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抢我姻缘?转身嫁暴君夺后位 > 第1396章 迁至京郊行宫安养

第1396章 迁至京郊行宫安养

    沈知念心下了然。

    既然帝王需要一个台阶,她又何必做拦路人?

    沈知念妩媚的眼眸中,盛满了忧虑。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乳母怀中,昏睡的五皇子身上,带着感同身受的怜惜。继而转向南宫玄羽,声音清柔:“陛下,慧尘大师乃是得道高僧,所言想必非虚。”

    “臣妾方才听着,心中实在难安……”

    沈知念微微蹙眉,继续道:“若真因冷宫怨气阻滞,影响了五皇子的病情,甚至……波及宫中其他年幼的皇嗣,那便是天大的事了……”

    “阿煦和瑾儿他们都还那样小,臣妾只要一想到慧尘大师所言可能成真,就……就心惊胆战……”

    “既然慧尘大师说,以善举化解怨气,可为皇嗣祈福。臣妾愚见,不若便依大师所言,趁着时机赦免几位冷宫妃嫔?”

    她看向南宫玄羽,眼神纯净,满是为皇嗣担忧的诚挚:“如此既能彰显陛下仁德,又能为孩子们祈福添寿,求个心安。”

    “终究……稚子何辜啊。”

    康妃讶异地抬头看向沈知念,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干脆地支持。

    南宫玄羽深邃的目光落在沈知念脸上,凝视片刻,点了点头:“皇贵妃所言不无道理。”

    “既是为皇嗣祈福,朕便准了。”

    “李常德。”

    一直垂首站在一旁的李常德立刻上前:“奴才在!”

    帝王道:“着内务府与慎刑司核查冷宫名录,择选年迈或罪责较轻、神智已不清明者,拟个章程上来。”

    “待朕览后,便依慧尘大师所言,行赦免之事,为皇子、公主们祈福。”

    李常德躬身领命:“奴才遵旨!”

    康妃顿时喜极而泣,连连叩首:“臣妾代岁安谢陛下隆恩!谢皇贵妃娘娘!”

    慧尘大师亦躬身念诵佛号:“阿弥陀佛!”

    “陛下圣明,慈悲为怀,功德无量。”

    沈知念微微垂下眼帘,唇角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勾起了一丝极淡的弧度。

    祈福仪式结束后,帝王与皇贵妃的仪仗远去。

    慧尘大师也带着两名僧侣,在太监的引路下,离开了储秀宫。

    经过康妃身边时,他那双悲悯众生的眼眸,目光和她短暂地交汇了一瞬。两人的模样都平静无波,却又仿佛传递了千言万语。

    康妃一直保持着恭送的姿态,直到所有人的身影都消失在宫道尽头,她才搭着彩菊的手走回内室。

    彩菊手脚利落地为康妃斟了一杯温热的参茶,脸上是掩不住的松快:“娘娘,事情总算按着预想走下去了。”

    康妃接过茶盏却没有喝,眼神有些幽深:“陛下金口已开,赦免冷宫罪妇之事算是定了。只是……”

    她顿了顿,思虑道:“如何将巴哈尔古丽,不着痕迹地添进赦免名单里,才是关键。”

    彩菊闻言,眉头也微微蹙起:“是啊,娘娘。”

    “巴哈尔古丽当初被打入冷宫的罪名,可是毒害大公主!这罪不轻,若无特别的缘由,慎刑司和内务府那边,恐怕不敢轻易将她列入赦免名单。”

    “毒害大公主……”

    康妃轻轻重复着这几个字,忽然反应过来了什么:“大公主的性子,倒是跟她的亲娘柳时清,天差地别。”

    她抬起眼看向彩菊,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你忘了?在大公主单纯的世界里,她认定的好人,便是十恶不赦,她也会觉得对方有苦衷。”

    “本宫记得前些时候,大公主不是还为了巴哈尔古丽,在庄贵妃面前闹过几次,口口声声说巴哈尔古丽是冤枉的?”

    彩菊眼睛一亮,立刻想了起来:“没错!”

    “大公主心地纯善,总觉得世上没有真正的坏人。她那时认定巴哈尔古丽没有害她,还为此跟庄贵妃赌气了好一阵子。”

    “若是……若是能让大公主亲自去求情,以陛下对这位长女的疼爱,再加上为皇嗣祈福的名头,此事定然能成!”

    康妃微微颔首:“不错。”

    “一个天真无邪的大公主,发自内心地原谅了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并为对方求情……这份纯善与大度,陛下如何能不动容?”

    “庄贵妃那个伪善的女人,平日里最会标榜自己对大公主视如己出,教导有方。届时为了维持慈母的形象,庄贵妃即便心中不愿,多半也会顺水推舟,帮着说上两句话。”

    说到这里,康妃吩咐道:“彩菊,你这几日多留心长春宫那边的动静,看看大公主平日都喜欢去哪里玩耍……”

    “寻个合适的时机,本宫也该‘偶遇’一下这位天真烂漫的大公主,好好宽慰她一番了。”

    彩菊心领神会,躬身应下:“是,娘娘,奴婢明白。”

    ……

    出了储秀宫,南宫玄羽的目光落沈知念身上,似是随意地问道:“念念觉得冷宫那些人,该如何甄选赦免?”

    他的声音听不出太多情绪,仿佛真的只是在征询她的意见。

    沈知念心中明镜似的。

    帝王此问,绝非毫无目的。

    他心中恐怕早已有了决断,问她不过是试探。想看看她能否与他的心思同步,给出一个既合乎情理,又能为他后续动作铺路的说法。

    沈知念微微垂眸,作势沉吟片刻,方才抬眸道:“陛下,臣妾以为冷宫情况复杂,确需仔细甄别。依臣妾浅见,不若分而处之。”

    她的条理十分清晰:“譬如先帝时期的一些废妃,年事已高,在宫里蹉跎了数十年。当年纵有些许错处,如今也早已物是人非。”

    “若其中确有罪责轻微,或神智已不甚清明者。陛下仁德,不妨将她们迁至京郊行宫安养,派稳妥人照料,使其得以安度残年。”

    “如此既全了陛下的仁心,彰显天家恩泽,也可算是彻底化解前朝积郁的旧怨。”

    “至于本朝的……”

    沈知念话语微顿,脸上适当地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涉及宫规与陛下圣裁,内务府和慎刑司想必存有详尽的案卷记录。”

    “何人罪责可恕,何人情节严重,他们应是最清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