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无敌六王爷 > 第1417章 岳麓

第1417章 岳麓

    橘子洲,是位于湘江中心区域的一处沙洲。

    名字来源倒也很简单。

    这河中心的沙洲,盛产柑橘。

    从西晋时期开始,湘江河道中的一些沙洲,就开始种植橘子树。

    这些地方种植的橘子,这里产的橘子皮薄汁多味甜,素来都是朝廷贡品。

    长沙知府更是在介绍着橘子洲上发生的事儿。

    “千年前,覆灭了突厥人的李靖,便在这里种过橘子树,橘子在湘江这边,象征着高洁。”

    “屈子在九歌,湘君中,就说过橘徕服兮,吾以为君。”

    此地的历史可谓相当久远。

    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楚国。

    屈原跳的那条汨罗江,就在长沙城往北一百二三十里的距离外。

    秦风回京都时,北上去武昌,必然会路过那里,说不定还要祭拜屈原一番。

    橘子洲上的橘子并没有成熟,如今也仅仅刚刚落果罢了。

    倒是有些小橘子看起来品相很不错,秦风摘了一些,回去倒是可以泡茶喝。

    至于想要橘子成熟。

    怎么也得到了冬季才能真正成熟,这里的橘子更是以橘皮上有白霜的最佳。

    就算秦风想吃,怕也是吃不到了。

    至于秦风之所以在去岳麓书院之前,非要来橘子洲瞧一瞧。

    也无非就是为了记忆中的那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只可惜。

    如今不是寒秋,橘子也没成熟,大庆上下更无人能与秦风这般共情。

    大庆的橘子洲上,除了橘子之外,当真也就没什么了。

    毕竟属于江心洲,生活不太方便。

    “每年大水时,其他江心洲都会被淹没,唯独橘子洲不会被淹。”

    长沙知府则说着橘子洲的事儿。

    有些搞不明白辽王为什么要亲自登到橘子洲上,毕竟这遍地的橘子树,算不上太好看。

    不过……

    等到橘子成熟了之后。

    确实可以多给辽王朝贡一些橘子洲上的橘子!

    就算广西的砂糖橘再好,长沙知府却是不服,觉得还是长沙的橘子最好。

    秦风不知长沙府的官员所想,没逛多久,便再度乘船前往湘江的西岸。

    山脚下,冷吉带着辽兵聚集,充当秦风在岳麓山的护卫。

    “救援时没人受伤吧。”

    冷吉当即躬身。

    “回王爷,没有再度走蛟,兄弟们只是有些许擦伤,好在救援的速度够快,村中只没了两人。”

    对于这种被埋没的村落,只死了两人已经算是奇迹了。

    若非辽骑及时前往救援。

    那些被埋葬在泥石之下,被房板挡出生存空间的人,根本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好在。

    那个村落基本都被挖了出来,村中百姓们也都安置妥当了,辽骑兵们这追到长沙府城外,按照秦风的要求,驻扎在岳麓书院。

    毕竟两千匹战马,若是养在长沙城中,怕是多有不便。

    停靠在岳麓山倒是方便了许多。

    就是苦了这岳麓山脚下的杂草,以往绿油油的景象,如今已经被战马啃秃了一大片。

    秦风自然也瞧见那光秃秃的一块,着实显得有些突兀了。

    “以后放马别可着一块吃。”

    秦风向冷吉嘱咐了句,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南方水草丰茂,啃秃的那块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

    不过在贵州事儿没有解决之前,秦风短时间内不会离开,这座岳麓山,怕是会遭殃。

    也是该见一见岳麓书院的山长了。

    毕竟自己的战马没少啃这座山上的草。

    因为大庆的书院,多习惯建立在山上,书院的院长,自然也就有了山长的叫法。

    至于山上建书院,这则是延续了很久很久的习惯了。

    主要山上清静,便于就学。

    “岳麓书院确实比太学好很多,是一处能安心求学之地。”

    至于京都的太学。

    就坐落在秦淮河边上……

    也算是从另外一种程度,去考验太学生的心性了,姑且也算是另外一种对心性上的磨炼。

    岳麓山长叶性见秦风在码头下了船,急忙带着一群师生匆匆而来,激动莫名。

    岳麓书院办了数百年,名动天下,可从未有一位正儿八经的统治者踏足于此。

    秦风今日若进了岳麓书院,那么岳麓书院在辽王执政期间,必将因此变的越发强盛!

    岳麓书院出身的士子们,兴许也能坐到朝廷上的高位!

    他叶性如此期待辽王,不是在曲迎奉承。

    而是在为了岳麓书院出身的学子们,未来能在朝堂上拥有更好的机缘!

    未来从岳麓书院出身的学子们,也能说一声当年辽王去过岳麓书院。

    若是再不要脸的。

    甚至可以自封为辽王门生。

    当然。

    只要辽王来了这,岳麓书院的名气也能变得更大,他叶性也必然会因为接待了辽王,从而足以被后来的学子们纪念。

    要知湘潭县的那位蓑衣县令,可是让长沙府人羡慕了好久。

    辽王赐下的那件蓑衣……

    那老县令更是逢人就炫耀,你看见我这蓑衣了吗?

    虽没亲眼所见,但是光听着,就恨得人牙根痒痒。

    “岳麓书院山长叶性,率在山师生,拜见辽王殿下!”

    随着山长躬身一拜,一众穿着白衣的书生们更是整齐划一的躬身。

    “恭迎辽王殿下!”

    秦风见此,脸上不免浮现出了笑容。

    他本身就不喜跪拜,可在南方之地,无论走到哪,就跪到哪里。

    而在这里。

    还是儒生们的浩然正气养的好,不事权贵,即便面对他这位君王,也只是一拜。

    秦风也明白了,为何岳麓书院培养出了这么多人才,但在大庆官场上却名声并不太显。

    学子们做事儿的能力很强。

    但难以弯下的膝盖,也锁死了他们的上限。

    文人的气节,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但也因此锁死了岳麓书院学生们的上限。

    不过相比下跪的官员跟百姓来说,这群只是整齐一拜的师生们,反而瞬间赢得了秦风的好感。

    “免礼吧。”

    “谢辽王殿下。”

    听着整齐划一的声音,叶性心中一松。

    为了迎接辽王是跪是拜这事儿,书院里足足吵了两天!

    最后还是从辽地回来的一位教授,说辽王不喜跪礼,更希望大庆的人人,都能顶天立地。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