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复山河 > 第三百六十一章、各取所需

第三百六十一章、各取所需

    升龙城。

    “户部,还要多久才能筹集完钱粮?”

    随着出兵日期的临近,胡新波对钱粮问题,也越发的关注。

    不同于之前的对外征讨,随便派出一支军队即可。

    对上大虞这种庞然大物,必须倾尽全力。

    “陛下,截止到现在,户部共筹集粮一百万担、银一百五十万两、布二十万匹、盐……”

    不等阮新杰说完,胡新波就变了脸色。

    筹款数额看似不小,可是距离他预期的数字,还差的远。

    按理来说,大越朝风调雨顺数十年,国库应该有所积蓄的。

    怎奈上一任皇帝,喜欢对外扩张,隔三差五的发起对外战争。

    哪怕是欺负土著部落,消耗的钱粮一样不少。

    疆域面积扩大了一圈,可新增国土大都是未开发的地区。

    收上来的税收,还不够覆盖行政支出。

    从理智上来说,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组织移民开发这些新疆域,而不是和大虞朝开战。

    “效率太慢了!”

    “隔壁的虞朝人,光两广地区就能筹集二百四十万两白银,难道我大越皇朝还比不上他们的两个省么?”

    胡新波厉声训斥道。

    从大战爆发开始,他们就加强了对大虞的情报搜集,尤其是两广地区的情报。

    李牧在两广地区筹集军饷,本来就是公开的,获知情报并不难。

    有了对比,就有了伤害。

    无论如何,胡新波都无法接受,大越帝国赶不上隔壁邻居的两省之地。

    “陛下,我们和大虞的情况不一样。

    自从海外贸易兴起之后,大虞就是贸易黑洞,全天下的白银都在涌入大虞。

    论起民间白银储备,恐怕大虞随便一个省,都比我们的多。

    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国内物价要比大虞低的多。

    同样的白银,我们可以采购更多的物资。”

    阮新杰急忙解释道。

    要和大虞比财力,纯粹是自取其辱。

    大虞朝廷穷,那是自身体制僵化,税收制度走偏了,无法调动民间财富。

    放权给地方总督后,没有横征暴敛,没有触及士大夫的核心利益,一样筹集到了足够的平叛军费。

    若是进行一次彻底的税收改制,把该征收的税收起来,大虞朝财政收入绝对超过两宋。

    雄厚的家底,不是他们一藩国能碰瓷的。

    “哼!”

    愤愤不平的冷喝一声,胡新波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放眼世界任何地方,大越皇朝都算一个大国,唯独在大虞跟前例外。

    这种地缘政治,成了他们的噩梦。

    “陛下,息怒!”

    “大虞再怎么强大,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内乱不断的大虞,早就内忧外患,随时可能崩盘。

    虞朝皇帝还狂妄自大,敢挑衅强大的大越皇朝,完全是自取灭亡。

    待我们北伐吞并两广,定能让永宁帝俯首称臣!”

    礼部尚书阮艺修当即开口劝说道。

    作为新皇的亲信,怎么解决问题他不知道,但情绪价值必须拉满。

    把皇帝哄开心,大家的日子都好过。

    “兵部,别告诉朕,你们也没准备好?”

    情绪缓和之后,胡新波转头问道。

    钱粮问题不好解决正常,任何一个王朝建国超过百年,都会发现钱不够用。

    不断臃肿的官僚系统,是最大的吞金巨兽,再多的钱都能吞噬一空。

    军队就不一样了,大越可没有马放南山,先帝时期还灭国无数。

    “禀陛下,三十万大军已经准备完毕,只是武器缺口严重。

    许多兵器都是数十年前锻造的,需要进行更换。

    尤其是铠甲数量,缺口更是严重。

    兵部已经发文督促工部,尽快赶制武器,具体进度要问工部。”

    兵部尚书陈初阳当即玩起了移祸江东。

    三十万大军的数量是凑够了,里面有多少滥竽充数的,就没人知道了。

    吃空饷,也不是大虞朝独有。

    在利益面前,各国官僚都一样。

    跟着老大哥学习,他们的军户制度发展到现在,同样处于崩溃的边缘。

    好在这世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从民间征召一些壮丁,很快就能凑齐名额。

    至于这些新丁,有多少战斗力,就不是官老爷们关心的了。

    反正战场上的主力,永远都是那几支精锐部队。

    能不能获得胜利,主要看双方的主力对决,其他部队都是跟着打顺风仗的。

    “工部!”

    听到皇帝点名,工部尚书泰墨川当即上前一步。

    “陛下,一应武器都在紧急赶制中。

    不过需要更换的武器太多,许多早该更换的武器,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

    大虞不同于之前,我们遇到的敌人。

    考虑北伐需要攻城,我们特意赶制了一批大口径火炮。

    现在下面的工作任务太重,工匠们有些忙不过来,原材料供应也遇到了麻烦。

    工部只能先挑紧要的武器打造,在不影响大军战斗力的情况下,其他的后续再给补上。”

    一波三折的回答,让胡新波很是满意。

    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有困难没关系,只要想办法解决了就行。

    他最讨厌是下面一有困难,就把问题推给他这个皇帝。

    不过作为主人公,泰墨川却是暗自叫苦。

    以往欺负土著,随便锻造什么武器,都是碾压的优势。

    研发火器的经费,早就被工部上下给漂沫掉了。

    日常建造武器的经费,也经常被克扣,火器炸膛是常态。

    前面支援白莲教叛军的时候,人家采购了几批火器之后,就再也不要了。

    现在敌人换成了大虞,就没这种好事。

    万一双方武器差距太大,在战场上漏了陷,可是非常要命的。

    当然,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质量上的差距,还可以找借口糊弄,皇帝又不清楚具体情况。

    数量上完不成,才是真的难交差。

    纯手工打造的时代,除了大虞朝之外,谁家军工生产能力,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补足近二十万人的装备缺口啊!

    怎奈皇帝不是讲道理的生物,任务一旦布置下来,那就必须完成。

    短暂的迟疑之后,泰墨川就做出了顺应本心的决定。

    士兵嘛,只要手中有武器就行了,至于拿的是什么并不重要。

    把主力部队的装备凑齐,其他部队无论拿着长枪,还是拿着大刀,都可以上阵杀敌。

    反正捞钱的时候,大家都有份,兵部也只能帮他们打掩护。

    ……

    提督衙门。

    随着春耕的开启,空气中的火药味,也变得浓郁起来。

    作为两广军政的实际负责人,李牧也变得忙碌起来。

    “侯爷,各地的海盗代表,都到了会客厅。”

    武大个上前汇报道。

    历朝历代,要进行大规模招安,都不是一件轻松事。

    在过去的招安案例中,官员突然翻脸,或者是贼寇假装招安,都是时有发生。

    想要招安海盗,不光要上报皇帝批准,还要解决双方的信任问题。

    “上茶先招待着,本侯稍后就到。”

    李牧缓缓说道。

    大虞沿海的大小海盗,那是多如牛毛。

    今天邀请过来的,都是规模上千的海盗团伙。

    其中实力最强团伙,甚至拥有船舶数百,下属武装人员上万。

    论起综合实力,这帮海盗比朝廷的水师都强。

    李牧此前效仿西方,打造的风帆战舰战斗力是不俗,怎奈帆船复杂的难以操控。

    东海和南海岛屿众多,暗礁丛生,兼之气候多变,根本不适合发挥。

    用来守护近海还行,要出去围剿海盗,风险系数实在太高。

    武力搞不定,那就只能用政治手段。

    以他的身份地位,招安海盗这种小事,根本犯不着亲自出马。

    放下身段见这些人,那是接下来用的上。

    ……

    “草民,见过侯爷!”

    大厅之中,一众海盗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跪拜大礼。

    看得出来,编制对这帮海盗的诱惑,不是一般的大。

    “诸位不必多礼!”

    “本侯今天邀请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议两件事。

    一件是关于诸位的招安事宜,一件是对安南用兵。

    在本侯看来,这两件事,也可以合并为一件事。

    安南人不服王化,三番五次挑战我大虞的威严,陛下决定对安南用兵。

    对诸位来说,这是最好的机会。

    本侯做主,在场诸位只要斩杀一名安南士兵首级,朝廷就赦免一人。

    斩杀一万安南士兵,就赦免一万人。

    超出部分的首级,直接计算军功,可以获得朝廷授予的官职。

    官职的高低,将决定你们未来麾下士卒编制。

    当然作为官军,肯定不能继续劫掠,不过适当的征税还是可行的。

    具体怎么征收,等招安完成之后,大家可以坐下来一起商议。”

    受了众人一礼之后,李牧直接抛出了招安方案。

    坦率的说,这份招安计划,有借刀杀人的嫌疑。

    只是对海盗来说,不怕朝廷提条件,就怕朝廷没有要求。

    无缘无故,没有人会冒着丢官去职的风险,跑去招安一群海盗。

    天上掉馅儿饼,往往意味着风险。

    “侯爷,朝廷一分军饷不发,就让我们出兵,这未免也太?”

    刀疤脸男子率先开口质疑道。

    他原来是大虞军户,因为日子过不下去,才带着一帮人出海为盗的。

    从事海盗这份有“钱途”的行业后,朱仲轩的事业迎来了巅峰期,很快成为沿海地区有数的大海盗。

    知道海盗这份刀口舔血的职业,不是长久之计。

    抢劫了几年之后,赚够了钱的他,渐渐萌生了退意。

    听闻大名鼎鼎的汉水侯,有意招安海盗,他一下子来了兴致。

    能够重回朝堂的队伍中,谁愿意干海盗啊!

    在海外赚的再多,也难登大雅之堂,死后连祖坟都进不去。

    相比之下,做官就舒服的多了。

    不光晚上可以睡上安稳觉,还可以衣锦还乡,成为儿时玩伴们羡慕的对象。

    “朱当家的你搞错了情况,现在你们还是海盗,不是我大虞朝的军队。

    在正式收编之前,别给老子提什么军饷。

    海上有多富裕,本侯一清二楚,尔等都不是差钱之人。

    给你们一个出兵的机会,那是本侯看得起你们。

    你们若是不想干,外面有的是人愿意干。

    那帮海商中,同样不乏想做官的人。

    大虞朝最不缺的就是人,振臂一呼就能拉出一支队伍。

    区区一个安南,收拾起来费不了多少功夫。

    让你们来干,那是你们劫掠最专业,能够把安南抢干净。

    本侯想要一个稳定的安南,你们的任务是替老子清除当地的士绅、官员,留下一个干净的安南!”

    李牧毫的强势,把一众海盗吓了一跳。

    庞大的气场,压得许多人都快要窒息,唤醒了众人骨子里对官府的畏惧。

    好在气势来的快,去的也快。

    回过神来之后,众人又变得兴奋起来。

    哪怕抛开招安之事,劫掠安南也很有搞头。

    官军一旦出兵,安南人的主力必然被吸引过去。

    后方空虚的安南国,就是一只巨大的肥羊。

    让他们清洗安南内部的官员士绅,分明就是让他们过去发财。

    他们这些海盗,除了劫掠商船之外,偶尔也会劫掠一些南洋小国。

    对安南人下手,大家并没有心理压力。

    相较于以往单纯的抢劫,这次行动属于合法打劫。

    斩获的首级,不光能够摘掉他们头上的通缉令,还有机会获得官职。

    至于屠戮安南,引发的恶名,完全不是问题。

    李牧这位根正苗红的勋贵,需要爱惜自己的羽毛,他们这群海盗不用。

    即便传了出去,也是债多不压身。

    “侯爷,我就一粗人,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别和小的一般见识。

    不就是收拾安南人嘛!

    侯爷您就瞧好,这次我朱仲轩定要斩下两万安南人首级,向您赔罪!”

    捅破了窗户纸,识时务的朱仲轩当即进行请罪。

    见到这一幕,其余海盗头目,瞬间懊恼不已。

    哪里是什么桀骜不驯,分明就是想找机会拉近关系。

    这一刻众人可以肯定,甭管李牧给出什么样的解释,朱仲轩都会低头赔罪。

    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李牧是大虞朝战功最为显赫,执掌两广的汉水侯。

    想要回到朝廷阵营,不赶紧抱住眼前的大腿,往后想要见上一面都难。

    至于斩杀安南首级的承诺,那根本不是问题。

    要他们这些海盗,对付安南正规军,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可李牧都明牌了,让他们清理安南国的官员士绅,这些人的首级同样是作数的。

    一路劫掠下来,首级就凑齐了。

    作为军方大佬,以李牧的身份地位,完全没必要糊弄他们这些海盗。

    这种发财的事情,他们不去干,外面也有的是人想干。

    只要放出消息,让大家都知道安南后方空虚,就会有海盗上门拜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