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732章 刘璋

第732章 刘璋

    刘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人。

    汉室宗亲,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焉幼子,继任益州牧,割据一方,因其暗弱无能,被刘备夺走益州。

    兴平元年,刘焉病逝,刘璋继任为益州牧。当时部下督义司马张鲁在汉中越发骄纵,不服从刘璋。

    刘璋杀掉张鲁母亲及弟弟,又多次派遣庞羲等人进攻张鲁,但多次战败。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璋听说曹操南征荆州,派遣使者向曹操致敬,加授振威将军。

    不久,刘璋又派别驾张松拜见曹操,未得礼遇。张松返回益州,故意诋毁曹操,又和法正建议刘璋迎接豫州牧刘备入川;

    下属黄权、王累竭力劝阻,刘璋不听。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率军抵达涪县(今四川绵阳),刘璋率众前往迎接,欢宴百日。

    刘备假意率兵讨伐张鲁,抵达葭萌县(今四川广元昭化境内),次年南攻刘璋,势如破竹。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兵临成都城下,刘璋开城投降。刘备占领益州,将刘璋安置在南郡公安县。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袭杀关羽,占领荆州,任命刘璋为益州牧,驻扎在秭归县。不久,刘璋病逝。

    时人对刘璋评价不高,诸葛亮、彭羕都直言“刘璋暗弱”,晋朝史家陈寿和常璩也认为刘璋才能平庸,不足以守土安民。

    但晋朝史家张璠、南宋学者叶适认为,刘璋虽然暗弱平庸,却并非昏聩之主,他治理益州,国富民盛,有功于百姓。

    刘璋是益州牧刘焉最小的一个儿子,早年跟随汉献帝在长安担任奉车都尉。

    刘焉图谋割据益州,汉献帝派遣刘璋前往益州,晓谕刘焉应该谨守本分,没想到刘焉直接将刘璋留在了益州。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刘焉病逝,帐下司马赵韪、治中从事王商等人偏爱刘璋的温和仁慈,于是共同上奏朝廷推举刘璋继承父职。

    时逢京城大乱,不能派遣接替的官员,于是朝廷下诏任命刘璋为监军使者,兼任益州牧,又任命赵韪为征东中郎将,让他们出兵讨伐荆州牧刘表。

    刘璋继任益州牧后,将领沈弥、娄发、甘宁起事,与荆州别驾刘阖一同进攻刘璋,兵败后奔荆州。

    据守汉中的张鲁越发骄纵,不服从刘璋的命令。张鲁袭击别部司马张修,将他杀害,吞并其部众;

    刘璋大怒,于是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两家因此变成仇敌。刘璋多次派遣部将庞羲等人进攻张鲁,但却一再被张鲁击败。

    刘璋听从蹇胤的建议,将原来的巴郡改为巴西郡,永宁郡改为巴郡,固陵郡改为巴东郡,是为“三巴“。

    张鲁的部下多是巴西郡人,刘璋于是任命庞羲为巴西郡太守,领兵抵御张鲁。

    庞羲与刘璋是世交,当初刘璋两位兄长在长安叛乱被诛,庞羲曾救下刘璋的儿子,因此刘璋对庞羲很信任。

    但是庞羲担任巴西郡太守后,有人向刘璋构陷庞羲,两人的关系出现裂痕;庞羲多次进谏刘璋不成,也心怀怨恨。

    当时东州兵侵占益州本土百姓的田地,刘璋不能禁止,法度废弛,益州士族和百姓都因此心怀怨恨;

    而赵韪深得人心,刘璋委任他抚慰益州士民。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赵韪暗中与荆州牧刘表往来,又阴谋勾结益州豪强起兵反叛,进攻刘璋。

    刘璋据守成都,东州兵畏惧赵韪,于是齐心协力帮助刘璋,殊死战斗,这才击败叛军,赵韪兵败被杀。

    庞羲以及赵韪的事情,都是因为刘璋暗弱,缺乏明断,偏信谗言造成的。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璋听说曹操出兵征讨荆州,于是派遣河内郡人阴溥为使者,前去向曹操致敬。

    曹操表奏刘璋为振威将军,刘璋的兄长刘瑁为平寇将军。不久,刘瑁因得了疯病而去世。

    刘璋又派遣别驾从事张肃为使者拜见曹操,送去蜀兵三百人以及其他贡品,曹操任命张肃为广汉郡太守。

    同年年底,刘璋又派别驾从事张松为使者,前去拜见曹操。曹操当时已平定荆州,赶走刘备,得意之余,对张松既未慰劳也不看重,张松怨恨不已。

    恰逢曹操在赤壁战败,张松回到益州后,就在刘璋面前诋毁曹操,劝其与曹操断绝关系。

    张松建议,豫州牧刘备也是汉室宗亲,不如与之交好,以借助其力量抵抗曹操。

    刘璋欣然同意,派遣法正作为使者与刘备建立联系,又指示法正和孟达送去数千兵卒协助刘备镇守驻地。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派遣部将钟繇率兵进攻汉中张鲁。刘璋听说后,深感恐惧。

    张松再次向刘璋建议,如今益州境内领兵将领如庞羲、李异等人,都凭借功劳骄纵放肆;

    而曹操兵强马壮,纵横无敌,如果他攻破汉中,再南下进攻益州,无人能够抵抗。如今的对策,不如迎接刘备前来益州,协助抵抗曹操的大军。

    刘璋又听信了张松的话,派遣军议校尉法正前往邀请刘备入川。

    法正暗中向刘备献计策,刘璋懦弱,倘若以张松作为内应,趁机攻占益州易如反掌。

    刘备大喜,于是留下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率领万余人逆江西进,前往益州。

    主簿黄权听说后,竭力劝阻刘璋,从事王累更是则把自己倒吊在州府大门之前,不惜以死劝谏刘璋。

    刘璋一概不听,而且还下令沿途官府对刘备的军队予以接待,让刘备进入益州,有宾至如归之感。

    刘备的军队达到江州北面,再经过垫江县走水路到达涪县(今四川绵阳)。涪县距离成都北面三百六十里,刘璋亲自带领步骑三万多人前往涪城与刘备相会。

    张松暗中让法正告诉刘备,刘璋前来,正好趁机将他拿下,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夺取益州。

    刘备认为初入益州,恩威未定,不可冒然动手。刘璋表奏朝廷推举刘备为大司马,兼任司隶校尉;

    刘备也表奏朝廷推举刘璋为镇西大将军,兼任益州牧。刘璋到达涪县,两军相会,欢宴百日。

    刘璋资助刘备粮草甲兵,让他率军攻打汉中张鲁,然后告别刘备,返回成都。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的军队驻扎在葭萌县(今四川广元昭化境内),收揽人心。

    曹操南征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援。刘备向刘璋请求派兵万人,给予粮草资助,但刘璋只答应派兵四千,粮草减半。

    恰逢张松写信给法正,奉劝刘备不可离开。兄长张肃得知张松的阴谋,担心被连累,向刘璋告密,刘璋于是诛杀张松,又命令益州各路关口不许刘备的军队通过。

    刘备在谋士庞统的建议下,诱斩刘璋的部将杨怀、高沛,然后率兵攻打刘璋,进占涪城(今四川绵阳)。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璋派遣部将张任、吴懿等人率兵前往涪城阻击刘备,全都战败,退守绵竹,吴懿率部投降刘备。

    刘备率军攻打绵竹,刘璋又派遣部将李严、费观等人前往阻击,李严、费观径直率部投降刘备。

    刘备的军队势如破竹,在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包围刘璋的儿子刘循。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溯江而上,攻占巴郡。同年夏天,刘备攻破雒城,与诸葛亮、张飞等人合兵一处,包围成都。

    法正写信给刘璋,分析形势,劝他出城投降,刘璋没有回信。恰逢偏将军马超从汉中率众前来投奔,刘备大喜,让马超的军队驻扎在城北。

    刘璋得知后,深感恐惧,而蜀郡太守许靖打算出城投降,事情败露,刘璋也没有诛杀他。

    刘备围困成都数十天,当时成都城里还有精兵三万,粮草可以支撑两年,众将士都打算坚守力战。

    刘璋却认为,自己和父亲主政益州二十多年,没有给百姓带来实惠,如今反而让百姓承受了三年的战乱,心中不安。

    刘璋于是派遣使者拜见刘备,刘备又派从事简雍入城劝说刘璋。刘璋素来敬重简雍,于是打开城门,献城投降。

    刘备既得益州,将刘璋安置到南郡的公安县,把家产及振威将军的印章和绶带都还给刘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袭杀关羽,占领荆州,任命刘璋为益州牧,驻扎在秭归县(今湖北宜昌)。

    不久,刘璋病逝。刘璋死后,南中地区的豪强雍闿占据益州郡反叛刘备,投降孙吴。孙权又委任刘璋的儿子刘阐为益州刺史,驻守在交州与益州的交界处。

    后来刘阐投奔孙吴,官至御史中丞。刘璋的另一个儿子刘循则被刘备留在成都,担任奉车中郎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皇室宗亲刘璋坐拥益州天府之土,却不像曹操、袁绍、孙策等人逐鹿中原,建功立业,更不像后来占据益州的刘备、诸葛亮那样四处征伐,图谋兴复汉室,一统天下。

    刘璋胸无大志,在当时可谓天下皆知,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对刘璋的评价是“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劝刘备早日下手。

    刘璋与刘备这样的世之枭雄相比或许暗弱,但说他不知存恤百姓,则是诸葛亮的污蔑。

    实际上,刘备能够鸠占鹊巢,抢夺益州,既得益于刘璋暗弱,也与刘璋心系百姓有很大关系。

    也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他心系百姓,他才被诸葛亮、刘备这样的人视为“暗弱”。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璋得知曹操将讨伐汉中张鲁,担心祸及益州,恐惧异常,遂不顾众人劝阻邀请刘备入蜀,助他保卫益州北境。

    刘璋此举可谓引狼入室,诸葛亮早在隆中对时就建议刘备夺取益州作为根据地。

    如今机会送上门来,刘备自然不会放过,“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也就是说刘备亲自率领数万大军进入益州。

    刘璋喜出望外,把刘备当亲兄弟对待,向其军队提供了巨额物资,“前后馈赠以巨亿计”,以至于使刘备产生了“入境如归”之感,也就是家的感觉。

    此时刘璋和刘备的关系,相当于老板和雇佣军,此时刘备“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

    然而并没有,刘备北上走到葭萌关就停下来了,他在这里“广树恩德,以收众心”,也就是说,刘备用刘璋给他的资助收买人心,而不是履行与刘璋的约定,去攻打汉中的张鲁,作益州的屏障。可以说,刘备已经违约在先了。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南征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就给刘璋写信,说孙权和自己唇齿相依,关羽在荆州也势单力薄,张鲁则不过自守之贼,不足为虑,因此请刘璋再给他一万人马和大量军需物资,他刘备好回荆州救援孙权。

    刘璋虽然暗弱,但也不是傻子,他对刘备在葭萌关的动作本有怀疑,如今听说他要回荆州支援孙权更是恼火,便只肯给兵四千,其余减半。

    哪怕现在刘璋什么都不给,要求刘备立刻滚出荆州,也是合情合理的。更何况,刘璋这时候还发现刘备与自己的谋士张松暗通曲款,意图鸠占鹊巢,取自己而代之。

    此时,刘备的獠牙也终于露了出来,因为他一开始要的就是整个益州,之前的种种作为都是在迷惑刘璋罢了。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刘备向刘璋开战的借口竟然是他刘备“为益州征强敌”,而刘璋“积财吝赏”。也就是刘备指责刘璋很小气,他劳苦功高,却没有得到应得的赏赐。

    此时的刘璋终于领教了刘备的枭雄本色,不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到头来还要被反咬一口。

    虽说刘璋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对他深深的恶意,但在接下来与刘备的战争中,他却始终坚守道德底线,不忘存恤百姓,哪怕他自己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