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湿卵胎化 > 第962章 画界,拉壮丁

第962章 画界,拉壮丁

    此处大醮的余韵尚未完全散去,缭绕的檀香与阴森鬼气在此混合成一股奇特的焦苦味道。

    外坛的妖魔左道们已显松散,不少精怪开始偷偷收拾自己的法器,眼神瞟向那些尚未撤下的供品,盘算着能否顺手牵羊。

    季明提着时明时暗的灯笼,随大流的在这里满场乱晃,本来神秘禁忌的泥根之所在,一时好似成了嘈杂的露天坊场一般,这到底是妖魔鬼众,难被规矩约束,大约也是心气散了。

    就在这时,一名赶潮部的海夜叉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这夜叉生得甚是骇人,满头都是弯曲曲、湿漉漉的藻绿头发,身上覆盖着湿滑反光的鳞皮,面容呈现出一种艳丽的青紫色,手持一柄锈迹斑斑的三股鱼叉,叉尖上还渗着咸涩水珠。

    海夜叉目光如电,扫过外坛之外的散兵游勇,瓮声瓮气的道:“你!你!还有你们几个,都过来,俺有事吩咐。”

    他手指连点,精准地挑出了几个目标。

    这时候被点到的无不脸色一苦,心中叫糟。

    “你也过来。”

    此刻季明正负着手,迈腿拽步,提灯闲逛,忽的被点中,转过头来,将自己那一只眼瞪大,一只眼眯小,长舌外露的痴傻面容对准海夜叉,故作疑问的道:“我?”

    “对。”

    海夜叉认真点头,“就是你,黄四儿,庙中将对你委以重任。”

    在醮法行仪过后,险道神爷还需留在此处,受泥根孕养些时日,具体多久谁也拿捏不准,故而需要有人在此看守护法。

    这次大醮有可能惊动三拨人马,一拨是驻扎在丹梦灵池处,负责监管他们云雨庙的天河上坛子弟,还有一拨是在此处古堙禁山内潜居的两位太平山真人,另外那一拨则是像疯狗一样,紧咬他们云雨庙的蛟魔宫内蛟子们。

    所以为妥善起见,这里的护法由一明一暗两部分组成。

    暗处的,有本就在此,因先天不足,无法脱离泥根的凶神大风,还有险道神爷的旧部精锐组成。

    另外这明处的,则是当作吸引“麻烦”的幌子和探路石,也就是类似于海夜叉现在所选的这批,其选人也有标准——既要有点道行能撑场面,又不能太精明以免坏事,更重要的是,这些家伙都是些无甚跟脚,即便死了也没人在意的角色。

    很快,一支特别的队伍在此处组建。

    海夜叉在队伍前走过,目光扫过黄四郎、博泥鬼、狐三爷、鲶健卒、魈药客,还有个金道人,满意的点头。

    队伍一字站开,季明站在头一位,抓起了襟口下的虱子,他附身的这黄皮子一身褐色毛发,不知多少天没洗澡,虱子肥大,一掐便爆出一指头的血,早知道附在那狐三身上。

    往狐三那里看去,这位狐三此刻忧心忡忡,几次欲向海夜叉行贿,躲了这差事,但都被拒了。

    比狐三更不堪的,则是站在季明身旁,抱着个黄泥小马的博泥鬼,这位横山的博泥公因溜号未遂,被拉来当了壮丁。

    “牙牌!”

    海夜叉不容置疑地喝道。

    被选中的这几位磨磨蹭蹭,各自掏出一块巴掌大小、材质各异的身份牙牌。

    这是海夜叉在任务前例行检查,首先就是季明的牙牌,那是块粗糙的木牌,上面用拙劣的笔迹刻着字——「云雨庙·降霖部·巡行小妖黄四郎。貌痴性拙,善圆光幻法。长川悬挂,无牌即假。」

    博泥鬼这个非云雨庙的山鬼也有块牙牌,那是块温润的泥牌,上书——「兰荫横山·山鬼地祇·博泥鬼。形如泥塑,体覆灵彩,座下一黄泥小马。掌百宝蟾盂,通变化之戏。无牌即假。」

    狐三爷的牙牌是块略显光滑的骨牌,上面刻着一行字——「云雨庙·驱云部·巡行管事狐三。尖嘴狭目,性狡黠。司掌阴阳消息。长川悬挂,无牌即假。」

    海夜叉一一验明正身,确认无误后,粗声粗气地命令道:“牌子收好,跟俺走,有桩上好差事交给你们,干好了,回来重重有赏!”

    他嘴上说着赏,但那青紫的脸上却看不出半分笑意。

    季明回头看了看逐渐被拆解一空的内外法坛,等到这里的人马差不多撤走,他就可以开始尝试了。

    队伍一直走到数十里外,来到古堙城郭内的荒地处,这里依稀还能看见一些沟渠的痕迹,海夜叉给他们在这里指定了巡查的区域,交代完了便走,倒也不怕他们消极应付。

    当海夜叉一走,狐三爷立马钻地打洞。

    那闷不吭声的鲶健卒,张开阔口,使劲呕出一肚的脏水,在地上洼成一个不起眼的小小水坑,接着整个身子往水里一钻,不见踪影。

    其余妖、人等,都是各显妙术,隐匿自身,互不打扰。

    季明左右看了看,元神之力在外观照,确定满神婴已走,泥根下的大风也已沉睡,这才在附近找到一株歪脖子的枯树,脚尖一点,轻飘飘的飞腾上去。

    他在上面盘坐下来,开始搬动此处五行,画地为界。

    在修行上的诸般玄妙中,五行遁法是修道人迈向资深修士所必修的一项功课,这门功课的门槛只在于元神的强度。

    如果说术数之功决定了一个修士的上限,那么五行遁法就决定一个修士的下限。即便是一位三境筑基修士,如果他的元神先天强大,在五行遁法上天分够高,那么他付出一些努力,就可轻松超越同辈。

    到了季明这样深的道行,在五行遁法之上次第精深之后,已到了探索五行上的地煞变化之妙。

    无论何样的法术,其中的地煞变化都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如季明所炼的神通·六戊神罡,到了现在还在穷究地煞变化,不知何时是头,只能在八风上下功夫。

    在地煞变化上,五行遁法和法术神通确实是不一样,它有路径可以依循。

    丹道炼气上的胎灵五境,其中初期的「五行顺转」和中期的「五行颠倒」,就是一条穷究地煞变化的路径。

    据说炼到这五行颠倒之功课,在通晓五行颠倒之力,完成这门功课之后,如果还能炼全其中的五种颠倒大遁,就可以成就一道天罡之法——五行大遁。

    在季明所见修士之中,也只有个马首瑞禽·朱陶炼成了「火里种金莲」的火金颠倒大遁。

    如今季明已将胎灵五境初期功课五行顺转炼完,而在这中期的五行颠倒,也就堪堪通晓火木二行上的颠倒之力,这还是因为离中虚阴爻,及其六戊神罡在此二行上的辅助才能速成。

    “呼~”

    随着季明长长吐出一口气,其附身之黄皮子妖身外,渐起阴风。

    在周遭的天地灵机元气,此刻开始发生微妙而剧烈的变化。季明当下没有全面调动五行,而是将元神尽数倾注于水行之上,引动水行之中属于阴寒之变的那一面。

    “砰!砰!砰!”

    这时,远处有沉重的脚步声传来,好像是巨人在奔波一般。

    季明恍若未闻,仍在自顾自的搬转水行,在这里周遭画出一方阴寒幽水法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