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737章 图谋英国汽车产业的开始

第737章 图谋英国汽车产业的开始

    “撒切尔夫人,您好。”杨文东礼貌说道:“听说夫人要竞争保守党党魁了,我先提前预祝夫人的这次竞争能够成功。”

    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也是分为党派的,党派的种类也有很多,但也分大小,其中保守党也是英国的最大党派之一;

    原先历史上,撒切尔正是1975年成功竞选成为保守党党魁,然后再在四年后的首相竞争之中获得胜利,开始了其传奇的一生。

    撒切尔笑道:“多谢,我也希望我能够成功,这样一来,我便能够以我的思路,来帮助英国政府与人民,也包括香港。”

    “那就最好了。”杨文东只是淡笑说了句;

    都扯到香港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表态太多了,那万一传了出去,世人还会以为他彻底投靠英国了;

    虽然内地还没有改开,但97年的时间期限,已经逐步在港府以及不少香港华人眼中成为一个问题,如何解决,目前还没有思路,多数人也不清楚内地的态度,所以也比较敏感;

    对于这件事,他并不急着站队,因为他站不站都不影响结果,反而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即使自己心在内地,也没必要表现出来,有这个精力,还不如未来改开之后多投资在内地,可以真正的从物质、经济层面达成互赢。

    撒切尔也没有多想,道:“杨先生,请坐。”

    “好。”二人都坐下后,寒暄一会后便正式进入话题,撒切尔道:“杨先生,这次我来亚洲,主要是想代表英国,与亚洲多个国家达成很多商业上的合作,其中一点是涉及英国国债;

    我知道杨先生在香港也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不知道杨先生有没有兴趣购买一些英国国债?利息方面,绝对不低。”

    “英国国债?”杨文东听到之后,思考片刻后,道:“撒切尔夫人,这投资国债,一般都是一些求稳的大型基金会,我旗下的公司,都是正常做生意的,并不会购买这些国债,不仅仅是英国,欧美乃至香港的,我也从来不参与的。”

    撒切尔笑道:“我明白,以杨先生的经营能力,一般国债的收益自然是看不上的,不过购买国债,也是可以采取多种金融手段的,即使是只有5%的利息,但只要操作的好,变成年化收益50%以上,也是有可能的。”

    “这个方法我知道,但风险太大了,而且我本身也不擅长这种对冲操作,还是不冒险的好。”杨文东听完后,再次拒绝说道。

    金融是很神奇的工具,只要你胆子够大,那即使是一些低利息低风险的投资,也能转成高风险高收益的;

    就比如国债,如果单纯投资,一亿美元买下去,假设年利息5%,一年利息也就5%,但如果胆子肥一点,这未来一年后的1.05亿美元再拿去给银行做抵押,因为本身风险低,甚至可以贷出八九千万美元,然后继续购买,再继续抵押;

    无限抵押下去,一亿美元就可以撬动五亿甚至十亿美元的资金,收益方面,自然也就高了;

    实际上,很多金融大财团都是这么玩的,因为国债的风险的确要小多了,即使杠杆倍数增加一点,但对比玩其他对冲项目,还是要安全的多;

    只不过这里面有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政府固然不会违约不还钱,可汇率是波动的,一旦汇率下跌,那杠杆之下的亏损也一样是成倍增长;

    而英镑在未来,也是会一直贬值的,这一点杨文东心知肚明,只是毕竟不是专业的金融历史专家,他也不知道未来英镑的跌幅会是什么样的。

    撒切尔见杨文东态度坚决,也就没再说什么了,其实不仅仅是杨文东,之前很多国家都拒绝了她,理由很简单,真要是没风险,还需要你来推荐?

    随后,撒切尔接着说道:“国债的事情涉及很大,杨先生可以慢慢考虑,我来见你还有另外一件事,我希望你的长兴集团,能够在英国扩大投资规模。”

    “投资英国?”杨文东想了想,道:“这跟贵方的选票有关系吗?”

    撒切尔点头道:“对,有关系,这次来亚洲,我也寻找了其他的一些亚洲财团前往英国投资,只要前往投资的集团数量够多,能够带动更多的就业,这对于我们本人的党魁选举、或者未来的其他选举,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可英国的工资太高,不太符合很多工厂商业。”杨文东顿了顿道:“而且最大的问题还是英国的工会,罢工实在是太厉害了,搞的企业没办法正常运营。”

    长兴集团之前为了欧洲市场,就已经在英国投资了部分工厂,到了今天,在英国本土差不多有了3000人就业,所以对英国的情况也很熟悉;

    长兴集团在英国的工厂,这些年来也发生过罢工,原因很多,总之被工会找到一个就罢工,烦不胜烦,最终还是花费了一些代价才搞定;而更麻烦的是,其他公司的罢工,比如长兴集团的供应商、交通运输部门、公共服务部门等等,这些罢工也会间接影响自己的公司;

    要不是因为一些特殊目的,加上这些事情最终还是能够解决,杨文东早就不想在欧美直接建工厂了;

    前世的内地,能够成为全球工厂,这方面的稳定是重中之重虽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牺牲了很多工人的利益但可能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政策。

    撒切尔笑道:“杨先生,我的执政纲领你是知道的,我也不喜欢工会罢工,如果我得权了,必然会大幅度限制工会的权利,保证像您这样投资者的利益。

    但前提就是我需要获得权力,这也就需要足够的支持,特别是在经济层面,如今英国的情况你也清楚,谁能够解决更多的就业,谁就能在选举中有足够的优势。”

    “我明白,但对我来说风险还是太大了点。”杨文东思考片刻后问道:“撒切尔夫人需要我带动多少就业数量?”

    撒切尔回道:“至少3000人,越多越好,你能够带动越多数量的就业,未来等我当选之后,我会给你更高的回报。”

    “哪方面的回报。”杨文东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交易,以他现在的情况,除非真的不得已,只能去英国建厂,要不然他是不会去的,宁可在亚洲安稳的生产,然后再运到欧洲去,反正集装箱的成本很低,加上明年苏伊士运河即将开通,以及再过几年内地就要改开了。

    但如果有其他方面的回报,只要好处比开厂的坏处多,那自然就可以商量,特别是投资还没有成为首相的撒切尔,这就是属于一次ZZ投资了,也是杨文东穿越之后的第一次。

    撒切尔道:“在税务方面,我可以给你们进行减免,等我当选之后,我也会给你们更高的投资特权,具体需要什么,那就得杨先生你自己决定了,只要能谈的,都可以谈。”

    “那我如果想收购一些英国的重要公司,行吗?”杨文东问道。

    撒切尔反问:“你要收购哪些公司?”

    杨文东沉默一会,道:“目前还不确定,但我想收购一家英国的汽车公司,或者英国本土的基建公司。”

    “汽车与基建?”撒切尔脸色都有了一丝惊讶,回道:“基建方面暂时不可能,这些都是我国政府控制的,暂时没打算私有化,且即使私有化,肯定也会限制只有本国国籍的人购买,除非杨先生能够入籍英国。”

    虽然她的规划之中也觉得英国的很多行业都是被国企控制,然后国企运营不行,导致政府负担很重,所以他也有未来私有化国企的打算;

    但这种行为必然会遭到政府内部的强烈反对,所以即使能够成功,那出售的对象必然也只能是本土企业,毕竟涉及到了国家安全

    “那以后再说吧。”杨文东又问道:“那汽车公司,很多本身也不是英国国企,那英国政府能够同意吗?”

    撒切尔则问:“杨先生看中了哪家汽车公司?”

    杨文东摇头道:“这个现在不好说,毕竟这本身也会是几年后的事情,几年后,我也要看各家汽车公司的状况、市场占有率、技术等各种问题。

    我现在提出这个要求,只是想确认一下,我有没有这个可能性,来收购英国的汽车品牌。”

    撒切尔道:“这个我也不能承诺什么,汽车行业是国之重器,英国的汽车行业的确不太行了,所以这一任政府打算合并多家汽车公司;

    以后如果我竞选成功,或许也会逐步的私有化汽车行业,但那个时候英国汽车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

    只能说,如果法律方面没有明确的反对,那我可以同意你收购部分汽车品牌,但涉及到核心技术的,恐怕不行。”

    “好,那暂时就先这样,等未来再说。”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英国的汽车行业,在前世的时候,就是个笑话,基本上没什么品牌,即使有,也早就被其他品牌给收购了,作为子品牌运营,甚至工厂都迁出英国了;

    但这也能说明,在之前,英国的汽车行业还是不错的,很早期的英国汽车还是很强的,毕竟英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全球多个地方只能容许卖英国的产品,这么大的市场,也足以推动多个汽车工业了;

    可惜,英国早年也犯了前几年港口转型同样的错误,因为汽车威胁到了马车夫的工作岗位,于是英国为了维持“旧社会产物”,限制汽车的发展,结果德国、法国、意大利的汽车工业起飞了。

    二战之后,英国汽车品牌又受限于殖民地市场的缺失、技术层面又比不过德国法国,最终只能在自己国内以及少数地方做封闭市场,短期内能够保住汽车工业,可长期来看,闭关锁国只会导致差距越来越大,亏损的也越来越多。

    于是,在70年代,撒切尔上台之前,英国政府组建了利兰集团,统一管理英国各种汽车行业,想的是综合利用各方优势一起发展,但只要是个正常人就知道这种大锅饭模式必然会导致更加衰败。

    因此,撒切尔上台后的80年代,便开始大规模裁撤利兰汽车了,该卖的卖、该关闭的关闭,这也让很多英国本土品牌变成了其他国家的子公司,也有多家到了21世纪活的还不错,比如mini、捷豹路虎,还有一些顶级豪华品牌。

    撒切尔又问道:“杨先生,我之前的提议你再考虑一下,入籍英国,那未来英国的很多产业,对你来说就没什么太大限制了;

    而且汽车行业,必然是需要在英国本土发展的,就算你以香港人的身份,买下了某个英国汽车品牌,那也不可能搬到香港来,必然还是会在英国运营的。”

    “我明白,这方面,我需要再考虑一下。”杨文东还是没有直接回绝,总之这种情况,还是不要说清楚的好,哪怕自己意思明确,也得留个台阶;

    撒切尔说的也没错,不管英国的哪家车企被自己收购了,工厂与市场必然还是在英国的,就算是其他汽车巨头买下英国汽车后,也得答应这样的要求,毕竟英国政府也不傻,不可能让外人将汽车产业带走。

    撒切尔又问道:“那即使你收购一家英国汽车品牌,又如何保证它能够正常运营呢?”

    杨文东笑道:“没什么太大把握,不过我在亚洲,也是有一家专业的连锁汽车销售品牌的,这就是我的机会了。”

    对于汽车行业,他早就想参与了,只是这个行业,参与成本太高了,且香港又不是汽车工业的聚集地,没有产业链,即使他努力想让长兴实业与荣耀电子参与给日本汽车品牌的供货,但多年来也就成功了一点点;

    所以退而求其次,与前世怡和那样,在东南亚组建一个大型的连锁汽车销售店,这样既可以参与汽车行业的利益,后续规模大了之后,甚至还能反向与丰田本田日产这些巨头谈一谈条件。

    这就是以资本的力量,加上自己知晓未来东南亚的经济发展,组合起来形成的特殊优势,一旦成功了,不但可以获得一个大型产业,自己再进军汽车行业,那就有了一个额外销路了,虽然这个销路不足以养活一家公司,但多一点销路肯定没坏处。

    撒切尔笑了笑,道:“原来是这么回事,那也就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品牌了,其他英国汽车,不也可以通过这个销路来进入亚洲市场吗?”

    PS: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