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铁券,李云本来是不打算搞的,因此开国半年,一直没有消息,不过从上一次跟杜谦说完新税法之后,杜谦就建议李云,弄一批丹书铁券出来。
算是安抚那些功臣了。
大多数人,都是很想要这个东西的,毕竟当今的李皇帝,规矩极多,不与他们作奸犯科,更不许他们为非作歹,而且军中有稽查司,文官里有御史台,还有个神出鬼没的九司盯着他们,所有人都不免有些战战兢兢。
若是得了丹书铁券,不仅可以免死,而且一些特殊的场景,还可以免罪。
要知道,历史上一些朝代的丹书铁券,最多可以免罪十余次之多,相当好用。
当然了,这玩意儿到底好不好用,全看皇帝本人心情好不好,而且就算当今这位李皇帝认,后世的李皇帝也未必会认。
但是不管怎么说,多数人还是想要这个玩意的。
尤其是军中的那些将领,他们大多数没有读过什么书,当了官之后,对于史书也是一知半解,能够拿到这个免罪凭证,很多人当然是高兴的。
但是李祯不一样。
他是官二代,准确来说应该是官三代,因为他的祖父便是旧周的高官,只是到了其父李仝那里,才坐稳了河东节度使的位置。
作为官宦世家,他是读过书的,虽然不精通,不可能像杜谦那样博学,但是史书上的事情,他也略微知道一些。
听了李云的话,李祯连忙低着头,开口说道:“陛下,臣诚心侍奉新朝,也全然相信陛下,相信圣朝不会为难忠良,丹书铁券…”
“臣有没有,都不甚要紧。”
李云笑呵呵的看着他,开口说道:“不必害怕,李卿应该知道,从东南创业以来,朕说过的话从来算数。”
他正色道:“朕发下去的丹书铁券,也都作数。”
“除谋逆外,俱可以免罪免死。”
听到这句话,李祯也有一些心动,他对着李云深深下拜,叩首道:“臣,拜谢圣上。”
李云对着他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今日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李卿先下去休息,吏部任命你的文书,三日之内就会发下去,到时候你便是新唐的兵部侍郎了。”
说到这里,李皇帝顿了顿,又说到:“李卿的那个兄弟李槲,也颇有一些能耐,这一次征讨关中如果顺利,将来朕就留他在军中统兵,授他一个将军。”
李祯微微低头,谢了天子恩德。
他心里明白,将来他那个六弟,即便会留在军中做将军,也一定不是再带河东军,而是带原来的江东军。
曾经的河东军,很快就要被拆分,不复存在。
他谢了恩之后,低头告辞离开,李云只是“嗯”了一声,也没有抬头,任由这位曾经的河东节度使离开。
等到李祯完全离开之后,他才抬头看了一眼李祯的背影。
其实,河东李氏的这一次投降,功劳还真是不小,毕竟这是七八万军队,以及十几个州的归顺,按照道理来说,最少也应该给李家一个国公,甚至给个郡王也不为过。
不过,苏晟给李云的来信中,大概跟李云沟通了一下,再加上李云自己本人的意志,他已经准备将河东李氏,给一拆为二了。
李祯这一支是一枝,李槲那边又是一枝,这样将来,河东李氏就再不会有任何威胁,因此对他们的封赏,就要往下压一压。
念及此处,李某人看了看殿外的天空,微微眯了眯眼睛。
“也不知太原那里,进展如何。”
…………
章武元年六月中。
洛阳城外的军器监作坊之中,只穿了一身单衣的李云,正带着孟青一起,巡视新制出来的兵器。
其中有刀,有枪,还有甲胄,以及李某人弄出来的火药火器。
不过今天有些特殊,除了这些东西以外,有个新东西,已经面世了。
李云手里拿着一柄长枪,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然后握住枪柄中间,将枪尾夹在腋下,单手抖出了一个漂亮的枪花,然后随手丢给一旁的孟青,笑着说道:“这批枪不错,你试试。”
孟青很利落的接了过去,放在手里试了一下,然后点头道:“是不错,枪杆料子很好,比前几年的枪好多了。”
李云笑着说道:“这一批杆子,在桐油里泡了一两年了,是要比先前的好。”
“不过嘛。”
李云摇了摇头:“有些轻了,不如我那杆枪趁手。”
说着,他扭头看了看孟青,笑着说道:“我那杆枪,还是当年在青阳做都头的时候,县城里一个制枪的好手送我的,一转眼十年了,也不知道那位老兄现在如何了,哪天让九司的人去看一看,如果那老哥还在,就将他寻到洛阳来,给个官职差事。”
“也算报答了当年情分了。”
孟青点头,笑着说道:“上位那杆枪我摸过,太沉了,一般人可使不来。”
李云闻言,有些惋惜:“那枪是极好的,前些年跟着我,也算是立了不少功劳,只是最近好几年时间,都没有用武之处了。”
他看着孟青,问道:“你要不要,要我送你。”
孟青连忙摇头:“上位的东西,我可使不来。”
李云哑然一笑:“就是稍重一些的枪而已,你小子也会拍马屁了。”
“走走走。”
李某人看了一眼四周,笑着说道:“新东西已经弄出来了,我带你去瞧瞧去。”
“是。”
孟青跟在李云身后,朝着一处空旷的空地走去,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上位,属下已经休息的差不多了,属下想要这个月,就离开洛阳,去青州接管平卢军。”
“免得时间拖得长了,青州那里生出什么乱子。”
李云回头看了他一眼。
“不是说等你那夫人有了身孕之后再离开吗?你那新婚的夫人,已经怀了?”
“不知道。”
孟青挠了挠头,低头道:“也不知道怀了没有,但是属下总是惦念着上位交办的差事,想着去青州看一看。”
他看着李云,脸上露出笑容:“上位,属下又不是以前那个校尉了,现在怎么说,也勉强算是主将,且不说今年不会跟契丹人放对,只是做一些准备,便是真跟他们碰上了。”
“属下也是在中军之中,上不了前线,也出不了问题。”
李云看了看他,叹了口气:“可惜公孙皓伤的太重了,要不然让他陪着你一起去,我也能放心一些。”
提起公孙皓,李云想了想,开口说道:“公孙皓估计最近几天,就要到洛阳来了,到时候你要走的话,把他那儿子也带上,爷俩替朝廷立功不小,他那儿子也是个材料,跟在你手底下,当个副将或者将军使用罢。”
如今,唐军的军官职位,基本上都往上抬了一抬,像是孟青这种,他虽然还是将军,但实际上,领兵出征的时候,是以主将的身份出征,手底下会有好几号,甚至近十个将军。
现在的将军,就是从前江东军中那些一个人领好几个都尉营的都尉们。
孟青低头应了声是,然后看了看四周,问道:“上位,军器监弄出来什么新东西了,您要带我来这里看?”
“一会儿你看了就知道了。”
李云看着孟青,笑着说道:“这玩意儿,在金陵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一些雏形了,但是那个时候,咱们并不是只攻一地,战战拉的太长,再加上数量也不多,就一直没有用在战场上。”
“如今,我们需要专打一处了,这东西也就派上了用场。”
说话间,李云指了指前方:“看,就是这些东西了。”
“军器监现在弄出了二十门,你分去一半,另一半过几天,我差人给苏大将军送去。”
孟青顺着李云手指的方向往前看,只见前方不远处,有两个差不多一人高的大家伙,被十几个匠人以及兵丁看守者。
这些大家伙上,俱都盖着红布,看不清底下,到底是什么物事。
旁边的竹筐里,放着一颗颗圆形的弹丸,摆了一整筐。
孟青左看看右看看,只认出来这两个大家伙边上,放着的一些火药,他有些好奇,扭头看着李云,问道:“上位,这是何物?”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李某人大步上前,附近的一众匠人,俱都跪拜行礼,口称陛下。
随着他一声令下,两块红布被人扯去,露出了红布底下的大家伙。
这是两辆车,车上各自拉着一个管状物。
两根铁管昂扬向天,虽然静静不动,但是不知怎么,却分明透出了一股…
狰狞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