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贼天子 >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天家三四子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天家三四子

    这个事情,的确跟老三没有什么关系。

    反而,是老三点醒了李云。

    一直以来,李云自以为,自己做事情已经相当小心谨慎,尤其是在这种国家大政上,他更是步步为营,甚至开国初年,他都没有着手进行太大的变更,等到国家恢复了一些元气,新朝正式深入人心之后,他才开始了自己的一系列改革。

    即便是这个改革,他也同样是小心翼翼,章武八年,他先是自己去了一趟江东,又过了两年,才开始了江东新政,而且是试行。

    到现在为止,已经七年时间了。

    他觉得,自己这样小心谨慎,新政总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但事实上,国家政体摆在这里,一方面进步,一定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种问题,不止是现在的李云没有办法解决,另外一个世界其实也没有人能够解决。

    三皇子离开之后,李皇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半晌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喃喃低语。

    “现在,最好的法子,就是坐视不理。”

    李皇帝喃喃低语:“视而不见。”

    至少…会比旧周的日子好过许多许多。

    想到这里,李皇帝深呼吸了几口气,目光闪动不定。

    过了许久,他才握紧了拳头,依旧喃喃低语。

    “不行。”

    “至少在章武朝不行。”

    李皇帝打定了主意,口中吐出一口浊气。

    就在这个时候,大太监顾常小心翼翼走了进来,对着李云低头道:“陛下,该用午膳了。”

    李云摆了摆手:“没胃口,今日中午不吃了。”

    顾太监犹豫了一下,才点头应是,然后开口道:“太子殿下也来了,说想见您。”

    李云抬头看了看顾常,随即开口说道:“让他进来罢。”

    “是。”

    顾常低头应是,退出了甘露殿,没过多久,太子殿下便踱步走了进来,对着天子躬身行礼:“父皇。”

    李云兴致缺缺,只是“嗯”了一声。

    太子看了看李云,问道:“儿臣听说您上午动了肝火,去询问了几位相公还有三郎,大概知道了一些。”

    太子低头道:“身为臣子,当为君分忧,替父解愁。”

    他看向李云,沉声道:“江东一些商贾,道德沦丧,儿臣以为,当立刻给江东以及三司衙门下诏,让他们拿人严审!”

    皇帝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太子坐下,等太子落座之后,皇帝才看着他,开口道:“那些拐卖人口,签下卖身契的,当然可以按律严惩,地方按照规矩,发卖的人口,又该如何惩治?”

    太子看着李云,不假思索的说道:“他们气着了父皇,便是最大的罪过。”

    太子这话,并没有什么错处。

    帝制时代,皇帝说是天子,其实就是老百姓头上的天。

    毕竟皇天上帝是不会说话的,但是天子会说话。

    皇帝的意志,凌驾于律法之上,单单是惹恼了天子,立刻就可以拿人审问,到时候想给安置什么罪名,就给安置什么罪名。

    皇帝看了看太子,欲言又止,随即长叹了一口气。

    太子跟他,毕竟还是不一样的,他生长在这个时代,自小见识的东西,受的教育,都是这个时代东西。

    因此,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看法,自然与李云不一样。

    这一点,李云并不怪他,也没有可以指责的点。

    他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孩子。”

    听了这两个字,太子连忙站了起来,走到了父亲面前,低头道:“儿子在。”

    皇帝看了看他,开口说道:“知道历朝历代,为什么要制定规矩吗?”

    太子想了想,低头道:“请父皇教诲。”

    “规矩,是用来束缚天下人的。”

    李云看着自己的大儿子,顿了顿,继续说道:“你我,或者说我们李家宗室,就是这套规矩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同样受益的,还有朝廷里的那些官员,以及上上下下的各级官吏。”

    “只有这些人得了好处,他们才会依附朝廷这棵大树,让朝廷长久存在,所以规矩不能坏。”

    “哪怕你我父子,有坏规矩的能力,也尽量不要坏了这些规矩。”

    太子想了想,问道:“那规矩可以改?”

    李云点头道:“可以改。”

    “但不能朝令夕改。”

    李云语重心长的说道:“这是一套规则,所有人都在规则里头,各行其是,有坏了规矩的,自然会有律法规矩惩处。”

    “如果定制之人不遵从这些规矩,或者朝令夕改,时间长了。”

    “也就没有人跟咱们李家玩了。”

    李云看着太子,问道:“能理解吗?”

    这几句话,都是最高统治者需要理解的深层规则。

    换句话说,是帝王之术。

    李云对于这个大儿子,从来没有什么藏私,能教的时候,他都是尽心去教。

    太子低头道:“孩儿记下了。”

    李云“嗯”了一声,继续说道:“奴籍制度,如今这个天下,到没到废除的时机,为父还看不清楚,但是从江东道开始,以后要定下规矩,家奴不得进去作坊以及工坊做工。”

    太子看了看李云,摇头道:“父皇,这样是不成的,这个规矩定下去,那些人恐怕会把作坊里的事情,搬到自己家里。”

    李云神色平静:“各级衙门,重新理清户籍,要是他们有本事,躲得过地方衙门的查验,就让他们这么干就是了。”

    皇帝闷哼道:“贿赂官府的钱,恐怕不比雇佣工人要来得少。”

    “况且,只要日子好过起来,也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卖身为奴。”

    李云挥了挥手,开口道:“这个事情暂时就这么定了,你这几天,跟中书的人一起,把规矩定下来,同时行文江东以及金陵衙门。”

    “跟他们说,严厉打击拐卖人口。”

    “拐卖人口,定为重罪,一旦坐实。”

    皇帝冷声道:“轻则流三千里,重则处死。”

    太子立刻低头。

    “儿臣遵命。”

    …………

    就在皇帝陛下与太子,在甘露殿议事的时候,洛阳城里最火的酒楼鸿福楼二楼雅间,一身蓝色锦衣的郑王李苍,正与一个青衣的年轻人隔桌对坐。

    二人碰了一杯之后,青衣的年轻人笑着说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三哥怎么想起来请我吃酒了?”

    这位青衣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受封肃王的皇四子李统。

    李苍仰头一饮而尽,然后笑着说道:“这段时间,在东南公干,没有赶上四郎封王,如今好容易从东南回来了,咱们兄弟两个,当然要聚上一聚。”

    “而且。”

    李苍笑着说道:“洛阳城里的人都说我发了财,我请四郎吃酒,不是合情合理。”

    当今皇帝诸子之中,前三个儿子,要比后面的儿子,大上不少岁,太子殿下今年已经二十五岁,二皇子二十三岁,郑王李苍,也已经二十二岁了。

    但是皇四子李统,只十七岁左右,是李云当年入主中原之后,才生下来的皇子。

    因此,虽然二人一个老三一个老四,但是四皇子对于这位三兄,还是有些敬畏之心的。

    毕竟差了许多岁,他心里总觉得三个哥哥都神秘莫测。

    他主动斟酒,跟李苍喝了一杯之后,才开口笑道:“我也听说,三哥这几年发了大财。”

    三皇子李苍跟他又碰了一杯,然后看着李统,开口笑道:“四郎以后,说不定要比三哥强的多了。”

    “三哥取笑了。”

    李统苦笑道:“西北之地,小弟能不能吃得了这个苦头还是两说。”

    郑王爷摇了摇头:“四郎大抵不知道,从父皇开国之后,西域商路比起从前,贸易往来已经多出了许多倍,也因为这个原因,这几年父皇才让陈大将军着手贯通西域。”

    “如今西域已经贯通,往后西域商路,会成为大唐最繁华的商路之一。”

    他看着肃王李统,笑着说道。

    “老四你,很快就要发达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