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让你重生弥补遗憾,你却霸占校花 > 第1299章 赶上了国内改革的阵痛期

第1299章 赶上了国内改革的阵痛期

    “没事,大不了就不干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陈远喆假意笑的豪迈。

    可此刻的笑容,真就验证了一个词。

    强颜欢笑。

    任谁都看得出来。

    此时的陈远喆,笑容实在太过勉强。

    毕竟陈远喆回国,也是经历过挣扎的。

    在国外,陈远喆已经混成了顶级投行的高管。

    如此年轻,将来必定踏入核心管理层。

    放着如此大好的前景。

    陈远喆偏偏放弃了享受安逸人生。

    在接到了国本投资的邀请后,毅然决然选择了回国。

    而且,走的还是‘曲线救国’的路线。

    这一点,和蒋钦很是相像。

    毕竟作为顶级投行一手培养出来的精英。

    哪有这么容易说放走就放走的道理。

    也就是陈远喆和蒋钦狠下心,不惜与昔日的投行彻底闹掰。

    说难听点。

    一旦陈远喆真的离职的话。

    国外恐怕很难有陈远喆立足之地。

    这个圈子,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

    而且,顶尖的一共也就这么几家。

    庙小的,也请不动陈远喆的大驾。

    现在的陈远喆,已经被逼到了悬崖。

    再往前一步,那可就是。。。

    “你这家伙。”

    蒋钦的目光稍显复杂。

    都这个时候了。

    还装什么豪迈。

    “反正我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就这天天系,玩的都是资本骗局,小爷我眼睛可是雪亮的很,绝不会被他们这些小手段给蒙骗了。”

    不管是陈远喆,还是蒋钦,在他们看来。

    这个天天系,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真到了那个时候。

    天天系不仅自己玩完,到时候,身后一系列的‘钱袋子’,恐怕也是自身难保。

    明知会‘陪葬’,却看着一步步滑下深渊而无能为力。

    这种‘无力感’,实在是让陈远喆难受的很。

    或许,在国内的资本市场眼中。

    如今的天天系,正在高歌猛进。

    每一次出手,都是震惊国内资本界的大手笔。

    可事实上,天天系的手段,也就那么回事。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近一年之内,天天系的确发起了数起大手笔并购。

    而且,每一笔的并购,都足以吸引眼球。

    可问题是,这些并购案中,存在太多的‘蹊跷’。

    甚至于,可能涉嫌与当地政府之间存在的‘利益交换’。

    也就是天天系的背景深不可测。

    这才能在资本圈子里如鱼得水罢了。

    “也怪风向变了,当年那些国有的巨无霸企业或衰亡或式微,这才给了机会。”

    陆一鸣的一句话,瞬间吸引了蒋钦和陈远喆的注意。

    可不就是这样。

    一针见血。

    不愧是陆一鸣。

    看问题,就看本质。

    这个天天系,也就是赶上了国有经济转型的风口。

    那些曾经的巨无霸企业,都是各自地区的龙头无疑。

    可因为管理的僵化,又或者是各种各样的原因。

    导致这些巨无霸企业,将自己手上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而正是因为如此,反而给天天系创造出了机会。

    通过一些手段,最终在初级阶段,就完成了数次‘小吃大’。

    这其中的阴暗程度,外人绝对难以想象。

    “如此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他们就不知道管管。”

    这些,蒋钦也不止一次听说过。

    但问题是,这是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要走过的一个特殊时期。

    形容成‘阵痛期’,也算是恰当不过。

    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想要加快经济改革,就必须大刀阔斧。

    这些后遗症,也就这么留下了。

    很多时候,也的确有些强人所难。

    在陆一鸣的记忆中,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时期。

    使得天天系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短短时间内,不仅控股参股以及用曲线持有的方式,搞定了几十家上市公司。

    还构建起涵盖证券、银行、保险、信托、期货、PE、基金等完整的金融产业链。

    问题是,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上一世,直到最后,天天系的资金链,依旧是个谜团。

    有人曾经想要尝试揭开天天系资金链的谜团。

    但是,越查越心惊,越查,谜团越大。

    其中的复杂程度,更是让人头皮发麻。

    无所不用其极。

    整个天天系,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而其中有一大部分,完全是仰仗于各家银行的贷款。

    一边是大手笔的收购,另一半,则是将到手的股份和公司,二次,乃至是三次的抵押出去。

    而这些抵押来的钱,则被用于大手笔的再收购。

    天天系根本就不管收购来的资产能不能为其赚取多少利益。

    只关心如何在表面上壮大自己。

    在某些人的眼中。

    一旦企业达到了一个极其庞大的程度之后。

    就真正实现了大而不倒。

    届时,就算是为了国内的稳定繁荣,国家也不会让自己倒掉。

    这种想法,在陆一鸣看来,极其可笑之极。

    当然,上一世的最后,也已经证明了一切。

    但是现在的话,天天系的确处于疯狂阶段。

    恐怕这一次,天天系的资金链遇到了问题。

    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打国本投资的主意。

    现在唯一不清楚的是。

    天天系到底找上了谁?

    又是谁开的口。

    “不管是谁,就连总行的行长都已经松口了,恐怕这个能量不小。”

    为了这笔长期的投入。

    国本投资连自己的头号功臣都能舍弃。

    要知道,陈远喆回国之前,国本投资虽然背靠宇宙第一大行。

    但其本身,在投资界的名声不显。

    是陈远喆,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将国本投资带到了如今的地位。

    成就了投资圈三足鼎立的局面。

    后来,王岚的鸣谣投资强势崛起。

    最终才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这一路走来,陈远喆的每一次判断,都是正确的。

    要是没有陈远喆,国本投资想要突破重围,可不是单单有钱就能做到的。

    “嗤,这帮子混蛋,真以为小爷我会为了权力折腰,我呸,小爷我什么没见识过。”

    喝多的陈远喆,恶狠狠地啐了一口。

    陈远喆:什么玩意儿,就在前不久,天天系还曾给自己‘递过’一张银行卡。

    而这其中的数字,就算是陈远喆,也不由大吃一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