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自诩皇亲国戚。
这身份地位,自然就该是不一样的。
他跟庆皇,该算是家人,总不该是外人!
就算那些外姓臣子说不得庆皇的家事儿,蓝田觉得自己却是能说的。
庆皇对秦允炆,不该这般的好!
搞得如今吕本坐大,京都中有许多臣子,风向已经倒向了秦允炆那边。
甚至有些臣子,准备死谏,准备开启礼仪之争,争一争到底是谁才是真正的故太子嫡子!
总之。
想法很明显。
若是秦允炆能坐上储君的位置,未来文官们的权利必然会变得更大!
而若是秦雄英作为太子。
武将勋贵们权利会大!
因为但凡文官们,都很清楚,秦雄英从小到大,最为敬重的,素来都是辽王。
甚至口口声声说要当辽王第二!
若是成年之后,少不得会开启战事儿,亲自去开疆拓土。
可如今这大庆周边。
哪里还有什么能打仗的地方?
无论怎么说,未来亲雄英亲近武将勋贵们是一定了。
这就是文臣们不愿意看到的。
未来的皇帝亲近哪一派,哪一派必然得势,这点谁都清楚。
更不用说。
还有从龙之功!
这个谁都想要。
哪怕是蓝田如此位高权重了,仍不例外,想要跟秦雄英亲近,成为未来秦雄英最为倚重的人。
故此今日这番的言语,已说了数次。
生怕庆皇不知道一番。
“如今这大庆,军中威望最高者,也就非我莫属,雄英继位之后,军中大小事物,总不能去问辽王,就该问我这舅爷。”
事实上。
若按照正式的叫法,在京都这边,蓝田是秦雄英的外舅公。
只不过平日里,也称之为舅公。
而北方则称之为爷。
蓝田这南不南、北不北的称呼,自称是秦雄英的舅爷。
所谓不过一事儿。
那就是套近乎。
当今大庆形势,明眼人一看都清楚,谁跟皇帝亲近,谁就能得到权势。
谁跟未来的皇帝亲近,谁就能掌握权柄。
京都的锦衣卫越发猖獗,蓝田就越觉得,这是庆皇老了、身体不行的体现。
若庆皇还年轻之时,哪里用得着锦衣卫?哪里用的着如此的提防?
那都是直接喊过来,问过话后一刀直接砍了就了事儿了。
或者直接披甲,带兵过去给砍了就算了。
哪里用得上这般?
种种表现,在蓝田看来,都是庆皇年迈不堪的表现。
毕竟六十多岁了,而且征战了一生,身体若是没留下点什么暗疾,蓝田都不信。
蓝田觉得。
庆皇兴许没有多少年好活了,毕竟皇帝当的连太子死了。
他蓝田身为京都勋贵,以及武将们得头目,也总该为将来多做一些打算。
蓝田在国公府里的话。
自然一字不差的全都被庆皇得知了。
而且手上的密奏,还不止一份。
“当真越发猖狂了!朕要立谁不立谁,也由得他一个外姓人来插嘴!”
庆皇对此气愤不已。
这个蓝田上了岁数,竟然越发的不懂事儿,竟然仗着跟皇家的亲近,以及资历老,越发的猖狂起来。
“朕还活着,就敢如此猖狂了,若朕死了,那岂不是还要再进一步,学那董卓不成!”
庆皇知晓。
自己立了雄英,未来应当无人敢质疑这秦家的天下。
可问题在于。
有太多人想当那董卓了!
帝皇年幼,人心浮动,都想将这年轻的帝皇,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甚至就连大学堂里的学士们,很明显的也亢奋了起来。
毕竟一句话,就能影响到未来的皇帝的观念,这谁不能兴奋呢?
有的或许真的是想让秦雄英未来能造福天下百姓。
而有些,只是为了私心。
到了现在,当真已经很难分辨了。
因为之前做的太露骨的那群官员,基本上全被庆皇杀完了。
但凡傻一点的。
都活不到现在。
哪怕庆皇用了锦衣卫,都抓不住这些人太大的把柄,一个个全都跟泥鳅似的,滑不留手。
哪怕是庆皇,都有些想念那群蠢不可及的官员了。
至少杀起来,没有现在这般的难缠。
庆皇凭借着威望,当然也是能杀人的。
只是为了秦雄英的未来,庆皇不想坏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法度。
“朕做皇帝,一言便可决之。”
“可雄英未来做皇帝,必然要仰仗这个法度,否则未来雄英办事儿,将会变得极度困难,咱现在坏不了。”
“这蓝田只是说咱坏话,咱最多骂一顿,还杀不了他。”
庆皇按下了那些密奏,气得不行。
毕竟是一名国公。
如今又是京都这边的实权人物,军中宿将。
这北伐刚过去没两年,蓝田北伐过程中的功劳还在,哪怕庆皇再想杀了这蓝田,也没有找到太好的办法。
当今的大庆。
终究不是当年的大庆,庆皇想维系法度,而非是随意杀人。
可在从当年过来,那个可以随意杀人时代过来的蓝田,依旧延续着以往的想法,不曾认清当下的情况。
觉得庆皇如今,是老了,才会变成这般模样。
否则。
也不至于老了,糊涂了,让吕本那群人做大了,甚至如此优待秦允炆。
让许多臣子,都以为立圣孙有了转机。
立圣孙是立圣孙,这是朝廷上下近期达成的共识。
大庆未来的皇位。
由庆皇的孙子,已故太子的嫡子来继承。
可立哪一位圣孙,这可大有讲究。
换句话来说。
大庆的储君之位,秦风这群皇子们没有争夺,也避免了争夺。
而有争夺皇位想法的臣子。
却瞄上了庆皇的两个孙子。
怎么说呢?
自古这皇位之间的争夺,大多都是皇帝自己纵容的。
或者是臣子们在朝堂上不得志,想凭借此机会,获得那从龙之功,背后挑唆事端。
这种事儿,历朝历代太多了。
毕竟那从龙这功,古往今来都是来的最快,最泼天的富贵。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莫过如此。
皇子便是那一人。
而他们便是那些鸡犬。
如今三位亲王无心皇位的事儿,京都百官大多都已知晓。
毕竟暗中拜访秦风的官员,一个都没成,这已代表辽王表明了志向。
那么在圣孙究竟是谁上。
同样能争上一争。
万一争成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