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转过头,看着杜聿明:“光亭兄,我需要你立刻向山城和华盛顿发电,请求补充。
趁着这个机会,让美国人看到这个状态下的小鬼子们有多么的疯狂。
我们也需要适时的表态,我们需要更多的飞机、更多的重炮,还有不计其数的物资。
士兵的损失,我们自己补充,我们有的是不怕牺牲的好小伙子。
但装备,必须由他们来填满。”
与此同时,楚云飞将目光投向了地图的北侧:“我在动身前来缅甸之前,便已经电令黄百韬,他的北路军将放弃强攻清迈,转为向南穿插,目标是南邦铁路枢纽,若是攻势顺利的情况下,可在一周之内切断清迈周边地区的日军补给线。”
“另外,既然制空权方面不好把握,美国佬方面近期正在围绕瓜达尔卡纳尔岛展开争夺战,其目标是为了保护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美国等国家之间的航线。”
“在此之前,在今年六月份爆发的中途岛海战,也是以美国人的胜利而告终,他们以少胜多,并且成功的击沉了日军的四艘航空母舰。
换言之,如果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争夺以美方胜利而告终的话,那么我们的美国盟友将会全面掌握太平洋上的主动权。”
杜聿明若有所思。
难怪史迪威在他的面前如此骄傲。
原来是太平洋战场上他们取得了骄傲的成绩,也取得了相应胜利。
“楚长官,美国人将大部分的力量都投入到了太平洋战场上?”
楚云飞缓缓点头:“不错。”
“那如果美国人势如破竹的情况下,咱们所获得的抗战支持,以及战后”
楚云飞果断摇了摇头:“不会,这场围绕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争夺战,美国人想来应当会深刻的认识到这帮小鬼子们的韧性。”
“楚长官,你的意思是,美国人很有可能会吃瘪?”
“他们的陆军战斗力媲美不了海空军,相对而言,不管是陆战队还是陆军的战斗力都较为一般,面对日本人之时仅仅占据了空中以及火力优势,取得最终胜利没问题,但是想要轻松取得胜利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迎着众人的目光,楚云飞接着吩咐道:“建楚兄,立即以我的名义拟一封电报发往统帅部,将华北援华第二航空队那四十八架战斗机调往暹罗前线参战。”
“这”
杜聿明一怔,急忙道:“楚长官,这不合适吧,华北前线现如今”
楚云飞伸手示意无需多言:“冈村宁次在短时间内断然无力组织起大规模攻势,剩下的战机足以应付,何况华北地区的防空机枪和火炮数量颇为充足。”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日军能组织起这么大的机群在缅甸暹罗地区作战你们没发现问题吗?”
众人面面相觑。
“日军很有可能抽调了华北,华中,华南,甚至是东北的飞机过来参战。”
楚云飞颇为赞赏的投去了目光。
杜聿明等人也循声望去。
说话的。
正是被撸了师长名头的原新编二十九师师长马维骥。
在此之前,他被革职之后一直留在联合指挥部当参谋。
楚云飞和史迪威对于战局讨论的时候,从来没有避讳过马维骥等人。
所以。
马维骥对于日本国力自然有着相对肉眼清晰的认知。
在这个时候,能够有勇气发声,也是值得肯定。
“不错,日军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不要继续犯蠢下去,我们就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指挥部内部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最初的慌乱和情绪逐渐消失不见。
楚云飞的话语。
如同一颗定心丸。
让这些在巨大压力下苦苦支撑的将领们重新找到了方向。
这不是简单攻势失败被迫转入防御的战略失败。
而是楚云飞早就准备好的战略陷井。
南线是诱饵。
北线的劣势兵力反而真正成为了迂回作战的主力。
杜聿明看着楚云飞。
眼中的忧虑和焦虑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重新燃起的战意。
狗日的寺内寿一,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我立即下令,一切按照您的部署的执行!”
“好。”
楚云飞放下指挥棒,视环众人:“另外,通知了前线,告诉他们我楚云飞回来了,让兄弟们安心,战场的主动权很快就会回到我们的手上。”
他的声音不大。
但却清脆地传入指挥部里每个人的耳里,驱散了他们心头的阴霾。
楚云飞已经一般情况下已经很少微操。
即便是上一次的二期战略反攻。
他也没有过多的干涉前线战斗。
只不过,这一次,不一样了。
这场针对暹罗境内的泰缅方面军主力部队。
楚云飞的压力实际上比在华北还大。
寺内寿一布一张大网,想要吞下远征军。
但他不知道。
他所面对的,已经不是那个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杜聿明,而是他从未战胜过的楚云飞。
随着众人散去。
楚云飞站在巨大的地图面前,眼神冰而锐利。
眼下,关乎整个东南亚的棋盘已经摆好。
日军的棋子已经尽数入局。
现在,该轮到他继续落子了!
——
与此同时。
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山城。
委员长官邸。
夜深了,委员长常瑞元的书房里依旧灯火通明。
一份份来自缅甸前线的加急电报如同雪片般飞来,堆在他的办公本桌上。
每一份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上。
“英缅军第一师,全线崩溃。”
“日军第十八师团已突入我防线纵深三十公里。”
“第五军伤亡惨重,请求紧急补充。”
常瑞元铁青着脸,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脚下的地毯被他踩得几乎要磨出火星。
他猛地停下脚步,抓起桌上的一个玻璃杯,狠狠地砸在地上。
常瑞元怒吼道:“废物!一群废物!”
他骂的不是远征军部队。
而是骂的英缅军。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英军部队如此糟糕。
这场会战的走向怎么会变成现如今的这幅模样?
只见常瑞元胸口剧烈地起伏,愤恨道:“号称日不落帝国,连两天都没顶住!”
“丢尽了盟军的脸!”
侍从室主任张治中侍立一旁,低着头,不敢作声。
他清楚的知道,委员长此刻的愤怒。
不仅是因为战局的失利,更是因为在美英盟友面前丢了面子。
这场暹罗攻略战,是由杜聿明拟定,由远东战区司令部最高统帅,也就是常瑞元自己亲自批准的。
史迪威不是没提过相关的建议。
只不过,常瑞元怎么可能听得进去美国佬的意见呢?
这仗打不好,是切切实实影响到他常瑞元在盟军领导人之中的威信的。
就在这时。
一名机要秘书快步走了进来,双手呈上一份刚刚译好的电报,颤声道:“委座,楚云飞总顾问急电。”
只见他快步上前,一把夺过电报,目光飞快地扫过。
书房里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张治中趁此机会悄悄抬眼,只见委员长的脸色变幻不定,时而凝重,时而惊诧,紧锁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
在张治中的视角看来。
常瑞元的怒火像是被瞬间掐灭了一般。
仅仅只是一封电报,就有如此神奇的功效,着实让人惊讶万分。
常瑞元一言不发地将电报纸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仿佛要从字里行间榨出更多的信息。
良久。
他才将电报递给张治中,语气稍显复杂地说道:“文白,你看看,看看这个楚云飞到底是个什么打算。”
张治中接过电报。
一目十行地看完,心中也是掀起惊涛骇浪。
电报的内容不是请求,不是诉苦,而是清晰的决断和部署!
很显然,楚云飞依旧习惯性的沿用此前的打法和思路。
以空间换时间,诱敌深入。
他很清晰的明白,着急的不仅仅是他们国军。
日军方面也迫切的想要重新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楚云飞抓的就是日本人这个心理。
在此基础之上。
楚云飞沿用此前常瑞元的最高指示。
此前的钳锤并举。
在他的调整之下稍微改变了一些部署。
原本北路军的铁钳,成为了正八经的铁锤。
而南路军这个原本用来打击日军重兵集团的铁锤,变化成为了铁毡。
这已经不是被动的防御。
而是主动的反攻构想。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此次反击作战将会彻底的吃掉泰缅方面军的主力部队。
最关键的一点是。
楚云飞在电文的最后。
直接提出了向美国索要海量军火的要求。
那口气,仿佛那些飞机大炮本就应该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笃定美国人一定会在远征军的身上倾斜更多的资源一般。
张治中眉头微皱,细细思索一番。
想想也是。
有了英缅军这样的废物作为对比。
国军作为盟军主力之一,确实更加有资格获取更多的作战补给。
毕竟,面对日军的作战之中,哪怕是苏联人战损比也同样不好看。
一旦美国人尝试和日本人进行夺岛登陆作战,自然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帮小鬼子们的兼任。
“委座。”
张治中放下电报,神情稍显振奋:“楚云飞此策,乃是上上之选!”
“很显然,他看透了日军的虚实,抓住了寺内寿一急于求成的弱点。”
“南线避其锋芒,北线断其后路,此乃兵家正道!”
“此战若胜,非但能解缅甸之危,更能重创日军主力,一举扭转东南亚战局!”
“若是趁此机会,派遣第五军、第十三军南下继续攻伐可直接威胁新加坡以及马六甲海峡。”
“第十一、第十二则是向法属印支那方向进攻进而消除我华南地区威胁,进一步威逼桂南等地日军腹邸。”
常瑞元没有说话。
他走到窗边,背着手,望着窗外黑沉沉的夜色。
张治中知道。
委员长在思考。
虽然也不知道以他的指挥能力到底能够思考出来什么东西。
张文白和常瑞元两人其实也蛮有意思的。
一个XX头脑没有多少,但是偏偏喜欢搞XX。
PS:作者本人很尊重张文白将军,这里仅调侃其主张的民主改良。
一个军事才能没有多少,但偏偏喜欢指挥战斗。
张治中自己也清楚。
楚云飞的能力越强,功劳越大,就越难驾驭。
受他影响的部队实在是太多了。
华北地区就不说了,这次第五战区的军官训练团也要带到缅甸去亲临一线培养。
这成什么了?
人人都和他楚云飞有所谓的师生关系?
一个黄埔五期成为黄埔学长和保定栋梁们的“教官”也就罢了。
这么搞下去,谁还认他这个校长?
至少比。
眼下的危局,除了信任楚云飞,别无他法。
至少杜聿明没有办法协调史迪威调动相应的空军和装甲部队。
许久。
常瑞元缓缓转过身,脸上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威严和决断。
“就按他说的办!”他的声音斩钉截铁:“马上给史迪威发电!”
“不,直接给华盛顿发电!”
“告诉他们,中国远征军为了盟国大义,正在流血牺牲,我们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
“换句话说,楚云飞要的飞机、大炮、坦克,一架、一门、电报里面一点都不能少,他要多少,我们就向美国人要多少!
除此之外,关于远征军所提交的补充需求和报告,着联勤部速办,不得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