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察哥问拖延的目的是啥,李仁孝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看了看任得敬。
看到皇帝的眼神之后,任得敬便扭头看着李察哥说道:
“当然是以拖待变!”
听到他这么说,李察哥眼珠子一转,马上便了然的说道:
“你是说宋国和金国的战争?”
“不止!
岳飞目前这种猫戏老鼠的状态,他明显已经是瞄上了辽国了。
所以......”
所以后边儿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呢,李察哥就抢过他的话说道:
“你说的是没错,可辽国不一定上这个当啊。”
“这不是他不上不上当的问题,既然已经被盯上了,除非辽国愿意投降,要不然两国早晚是要干起来的。”
任得敬这么一说,李察哥无奈的点了点头。
“倒也是!
那你的意思是,咱们等他们两国干起来了之后,偷偷在背后给岳飞来个狠的,帮着辽国取胜?”
他这话刚一说完,任得敬的头便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不!
咱们谁都不帮,就让他们自己打。”
“啊?”
看着一脸震惊的李察哥,任得敬不慌不忙的解释道:
“咱们的实力,相对于宋国来说差距实在是太大。
而且,吴磷一直在边境虎视眈眈的盯着咱们。
咱们要是贸然插手的话,说不定咱们会直接死在辽国前面。
所以,咱们要慢慢的等。”
“那你打算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两边战局彻底明朗。。
如果将来辽国的赢面大,那咱们就跟着辽国彻底打败岳飞。
只要岳飞一败,宋国其他人不足为虑。
但要是辽国败局已定,那咱们无论内心再怎么不甘,再怎么不舍,也要马上开始迁徙。”
任得敬说完了自己的计划之后,李察哥低头思索了一会儿之后,才抬头看向了李仁孝。
“陛下,您也是这样想的吗?”
听到李察哥的问话,李仁孝本打算点头,但看到他面色凝重,李仁孝便迟疑着说道:
“我们西夏国小,实在是没有太多赌的资本。
所以,朕也认为谨慎一些是对的。”
李仁孝并没有说的太明白,但李察哥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然后,他便转头看向了任得敬。
“任相,你也是这个意思吗?”
见任得敬点头,李察哥便再次转头看向了李仁孝。
“陛下,臣以为不妥。”
“哦?
有何不妥?”
“宋国对我们的吞并之意,已经昭然若揭。
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不会允许我们左右逢源的。
如果陛下您已经决定要迁徙,那么走的越早,咱们能从宋国拿到的条件便越好。
如果陛下您已经决心与宋国一战,那同样也要全力以赴。
趁着岳飞的兵锋还未指向辽国之前,提前与辽国结盟。
然后,集我们两国之力,争取在战争之初就建立优势。
只要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赢得这一声战争。”
“可是......”
没等李仁孝反驳,李察哥就马上抢过他的话说道:
“陛下,臣以为观望对于我们目前来说,可能是最差的一种结果。
很有可能既得罪了辽国,也得罪了宋国。
真到那个时候,这天下可能就真的没有我们容身之地了。”
李察哥说到这里,李仁孝皱眉问道:
“那爱卿你的意思是?”
“臣以为我们应该马上迁徙。”
“啊?
你说什么?”
看着惊得张大了嘴巴的李仁孝和任得敬,李察哥不慌不忙的说道:
“臣以为我们应该马上迁徙。
但是,在迁徙之前,我们要和宋国谈一笔大买卖。”
“啥买卖?”
“把百姓卖给宋国。”
“啥?
卖.......卖啥?”
“百姓!”
“你的话,朕为何一个字都听不懂?”
“陛下,如果我们要迁徙的话,这些百姓对于我们就是累赘。
不仅要花大力气保护他们,还要管他们的吃喝。
更何况,我们又不是真的打算迁徙。”
“嗯?
朕怎么越来越听不懂了?”
“陛下,上百万的百姓,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包袱。
但是,在宋国人的价值观里,增加人口和开疆拓土一样重大的功绩。
只要抓住这个心里,我相信这上百万人口,一定能卖出一个非常可观的价钱。
等把他们都卖了之后,我们有十几万精锐的大军,还有无数的财富和粮草,主动权一下子就到了我们这边。
如果辽国抵抗的意志坚定,我们的十几万大军便可以与他们联合。
万一真打败了岳飞,这些百姓最终还是我们的。
就算我们打不赢,十几万大军和巨额的财富,也足够我们在其他地方重新建国。
等我们建国的之后,同样可以想办法把这些百姓再迁过去。”
“真到了那个时候,百姓们怎么可能还愿意追随我们?”
“呵呵,任相你怕什么?
就算我们出卖过他们,可我们毕竟是同宗同祖,。
只要到时候陛下稍微向他们认个错,再给他们一点儿好处,保证他们会哭着喊着来投奔我们。”
“可就算他们愿意,宋国也不一定会愿意吧?
毕竟,人家可是掏了钱买的人口。”
“呵呵,他们要是阻拦,那岂不是更说明了宋国压根儿就没把他们当自己人?
要是阻拦的过程中再死几个人,那百姓们肯定就跑的更快喽。”
说完之后,他便看向了李仁孝。
“陛下,不知臣的建议,您觉得怎么样?”
听见李察哥这么问,李仁孝下意识的就想说不怎么样。
朕可是立志要当明君,仁君的人。
天下哪儿有卖自己百姓的明君、仁君?
不行,这个事儿绝对不行。
默默的给自己打了打气,坚定了一下信心之后,他便看着李察哥认真的说道:
“一百贯!
无论老弱还是病残,都绝对不能低于一百贯。”
看着满腔悲愤的李仁孝,任得敬马上为难的说道:
“陛下,一人一百贯,这可是超过一万万贯的大买卖,宋国会答应吗?”
他这么一问,李仁孝顿时更伤心了。
“这些可都是朕的子民,每一个都是朕的心头肉啊。
所以,一文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