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 第460章 天界争帝之战

第460章 天界争帝之战

    天庭。

    通明殿内,祥云缭绕,瑞气蒸腾,却隐隐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凝重气息。

    “陛下,三岛十洲之地……”

    千里眼和顺风耳神色匆匆,语气急切地向玉帝汇报着东华帝君的最新情况。

    玉帝端坐在那威严的龙椅之上,身姿挺拔,神色悠然,手中握着一根精致的鱼竿,似在专心垂钓。

    然而,他的双耳却时刻留意着千里眼和顺风耳给他汇报的战报,眼神深处也时不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光芒。

    其实,玉帝心中早已对东华帝君这个“隐天帝”以及三岛十洲之地那帮不安分的海外散仙心生不满。

    东华帝君虽名义上是他的臣子,可凭借着“隐天帝”这一敏感身份,在三界之中暗中积蓄力量,行事愈发肆无忌惮。

    而那些海外散仙,也时常打着东华帝君的旗号,在三界各处惹是生非,扰乱天庭的秩序。

    但“师出有名”很重要。

    出兵征讨,必须要有堂堂正正的理由。

    再怎么说,如今,东华帝君是他的臣,又有“隐天帝”这种敏感的身份。

    三界这么多双眼睛看着。

    他无缘无故,师出无名,把东华帝君抓起来,把海外散仙全抓了,不合适。

    这会遭到三界众神的非议,落人口实,有损他天庭之主的威严。

    然而,如今情况却发生了转变。

    东华帝君触犯天规,拒捕在先,举兵造反在后。

    他公然违背天庭的律法,挑战玉帝的权威,妄图以武力改变三界的秩序。

    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给了玉帝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以天庭之主的身份处罚罪犯、忤逆之臣,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师出有名,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派谁去呢?”

    “斗姆元君、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托塔李天王……”

    玉帝握着袖袍中的“封神榜”,手指轻轻摩挲着,想着封神榜上面的一个个名字,心中开始思索着派谁前去平叛。

    ……

    三岛海域,波涛翻涌,混沌之气弥漫,似有万千异象隐现。

    东华帝君早已“黄袍加身”,周身散发着煌煌神威。

    此刻争夺天帝之位的大战一触即发,他自是无需再遮遮掩掩。

    东华帝君那洪亮而威严的声音,如滚滚雷霆,传遍整个天庭,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一般,敲击在众仙的心头:

    “修仙之路,艰难险阻,荆棘丛生;修大道之途,更是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生死难料,寒暑不期,历经无数磨难,方得那一线渺茫机缘。”

    东华帝君的语气中满是对修仙之难的感慨,仿佛在诉说着天庭众仙一路走来的艰辛。

    东华帝君微微仰头,目光深邃,继续吐言道: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逍遥自在。”

    然而,话锋一转,东华帝君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

    “可如今,我等成仙之后,本该逍遥于天地之间,却为何要受这天规的层层禁锢?”

    “你等为何要受制于那封神榜之上,沦为天界的奴仆,为奴为婢,任人驱使?”

    东华帝君的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在燃烧着众仙心中的反抗之火。

    东华帝君大声道:

    “若本座有幸成天帝,定当还尔等自由之身,让尔等在仙道之上,任尔逍遥,无拘无束!”

    “尔等可为臣,但得自由身!”

    “你们可以继续为天庭效力,但不再是那任人驱使的奴仆,而是有着自由意志的臣子!”

    “仙躯诚可贵,情爱亦难抛。若为自由故,诸般皆可消!”

    东华帝君右手握拳,高高举起,承诺道:

    “吾东华今日在此立下誓言,任尔等仙道逍遥,绝不反悔!”

    “我等共享逍遥之世。”

    “若有违背,吾东华万劫不复!”

    ……

    “仙道逍遥?”

    “那都是尘封已久、恍若隔世的往事了……”

    南天门巍峨耸立,云雾缭绕间,武财神赵公明负手而立,听闻东华帝君之言,不禁轻声一叹,显得格外沉重。

    赵公明的眼神中满是复杂之色,心中思绪万千,翻涌着往昔的回忆与当下的无奈。

    遥想当年,他们一心向道,踏上修仙之路,初衷本就是为了追寻长生不老,探寻那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仙道之途。

    然而,命运弄人,一朝登上封神榜,便如被无形的枷锁束缚,困于这天界之中,沦为天界的“打工人”,从此失去了自由之身。

    每日里,他们受那森严的天规天条约束,做着那些并非本心所愿之事。

    这心中的无奈与痛苦,又有谁能体会?

    说一句“度日如年”,毫不为过。

    赵公明心中思绪万千,他何尝不想摆脱这封神榜的控制呢?

    谁不想挣脱这无形的枷锁,重获自由之身,再次踏上那逍遥自在的仙途,去追寻那心中向往已久的仙道?

    可是,这谈何容易?

    ……

    如今那位高高在上、统御三界的玉帝,会解开封神榜之枷锁,还众仙自由之身吗?

    ……

    天庭。

    在那庄严肃穆、仙气缭绕的坎宫之中。

    有一女仙端坐于獬座之上。

    她头戴璀璨凤冠,珠玉垂落,面容威严而慈悲,身着星辰道袍,星芒闪烁之间,仿佛将浩瀚宇宙穿于身上。

    其周身环绕着星河光晕,足踏北斗星图,背后更是隐隐浮现出紫微垣星阵的神秘影像,威严而神圣。

    她,正是斗部之首——“斗姆元君”。

    正是昔日那位威震三界,以一己之力,力敌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三大士的金灵圣母。

    她的实力,在三界之中堪称顶尖,不输多宝道人,当年也是极为有可能得证混元大罗金仙。

    “仙道逍遥……”

    斗姆元君微微一叹,那叹息声中似蕴含着无尽的沧桑与无奈,随后便沉默不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她执掌金阙,坐镇斗府,位居周天烈宿之首,统率群星恶煞,威风八面,令三界众仙敬畏。

    然而,这些荣耀与权势,在她心中,与那仙道逍遥、成圣大道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罢了。

    ……

    天庭斗部,军营之中。

    一只手持铁棍的白猿,独自站在营帐前,宛如一座孤独的雕像。

    正是四废星君——“袁洪”。

    他手中紧握着一壶酒,神色淡然,却又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落寞,静静地伫立着,目光却穿越了重重云雾,望向了下界梅山的方向,久久不语。

    他的眼神中,满是眷恋与回忆,仿佛又回到了往昔在梅山的逍遥时光。

    那时的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山林间穿梭嬉戏,与飞鸟走兽为伴。

    那是一段多么快乐、多么惬意的日子啊!

    而如今,他却只能被困在这天庭之中,受那封神榜的束缚,饮酒度日,虚度光阴。

    “嗡嗡嗡、嗡嗡嗡!”

    袁洪手中的铁棍,仿佛也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波澜,微微颤动起来,发出阵阵低鸣。

    对他来说,宁为梅山之中的一只普通白猿,自在吃桃杂耍,也胜过在天界当一个杂牌星君。

    ……

    二十八宿大营。

    一袭大红袍的亢金龙女,静静地站在营帐之前。

    她身姿婀娜,面容绝美,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

    她久久不语,目光望向远方,似在思索着什么。

    或许,她也在为那遥不可及的仙道逍遥而叹息,为自己被困于天庭的命运而无奈。

    ……

    天庭和天条,对一些向往仙道逍遥的众神而言,又何尝不是牢笼?

    封神榜上的众神,又何尝不是牢笼里的囚徒?

    他们曾经也是天地间的逍遥仙人,在天地间肆意逍遥。

    可是,如今他们却只能在这天庭中,按照天条的规定行事,失去了自由,也逐渐失去了自我。

    ……

    昆仑秘境。

    那灵气氤氲之地,恍若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是三界之中难得的清修净土。

    于这秘境幽深之处,立着一位其形若人、身姿曼妙却透着几分不羁野性之美的女仙。

    她身披豹纹仙衣,衣袂随风轻舞,豹尾灵动摇曳,虎齿隐约微露,一头蓬发如云雾般肆意散开,头戴狌首之饰,尽显神秘与威严。

    此人,正是执掌昆仑的西王母。

    西王母听闻东华帝君之言,美眸微转,望向方丈仙山的方向,神色间满是复杂。

    她朱唇轻启,轻轻叹道:

    “东王公啊东王公,岁月悠悠,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竟还是放不下那争帝的执念么?”

    虽然她斩断了和东王公的姻缘线,了断因果,遁入这昆仑秘境之中。

    说白了,双方离婚了。

    但毕竟,她和东王公还是有着多年的道侣情分,这是抹不掉的。

    遥想当年,她与东王公,一为先天阴气所化,一为先天阳气所凝,秉洪荒天地气运而生,共掌天地阴阳秩序。

    被誉为:“阴阳相合,天地共主”。

    那时的她和他,也曾琴瑟和鸣,共同度过神仙眷侣的日子。

    在那云海翻涌的仙山之上,他们一同参悟天地大道,一同欣赏日月星辰的变幻,一同双修悟道,调和阴阳二气……

    如今,面对这个继承了前夫遗志的东华帝君。

    她又该怎么选呢?

    ……

    曾经。

    新天庭初立之际,那偌大的天庭,竟是空空荡荡的,玉帝虽贵为三界之主,手下却人才凋零,形单影只,宛如一位“光杆司令”。

    彼时,玉帝将目光投向了“仙首十二”,欲令他们前往天庭任职,对自己俯首称臣。

    玉帝此举,实则是想让阐教、截教等教派的核心人物上天为官,为天庭效力。

    当然了,玉帝其实主要看中的是玉虚十二金仙。

    毕竟元始天尊收徒向来眼光极高,挑选极为严苛,能入其门下者,皆为仙界之精英,个个身怀绝技,神通广大。

    然而,这些仙首们,哪个不是心高气傲之辈?

    他们于天地间逍遥自在,在名山大川中潜心修行,早已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又怎会甘愿受那天庭的诸多约束,向玉帝俯首称臣?

    玉帝软语相邀,却换来的是仙首们的断然拒绝。

    软的不行,玉帝便决定来硬的。

    后来,玉帝禀明道祖。

    刹那间,天道震动,一场前所未有的“杀劫”降临世间,“封神榜”也随之现世。

    天道降下旨意,欲借封神大战削减仙人数量,重塑三界秩序,同时填补天庭那空缺已久的神职。

    为应对天道的要求,三教(阐教、截教、人教)无奈之下,只能共同商议,决定通过封神榜选拔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替代仙首入职天庭。

    于是,阐教助周,截教助商,双方仙人几乎倾巢出动,借商周之战开始赌斗,亡者上榜,填补天庭神职。

    说到底,这场封神大战,不过是玉帝觉得天庭缺人了,禀报道祖,从三教招揽一批人来天庭当差罢了。

    玉帝是封神大战背后的布局者,也是最大的获利者。

    而三教内斗,本质上就是天庭精心策划的“超级打工计划”,为天庭选拔了一批“打工人”。

    上了封神榜,有好有弊吧。

    上了封神榜,对于那些普通凡人将领来说,如黄飞虎,自然是一步登天,算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他们从此脱离了凡人的轮回之苦,成为了天庭的一员,享受着仙人的待遇。

    然而,对于云霄仙子、赵公明、金灵圣母……这些大道可期的修仙者来说,却是彻底毁了其道途。

    他们自此从逍遥自在的仙人,沦为了天庭的打工人。

    其修为难以再提升,证道混元大罗金仙的可能也彻底断绝。

    他们的仙途前功尽弃,其被封神后需受天庭驱使,承担神职责任,自由受限,还需遵守天条。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穷尽也……履行着那些繁琐的神职任务。

    玉帝掀起的这场封神大战,断了他们的道途,“强迫他们来上班”。

    试问,这那些曾逍遥于天地之间的仙人,他们心中有怨吗?

    ……

    东王公,乃先天纯阳之气的化身,亦是天道曾经钦定的天界之主。

    东王公,也拥有无可争议的正统天帝资格。

    只是东王公不幸身陨,其天帝气运被玉帝所得,玉帝借此上位,成为了新的天庭之主。

    如今,东王公残魂转世,卷土重来,带着昔日的荣耀与不甘,欲重振雄风。

    ……

    常言道: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攻心之策,一良策,便可抵得上百万雄兵。

    遥想当年,韩信设下十面埋伏,而后又施展“四面楚歌”之攻心计,用楚地的民歌来瓦解楚军的斗志。

    那悠扬的楚歌,如同一把把无形的利刃,直插楚军将士的心中,使得项羽之楚军斗志尽失,再无再战之力,最终溃不成军。

    对于这些封神榜上众神来说,“仙道任尔逍遥”几个字,又何尝不是一种“楚歌”呢?

    楚军想念楚国故土,而封神榜上众神又何尝不想念仙道逍遥?

    封神榜上众神又何尝不想重归自由之身?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得民心者,得天下。

    帝王之战,不光是战的是实力,更战的是民心。

    ……

    东华帝君,这位洞察人心的帝王,洞察到了众神内心深处的渴望,对这些三教子弟许下“仙道任尔逍遥”的承诺。

    能不上班,谁想上班?

    能仙道逍遥,何必为奴为婢?

    在这天庭为官,看似风光无限,但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犯天条,遭受惩罚。

    如此诱人的承诺,如何能不让人心动?

    ……

    那些被封神榜束缚的神仙,每日在忙碌的神职中,或许会时常回忆起往昔逍遥于天地间的时光,心中对这承诺的向往愈发强烈。

    假如,万一……东华帝君如果能真的反天成功,真的放他们自由呢?

    这或许将是天庭仙神们迎来的一场全新变革,一场摆脱束缚、重归自由的希望曙光。

    ……

    东华帝君许下“仙道任尔逍遥”之诺,此言一出,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天庭众神心中激起千层浪。

    ……

    南赡部洲之畔,灌江口波涛汹涌,江水浩浩汤汤,浪涛如猛兽般不断撞击着岸边,溅起层层雪白的水花。

    此地,乃显圣二郎真君杨戬之治所。

    此时,杨戬静坐于真君神殿之中,忽觉心有所感,天眼骤开,一道璀璨银光直射而出,望向那遥远的方丈仙山方向。

    杨戬凭借天眼所观,见东华帝君振臂高呼,举兵反天,以“仙道任尔逍遥”为号,心中不由赞道:

    “东华帝君,果真是好气魄!此等壮举,非大勇大智者不可为。”

    “好一步棋,走得精妙绝伦。”

    “好一个攻心之策,这话算是说到天庭众神的心坎上了。”

    杨戬身旁,哪吒脚踏风火轮,呼呼作响,似有风雷之势;手持火尖枪,枪尖闪烁着寒芒,一脸跃跃欲试之态。

    “看来机会到了。”

    哪吒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笑着问道:

    “二哥,我们可要去帮忙?”

    杨戬似笑非笑,目光如炬,看向哪吒,开口道:

    “哪吒,你想去帮谁?”

    哪吒闻言,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当然是帮东华了。”

    “杀上天庭,我上天庭砍了李靖!”

    “你上天庭,砍了玉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