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 第953章 王清华心扉

第953章 王清华心扉

    黄明醒了。

    是在沪海醒来的。

    沪海的医生是高水平的。

    这对乾州来说,是个好消息。

    但对黄明来说,不是。

    他睁开双眼,恢复意识,就要面对自己已经被去势的事实。

    这对黄明来说,是身心俱焚的打击。

    作为一个男人来说,他完全不够格了。

    同时,他还得知丁震兼任了市委书记的位置。

    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最恐怖的是,纪委在病房宣布对他立案调查。

    他当时有一种绝望,这种绝望名叫:我为什么还没死。

    纪委之所以调查他。

    是因为和他喝酒的老板,尤其是给他提供蓝色小药丸的老板主动招供了。

    这位老板的心理素质显然不高,他竹筒倒豆子,将这些年与黄明的‘私下交易’全部和盘托出。而且还提供了相关证据。

    证据链是完整的,所有信息是真实的。

    坦率的说。

    本来没有人想查黄明。

    但有时候,运气这东西很难说。

    又或者说,自作孽不可活。

    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将黄明推向深渊。

    同样的,王清华现在也是惴惴不安,他到乾州考察的时候,明显神色憔悴。

    他担心黄明现在的心理状态,尤其担心他的嘴巴够不够严实。

    王清华和黄明是一条藤上的瓜,黄明是他极力推荐担任乾州市委书记的,而且黄明和他有利益往来。

    如果黄明供出他来。

    他很难全身而退。

    王清华到乾州来,是为了检查各项接待措施的。

    在这方面,他非常仔细,非常认真。

    各方面的了解都非常深入,确保万无一失。

    而他越了解,越发现清河的‘强大’。

    之前,他对苏希是带了有色眼镜的,他从内心里不愿意承认苏希的成绩,甚至私底下腹诽,认为清河的成绩都是靠上面砸资源砸出来,以及苏希通过个人背景拉来的各项投资。甚至对清河的GDP数据嗤之以鼻,称之为好大喜功。

    可这一次,经过深入调查。

    他发现,清河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了省城。

    不仅仅是清河的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治理模式。他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现代化,什么叫做人情味,什么叫做‘为人民服务’。

    清河的营商环境,政府透明度以及服务意识,让他感到汗颜。

    此外,清河在科技领域实实在在的成绩,更是让他瞠目结舌。

    他对丁震感慨:“真是沧海桑田啊。上次来乾州的时候,还是发生山体滑坡的时候。没想到短短两三年时间,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怪不得人都往乾州跑,苏希在治理城市这一块,确实有一套。在搞发展建设这一块,更是独一份。放眼全国,也没有几个官员有他这种能力。他已经具备管理特大型城市的能力。”

    “未来是属于他的啊。”

    王清华发自内心的感慨。

    这也是他第一次真正的认可苏希。

    可惜,晚了点。

    他见到苏希的时候,也是情绪莫名。

    一方面,他不喜欢苏希斗天斗地的性格,另外一方面又不得不佩服苏希超凡的能力。

    他甚至在想:可能就是因为气场不合吧,又或者第一印象没留好。如果一开始,我和苏希搞好关系。只怕现在西康省要由我来话事。哪里轮得着郑民生呢。

    王清华是瞧不上郑民生的。

    他认为郑民生没有气魄,纯粹是官运好,有贵人扶持。如今又有苏希帮他,他才能掌控西康。

    但凡没有苏希帮他搞倒雷家帮。

    王清华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让郑民生的命令不出办公厅。

    王清华对于建设西康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的。

    他想打造强省会战略,将宁泽市打造成西南第一大城市,然后其他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像乾州这样的资源城市就专心搞资源,其他地方搞搞旅游也未尝不可。

    但是,谁想到苏希竟然将乾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城市搞成了科技中心。

    而且短短两三年时间,就除了成绩,初具规模。

    乾州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很多地方的城市面貌已经超越宁泽这位老大哥,而且极具现代化和科技化,各项规划都极其超前。

    用丁震的话来说:立体城市,科技城市,智慧城市,未来城市!

    王清华在离开前会见了苏希。

    苏希向他汇报了清河的各项成绩,苏希讲了各个产业在全球的位置,以及将来能带来什么样的辉煌…。

    这些东西,苏希三年前就讲过。

    甚至形成过报告出现在王清华的办公桌。

    王清华看过,认为是天方夜谭。

    但是现在,亲眼见证之后,他再也不敢有半点轻慢。

    他被征服了。

    他的观念被彻底扭转。

    他说:“苏希,你为西康打造了第二个省会啊。科技省会!”

    苏希没有谦虚,他说:“是的。”

    然后,他又说:“我看了这几年的政府报告,我非常认可省政府围绕宁泽打造西南重点区域城市中心的想法。宁泽是有优势的。而且,我觉得宁泽不仅要成为西南中心,还要成为整个东南亚的中心。”

    王清华闻言眼前一亮,他没想到苏希的想法竟然能和自己不谋而合。

    王清华确实是这么想的。

    能做到他这个级别的,哪有等闲之辈。

    他说:“你详细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然后,苏希就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

    王清华听得不停点头。

    他深以为然。

    甚至有心灵契合的感觉。

    两人不知不觉的就聊了两个小时。

    聊到最后,王清华叹了口气。

    然后,他问苏希:“苏希同志,如果当初我向你抛出橄榄枝,你会不会跟我走?”

    苏希微微一笑,他说:“王清华同志,我不跟随任何人的脚步。只有组织能够考验我。”

    王清华先是一愣,随后笑了。他说:“如果是别人说这种话,我会觉得志大才疏,情商浅薄。但是你说这句话,我竟然无法反驳。”

    他站起身,说:“今天和你聊天很投机。希望你继续进步。如果有机会,我推荐你到宁泽市任职。以你的能力,完全能管理好我们的省会城市。宁泽也只有在你的带领下,才能实现我们刚才所畅想的宏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