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大雪飘寒,皇帐内却是温暖如春。
人声鼎沸。
大帐两侧摆满了矮几,王大牛、白五等人一边吃着饺子,一边说着荤话。
李虎略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这时坐在上首,含笑看着众人。
王大牛咽下最后一个饺子,又喝了大半碗饺子汤,舒舒服服的打了个饱嗝,这才笑着说道:“薛蝌这小子会办事啊!这么大的雪,竟给咱们送来了饺子。羊肉饺子香不香?”
“香!”白五等人都笑了起来。
李虎笑了一笑,送饺子的是薛蟠。他明白,薛蝌这是想给薛蟠立功赎罪的机会。
这时,当值军官匆匆走了进来,向李虎行了一礼,禀道:“皇上,冯紫英来了,说是奉神武将军军令前来送战报的。”
“这么快就结束了?小日子不行嘛!”李虎目光一闪,“让他进来吧。”
当值军官:“是。”答着退了出去。
门帘一掀,冯紫英捧着战报走了进来,走到离御案还有约三步的距离跪了下去,将战报高举过顶:“臣冯紫英奉军令带来了战报,敬呈皇上御览。”
李虎笑着看了看他,问道:“打了大胜仗?”
冯紫英:“上托皇上洪福,下赖将士用命!”
李虎笑了一笑,说道:“起来吧,给大家伙念一念.”
“是。”
冯紫英站了起来,翻开军报,大声说道:“启奏皇上,倭人中军主力趁着大雪,功击我军西北向的守军.倭人还没靠近我军阵地便被击退了,收拢了三千多具尸体,我军无人员伤亡。”
李虎点了点头,西夷人通过荷兰商人转交给倭人的都是燧发枪,这么大的雪风,跟烧火棍没什么区别,而唐军装备的后膛自生火铳则不受影响,唐军又装备了大量的火炮,还有蒙古射手的辅助,所以投降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想到这里,李虎对王大牛说道:“给冯紫英搬个凳子来,就放在御案边上。”
王大牛:“是。”答着便去后帐搬凳子。
冯紫英又惊又喜,坐在皇帝身旁,这不仅是恩荣,更是信任!
王大牛已经把凳子搬到了御案的边上,对冯紫英说道:“冯小将军,请坐吧。”
冯紫英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又跪下了:“微臣未立寸功,怎能受皇上如此过礼的恩遇?微臣万万不敢当。”
李虎一笑:“你父亲的功劳,朕记着呢。坐下吧。”
冯紫英大喜:“谢陛下恩典。”说着重重地磕了个头,站起来,又向王大牛拱手一揖,这才挨着那个凳子的边沿坐下了。
李虎望向身侧的小太监:“上饺子。”
见冯紫英又要跪下,李虎摆了摆手:“这些虚礼就免了,好好打仗,好好当差,比磕一百、一千个头还要强上百倍、万倍。明白吗?”
冯紫英:“微臣谨记皇上教诲!”
小太监很快就给冯紫英端来了一碗饺子。
冯紫英双手接过饺子,大口吃了起来。
和珅望了望冯紫英,又望了一眼李虎,他由衷地佩服这位主子,什么样的人他都有不同的办法驾驭。几句话的工夫就收拢了冯紫英的心,天生的帝王啊!
正在这时,当值军官又急匆匆走了进来。
当值军官:“启奏皇上,王耀祖将军回来了。”
李虎眼一亮,大声说道:“进来吧。”
话音未落,王耀祖浑身雪花大步走了进来。
王大牛、和珅和白五等人都望向他。
李虎望着他:“找到了?”
王耀祖眼中闪着光:“回皇上的话,找到了。”
李虎:“地图!”
两个小太监立刻取来地图,展开。
王耀祖将手指点在地图上一个点上:“倭人的后军就藏在这儿!”
“灯下黑!”
李虎的眼中露出了一丝冷笑,竟敢跟老子玩灯下黑,那就一把火烧死你们!
夜越来越深了,雪也越下越大,雪雾茫茫,一丈远便瞧不清对面的情形。
倭人的后军就藏在山谷里,且扎下了营寨。倭人的藏身之处选的非常好,山谷长约十余里,前后谷口不仅修建了箭楼,还在营门外挖了壕沟,拉起了吊桥,放置拒马,防守的十分严密。
但这场大雪却让倭人大营的防御出现了漏洞,雪太大了,什么都看不见,山谷又是南北走向,雪风更大,箭楼上根本站不住人,巡夜的将领走后,不仅是箭楼上的倭人,就连大门口的倭人也躲到一边避风雪去了!
天地间万籁寂静,只有雪风的呼啸声。
就在这时,数十名披着白色斗篷的哨骑,在雪雾的掩护下,迅速向倭人的营寨逼近。很快,他们距离北营门不足三十步了,他们由跑改成爬,趴在雪地上,慢慢向前爬去,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一个布袋。
他们这么做不仅是为了避免暴露,还可以防备倭人在雪地里埋下的陷阱和暗器。
很快,他们有惊无险地爬到了壕沟前,此时已经能通过千里镜清晰地看到营门内和箭楼上的情形了,确定没人后,他们先用藏在布袋里的木板搭出了一条通道,一个一个爬过了壕沟,紧接着他们小心翼翼地挪开了拒马,至此,倭人的大营已对他们敞开。
他们没有贸然进入倭人的大营,那些值夜的倭人胆子再大,也会留下几个人看守,而且不会是一两个人。终于,他们发现了躲在角落里的倭人,一边两个,一共四个倭人。
四名哨骑对视了一眼,分成两队,慢慢爬向各自的目标,靠近之后,他们掏出了手弩,寒风呼啸声中,四支弩箭射入了四个正在打盹的倭人的咽喉.
一个倭人从牛皮帐篷里走了出来,骂骂咧咧地走到边上撒尿,他吸了吸鼻子,喃喃地说道:“这什么味儿啊?火油?怎么会有火油味.”说着,他转身向北营门方向望去。
突然,一星火光亮闪,紧接着雪幕中又出现了数道火光.
那倭人脸色陡变,大声吼道:“着火了!着火了”
火光越来越多,火势也越来越大,在西北风的席卷之下,火势迅速波及到了小半个军营,无数倭人哭爹喊娘,四散而逃,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连鞋子都没穿,出于本能,他们疯狂的向南营门逃去。
此刻,他们只恨爹妈少给自己生了一双脚丫子,速度太慢了,再加上人扎堆了,根本跑不过大火,越来越多的人被大火吞噬,惨叫声、哀嚎声在山谷上空回响!
就在第一批倭人争先恐后冲出南营门时,只听“崩”的一片声响,营门前方忽然万箭齐发,密集的箭雨铺天盖地射进人群中,顿时一片惨叫、哀嚎声,倭人被一片一片射倒在地.
越来越多的倭人冲了出来,前有箭雨阻路,后有滔天烈焰,他们互相推攘、践踏,甚至互相残杀,只为搏一丝生机.
看着身无铠甲,手无寸铁的倭人,白五一脸狞笑,猛地抽出腰间佩刀:“杀!”
吼杀声立刻响起,无数唐军挺着长枪高举着腰刀向倭人杀了过去。
他们犹如冲进羊群的猛虎,所向披靡,杀得倭人人头滚滚落地,血流成河.南门外成了屠宰场。
一名倭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却被唐军无情地砍掉了脑袋。
有旨意,此战不要俘虏。另外,天亮前,在倭人中军大营外堆起一座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