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四百三十四章 :支持爱尔兰独立

第四百三十四章 :支持爱尔兰独立

    在马德里王宫,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终于见到了卡洛这位大名鼎鼎的西班牙国王。

    他的姿态十分恭敬,等到卡洛示意他坐下之后这才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然后表明自己的来意。

    “尊敬的西班牙国王陛下,我代表爱尔兰共和兄弟会所有成员,向您献上崇高的敬意。

    在得到您的邀请之后,我们立刻马不停蹄的从爱尔兰出发,用最短的时间赶来西班牙。

    在到达马德里之后,我们见识到了丝毫不逊色伦敦的繁华,也清楚地认识到西班牙的强大远胜英国,并希望获得尊敬的国王陛下您和西班牙政府的支持,来对抗殖民爱尔兰许久的英国政府。”

    在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的口中,英国人在爱尔兰的角色变成了殖民者,他们爱尔兰共和兄弟会的目的也从原本简单的爱尔兰独立变成了爱尔兰殖民解放。

    这么说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让他自己以及爱尔兰共和兄弟会彻底的站在英国的对立面,从而获得来自卡洛以及西班牙政府的支持。

    卡洛也当然明白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的目的。之所以让皇家安全情报局的情报人员邀请他们前来西班牙,实际上也是为了支持他们在爱尔兰地区推动独立战争。

    目前来看,至少爱尔兰共和兄弟会确实有着足够的决心去引爆一场战争,这对卡洛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所有爱尔兰民众的遭遇,我深感同情。爱尔兰大饥荒已经证明了英国政府对于爱尔兰人的不作为,这样的做法也完全违背了作为一个文明国家的原则。

    西班牙作为一个真正的文明国家,我们当然不愿意看到全世界还有像爱尔兰人这样备受压迫的民族存在。

    所以,我可以支持你们,支持爱尔兰从英国独立。

    但想要逃离世界第一强国英国的殖民统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西班牙可以给你们提供大量的资金,武器弹药和其他的粮食等物资,但剩下的一切,包括爱尔兰独立的地位都需要靠你们去亲自争取。

    如果此时发动独立战争的话,可能会有数万甚至数十万爱尔兰人为之牺牲,你们真的做好和英国彻底割裂的准备了吗?”卡洛面带微笑的看向帕特里克·皮尔斯,对于这位政治家还是有着一些好感的。

    历史上的爱尔兰之所以能在英国的统治之下获得独立,一方面是当时的英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已经不想再经历战争,另一方面则是爱尔兰人渴望独立的决心已经相当激烈,有不少的爱尔兰人甚至愿意为此而牺牲自己。

    作为爱尔兰共和兄弟会的重要领导者,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绝对是值得肯定的先驱者之一。

    他和他的爱尔兰共和兄弟会共同领导了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虽然这场起义最终失败了,但却如同星星之火一般,成功点燃了所有爱尔兰人想要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的决心。

    也正是这股决心不得不让英国政府退让,因为在这种滔天民意之下,英国政府只能进行两种选择。

    要么被迫认同爱尔兰地区的独立,要么就得强行消灭爱尔兰地区所有支持独立的爱尔兰人,并且对剩下的爱尔兰人进行相当严格的同化和洗脑,这样才能防止爱尔兰地区爆发更大的危机。

    爱尔兰地区当时可是有数百万人口的,想要选择第二个方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任英国首相都不愿意背负如此巨大的风险。

    这也算是英国政体之下的缺点,那就是每一届内阁政府的地位并不稳固,首相的任职时间也没有那么漫长。

    大部分内阁首相都没有那么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想的只是在自己的任职时间内安安稳稳地过渡下去,让自己享有这份至高权力的时间再长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避免那些较大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政府可以强行镇压爱尔兰人,最终还是无奈选择放弃的原因。

    其实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国的政府当中都普遍存在,也是影响各国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管是首相还是总统,这些政府统治者都是有任期限制的。有些政府甚至根本无法安然地度过自己的任期,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被迫下台。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部分人优先考虑的都是自己的统治地位是否稳固,这就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来支撑。

    既然想要一个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那就必须得消灭一切有可能引起动荡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之下,保守思想会源源不断地替代进取思想,最终导致各国政府不思进取,只想着安然度过自己的任期,哪管之后接管权力的这些首相和总统要面临的是怎样的风险和危机。

    在听到卡洛的询问之后,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的面部表情并没有任何变化。他当然也明白想要推动爱尔兰独立是有多么的不容易,英国政府也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就任由爱尔兰独立。

    这也代表着,之后的爱尔兰和英国肯定是有一战的。至于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以及他的爱尔兰共和兄弟会有没有和英国打一仗的胆量,有的,当然是有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胆量,爱尔兰共和兄弟会一行人也就不可能千里迢迢的来到西班牙了。

    因此,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就立刻点头说道:“国王陛下,我明白想要推动爱尔兰的独立有多么不容易。

    但作为一名爱尔兰人,我甘愿为了爱尔兰的独立付出一切,只为了让我的祖国能够早日实现独立与自由,不用再忍受英国政府的压迫和剥削。

    如果能够获得贵国的支持,我们可以轻易地武装出一支军队,并且正式发动爱尔兰独立战争。

    对于贵国来说,爱尔兰独立战争的爆发也是有好处的。只要英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爱尔兰独立,他们就必须要调遣一部分军队前来爱尔兰。

    这也代表着,我们可以帮助贵国分散一部分英国的压力,帮助贵国更加轻松地打赢这场战争。

    当然,我相信,就算没有爱尔兰的帮助,以西班牙的强大,也是可以轻松的打败英国的。

    但爱尔兰的帮助能让贵国用更少的伤亡打赢这场战争,我相信尊敬的国王陛下您还是乐意支持我们的。”

    听到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所说的,卡洛笑了笑,并不否认自己想要利用爱尔兰来逼迫英国军队两线作战的目的:“

    你说得不错。我之所以愿意支持爱尔兰,实际上也是因为爱尔兰发动独立战争之后能够牵制一部分英国军队。

    当然,不管我们与英国的战争胜负如何,都不会影响我们对爱尔兰的支持。等到你们控制爱尔兰的局势并且宣布建立自己的国家之后,西班牙将会成为第一个和爱尔兰建交的国家。”

    其实说白了,这场合作实际上就是纯粹的双方互相利用。西班牙希望通过爱尔兰独立战争来分散英国政府的精力,给英国人制造点心的麻烦。

    而爱尔兰共和兄弟会则希望通过西班牙的支持武装出更多的军队,趁着英国和西班牙爆发战争的时机推动爱尔兰的独立。

    虽然是互相利用,但双方都不觉得这种利用有错。毕竟国家与国家之间最根本的关系就是利益的交换,不被对方利用实际上也就代表着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在双方开门见山地进行谈判之后,谈判的进度也变得顺利了许多。

    卡洛本来就想着借着爱尔兰给英国人找点麻烦,因此自然不会在合作方面设置什么限制和要求。

    当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得知西班牙的合作条件之后,哪怕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也不由得立刻瞪大了眼睛,脸上一副喜悦和激动的神情。

    由不得他不激动,实在是卡洛开出的这份条件太过吸引人。

    具体是什么条件呢?

    首先是在目前爱尔兰共和兄弟会最缺的武器装备方面,西班牙将用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给爱尔兰共和兄弟会一大批武器装备。

    其中最主要的步枪,火炮和机枪的数量分别为5万支,300门和100挺,还包括步枪子弹1000万发,各类炮弹20万发,机枪子弹500万发等。

    光是这批武器装备,就足以武装出一支5万人的军队了。5万人的数量虽然不多,但足以在前期给英国人制造出巨大的麻烦了。

    别看世界大战爆发时候的欧洲各国,出动的兵力都是数十万起步的,上百万甚至数百万也是平平常常。

    但在世界大战没有爆发的时候,欧洲各国的常备兵力还是很少的。

    除了俄国这个人口上亿的国家拥有上百万的常备陆军之外,其余欧洲各国的常备陆军人数都在百万以内。

    目前根据欧洲各国透露出的消息以及国家安全情报局的情报显示,在俄国之后,法国的常备陆军人数在70万人左右,德国的常备陆军人数在60万人左右,奥匈帝国的常备陆军人数在40万人左右,意大利和英国的常备陆军人数都只有不到30万人。

    从这份数据再去看爱尔兰能够组建的5万军队,实际上已经不少了。毕竟欧洲各国的军队是需要镇守本土各地的,能够调动的陆军人数是要比常备陆军人数少得多的。

    就拿西班牙来举例。明面上西班牙的常备陆军人数在33万人左右,实际上这其中包括了接近14万人的殖民地军队,以及1.5万人的近卫军,这些军队都是轻易无法调动的。

    真正能够调动的就只有皇家陆军的17.5万人,而且还不能一次性调动,只能分批次的调动,需要在本土留守一部分军队维护国内稳定。

    这也是西班牙和英国派往葡萄牙的军队都默契地保持在5万多人的原因,再多的话,面临的资金和后勤压力就会成倍递增,而且也会影响本土的稳定。

    当然,数据中所提到的英国常备陆军,实际上只是英国本土的常备军队。英国的殖民地多不胜数,在这些殖民地当中也有大量的军队驻扎。

    只不过这些军队一般都有各自的任务,英国政府也不会轻易调动这些军队,因此不会算在常备陆军之内。

    如果算上各殖民地的军队的话,英国的总陆军将会超过60万人,数量还是相当夸张的。能比英国陆军人数还多的就只有德国,法国和俄国这三个国家了,这也是英国一边镇压南非布尔人,一边还能派出军队和西班牙作战的原因。

    要是爱尔兰地区再爆发独立战争的话,对于英国人来说可就不算是什么好消息了。

    别看只能武装出5万爱尔兰军队,在殖民解放战争buff的加持之下,爱尔兰人的战斗力也会提升一些。

    英国军队想要镇压这些爱尔兰人,就只能派出本土精锐陆军平叛。

    英国本土的陆军本来就只有25万人左右,往葡萄牙地区已经调动了接近6万人,还剩下不到19万人。

    考虑到葡萄牙地区战争的焦灼程度,英国还需要准备数万军队随时支援葡萄牙。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爱尔兰爆发了独立战争,英国还能再派出数万军队前往爱尔兰平叛吗?

    答案当然是能的。只不过对于英国来说,本土的兵力也会捉襟见肘,只能继续动员更多的军队,这样才能应对来自爱尔兰和西班牙的双重压力。

    卡洛真正重视的也就只有英国的本土军队。等到英国这20多万本土军队消耗完,不管是新动员的军队还是殖民地军队,对于西班牙来说就没有那么大的威胁了。

    更重要的是,英国因为更重视海军发展的原因,本土的预备役体系是一塌糊涂的。

    英国本土常备军队只有25万人,预备役部队也只有30万人出头。本土的常备军队加预备役的总人数也只有55万人,还不如德国的本土常备陆军人数。

    别看西班牙的本土军队人数也只有17.5万人,但西班牙的预备役人数还是比较不错的。光是西班牙本土的预备役人数就已经达到70万人,再加上80万来自各殖民地的预备役人数,总预备役人数已经达到150万人。

    就算只算本土的军队,西班牙也能轻松动员出差不多90万人的兵力,是要远超英国的55万人兵力的。

    只要能够成功挑起爱尔兰独立战争,除非英国人愿意彻底和西班牙撕破脸皮,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进行战争总动员,打败爱尔兰和西班牙。

    否则,在未来的某个战争节点,在英国政府无法承担战争的大量伤亡之后,他们还是要率先选择退让的。

    毕竟战争只是外交的手段之一。既然战争无法达成自己的目的,那么为什么还要让战争继续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