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 第497章 第一批北极熊专家

第497章 第一批北极熊专家

    方慧慧的动作还是很快的。

    伴随着各种原材料和设备的不断到货,从北极熊而来的第一批专家,也终于来到了深城。

    “江总,这些专家主要来自于北极熊新克拉马托重型机器厂。”

    “这家厂在三十年前就设计生产了7.5万吨级模锻液压机。”

    “时至今日,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吨位的模锻液压机,只有北极熊国内有两台。”

    “这种设备主要用于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变形材料的热模锻和等温超塑性成形。”

    “满足了当时北极熊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对大型模锻件的需求。”

    “虽然我们厂目前对这样子的设备还没有特别大的使用需求,但是只要南山设备那边把同类型产品开发出来,国内是一定有厂家感兴趣的。”

    林桥生作为南山设备的负责人,这一次亲自协助安置第一批的北极熊专家。

    从几年前开始,宝马汽车集团这边就在为今后北极熊的专家的到来做准备。

    南山设备那边也不例外。

    公司里头现在已经招募了十几名俄语专业的毕业生,这些人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协助这种北极熊专家尽快的融入到工作之中。

    不管最终能不能留得住这些人,至少要他们脑子里头的设计资料给搞出来。

    “设备产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大吨位的锻压机,其实今后我们自己也是用得上的。”

    “国内在加大航空航天领域的投入,对这方面的零件也有需求。”

    “甚至我们今后都可以给国际上的一些航空公司生产零件,为将来集团进军航空航天领域做准备。”

    在此之前,江辉没有怎么透露今后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些规划。

    不过完全没有任何迹象,到时候肯定也是会让大家感到很奇怪。

    关键是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工作展开也会变得比较困难。

    倒不如在更早的时候就做一些准备工作。

    像是这种大吨位的设备,就是生产一些大型零件的关键,也算是装备之一。

    再比如后续的一些北极熊专家,肯定是有一些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人材。

    这些人到了宝马汽车集团之后,如果让他们去从事汽车设计工作,虽然也能胜任,但是就有点浪费人才了。

    到时候如何做一些规划,就显得很重要了。

    “那我就在公司里面先专门成立一个大型锻压设备的项目小组,以北极熊专家为骨干,为他们配置几名助手。”

    “争取在未来三五年内,这些助手都能成为行业内的专家级人物。”

    林桥生也是不确定这些北极熊专家能够在南山设备那边待多长的时间。

    早做准备,肯定是没有坏处。

    所以安排去做助手的,除了一部分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之外,更多的是有基础的技术员。

    这些人学习起来的速度会快很多。

    “我们不是修建了大量的家属小区吗?”

    “这些北极熊过来的专家,可以结合他们原本的地位以及在厂里的贡献来安置住宿、交通等各方面的待遇。”

    “对于那些主动积极的帮助我们公司实现技术提升的专家,该奖励的不需要吝啬。”

    “但是对于那些藏着掖着,想要待价而沽的人。”

    “那也不用客气,到时候直接把他们扔到山沟沟里头的军工厂,让他们感受一下差异。”

    以江辉现在的实力,要是主动的把几个北极熊的专家送到机械电子工业部下属的一些山区工厂里头,显然不是什么难事。

    到时候这些人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给留下来的其他专家起到一个震慑作用。

    “行,我会尽快的制定一个具体的标准,把这些专家给安置好。”

    ……

    “江辉,我们的摊子会不会铺的太大了?”

    最近几个月,宝马汽车集团这边动作频繁。

    伴随着北极熊那边一些加盟国的独立,以及宪法层面上的各种调整。

    北极熊内部的局面,已经到了超出大家想象的程度。

    各个研究所那边,就没有几家可以正常的划拨经费。

    关键是卢布快速贬值之后,就算是原本能够正常获得的经费,现在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原本一个月的工资,可以过上非常滋润的生活。

    现在是连填饱肚子都有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宝马科技北极熊分公司的人员开始不断行动,收获自然是满满的。

    钢铁材料专家、铝合金材料专家、钛合金材料专家、柴油发动机专家……

    各种各样的专家,在短短几个月内,来到深城工作的数量就超过了300名。

    关键是这个增速还在快速提升,估计到了明年,北极熊专家的数量就会超过1000人了。

    跟整个北极熊的体量相比,1000名专家根本就不算什么。

    但是对于宝马汽车集团一家公司来说,就很不一样了。

    这些经验丰富的专家的到来,带来了许多新的工艺和技术。

    为了在宝马汽车集团能够获得更好的待遇,为了拿出技术来置换福利,不少专家都一股脑的把技术给拿了出来。

    反正在它们看来,自己拿出来的技术,都是十几年前,甚至是更早之前就已经开发出来的。

    最先进的那部分,还留在国内,或者是脑子里头没有拿出来。

    哪怕如此,对于宝马汽车集团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收获。

    等到明年北极熊彻底的倒下之后,思想上受到重大打击的北极熊专家,估计就愿意把最先进的各种东西掏出来了。

    那个时候,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宝马汽车集团这边正好可以更好的吸收。

    “现在就是一个谁的胆子大,谁就可以吃的更饱的时代。”

    “我们借着这个机会,让南山钢铁厂成为不仅生产钢铁,也能加工铝合金和钛合金等各种金属产品的专业金属材料企业,对今后的发展没有坏处。”

    “南山设备那边新上马的十几个项目小组研发的各种设备,都是以后国内用得上的,不需要担心会亏本。”

    “至于一些搞火箭设计和飞行器的专家,他们选择了加入我们集团,而不是去到国企,肯定也是有他们自己的考虑。”

    “我们把人招募回来了,肯定也不能浪费。”

    “让他们搞一些火箭和无人机相关的前期研发工作,将来等到政策放松之后,我们集团可以正式的进军航空航天领域。”

    “这对提升我们集团的影响力来说,也是没有坏处的。”

    江辉自然知道朱玲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担心。

    实在是自己最近几个月陆续上马的项目,有些眼花缭乱,让人感觉是在瞎搞一通。

    但是江辉自己很清楚,这些布局都是今后用得上的。

    比如火箭,将来完全可以去搞可回收利用的火箭,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第一的民营火箭公司。

    至于无人机,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本身这个领域就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只是过去的那些年,无人机都主要是用在军事上面。

    但是在民用上面,其实也是有很大的空间。

    现在开始做一些研发的话,将来肯定能够派上大用场的。

    “我们集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吧。”

    虽然背靠大山,但是朱玲还是有点担心。

    没办法,集团现在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整个深城的GDP,超过一半都是它们集团贡献的。

    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你不需要担心,已经向前走的道路,那是不可能退回去的。”

    “我们只要遵纪守法,一直都做对华夏有利的事情,那就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顾虑。”

    “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的存在,也是可以起到鲶鱼效应,敦促体制内的同类型企业能够加快发展。”

    “特别是在军工产品方面,过往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

    “如果将来我们能够改变这个局面的话,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改变华夏在这个领域的布局,起到积极的作用。”

    江辉好好的跟朱玲沟通了一下这方面的话题,免得她太过于担心。

    ……

    “小江,你这真的是神了。”

    “好多东西都跟你之前说的差不多,在按部就班的发展着。”

    “我之前跟上级汇报的内容,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大家都不大相信的,甚至有人在会上直接反驳我了。”

    “但是伴随着最近一两年的局面变化,我上周把之前的资料拿出来再次汇报的时候。”

    “虽然还有人有疑问,觉得北极熊不可能倒下的,但是质疑的声音已经小了很多。”

    “我之前提出来的对策,已经没有人反对了。”

    朱建生现在绝对是春风得意,属于人生的高光时刻。

    自从入主机械电子工业部之后,他的几把火烧出来,其实不是一点反对意见都没有的。

    背景比他更加雄厚很多的副手不认可。

    下属一些工厂不听话。

    上级有部分不是特别理解。

    这些困难,他都碰到过。

    只是他很少跟江辉说自己碰到的具体困难。

    但是伴随着局面的不断变化。

    特别是去年开始,北极熊内部的各种动作频繁,到了今年就更加不用说了。

    眼看着北极熊的负责人都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觉得后续的发展,大概率就是会继续按照江辉之前跟自己交流的方向前进了。

    所以这一次借着去深城考察的机会,他跟江辉再一次的好好交流了一下。

    毕竟能够推测出局面发展,他也还有很多疑问想要跟江辉交流。

    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大了,印象太过于深远了。

    “从美利坚对我们的态度变化,其实也可以看出来很多东西了。”

    “以前我们更美利坚是出于蜜月期,不管是想要从国际上面采购什么,几乎都能买到。”

    “双方在许多领域都展开了超出大家想象的合作。”

    “但是从去年开始,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想要从国际上采购一些先进的设备,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美利坚国内对于我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这其实也说明美利坚内部也认为北极熊已经不行了,自己的精力需要转移到了其他地方了。”

    江辉这么一说,朱建生忍不住的点了点头。

    这些变化,他也是感受非常强烈的。

    毕竟机械电子工业部下属的那么多工厂,很多都是需要从国外进口一些设备。

    以前只要准备好了钱,想要从哪个地方采购设备都不是什么问题。

    速度也是非常的快。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有些直接就拒绝了。

    有些也是迟迟没有回复,还要当局去审核。

    这些东西,看来都是有迹可循的事情啊。

    “你们集团最近招募了不少北极熊专家吧?”

    “如果可以的话,你们可以放开手脚来多招募一些。”

    “别说是几百人,就算是几千人,甚至几万人,我觉得都可以的。”

    ‘“这些专家想要离开北极熊,自然是奔着更好的待遇去的。”

    “受制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部委下属的工厂,不可能提供特别好的待遇。”

    “哪怕是可以提供,也只能有针对性的给一小部分专家提供好的待遇。”

    “这么一来,我们的吸引力就大幅度下降过来。”

    “这段时间,我们接触的一批专家,有好多都选择了去美利坚或者欧洲。”

    朱建生这么一说,江辉立马就理解了。

    后世北极熊倒下之后,美利坚绝对是从全方位来说都吃到了最多的红利。

    大量的北极熊专家加入到美利坚,为它们的军工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要知道,北极熊最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军工产业了。

    但是局面不行之后,许多军工厂的员工连吃饭都有问题了。

    这怎么留得住人?

    除了少部分意志非常坚定的人员,或者是没有路子的人员,其他技术人员估计走了有一半。

    这个规模,还真不是几千几万,而是几十万人这种级别。

    朱建生知道自己这边估计最多只能吸收几千人,甚至还不一定有希望搞定。

    所以想着让江辉出马,多招募一些人才回来。

    要不然这些人就都去美利坚了。

    整个华夏,也就只有宝马汽车集团有这个实力招募大量的北极熊专家,还能提供很好的待遇了。

    最关键的是也就只有宝马汽车集团有实力把这些专家利用起来。

    让自己的投入能够转为利润。

    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