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抢我姻缘?转身嫁暴君夺后位 > 第1208章 孝昭慈睿安惠康恭钦穆皇太后

第1208章 孝昭慈睿安惠康恭钦穆皇太后

    璇嫔的声音软软的,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意外,如同被惊扰了思绪的琴弦:“唉……臣妾还想着,过两日去侍疾时,能为太后娘娘弹支安神的曲子呢……”

    她微微叹了口气,垂眸看着怀中的琵琶。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掩去了眸底深处,那抹洞悉世情的幽光。

    能在深宫生下皇子的女人,岂会真的不谙世事?

    太后娘娘恰到好处的薨逝时机,还有背后的暗流涌动……璇嫔心知肚明,却绝不会点破。

    大智若愚,是她最好的护身符。

    沈知念的目光,在璇嫔带着惋惜的脸上停留了一瞬,唇角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深宫之中聪明人很多,但懂得如何用装傻来保护自己的聪明人,却不多。

    璇嫔,是后者。

    “更衣吧。”

    沈知念这话是对芙蕖和菡萏说的,也是提醒璇嫔:“太后娘娘薨逝,满宫都该换上丧服了。”

    “是。”

    无论众人心中如何翻江倒海,表面功夫都必须做足。

    孝道的大旗之下,无人可避。

    内务府早已在第一时间,为各宫送来丧服。

    鲜亮的色彩被迅速收起,取而代之的,是满目刺眼的白,和压抑的玄黑。

    菡萏展开质地精良,绣着暗纹的素白麻衣,动作从容不迫,为沈知念穿戴整齐,系上腰带。

    素缟加身,沈知念周身那股沉静的气质,愈发凛然。

    璇嫔也回到承乾宫,由珠儿伺候着换上了素服。

    与此同时,关于柳太后丧仪的旨意,也由礼部明发。

    没有想象中的举国同悲,也没有繁复、浩大的国丧仪程。

    旨意写得冠冕堂皇,却也冰冷直接——

    “国逢战事,匈奴未平;逆贼甫定,朝野元气待复。为体恤民力,彰显圣德,太后丧仪,一切从简。”

    “从简”二字,彻底抹去了柳太后作为国母,最后一点应有的哀荣。

    灵堂设在慈宁宫,规制远低于国母应有的体面。

    前来吊唁的宗亲、大臣,更是寥寥无几,神情淡漠。

    诵经超度的僧侣道士,也只是按最低规制请了几位。唯一不同的,就是醒尘大师了。

    梵音在空旷的殿宇里飘荡,更添几分萧索凄凉。

    袁嬷嬷穿着素服,跪在冰冷的灵柩旁,脸上是难以言说的悲戚。

    她看着这寒酸仓促的场面,看着那些冷漠敷衍的吊唁者,心中一片痛楚。

    太后娘娘算计了一辈子,最终连死……都死得如此仓促,如此无声无息……

    柳疏影,这位曾经煊赫一时的柳家女,权倾后宫的太后娘娘。

    她的死亡,最终未能掀起,她期望中的滔天巨浪。

    更未能成为,刺向沈知念的刀刃。

    反而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了几圈微不足道的涟漪,便彻底沉入水底……

    连同她所有的算计、怨恨和不甘,一同被深宫的冰冷和世态炎凉,无声地埋葬。

    柳太后的薨逝,成了一场仓促的,带着讽刺意味的笑话……

    很快,各宫妃嫔都换上素服,哀恸地来了慈宁宫。

    雪妃神情冷淡,看不出情绪。

    庄妃捻着佛珠,步履沉稳,温婉的脸上是合乎礼制的肃穆,眼底深处却是一片古井无波。

    康嫔裹在厚重的素色斗篷里,脸色苍白,被彩菊小心搀扶着,每一步都走得虚弱而谨慎。

    她眼神低垂,依旧极力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

    王嫔哪怕身子再不适,也只能强撑着过来守灵,脸色越来越苍白。

    灵堂内,白幡低垂。

    几盏惨白的长明灯,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映照着中央那口朴素的楠木棺椁,在巨大的殿宇内投下幢幢鬼影。

    空气里弥漫着香烛和纸钱焚烧的呛人气息。

    几名礼部请来的僧侣,穿着半旧的袈裟,盘坐在角落的蒲团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木鱼,诵念着超度的经文。

    声音毫无悲悯之意,反而更添几分萧索凄凉。

    沈知念身为众妃嫔之首,身姿笔直,素服之下难掩清艳。

    她微微垂着眼帘,目光落在棺椁前微弱的烛火上,沉静的面容上看不出丝毫情绪。

    璇嫔安静地跪在沈知念斜后方,稍远些的位置。

    她微微低着头,目光似乎落在自己素白裙裾的绣纹上,又似乎放空着。

    柳太后的梓宫,只在深宫的灵堂里停了寥寥数日,便被草草送出了宫门。

    仪仗减半,鼓吹无声。

    送葬的队伍,沉默而迅速地穿过京城冷清的街道,如同执行一件惹人厌烦的差事。

    帝王为柳太后拟定的谥号是“恭肃”二字,干瘪而刻板,还是为了皇家的体面。

    人走茶凉。

    凉得彻骨。

    若定国公府尚在,柳崇山依旧煊赫,恭肃太后的身后事,又岂会如此潦草、仓皇?

    那必然是举国缟素,哀荣备至,享尽生后尊崇!

    可如今,柳家已成谋逆反贼,满门尽诛,尸骨无存。

    恭肃太后本人,也早已在权力倾轧,和定国公府覆灭的双重打击下,人心尽失。

    她的葬礼,不过是权力更迭之下,最后的退场仪式。

    恭肃太后的葬礼尚未尘埃落定,帝王便下了一道新的旨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南宫玄羽下诏,追封他的生母——

    那位曾在深宫寂寂无名,卑微的宫女,为皇太后!

    并赐予极为尊贵、显赫的谥号“孝昭慈睿安惠康恭钦穆皇太后”!

    “孝”是后妃谥号核心,体现对皇室的恭顺。

    “昭”表光明睿智。

    “慈”显仁爱宽厚。

    “睿”指聪慧通达。

    “安”含安宁社稷之意。

    “惠”体现惠泽万民。

    “康”寓安康天下。

    “恭”表恭谨持礼。

    “钦”显尊贵威严。

    “穆”则有端庄肃穆之感,整体兼顾德行、地位和吉祥寓意。

    由此可见,帝王有多重视自己的生母!

    同时,南宫玄羽着礼部、工部即刻动工,将她的遗骸从皇陵偏僻荒凉的角落,迁葬至帝陵区域最核心,最尊贵的吉穴!

    此诏一出,朝野震动!

    如果放在从前,帝王以卑凌尊的旨意,骤然拔高生母的地位,甚至不惜扰动先帝陵寝的举动。

    必将引来宗室勋贵、言官清流的口诛笔伐,掀起轩然大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