雾。

    唐佛川在第三军指挥部中忧心忡忡。

    天亮了,鬼子的飞机又要来了。

    昨天的战斗中,真正在交战中牺牲的士兵其实并不多,大多数是死在机炮扫射和炸弹轰炸中。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天空中并没有传来轰鸣声。

    唐军长不由得疑惑,鬼子的飞机怎么没有来?

    “军长!鬼子上来了!”

    唐军长瞪大眼,没有飞机!

    “告诉各阵地!务必坚守!”

    随后他摊开地图,沉思起来。

    如果没有飞机从空中袭扰侦察,说不定战场会有新转机啊。

    现在第三军的问题是被困在了从望原到黄河中间的狭小地带,鬼子有坦克,一旦第三军被彻底包围,那鬼子就能钝刀子割肉,今天突破第一道防线,明天突破第二道防线,不用几天,就能把第三军困死。

    而之所以第三军不能突围,一方面是鬼子严防死守,另一方面是空中不断有飞机侦查、轰炸,一旦大规模行军突围,马上就会被发现,进而就是狂轰滥炸,第三军承担不了这样惨重的损失。

    “第80军怎么样了!”

    “军长,第80军还在平陆一带顽强抵抗,孔军长发电称,该部第165师防线尚能支撑,但新编第二十七师已经是强弩之末,撑不了多久了!”

    此时指挥部又进来一人,“报!军长!二十七师师部通电,已无作战能力的二四七团暂时南撤,王师长亲帅预备队上了防线,王师长说,军人不成功便成仁,若不敌鬼子,他当战死在阵地之上!”

    闻言唐军长叹一声。

    新编第二十七师是陕军出身,师长是蒲城人,当初“秦省冷娃”渡河守卫中条山名动天下,但到底不是嫡系部队,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粮饷供应,都较之友军差了一大截。

    过了半晌,唐军长决断道:“鬼子的飞机今天没来,这很不寻常,定是出了什么事,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再等,一旦被鬼子切断我们与80军的联系,进而三路围攻,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为今之计,我部应当向北突围,至闻喜一带重新整备,然后与八十军南北夹击,若事可为,张店防线或许能重新建立,若事不可为,80军可以南渡黄河,我们可以朝西北方向移动,方能保存有生力量,继续与鬼子周旋!速拟电报,将此计划告知孔军长!”

    “是!”

    茅津渡。

    此时的渡口已经人满为患,逃难的百姓、商人、地主乃至溃兵,都急于要在此渡过黄河,南下逃难。

    可哪有那么多渡船!

    一时间人啼马嘶,乱作一团,甚至有人大打出手,只为了争一个船上的位置。

    码头上,一个穿着青缎子面小袄,肥大裤子,脚底蹬一双红面蓝绒球小鞋的女子着急张望。

    这女子生的好颜色,只是这番打扮,一看就知道是风尘中人。

    一直等到下午,西边终于来了一队人马,人人带伤,还有士兵抬着简易的担架,看起来是从战场上撤下来,到后方去的。

    这路人马虽然撤退,但好在还维持着队伍,没有沦为溃兵。

    这女子看到队伍,连忙上前打问,“军爷,军爷!见到二四七团的人没有?”

    “军爷!见到二四七团的人没有?”

    “军大哥,哪位知道二四七团的人在哪里?”

    连续过了几队人,都是匆匆赶到渡口,没人搭理他。

    问了半天,终于有个躺在担架上的人挣扎着开口,“我就是二四七团的,你找谁?”

    女子面色激动,扑了过去,一下跪在担架旁,“我找方朋兴,我找方朋兴啊,他说了,如果能撤回来,他就带我一起南渡,军大哥,你知不知道方朋兴?”

    担架上那汉子一条腿血肉模糊,脑袋上缠着绷带,闻言却是痛哭不止,哀嚎道:“你找方团长,你找方团长啊,方团长牺牲了!他让鬼子打死了!你想必是方团长的相好,与我们一起渡河吧!”

    女子顿时怔住了。

    过了一会儿,士兵们没法再等她,队伍继续往渡口走,女子却始终跪在那里。

    直跪到傍晚,女人哆嗦着站起身来,走到渡口处。

    除了数艘军用渡船来回转运,剩下的民船仍旧有人争抢不停。

    女人打开包裹,掏出两根大黄鱼,“让带娃娃的先过!”

    船夫迟疑了一下,接过大黄鱼,“这位是军爷的夫人,夫人说了,让带娃娃的先过!”

    听闻这话,女子凄惨的笑了一下。

    她在渡口边站着,既不上船,也不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突然唱起曲儿来。

    “山清水秀太阳高,好呀么好风飘,

    小小滴船儿撑过来,一路摇啊摇,

    为了那心上的人,起呀么起的早,

    也不管那路遥遥,情愿多辛劳。

    山清水秀太阳高,好呀么好风飘,

    我一心想着他,想的是好心焦。

    为了那心上的人,睡呀么睡不着,

    我只怕找不到他,叫我怎么好。

    ..............”

    这是流传广泛的民间曲子,后世被改编成歌曲“知不知道”。

    渡口的人无暇再看她,也无暇听曲。

    一曲唱罢,女子紧走两步,到了岸边,悲惨泣道:“方郎,我今随你去了!”

    随后一头扎进河里,被水流冲走,再不见踪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