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沪市,人流川流不息,一派黄金周该有的繁荣景象。
日活已经超过2.5亿的某音,极大的带动了各地方的旅游,话说回来,某音的推广虽然离不开俊男靓女,但是从切入点来说,相对于传统互联网企业还是要高端一些的。
腾迅的QQ,包括其他一些社交APP的推广,都离开低俗营销,这里面还包括字节旗下的其他一些APP也是如此,但是某音从推广开始,似乎就摆脱了这种模式。
俊男靓女人人都爱,小企业为了生存用上这种低俗营销的小手段推广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大企业玩这套,多多少少就有点跌份儿了。
尤其是WX,推广之时的腾迅可是已经有相当大规模的了。
某音前期的推广还是很小清新的,对一些地方文化的推广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带火了不少地方性的旅游,从这一点来看就显得要高大上很多了。
“夜景挺美,不过我们没时间看了,走吧。”
外滩的景色很美,但是他们是没有时间停留下来欣赏的,刘方易没有拒绝檀锦程的报价,只是说要回去考虑考虑,这是一个不错的信号。
对于英柯医疗发起的收购是从年初开始计划的,看起来略显仓促,但是其实时机恰到好处,两年前英柯医疗奔赴A股,正值意气风发之际,根本不可能完成收购。
再早的话,没有上市的英柯其实也不差钱,当一家企业不差钱的时候,就是收购最难的时机,不然就是强行收购了。
而现在却不一样,上市两年的英柯医疗虽然业绩增长平缓,股价表现也不行,但是无论从负债还是从经营现金流来看,都是相当健康的,截止到一季度,英柯账上有包括现金以及有价物在内超过6000万元的现金储备。
这对于一家年利润不过两亿元左右的企业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由此可以看出刘方易带领之下走的还是非常稳健的。
但是再是稳健的公司都要发展,而今年就是英柯计划发展当中的一年,年初刘方易制定了公司手套总产能提升到190亿只的扩张方案。
皖省,赣省等多个手套项目启动,淮北生产基地更是要在今年正式投产。
扩张需要的是什么,就是钱啊,而眼下无论是英柯本身还是刘方易自己都是非常缺钱的,在檀锦程接触他之前,他已经通过多次向券商质押股份的方式融资了。
很可惜,除了这种方式以及贷款之外,刘方易似乎是找不到太好的办法进行融资,而股权质押这玩意儿也不能多押,在股价表现不给力的情况下,很容易爆仓的。
檀锦程的出现,给了他跟英柯更多的选择。
偏偏这个时间节点选得也很好,在英柯计划发行可转债融资的三个月之前,此时的刘方易对于要不要发行可转债还有些犹豫,因为他不知道市场会不会买账。
按照计划当中的扩张,英柯目前资金的缺口差不多是5亿元左右,这笔资金对于财大气粗的檀锦程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却难倒了刘方易。
近期以来,他也是一直在为这笔资金缺口奔走,檀锦程找上门他自然是开心的,但是要交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还是非常犹豫的。
他考虑过减持股份,但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是没这个打算的。
“增发吧,增发的方式是最好的,通过增发以及发行可转债,我们再认购可转债,初期我们可以成为第二大股东,等到了一定时间之后,我们可以再成为第一大股东。”
按照公司法通用规则,刘方易是可以转让其所持有股份的,但是按照通常上市之后的约定,在上市不足36个月之间,创始人一般是不会转让公司股份的。
说服刘方易转让其股份,给予刘方易一定的未来公司发展的决策权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补偿,同时承诺保持公司经营稳定等等,这是最为可行的方式。
不过这种方式需要得到证监会的批准,直接一次性成为第一大股东的限制因素太多了,毕竟英柯上市还不足36个月,也容易引起较大的争议。
另外檀锦程对刘方易强调的这次的出资是以他私人的名义,也就是说是他私人的一笔投资,跟巨量引擎关系不大。
檀锦程给出的理由是对于医疗行业的投资,并不属于巨量引擎的主营投资方向,更多的是一个辅助项目,出于对公司利益的考虑,收购的大部分资金由他本人出资要更为合适一些。
不过在刘方易看来,檀锦程出资跟巨量出资区别不大,还不都是他说了算。
既然对方不介意自己多花钱,那他当然也无所谓,不过刘方易总觉得檀锦程以个人出资的方式介入到此次收购背后,还是有一些其他的用意,只不过是什么用意他搞不清楚。
“确实有其他的用意,我对英科医疗寻求收购,又不会影响公司的持续性发展,但是医疗也确实不是我们的主营业务,给他说的理由其实是真的。”
不过话肯定是没有说完的,以个人名义的话,在今后做事方面要方便一些,同时他的钱也算是花出去了。
一直以来,檀锦程给人的印象就是有钱,太有钱了,这种有钱不仅仅是体现在他的身家上,充裕的现金流是檀锦程在投资业务上最大的体现。
尉来这一次对供应链,物流,人事,生产等等全方位的变革,哪一项都是需要大量资金,增加公司运营成本,大大小小的股东们不是没有意见。
虽然说檀锦程有否决的权利,但如果不是他财大气粗,股东们认可他的实力,这种变革一样是困难重重。
例如当初董小姐想收购银隆,就被格力大大小小的股东联手给否决了,逼得她是动用自己的资金来进行收购,董小姐在格力同样是说一不二,但某些事情一样没法随心所欲。
个人实力强悍,是檀锦程立身的根本,但同时檀锦程本身还有一项争议,那就是他真的不怎么花钱。
以檀锦程现有的身家,买车买房,或者是其他个人方面的消费对于他来说已经不能算是真正的花钱,哪怕是买下一栋楼,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认为这是“小钱。”
钱嘛,挣了就得花出去,做投资就是最好的方式了。
一次性花个几亿,十来亿收购一家公司,就是体现他花钱的最好方式。
“你们跟进一下,跟现有的大大小小股东们沟通一下,看看谁有转让手里股份的意思,价格方面的话我们可以商量。”
如果走增发的方式,那花的钱实际上还是要少一些的,上市公司增发股份,一般情况下是按照20个交易日平均股份的九折来增发的,很少会有溢价增发的。
英柯医疗目前二级市场上的流通股约占其总股本的50%左右,主要分布在基金与散户手中,其中像是早期主要的投资者如深创投,云启资本他们的持股比例要高一些的。
搞定这些基金投资者,那他至少可以拿到5%到10%之间持股比例,形成第一次举牌了。
实际上对于上市公司的收购,只要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形成默契,还是比较容易的,毕竟上市公司一切的交易都是摆在阳光之下,一个愿买一个愿卖。
A股对上市公司原始股东以及董监高的减持做出各种限制,更多的不是不让他们卖,而是怕他们上市之后直接把公司给卖了。
大部分公司上市,其实就是奔着卖公司来的。
五一假期期间,虽然与刘方易再没有见面,但檀锦程与其一直保持着电话沟通,就收购的可行性方案做各方面的讨论,在檀锦程答应收购之后依然可以保留其大部分股份以及管理权,并且分析了注资之后带来的好处之后。
刘方易的态度渐渐有了一些软化。
从前的扬子汽车,现在魅族手机以及地平线机器人,这些知名的公司第一大股东都是檀锦程,但是在实际经营上走的却是职业经理人的方式。
檀锦程不管公司的实际运营,也给予经理人一定的股权以及话语权,让其在经营过程当中有更多的自主权,这种可以看作是合作的模式,让这几家企业发展得非常的顺利。
在医疗器械这个行业里,如果利用好檀锦程的资金,无论是第一大股东,还是第二大股东,对英柯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当下的英柯是真的需要这笔钱啊。
不过眼下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儿,就是要说服包括证监会等等在内的监管机构,无论是直接转让还是增发,亦或是其他的方式,都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
“那等国庆节之后贵公司可能召开一次董事会或者是临时股东大会,不过在这之前,我会在二级市场先行收购贵公司一部分股分,这一点还请刘总理解。”
“理解,完全能够理解,英柯欢迎檀总的投资。”
几天交流下来,刘方易也发现这位年轻的富豪虽然说话直接,但并没有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度,这让他心理压力小了不少,毕竟对方如果想要强行收购英柯,哪怕他有着超过40%的股份,办法还是有很多的。
2019年5月6日,五一假期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
A股在四月初反弹至3288点位高点,连续调整近一个月之后,在五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里就给了投资者一个当头棒喝,三大指数齐齐暴跌。
原因嘛,无非还是太平洋对岸的老头儿又在搞事儿了,五一休市的日子里,推特办公的老头儿表示会从5月10日起对华价值2000亿美刀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
老头儿的反复无常,也让之前与檀锦程有过深淡的李书富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人的敏锐性,尉来在四月份一切看起来迷惑性的行为也就解释得通了。
“我们也打算学习你们,建立起两套机制来,以应对将来市场的变化。”
“这是好事啊,话说回来,到时候如果有需求的话,咱们两家可以合作应对一下,在国内我们是竞争者,但是在国际环境下我们完全是合作者啊,包括其他友商都是一样的啊。”
“没问题啊,你这个提议相当的好,要不要组织一下行业里有出海企业聊一聊,现在环境复杂,我们应该形成一些默契。”
“可以,你看看挑个时间,大家都有空的情况下,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吉利的电池是跟尉来合作的,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大多数的友商们不愿意,但是跟尉来系合作还是他们的首选,不跟锦新时代合作也会选择跟宁得时代合作。
在传统企业的思维里,相比起尉来,他们实际更害怕BYD。
不过这种变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四月中旬的沪市车展之后,菊花厂算是正式走上台面了,之前对于自己造车业务遮遮掩掩的菊花厂,连续跟多家国有企达成合作意向。
这里面抢了不少尉来的生意,像是东风,以前跟尉来合作挺多的,现在他们却跟菊花厂合作起来了,菊花厂第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就是放在东风的展台打造的。
目前跟菊花厂达成合作意向的汽车厂商有北汽,东风,小康汽车,东风汽车以及传出有合作意向的江淮还有金龙客车等等,这些企业无一不是有国有背景的。
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非常的有意思。
原本跟北汽还有东风,江淮这些带有国资背景的公司,跟尉来的关系还不错,几方也一直在勾勾搭搭,炒作一些关于智能驾驶方面的合作。
但是在去年菊花厂被制裁之后,这种炒作就换成了菊花厂,虽然跟这些国资背景的车企还保持着一定的合作,但至少在智能驾驶这一块的儿的合作,尉来大致上已经失去了。
哪怕是江淮,这家同属于皖省背景之下的公司,他们似乎更倾向于跟菊花合作。
“没办法,庐州现在满大街的尉来以及埃安汽车,江淮不乐意跟我们合作了也可以理解。”
对于这种变化,檀锦程实际上也是可以理解的,不提菊花的科技实力以及其背景,单从威胁上来说,眼皮子底下的尉来显然要比目前没有一辆量产车的菊花要威胁得多。
在尉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没有全面成长起来之前,双方还可以凭借着各自的关系,在庐州以及皖省市场平分秋色,甚至于江淮因为它生产的是比埃安系列更便宜的车型还能占一点便宜。
但是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市场化阶段,消费者可不会跟你讲什么人脉资源关系,跟尉来比起来,江淮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没有任何的优势。
国资背景的车企选择跟菊花厂合作为主,而新势力这方面,因为多家公司股东以及檀锦程互联网企业的背景,则有唯尉来马首是瞻的意思。
而传统自主品牌这方面,就显得要复杂多了。
吉利,BYD,奇瑞,长城,尉来再加上长期被忽视的长安,这六家企业有相互合作的基础,但无论是哪一家,也不管是怎么个合作方式,多多少少都有些防着其他厂商的意思。
各有各的优势,谁都不服谁,至于像是其他一些中下游的自主品牌,这些基本上已经没有上桌的机会了。
没看小康汽车基本已经倒向菊花了嘛,凭他们自己是很难支撑起接下来发展的,抱大腿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传统国资+菊花,新势力+尉来,各自为营的传统自主品牌,这三大势力构成了目前国内车企资本的主要阵营,而如大众,奔驰,宝马等等合资品牌同样也在这三大块儿挑选自己的合作伙伴。
属于尉来最大的合资品牌合作伙伴已经成了宝马,早期的三菱汽车如今是越来越不行了,小日子在引进车型方面抠抠搜搜的作风,在随着环境的变化之下,已经慢慢的失去了他们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了。
从前消费者没得选,现在不一样了。
“抢占国资背景的车企,目前看来我是没有菊花的优势,不过也不是没有机会。”
至少到目前为止,上汽还是跟尉来合作的,从地平线的融资开始,上汽就选择跟尉来紧密合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倒向菊花的迹象,这一点檀锦程还是比较欣慰的。
实际上这些老牌车企跟菊花合作,除了背后的因素之外,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菊花厂目前热度太高了,蹭热度的事儿,哪怕是传统车企都十分乐意。
目前的市场环境就是,一旦跟菊花厂传出合作关系,就能够吸引来巨大的流量以及叫好声,哪怕檀锦程的名气足够大,但是跟这种流量也是没法比的。
檀锦程的流量是一直以来慢慢累积起来的,大家已经习惯了他的神奇表现,但菊花厂这种短期爆发式的流量,是基于一种情绪式的爆发,谁都比不了。
“稳住跟新势力的合作吧,国资背景的话我们就不去抢了。”
份额被抢了不少,檀锦程也有些无奈,不过这是市场环境带来的,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哪怕是没有菊花厂,也会有其他的厂商介入。
尤其是智能驾驶这一块儿,这玩意儿对于有着互联网背景的大企业来说,实在是太好介入了。
论宣传科技,这可是互联网企业以及手机企业的强项,什么玩意儿到了他们嘴里都是一顿狂吹,消费者怎么能不迷糊。
国产汽车产业的三大阵营,合资品牌的观望,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大玩家,那就是特斯拉。
檀锦程一直在关注着特斯拉沪市超级工厂的工程进度,基建狂魔真不是白叫的,通过航拍视频可以看出,到四月底,特斯拉工厂的主层顶结构已经基本完成了。
东侧墙体也已经全部完工,西侧墙体接近于完工,南北端的两个较高建筑虽然还有一些建设工作要做,但主体结构基本已经完成。
这意味着工厂的整体框架已经接近尾声,距离开始试产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根据特斯拉对外的宣传计划,沪市超级工厂将于九月份开始试产。
这也意味着沪市工厂今年量产的计划可以达成,而近期也传出国产化的毛豆3即将开启预订,具体的时间不得而知,但是檀锦程对于国产毛豆3的定价倒是非常期待。
ET5的出现,21.98万元的国内版本最低起售价格,以及在欧洲市场上的表现,给特斯拉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今年前四个月,特斯拉的股价已经跌了超过28%了。
双边贸易的摩擦有影响,但是在沪市超级工厂年内可以量产的大利好背景下,股价表现得如此不堪,欧洲市场份额的变化也是华尔街对于特斯拉的担忧之一。
用华尔街机构的研报来说,这种双边摩擦,一定程度上对于特斯拉来说是一种保护。
贸易摩擦的背景之下,尉来那位年轻的老板不愿意来北美投资建厂,也不愿意以进口的方式让旗下的优质产品进入到北美市场,这对于特斯拉来说有了一个缓和的契机。
截止到目前为止,北美市场依旧是特斯拉最重要的市场,而北美本土几乎没有能跟特斯拉形成竞争的新能源车企。
“霍,今天跌得不少啊,买了多少了?”
檀锦程咧着嘴笑道,虽然说有些不厚道,但是老头儿又抽风的行为,倒是给他的收购计划带来了一定的便捷,英柯医疗今天几乎跌停。
“市场的成交量有限,我们主要还是走大宗交易为主。”
“行,慢慢买吧,不着急。”
英柯医疗的总股本是1.96亿股,如果在不计算增发的情况下,檀锦程要拿到超过30%的股份,需要购买差不多6000万股的样子。
按照当前的股价,这6000万股的价格差不多在10亿元左右,打折的情况下。
五月份的第一周交易,A股市场英柯医疗整体下跌7.25%,收报17.58元,市值34.45亿元,相较于四月份的高点,市值蒸发了15.8%。
而这一家不起眼的公司,在这一个星期的大宗交易市场却是连续出现大笔交易,五个交易日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共计成交了2000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0.2%。
卖出的席位各有不同,但买入的席位无一不是已经更名为中泰证券的北仓恒山路营业部。
就等着周末出公告了!
“卧槽,这好像巨量引擎的专属席位,檀老板又出手了?”
2000万股,整体超过3.2亿元的成交金额,很难让人不联系到檀锦程的身上,已经很久没有在二级市场看到檀老板如此大的手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