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937章 “新势力隐形供应商”

第937章 “新势力隐形供应商”

    沪市车展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檀老板在各大厂商的展区里转悠着。

    而这边开完发布会就低调回甬城的王风英已经在着手安排起檀锦程关于提升库存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造了。

    虽然有些不理解,不过作为具体任务的执行人,王风英还是兢兢业业的根据老板就供应链体系做着各项的改革。

    好在尉来自去年开始就在供应链方面做着各种各样的改革,这种双轨制在外界看来倒也不算有多突兀,而尉来在供应链方面的又一次变革也引起了大量的关注。

    最先传出消息的是尉来跟多家二级供应商签订了备份协议,约定在特定情况下(如主供应商产能供应不足,突然断供,质量问题等),二级供应商可以快速介入替代供应。

    这里面几乎涵盖了尉来所有的二级供应商,从大到核心如芯片等等零部件,小到螺丝,螺母等等不起眼的供应商都有之,这么规模的备份协议签订,是很难做到一点风声都不透露出去的。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啊?产能有这么大的吗?”

    车展最后一天,王风英在甬城的动作也传到了沪市这边,在沪市车展引发起巨大争议的李书富,有些好奇的造访了尉来位于沪市的分部。

    王风英依旧是没有接受外界的采访,不过通过她助理之口,向外界传达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差不多的意思就基于在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尉来在零部件供应方面会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

    实际上不仅仅是签订供货备份协议这么简单,尉来从王风英回去的那一刻,明显加大了各大供应的采购力度,而那些是由自己家供应的产品也是马力十足。

    这一点表现在人员招聘方面,从三月份开始的春招,原本是如往常有条不紊的进行头,自打王风英回去之后,人力资源部总监就开始亲自坐阵春招了。

    随着产业的快速扩张,尤其是电池业务的快速发展,尉来集团的员工人数一次次的突破,如今在尉来从事电池业务方面工作的员工已经超过2.5万人了。

    而主业汽车产业方面的员工人数更是突破了8万名,员工总数突破10万人,在这种情况下还大肆招人,这可真就是让人看不懂了。

    要知道尉来集团走的是技术升级,智能制造的路子,而不是像BYD那样拼人海战术,尉来的自动化程度是国内所有车企当中最高的。

    尉来的直播间,无时无刻的不在向全国人民展示着它的自动化,先进程度。

    “什么搞什么,自动化归自动化,但是也要保障就业啊,倒是李总你,在车展期间的举动很有深意啊。”

    李书富好奇的正是尉来开始大肆招人举动,像他们这样的企业,每年优化掉多少人,招多少人其实都是有很完整的规划,实际上没有哪个老板搞出一大堆员工出来。

    如何可以,大多数的老板都是巴不得一个人干二个人的活,毕竟员工开支是企业很大的一个负担。

    拿汽车行业来说,一家整车企业员工的具体结构大概是基层员工占60%,技术人员占比25%,管理人员占比在15%左右的样子,这是大部分企业的模板样式。

    尉来在基层员工方面的结构跟其他企业是差不多的,都是在60%左右,只不过在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有些区分,尉来在技术人员方面的占比是28%,而管理人员的占比则是压缩到了12%。

    没有管理人员的公司是不行的,但如果只管理不干事儿的太多,那肯定也是不行的,不仅仅是浪费资源,同时也降低了效率,因此不管是在哪家公司,檀锦程一直都是在控制着管理人员比例的。

    看看乐视就知道了,没有老板都能够活得好好的,给足了钱员工自然是会卖力的工作。

    “你就扯吧,你现在单单尉来这个体系里就有超过10万名的员工了,谁敢说你没社会责任感,说说看是基于什么。”

    根据尉来上一个财年的财报显示,尉来2018年度一共10.25万员工,单单人工开支费用这一块(包含社保)就高达137.7亿元。

    其员工薪资整体水平高于同行20%至30%区间,全员社保,没有外包,东哥引以为傲的宣传,在檀锦程手里从最初的几名员工,到现在的十数万员工都一直在执行着。

    各地的人社局,对檀锦程那可是礼遇有加,最开始的时候旗下的企业还宣传一下,不过这几年以来,尉来旗下的企业已经不屑于宣传这个了,实属日常了。

    檀锦程本人也被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社会负责感的企业家,哪怕今后一名新员工都不招,也没有人敢说檀锦程没有社会责任感。

    尤其是在外包盛行的互联网以及科技行业,就连菊花厂这样的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利用外包来降低运营成本,但是橙子集团是真的一名外包人员都没有。

    当然,两者的体量是没法比的,橙子集团一直在控制着员工数量,目前橙子集团的员工数量比小米还要少一些,差不多也就是2万多人。

    这2万多人,其实有51%是技术人员,对于一家日进斗金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是完全可以负担得起的,也就是股东们少赚点儿而已。

    “好吧,实际是这次摩擦的后遗症,我们在吸取了一些经验以及教训之后做出的一些准备而已。”

    考虑了片刻,檀锦程还是决定向李书富以及外界透露一些消息,毕竟供应链的变革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物流,工厂防疫自动化,产能弹性方案等等一系列大的整改。

    甚至是包括现金流以及渠道避险机制都要动作,檀锦程已经想好了,二季度结束之前,尉来会发行一笔债务,融资规模最高在50亿元,为的就是为年底做准备。

    几乎持续一年的整改,是不可能做到不被外界关注的。

    他不是什么圣母,如果是跟摩擦一样突发事件,他肯定是会像之前那样偷偷摸摸备货,以达到竞争上的优势,要知道2018年摩擦,因为他偷偷摸摸的行为,尉来可是少数不缺芯片的车企之一。

    不仅仅是如此,在成本上尉来也要低于其他企业太多,毕竟汽车芯片这玩意儿要求又没有手机那么高,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哪个厂商会想着趁便宜的时候大囤一笔的。

    但是这次情况不一样,就像是2008年他偷摸借着资助贫困学生的名义,在某些省份修建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校,这是事关人命的事儿,他无法做到只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

    而且如果真的这么干,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在事后通过尉来之前操作的点点滴滴也能够拼凑出来,到时候指不定他的形象就成了公敌了。

    “你觉得这个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说到这个,李书富也严肃起来,今年双边的关系缓和了不少,股市涨得也不错,供应虽然不如从前,但大致上也算是正常的。

    环境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人都有侥幸心理,老头儿的任期已经过半了,同样搞得他们自己是天怒人怨的他,从民意调查来看,大概率是不太可能会连任。

    包括华尔街都是如此认为,用某些人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坚持个两年都差不多了。

    毕竟以往像这种大规模的摩擦也不是没有过的,李书富自然是有准备的,但是他没想到檀锦程的态度是如此的悲观,尉来这一系列的动作,可是要花不少钱的。

    这可不是像之前这小子偷摸囤货那样的随意而为,整个体系的变革,可是会一直延续下去的。

    “差不多吧,其实你只要多上上网,看看现在的社会舆论环境就知道了,目前这种情况不是他们换个人上来就能改变的了,至少在十年之内我觉得很难改变的。”

    老头儿确实是下去了,但是换了个更阴的更老的呢。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下行,经济上行时能淡化一切矛盾,但下行期就会放大,这其实是最关键的原因。

    “你说得确实有道理,你们尉来的行政效率这么高,是不是跟你还有高管们经常高强度上网有关系?”

    李书富也深知,像他们这些人经常会陷入到一些信息茧房之内,都知道,但是却很难改变,因为这就是人性,想要改变只能更加的努力才行,而一些企业创始人的精力实际上是不允许的。

    30多岁的檀锦程,比他整整小22岁,都够得生下来的年龄了,无论是从精力还是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都是他们这些“老家伙”没法比的。

    行业内外普遍的认知就是,尉来是信息茧房最低的企业,这都是得益于他们有一位年轻进取的掌舵人,任何一名高管,无论是快要到退休年龄的余利国,还是新加入的王风英,都得接受这种风格。

    在尉来的管培生制度里面,他们在入职尉来的前半年时间里,不从事任何正式的工作,就是在各部门不断的轮岗,轮岗半年之后再分配具体的工作。

    而在这半年时间里,檀锦程会经常利用吃饭,健身等等碎片时间跟这群管培生交流,都是一天班都没上过的大学生,人生经历跟白纸一样,想要问什么还不是轻轻松松。

    正是这种高强度,碎片化的管理模式,让檀锦程对尉来整个体系的各项问题知道很多,找到合适的契机,在合适人员的配合之下,就能够快速变革。

    这些他们不是不懂,但是很难做到,檀锦程能够跟管培生一起打王者荣耀,在这个放松的过程当中获得他想知道的信息,他们行吗?

    根本就不行。

    “实际上我们的变革是一系列的,从去年开始的供应链改革,到现在以及后续的很多很多都是这样,要是有心的话,李总可关注一下。”

    “对了,李总不说说您在展会上一系列的行为吗?我对这个是比较好奇的。”

    再多檀锦程也没法说了,这位论背景可不是自己能比的,他今天说的这些相信也会传到一些人的耳朵里,不过他也不在乎,他只是未雨绸缪,用针对摩擦的名义。

    一切其实都是解释得通的。

    “真没什么太大的用意,这不是之前对新势力的态度不怎么样嘛,想着修复一下,寻找一些合作的机会,至于说在长城展台那边的事儿,顺手的事儿。”

    说到这个,李大老板多多少少有些尴尬,同时也明白檀锦程不想再继续下去刚才那个话题,再说下去就涉及到人家公司的机密了,凭什么跟你一个竞争对手说?

    当然,他也知道檀锦程今天对他说的这些已经是相当的多了,一直以来檀锦程的市场敏感度都相当之高,不然他也不会在有短短十数年之间发展到如此规模的。

    今天说的这些,已经足够他好好消化掉一些信息,对他本人还有吉利的战略来说,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啊?就这?”

    在长城展台的阴阳怪气檀锦程倒是理解,不管怎么说,王风英选择在沪市车展媒体日公开亮相,多多少少对长城来说都是一个刺激,魏总没出席沪市车展大概率是这个原因。

    李大老板赶上了,阴阳两句不过是顺手的事儿,换了他的话也会如此。

    不过对于说寻求合作机会,他是有些惊讶,甚至是不相信的。

    “你小子,我都自曝丑事儿了,你怎么还不信呢。”

    檀锦程不相信,他也是无可奈何。

    话说回来,从几年之前第一次以企业代表身份参加互联网大会开始,李大老板对于互联网造车都是嗤之以鼻,各种惊人的言论不断出现。

    后续像是乐视老板跑路,PPT造车等等搞笑事件也确实跟他当初的言论差不多,这让他越发的看不起新势力品牌了。

    但是谁也没料到,进入到了2018年开始,新势力就像是突然站起来了一样,威小闻头部三强,不仅仅把车子给造出来了,而且订单量也还不错。

    甚至于闻界都已经上市了,另外今年1月3日正式上市的零跑S1,虽然市场反响一般,补贴后10.99万元至14.99万元的价格在新势力当中的影响力也只属于中等范畴。

    但是这家由安防巨头大华技术以及其创始人成立的公司,却在去年底却拿到了包括杭城市产业基金以及巨量引擎的融资,因此备受关注。

    这是零跑的A股融资,25亿元,杭城市产业基金领投15亿元,巨量引擎跟投10亿元,这可是巨量引擎近几年以来在一级市场难得的大手笔。

    杭城市产业基金在ZF投资里面,其名气不输于庐州市的梭哈,巨量引擎就更不用说了,但凡他们出手的大项目,必定是经过檀锦程批准的,而这些项目也基本都成了投资的典范。

    檀锦程花了10亿元,只拿到了零跑5.99%的股份,车子他也去看了,看起来很一般,卖得价格也不高,但是通过在展台的了解,这家公司走的风格是跟威马一样的技术普惠路线。

    最关键的是他走的技术路线是跟尉来类似的全域自研以及垂直整合,核心的三电技术都是基于尉来系(地平线,锦新时代等)进行自研的。

    这种务实的作风,给零跑一点时间,这家企业还真会有一定作为的,用檀锦程话来说,他投资零跑就是看中了对方的务实作风。

    新势力的头部企业确立,而像零跑,以及天际,合众等二线新势力品牌也都有了一定的作为,在经历过混乱年代之后的新势力品牌,已经逐渐有了不小的竞争力了。

    这时候再回头看他这些年说过的那些话,多多少少有点固步自封的味道了,出现在各大新势力展区,也是为了展现吉利开放合作的态度。

    “行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檀锦程撇了撇嘴,他相信老李说的这些应该是真的,但肯定不是全部,就像是他也不可能把全盘的信息都透露出去一样。

    “说起来还是前些年走进思维误区了,现在是一步慢步步慢了,不像你们。”

    檀锦程信不信他也不在乎,不过羡慕是真的,这位年轻人以其极为敏锐的投资目光,积极的拥抱新势力,让尉来在整个新势力品牌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闻界,小朋,零跑等等已经有些规模的企业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高调的闻界到低调务实的小朋以及零跑,这些头部企业当中无不透露着尉来的身影。

    想要在国产芯片替代方面做到降成本,地平线机器人是最优的选择,想要在电池供应以及电池管理方面做到技术领先,锦新时代,宁得时代这两大时代公司就是逃不过的优选。

    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的前十大供应商,除了锦新时代隶属于他之外,包括宁得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几家他都是重要的股东。

    而排名第九的时代上汽,更是锦新时代与上汽集团的合资公司,前十当中,他一个人对四家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力。

    这些新势力品牌基本没什么实力,更多的还是靠供应商来支持他们的发展,而根据传闻,巨量引擎之所以没有投前几年如日中天的威马,是因为不看好对方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走自建工厂路子。

    不然的话,新势力排名前几的都要被他一网打尽了,但不管投不投资,新势力品牌想要发展起来,完全绕过尉来系或者檀锦程个人影响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像闻界,小朋,零跑这样直接投资的公司,更是直接划归到尉来系的名单目录之下,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檀锦程至少保持着对四家独立车企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零跑学习尉来务实低调的态度,走自研路子降本增效,做类似于埃安系列具有性价比的电动汽车,走的是亲民路线。

    小朋学习尉来的智能驾驶技术,主打的一个科技时尚,寻求在年轻用户群体的突破。

    而闻界,这家名气极大的公司,则有些学习尉来在营销以及服务方面的能力,新势力的入场证明了造车这玩意儿都能搞一搞的,但是卖车可就是一个技术活儿了。

    现如今的市场,已经不是说你把车子造得好就一定会好卖了,有些电子垃圾卖得可是一点都不差,反倒是有些好产品被埋没了。

    而像威马,合众等没有被其投资过的公司,同样也需要跟尉来或者檀锦程本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以寻求供应链安全。

    在供应链话语权方面,这些新势力都是处于弱势群体的,与檀锦程本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就是最优选择。

    另外要知道这些新势力品牌,哪怕是巨量引擎没有直接投资,其背后的股东都是一些风投机构以及如腾迅,百度,阿狸,红衫等国际化的资本。

    这些资本也与巨量引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真到了合适的时机,巨量引擎想要介入到这些公司,并非什么困难的事儿。

    哦,对了,还不要忘记,他在目前新势力全球头部品牌特斯拉也是持股的,本人跟马斯克的关系也是不错的。

    在这些公司里的持股,跟二级市场买入的可是不一样的,二级市场那些不过就是财务投资而已,没什么话语权。

    细细思索就会发现,尉来这种风格不就是汽车行业里的腾迅吗?

    “尉来汽车挣不挣钱都没关系,但在整个体系的加持下,尉来系是肯定挣钱的。”

    这是当初檀锦程野心勃勃杀入到汽车行里就立下的目标,与互联网行业一样,每一家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兴起,可能对BAT是一种冲击。

    但是,最后你会发现,新兴互联网公司的崛起,背后能够让BAT获得一定的利益,这就是BAT这么多年一直占据着互联网绝对话语权的所在。

    哪怕是已经隐隐自成一系的橙子集团,都逃不过这种怪圈。

    而尉来,或者说巨量要做的就是像BAT一样,在新能源领域有着如同BAT一样的市场地位,至于说垄断?根本就不存在的,尉来一年才卖几辆车,整体市场份额10%都不到。

    “你小子,是有点东西啊,我特别好奇你下一步会干什么。”

    在新能源领域起步较晚的吉利,都逃不过尉来的圈子,至少在专利技术方面是这样的,尉来的影响力已经比他想象当中还要大了。

    最近的展会,檀锦程两次出现在菊花厂的展台,看得很是仔细,这也是他特别好奇的一点。

    是什么吸引了这位年轻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