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745章 郭嘉揆情

第745章 郭嘉揆情

    平原县。

    “公子,大喜,大喜啊。”郭图手中拿着一封书信,脚步匆匆的向袁谭奔去,神色间是满面春风。

    袁谭眉头紧锁,神色颓唐,虽是听到郭图口中喊着大喜,他却是依旧保持着失意的神态:“先生,而今你我为袁尚困于孤城之内,何喜之有啊!”

    “公子,确乎是大喜啊。”郭图嘿嘿笑道,他一边将手中的书信递给袁谭,一边简短的讲述出了书信的内容:“甘宁自上党、马超自河内、张任自常山,秦军三路发兵,向邺城攻去了。”

    “当真?”袁谭黯淡的眸色顿时闪过亮光,他不敢置信的向郭图确认道,与此同时,他从郭图手中接过书信,快速摊开,一目十行的扫阅了起来。

    “千真万确啊,公子。”郭图好似心头枷锁得脱,长舒一口气道:“臣在邺城日久,埋伏有几枚棋子,如今这些棋子探明,秦军正向邺城发兵,邺中已经开始戒严备战了。”

    袁谭微微颔首作为回应郭图的话,同时他的目光聚焦在书信上,片刻也不曾移开,待到阅读完这封书信,他眉宇间的阴霾之色瞬间消失,换上了一副快意的神情。

    “好,好,好。”袁谭按纳下大笑开怀的心声,直呼了三个‘好’字,用以表达他内心的喜悦和快意,他饱含辛酸,面色几欲落泪的向郭图言道:“先生,你我如今可得保全性命了。”

    “公子。”郭图笑意盈盈道:“岂止是保全性命,如今邺城受秦军进犯,少公子定然是要退兵还邺,据守邺城退敌,而公子可趁机收略渤海、河间等地,招募兵马,重整旗鼓,复可与少公子抗衡也。”

    “倘若是来日少公子同秦军相持,公子就可引兵西进,趁机谋取邺城,夺回理当属于公子的一切。”

    “且还不止于此,等到公子入主邺城,鹰扬于河朔,而后任贤用能,讲信修睦,再行扫荡群雄之事,创下如泰山之固的霸业,虽九锡亦不足表公子的功业。”

    郭图没有将话说的太满,也是如今汉家虽是倾頽,但还没有到倾覆的时候,所故他认为袁谭可以先谋取九锡,然后行威逼汉家天子的事情,三辞三让,登基称帝。

    袁谭为郭图一席话语,说的面色激荡不已,他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先生金玉良言,谭谨记在心,他日谭如果能如先生所言,迎九锡至府内,必当以先生为相,号曰‘仲父’。”

    “臣郭图,先行拜谢公子。”郭图对于袁谭画下的大饼,他拱手拜谢,给出了隆重至极的礼节。

    “先生不必如此,你我之间,犹如一体,无需重礼。”袁谭施施然的扶起郭图,豪迈的笑了一声。

    此刻袁谭、郭图,君臣相宜,为了共同的目标——袁谭的霸业绸缪了起来。

    二人商议了一番,认为现下还不是松懈的时候,毕竟邺兵就在城外,还没有撤离,天知道袁尚会不会干脆的退兵,所故这几日城池守御方面不能放松,还需激励士卒,守到袁尚退走的时候。

    其次,若是袁尚引兵还邺,同秦军相抗,他们可趁没有外敌的时候,先行派遣使者招诱渤海、河间的郡县,如果有地方长官不从,再行征讨之策。

    总之,袁谭和郭图认为当下是一个天赐的良机,如果不把握好,来日只怕是悔之晚矣,说不好他们连来日都没有了,将会为袁尚督兵加害了去。

    第二日。

    袁谭顶盔掼甲,手持宝剑,一派气势壮丽的登上了平原县的城头,郭图幅巾在头,青衫在身,一副风流雅士的打扮,陪同着袁谭一并登上了城头。

    “果然,我这位好弟弟,却是不愿意就此离去,这是还想谋取平原县。”袁谭指着城下列阵的邺兵,讥讽的道了一句。

    “平原之重,何如邺城的十分之一,少公子怕是昏了头了。”郭图循着袁谭的语气,摇了摇头向城下邺兵嘲笑了一声。

    接着郭图向袁谭剖析道:“公子,以臣下之见,少公子当是不愿这般离去,毕竟都统大兵至此,辛苦旬月,却是不得全功,然邺城危急,只在旬日,十日之内,少公子定然不得不遁去。”

    “先生所言,与谭心同也。”袁谭颔首表示认同:“我就不信,我的这位好弟弟,还能在这待多久,是否敢放任邺城为秦军所围攻。”

    “只是少公子强撑在此,料来往后几日攻势必然迅猛,这一点不得不防,臣下以为须得加强守御,撑到邺兵退走的时候。”郭图透露出一点担忧。

    “当如先生所言。”袁谭从善如流,也是这般急切的时候,容不得他去彷徨和思虑。

    接下来的这几日,如郭图所言,邺兵的攻势有如潮水一般袭来,激荡不休,声势浩大,似是长憋着一口气,不攻取平原县就不打算离去了。

    不过,邺兵攻势虽然迅猛激烈,但袁谭以主帅之重,蹲在城头上,临阵指挥将校进行守御,平原兵见到袁谭都亲自出战,不免士气上涨,硬生生顶住了邺兵迅如疾风骤雨的攻势。

    自袁谭收到秦军攻打邺城的消息,随着时间推移,已然到了第九日。

    又是一日击退了邺兵的攻伐,甲胄齐全的袁谭不免深深的喘了一口气,身体上各处不断向他的大脑传来疲乏的反馈,可袁谭虽是身体疲惫,但他的面上却是洋溢洒脱,不见一分一厘的惫色。

    无他,他的好弟弟袁尚这几日来发了狠劲,但还是没有攻取下他的平原县,只能在城外着人书写劝降的书信,让弓箭手射到城内,许诺保证袁谭的富贵和权柄。

    只是袁尚的厚意,袁谭却是不屑一顾,他的富贵,他的权柄,自认为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取,而不是靠他人去赐予,尤其是他的幼弟袁尚,天下岂有幼弟封赏长兄的事情。

    “公子,以臣之见,三日之内,少公子就当退兵遁去了。”郭图向袁谭表明了他的看法,也是一桩喜讯,而他之所以有这般的喜讯地上,非是他有鬼神莫测之机,而是通过观察城外邺兵的一举一动所得出的。

    “三日却是太久了,只怕不过两日,邺兵就要退走遁去了。”袁谭打趣着笑道,自从得知秦军发兵的消息后,他每日都是喜上枝头,神色快怀。

    “不过关于秦军攻打邺城一事,谭有一二不明。”袁谭向郭图做出垂询的姿态。

    “公子请言。”郭图洗耳恭听道。

    袁谭斟酌片刻,润色好了说辞,接着缓缓道来:“这几日的消息,都是说甘宁、马超、张任督兵攻向邺城,而秦王却是不在河北主持,反倒是还坐镇于河南尹。”

    “这攻打邺城这般大的战事,秦王缘何不临阵指挥,反倒将权柄交给下面的将领呢?是否秦王无意于攻取邺城,这一次还只是试探性的攻打。”

    “嗯…”郭图沉默了片许,而后他斟酌着词语,慢慢道出了他的看法:“臣以为,秦王所以一直身处河南尹,当是为了迷惑住邺城和少公子,让邺城和少公子以为邺城无患,安心的在平原郡征伐。”

    “也就有了秦军三路兵马齐出,邺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事情,至于秦王为何现下还在河南尹,没有赶赴邺城外统帅协调三路人马,或许别有用意,可暂且观之。”

    “至于说秦王此次无意谋取邺城,臣下以为邺城之重,秦王岂无意乎,可能等到邺城方面有所机会的时候,秦王会自河南尹北上赶赴到邺城外,临阵指挥大战。”

    “只能观其后效了。”袁谭闻言,在郭图没有给出肯定答复的情况下,他和郭图一样,静候邺城之战后面的发展,却是不做过多的揣测和推敲。

    第二日。

    “如公子所言,邺兵果是退了。”郭图指着城外正在引军退去的邺兵,喜气洋洋的朝着袁谭笑道,同时他不忘拍了袁谭一句马屁:“昨日臣以为是三日之内,公子言是两日,如今邺兵两日内而退,足可见公子的神机妙算,超乎臣下也。”

    “先生谬赞了,说来也是先生言中在先,谭不过循着先生的话头道了一句罢了。”袁谭一面推辞着郭图的赞誉,一边面上浮起不能自抑的得意之色。

    平原城头欢声笑语,平原城外,袁尚却是面色不佳,眸光黯然,他回首望着平原县,心中暗自道了一句:‘兄长,弟弟我还会回来的,就是下次,平原县定然会落到我的手里。’

    带着遗憾和愤意,袁尚离开了平原县,向着邺城赶赴而去,从他收到田丰、逢纪联袂递来的文书后,已经过了十日,虽是这几日来邺中每每递来文书,言是邺城无恙,但邺城发信、袁尚收信,这里有一日夜的时间差,所故邺城最新的消息,袁尚并不知晓。

    因而袁尚目光西望,但求早一日抵至邺城,击退秦军的这一次进犯。且知道邺城作为他的大本营,万不可落入秦军的手中,不然他的宏图霸业,将化为一场空。

    ……

    荥阳。

    “好一个秦王,竟是遣将校攻伐邺城,而身留于此地。”曹操抚掌一叹,他没有想到,攻伐邺城这般重要的战事,刘璋竟然不亲临前线,反倒是将指挥权交到麾下将校的手中。

    “可曾探明秦军主帅何人?”曹操向郭嘉问起了督三路秦军,攻伐邺城的主帅姓名。

    郭嘉拱手答道:“丞相,据间细刺探到的消息,这一次攻伐邺城的秦军主帅,多半是秦王府的镇东将军、河南尹黄权,所督将校,为辅汉将军甘宁、伏波将军马超、骁骑将军张任三人。”

    “张公义。”曹操想起了这个人,昔日袁术造逆于淮南,他号召州郡共讨袁术,当时刘璋遣送张任都统八百精骑前来助阵,而张任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则是张任的勇武,其人一杆大枪,所向披靡,无一合之敌,二则是张任指挥骑兵作战的能力非常出彩,八百骑施展开来,有如千军万马奔腾驰骋。

    不过攻打邺城是攻城战,曹操思来张任多半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此外伏波将军马超,作为凉州出身的骁骑名将,也是没有什么攻坚的名号传出来,算来只有甘宁有过先登夺城的事迹,可堪在攻打邺城的战事中有所作为。

    等等,曹操眉头一皱,他从秦军将校的配置中,似是察觉到了什么。

    片许后,曹操松开皱起的眉头,向着郭嘉垂问道:“奉孝,以你之见,秦王刘季玉不往河北都统调配兵马,反倒是在此地同我相持,是何用意哉。”

    郭嘉面色恰然,他拱手还禀道:“丞相,思来其中有多层的意图。”

    “且一一道来。”曹操稍稍端正了姿态,静候郭嘉为他剖析。

    郭嘉斟酌道出:“其一,秦王刘季玉督军在此,则我等不敢轻动,不然若是成皋、荥阳为秦军所得,秦军东出就没有了障碍,到时候秦军骁骑驰骋于中原,中原将非丞相所有也。”

    “所故有秦王在此,我等不敢轻动,就不得去干预河北的战事,只能放任秦军和邺兵争个高下,做个旁观者而已。”

    “其二,秦王在此,单是镇东将军黄权在河北督兵,河北方面或将因为不是秦王亲来,而对这行秦军有所轻视。”

    “这里邺城中有田丰这等老成持重的人把守,或是不会因轻视黄权而放松守御,然以袁尚年轻气盛,少年心性,加之因为秦军坏了他攻取平原县的进度,此行返回邺城,怕是不做停留,一路急行,容易中下秦军的埋伏。”

    “围点打援,当是秦军现下的念头。”郭嘉最后总结了一句,简短的给出了他对秦军此行攻伐邺城的看法。

    “奉孝之言,与孤心同也。”曹操感怀的点了点头,他对于郭嘉的回答很是满意,盖因他也是这般认为的,秦军攻打邺城,而刘璋不亲临指挥,是为了让河北松懈大意,河北就容易露出破绽,为秦军所击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