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马,绝非易事!
它宛如一门深邃且繁杂的神秘学问,历经岁月沉淀,凝聚着无数前人的智慧与经验。
这其中的门道,犹如浩渺星空中错综复杂的星辰脉络,难以捉摸。
真正的相马高手,需具备火眼金睛般的精准判断能力。
能够在万千马匹之中,一眼洞悉其骨骼结构是否强健、肌肉线条是否合理,以及神态气质是否具备良马的特质。
这不仅要求相马者对马匹的生理构造了如指掌,而且更需凭借长期积累的敏锐直觉。
方能在看似寻常的表象下,发掘出马匹潜藏的卓越能力。
此刻摆在苑马寺卿林正源和养马大家李老头面前的,是要在极为紧迫的短时间内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这情形恰似在纤细尖锐的针尖之上翩翩起舞,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容不得半点闪失。
哪怕是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挑选出的马匹,不符合朱元璋所要求的日行百里之上的标准。
一旦不能圆满完成任务,等待他们的,将是冰冷而严苛的国法严惩。
毕竟国法威严,犹如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般寒光闪烁,令人胆寒。
想到这里,林正源只觉得一股沉重的压力。
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无情地向林正源涌来,将其紧紧包裹,几乎令他喘不过气。
林正源的心不由自主地随之狠狠揪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阵阵隐痛。
这种压力不仅来自朱元璋旨意的不可违抗,而且更源于对自身责任的深刻认知,以及对后果严重性的清晰预判。
就在这时,李老头也总算从刚才圣旨带来的巨大震惊中,渐渐缓过神来。
他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忧心忡忡的林正源身上。
只见林正源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凝重,仿佛一座即将被压垮的大山。
李老头见状心中一阵触动,嘴唇下意识地微微动了动。
他想要安慰林正源几句,告诉对方莫要过于担忧。
毕竟两人在养马相马这一行也算经验丰富,或许能想出应对之策。
可话刚到嘴边,却又被李老头生生咽了回去。
因为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难程度,时间紧迫,要求又极高,实在是难以找到十足的把握。
况且在李老头看来安慰的话语,此刻听起来或许太过苍白无力,根本无法缓解林正源心中那沉甸甸的压力。
此刻李老头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希望能给林正源一些鼓励,让他振作起来。
另一方面他又实在想不出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担心冒然开口反而会适得其反。
于是李老头就这么张着嘴,嗫嚅了几下。
他终究还是没能说出完整的话语,只能无奈地长叹一口气,眼神中满是无奈与苦涩。
议事厅内。
那压抑的氛围如同厚重的乌云,沉甸甸压在林正源和李老头心头,仿佛连空气都变得粘稠而难以呼吸。
两人就这么静静地跪在原地,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凝固了。
唯有他们那沉重的呼吸声,在寂静的空间里沉闷地回响着。
一声接着一声,像是在为即将面临的艰巨任务而发出无声的叹息。
此时窗外的世界,似乎并未受到议事厅内压抑气氛的影响。
偶尔会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那声音婉转悠扬,带着大自然独有的灵动与生机。
这鸟鸣声穿过窗户的缝隙,打破了厅内短暂的寂静,却也更加凸显出此刻厅内气氛的凝重与沉闷。
在这鸟鸣声的映衬下,林正源和李老头愈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孤立无援的困境之中。
那看似近在咫尺的自由与轻松,却又仿佛遥不可及。
每一声鸟鸣过后,寂静便又迅速蔓延开来,将林正源和李老头重新包裹。
那压抑的感觉也愈发浓烈,仿佛要将他们彻底吞噬。
“之前大同府和延绥镇的马场,都发生了突发紧急状况,以至于我大明战马出现严重匮乏。
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次危机,可同时也是苑马寺崛起的希望。
只要咱们这次能够圆满完成挑选战马的任务,必定可以让苑马寺马场成为供应军马的首选之地!”
在这气氛压抑的议事厅内,苑马寺卿林正源表面上看起来胸有成竹。
他微微抬头,眼神中透着一种坚毅与沉稳。
那紧抿的嘴角,似乎在向世界宣告林正源对完成此次任务的决心。
只见他的身姿笔直,仿佛一座沉稳的山,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让人不禁猜测,林正源或许已经在心中勾勒出了挑选良马的大致计划。
似乎他对于如何达成朱元璋的要求,早已经成竹在胸。
然而身为养马大家的李老头,脸上却全然是忧心忡忡的模样。
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每一道纹路似乎都因忧虑而更深了几分。
原本明亮的眼睛,此刻也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此时李老头微微低着脑袋,目光游离,似乎在刻意回避林正源那充满信心的眼神。
他双手不自觉地在膝盖上摩挲,粗糙的手掌与衣料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仿佛是内心焦虑的外在体现。
李老头深知相马虽说是自己的专长,但此次任务所要求的日行百里之上的良马,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更何况还要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内完成挑选,这难度之大让李老头心中实在难安。
忧虑更是如同潮水一般,在他的心底不断翻涌。
在这气氛压抑的议事厅中,李老头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着几分思索。
只听到他缓缓开口说道:“老朽记得《宋史·岳飞传》,曾经记载过这样一段故事,或许能给咱们今日这艰难的任务带来些许启发。”
李老头顿了顿,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话说绍兴七年,那正是风云变幻的南宋时期。
抗金名将岳飞,怀着满腔的忠诚与报国之志,前去觐见宋高宗赵构。
在君臣交谈之间,岳飞提及了自己精心豢养的两匹良马。
那可不是寻常的马匹,岳飞对它们赞誉有加。”
说到这里,李老头微微眯起眼睛,仿佛能透过时光的迷雾看到那段历史场景。
喝了一口茶之后,他继续娓娓道来。
“岳飞明确指出,这两匹马不仅食量惊人,与普通马匹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普通马匹可能一日只需些许草料便能饱腹,可这两匹良马,所需的粮草远远超出常人想象。
然而如此大的食量并非无用之功,它们更能日行百里而无需休息。
这等耐力,实在令人咋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