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厂长在合作这方面准备的很充分,李龙觉得这一点不错,至少诚意是有的。
他从随身带的挎包里取出一个本子来,一边取一边问道:
“那杜厂长能不能说一说,如果我设计的这个清雪机使用没问题,不存在什么设计缺陷,那么你们的买断是多少钱,抽成是百分之多少?”
“买断的话,”杜厂长说道:“一万块钱,不少了吧?”
对于普通人来说,设计这么个清雪器,就只是画几张图,然后就有一万块钱的设计专利买断费,已经足够高了。
眼下还是八六年,一万块钱的购买力可不低,在燕京也是能买套院子的——不要求特别中心的地方。
当然,对于普通人的话,杜厂长也不可能出这么高的专利买断费,他能拿出这么多钱,主要还在于李龙先前和他合作的两样农业机械,从效果上来看,都是极好的。
“抽成的话,按每卖出一台,抽成利润的百分之十五,或者售价的百分之五,怎么样?”
李龙想了想,说道:
“那就后者吧,直接给我按利润的百分之十五抽成。咱们公对公,来看看我的设计。”
他相信杜厂长的信誉,因为合作过两次,对方所做的事情让他觉得诚信还是有的。
李龙先拿出第一张设计图,关于那种手推式汽油清雪机。
“杜厂长,这是第一种,用汽油机带动的,主要用在单位内部那种院子,学校也是可以的。”
“你用的是滚筒卷扬?咦?我们当时怎么就没想到呢?不过这个对于太厚的雪不太好使吧?”杜厂长一下子就看到了这个设计的缺点。
“五六十公分的雪还是少数,大部分雪下完也就二三十公分,甚至十几公分的。”李龙指了指手推式清雪机的滚桶说道:“雪厚了就慢点走嘛,总比人清着要快一些。”
“倒也是。”杜厂长也知道自己所说的并不是什么克服不了的大问题,只不过因为自己厂子里的技术人员没能解决这个问题,他有些不服气,所以下意识想要从李龙的这个设计里挑点小毛病。
然后就认真开始看李龙的设计起来。
设计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滚筒的转动,通过钢刷把雪向前卷起。钢刷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斜向排列能够让雪在卷起的时候向右前上方,这样雪被卷飞出去,前面就没了阻力。
看起来就是一层窗户纸,杜厂长这样的老技术一看就明白。
偏偏就是这么一看就明白,自己加上那帮子技术员、工人却死活没想起来,只会在推雪板子上下功夫,最终也没搞出来。
还是眼光眼界局限了啊。
杜厂长看明白这个手推式清雪机的原理后,抬头看向李龙。
“我这里还有一种是带在小四轮拖拉机上的,杜厂长,你觉得这样的合作,值不值?”
“值啊。”杜厂长感叹着,“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滚筒就解决了一直困扰着我人的问题。唉——小李,我觉得你不如直接到我们厂子里挂名工程师吧,我感觉你的思路是真的比我们开阔的多。”
“先看看这个吧。”李龙笑笑,看来这个合作差不多成了,“我设计是这样,但生产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就这个钢刷的制作是个大难题。当然,钢刷上钢丝的排列位置也是有讲究的……”
既然已经达成了合作意向,李龙就简单的给杜厂长讲了讲。
“行,我让办公室人搞个合同,咱们签一下,晚上一起吃个饭,庆祝一下?”
“不了,已经约了。我二哥在这边建设安装公司工作呢,今天晚上到他那里吃饭,还有几个同乡一起见一见。”
“那行,后面有空了再说。签了合同,我得赶紧把人集中起来,先生产出来一台看看效果——当然,李龙同志啊,我对你的设计是非常有信心的。对了,你对这两款产品的定价有没有什么想法?”
“手推式的,因为我不清楚目前汽油发动机的价格,所以不好说。后一种我觉得相对简单一些,一两百块钱顶天了吧?”李龙说道,“咱们北疆这么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有那么多学校、乡镇,哪怕平均一个单位一台,也能卖出几千上万台去。
而且啊,我觉得这清雪机还是能走出咱们北疆,拓展到口里的市场去。”
“你这么说我还真有点信心,下雪的地方可不止咱们北疆,北方许多省分都下,这玩意儿,肯定有市场!”
“还是那句话,一旦成形要铺开的时候,一定要加紧生产,最好能把你这个厂子扩建一下,不然以你的产能,估计还没生产多少,仿制的就出来了。”李龙提醒了一句,“现在咱们没办法去告别人,就只能在先手、品牌和质量上做文章了。”
既然要签合同拿分成,李龙自然希望这个清雪机卖得越多越好,这玩意儿,和收割机不一样,是能一直用到四十年后的,长远生意,还是希望能够一直做下去的。
毕竟一直做下去,自己能一直收到钱——刚才杜厂长可没说这个清雪机专利时限。
估计他脑海里也没这个时限的概念吧?
合同拿过来,李龙扫了一眼,看到这是个模板式的,其中有些内容是早就写好的,只是现在把清雪机给填了进去。
李龙想了想,在清雪机前面加上滚筒钢刷式几个字。
杜厂长看着李龙改了之后,笑了笑说:“对对对,我们这边写的有些简略了。”
李龙细看了一下合同,这时候的合同没后世那么长篇大论的,就几点,一个是双方合作,设计李龙出,生产农机厂出,最终就是卖出每台给李龙百分之十五利润的分成,李龙有权在后续任何时间查账等等。
合同一式两份,李龙签字,杜厂长签字盖章,然后一人拿一份。
杜厂长着急着要拿这设计去找技术人员一起研究生产,李龙则是想着去二哥那里,看看俊山和杨永强过来没有。
杜厂长把李龙设计的两种清雪机给工间里的人一讲,这些人立刻就反应过来。
可行!
但听杜厂长说专利抽成给李龙百分之十五利润,一个个又不满意了。
“这么简单的设计,凭什么直接拿走一成五的利润?”
“就是啊,这玩意儿我也能想出来啊,就是这两天脑子都在推雪板上,没反应过来。”
“要我说设计还是不错的,但这百分之十五的抽成是有点高了……”
杜厂长听着这些工人和技术人员的话,叹了口气。
唉,一个个眼高于顶,却又局限于此,真是让人发愁。
他等这些人把话都说完了,然后才问道:
“咱们想搞这个清雪机,至少有一年了吧?真正投入设计生产,也有一个月了吧?结果呢?搞出来没有?”
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不仅没搞出来,还钻进了死胡同!”杜厂长的话如当头棒喝,“你们一个个都算是技术人员了,怎么就不能勇于承认别人的优秀呢?李龙同志是一般人吗?你们不会以为他设计出来这个清雪机是偶然、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是运气啸聚吧?
想想他设计出来的收割机、中耕机,这些东西你们以前想过没有?设计过没有?又或者是不是每次都是他设计出来后,你们看到设计图,然后才恍然大悟,觉得原来应该这样,原来其实你们也能设计出来的?”
杜厂长这么一说,这些技术员一个个不吱声了。
是被杜厂长说到了痛处——其实每次李龙设计出来的东西,在他们看来,真就不算啥高深的。
但是偏偏最开始他们就想不到这条路。
而一旦看到李龙的这个设计,就感觉这设计也就是那样,其实给点时间我也能搞出来。
问题是搞出来了吗?
没有啊。
杜厂长算是已经醒悟的,因为他发现李龙的设计,真就没脱离基础,实用性非常的强。正因为如此,才让这些人感觉设计也就那样。
一次这样,两次这样,三次还这样吗?
每次李龙都比他们厉害一点点?
那真就不是想像的那样了。
“行了,别想那么多了,真要想着给李龙分多少那也得生产出来再说。现在咱们就把这清雪机生产过程拆分出来,滚桶是大头,这里面的技术含量可不低,咱们得好好研究一下。
另外咱们也要好好想想,是两种都生产,还是主攻其中一项?”
这些事情将决定着接下来农机厂长的生产方向了。
李龙给杜厂长提醒以后要扩大生产规模,但杜厂长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也想扩大生产,但实在是有些地方身不由已,他也不是完全能做主的。
这农机厂也算国企,受制于体制,虽然现在农机厂盈利能力很强,但盯着的人也不少。
这都不是李龙考虑的事情。
农机厂只不过是他随意布局的一个子,原来是寄与厚望的,但现在随着自己的收购站日盈利能力变强,农机方面产生利润变成了锦上添花,李龙也不是特别重视了。
开着吉普车往二哥家的院子里走,路过熟食店,李龙买了一条卤牛肉,又买了个两个凉菜,提着放进车里开车而去。
这时候路上行人不多,本身奎屯就只是一个小县级市,人口不多,范围不大,这大冬天,除了必须要干活的,其他都窝在家里呢。
吉普车开到二哥院子边上,提着菜下车的李龙看到二哥已经在院子里了。
想来单位位冬天也没啥活,提前下班也不算啥。
听到了吉普车的声音以及李龙和李安国说话的声音,屋子里的李俊山和杨永强两个都走了出来。
李俊山已经过了三十,变得稳重了不少,而杨永强还是年轻样子,只不过比在村子里的时候更强壮一些,看着也没那么跳脱了。
“小龙叔!”
“龙哥!”
两个人笑着打招呼,李龙则一一拍了拍肩膀笑着说道:“好啊好啊,看样子过得都不错。俊山,你这成家了,有点家长的样子了。永强,找着对象没有?”
“嘿嘿,正谈着哩。”杨永强笑着说,“成不成还两说。”
“好好谈,我等着喝喜酒呢。”
“永强可受欢迎了,给他介绍对象的可不少。”李俊山笑着说,“就是他眼界高,一般的姑娘根本看不上。”
“哪有。”杨永强有些不好意思了,“就是觉得对眼缘才好。”
“嗯,对眼缘,就是长的不好看的你看不上。”李俊山和杨永强关系极好,不怕开玩笑之被他打。
杨永强脸一下子就红了。
李龙笑笑,这很正常,眼缘嘛,不就是看着顺眼嘛。
“进屋进屋,外面冷。”李安国接过李龙递过来的卤肉和凉菜说道:“你们嫂子正炒菜哩,一会儿就好。你们进屋先打牌,我去厨房看看。”
虽然距离玛县一百多公里,但习惯差不多,冬天喝酒开饭前,就是打牌消遣时间。
好在都是好久没见,一起打牌顺便聊着话题。
李安国成了组长,而李俊山在另外一个组当副组长——副组长不算正式的岗位,但一个月有五块钱的补助,也不错了。
李俊山的妻子工作也不错,一家两口人都有工资,住的又是宿舍,钱是不怎么缺的,就是目前还没孩子。
杨永强也在,李龙就没问为什么没孩子,只是旁敲侧击的说,要孩子要趁早。
他问杨永强啥时候回家,杨永强说年前,到腊月底了。李龙开玩笑说是不是这段时间正和对象确定关系,所以不回了,杨永强没回应。
李龙猜测这个没回应,应该就是默认了。
不错了,跟着自己的这几个,陶大强早早就有了孩子,孙家强现在也有了闺女,杨永强也有对象了。
成家立业基本上都在进行中,这时候人结婚早,二十五岁左右就该有孩子了。
李俊山这到三十岁还没孩子,算是比较晚的了。
但这事急不来,就跟后世一样,许多人结婚七八十来年要不上孩子,有些小年轻一发入魂,没结婚就怀上了,这找谁说理去?
一边打牌一边聊着,好在没喝酒就喝茶,这边略显文明一些。
打了几圈,李龙当了两回上游,这边李安国就喊着收拾桌子,准备上菜了。
菜一盘盘端上来,酒也是著名的奎屯特曲。这种酒瓶子在玛县也是很出名的,因为瓶子下半个是有弧度的,曾经有人拿棉线浸了酒精,绕着瓶身一圈,烧着后,烧热了就把瓶子下半个带弧形的部分给掰下来,当成特制的水杯。
酒很不错,菜也不错。李龙作为主宾,自然是被敬酒的对象。
李龙每次过来都是匆匆忙忙,来办事送东西就走,没怎么好好在李安国家里吃饭,所以这一次李安国非常重视。
吃喝一会儿,雪苹和雪琴两个放学回来,陈丽蓉带着她们两个在厨房那边吃。
李龙问着李安国李俊山杨永强这边的情况,他们也问着李龙的情况。
国庆节时李安国回去一趟,知道一些,但不多。现在李龙又讲了一些,包括怎么成为全国先进个人,以及收皮子、收蘑菇、收贝母,这趟过来是给农机厂交设计图。
“设计啥?”杨永强喝了酒脸就红了,问道,“龙哥,设计的是农机吗?”
“不是,清雪机。”李龙放下筷子说道,“这两场雪下的有点大,我想着搞个清雪机,扫雪就没那么麻烦了。”
“嘿,那可好。我们现在没事干,一下雪就扫雪,这雪还厚,扫起来太麻烦了。”李俊山说。
李安国也是这样想。大院子住着是舒服,但扫雪也麻烦啊,这么大地方,下一场大雪,光扫雪就得扫两天。
如果真要有清雪机,这些人事情也会少一些。大冬天外面天寒地冻的,谁不想在屋子猫着冬呢?
奎屯这边喝酒和玛县差不多,也打通关。
一顿酒喝下来,李龙有点晕,但并不算多。再加上屋子里热,酒气随着汗水都排了,也就止步于晕了。
知道李龙越来越强,李俊山、杨永强和他喝的也多,喝到最后两个人都觉得不行了,李龙主动提出来别喝了。
“不能再喝了,再喝呆会儿我都不知道咋把你们送回去了。”李龙开着玩笑,“我现在还不知道俊山家住哪里,永强的宿舍还行,还记得。”
酒不喝了,喝茶,聊天。谝会儿传子,热茶喝多了些,酒气就散了一些,然后李龙送人。
没办法,还得用吉普车,不然的话没办法送到。好在李龙已经清醒了,衣服一穿,开着车打着灯,按李俊山和杨永强指示的方向,送到了他们家里。
李俊山住的是小院子,非常小。敲门的时候,李龙印象里见过的女人开门,看到李俊山后,埋怨了一句,把人扶了进去,还和李龙道了声谢。
李龙没进屋休息,又去送杨永强。杨永强宿舍里还有一个同事,李龙是把这货扶着躺在床上,给盖上被子就不管了。
然后他回到了李安国家里。
第二天吃过早饭,开吉普车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