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当然不会自己去了,但是也不会找武刚蒋虎这样的,一看就是部队的或者警察。
所以杨东叫上了办公厅秘书一处的陈洪文。
陈洪文被杨东调到了秘书一处,之前在综合二处。
而刘喜则被他调到了市政府研究室,看似是坐了冷板凳,实则已经升到了副科级,也是前几天解决的级别。(这种事不会特意搞几张剧情,简单交代就可以)
杨东把陈洪文喊过来之后,简单的嘱咐了一下,但也没有嘱咐的过于细致。
陈洪文这个人比较油滑,基本上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甚至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主任,到了地方之后,我叫您杨哥,你叫我小陈就行。”
陈洪文满脸笑意的开口说道。
既然是装成维修宽带网络的工人,那就要扮演的像一点。
“衣服也不行,咱们都得换衣服。”
陈洪文看了眼杨东穿的白衬衫,又看了眼自己穿的灰衬衫。
明显这都是党员干部的打扮,根本不符合工人的形象。
“去买一套。”
杨东带着陈洪文来到水黑路的衣服批发市场,这里的衣服都非常便宜,物美价廉,是东北最大的衣服批发市场,很多店铺的衣服其实都是从这里进货的。
两个人各买了一套看起来跟工人风格一样的劳动服,加起来花了49元。
两个人换上之后,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杨东开车,拉着陈洪文,按照地址,直奔老疤叔叔的家。
来到这个小区之后,杨东发现有些不对劲。
“洪文同志,你觉不觉得这个小区有点高档?”
杨东开车进了小区里面,望着两边的大楼都是崭新的大楼,小区环境也非常好,无论是绿化还是设施都很全面。
这明显就不是一个老小区,也不是平民小区。
“主任,这个华辰望海小区是市政府在07年同意建造的,08年开工,去年初交工,历时三年,现在是全市最好的小区之一。”
“哦对了,这里还是咱们市里面不少的公房,提供的对象是市里的先进人才,以及个别副厅级以上退休的老干部,对省市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就有资格住。”
陈洪文毕竟在市政府办公厅工作这么多年了,很多事情他都门清。
看到杨东开车来到这个小区,他也很熟悉的说出这个小区的实际情况。
“看来你的工作,做的还是很扎实的。”
杨东见陈洪文如数家珍一般,能介绍出这里的情况,也是夸奖了他一次。
“都是领导教的好。”
陈洪文满脸喜色的笑了笑,但不忘记客套一番。
杨东把车停下之后,带着陈洪文朝着前面的8号楼2单元走去。
来到2单元之后,杨东在楼底下按202,呼叫202.
“大爷,我们是维修网络的,我们来了。”
咔的一声,楼底下的楼道安全门打开了。
两个人顺利的走进了2单元里面,坐着电梯来到了202.
电梯打开的时候,一个老头儿已经推开了房门,站在门口。
乍一看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但是头发还是很茂密很黑的,偶尔有白发。
“大爷,我们是维修宽带的工作人员。”
陈洪文连忙点头哈腰的开口和老大爷示意,把工人的那种拘谨和热情都表现出来了。
这老大爷就是老疤的叔叔。
“嗯,进来吧。”
面对两个进来的维修工人,他表现的很淡定,点头之后就让开房门,示意进来。
“鞋架上面有鞋套。”
老人又提醒两个人一句。
杨东和陈洪文对视一眼,把鞋套给套在鞋上,然后走了进去。
杨东打量了一下房间,整理的非常干净整洁,关键这个房子不小,至少有130平米左右了。
“大爷,您的网盒在哪里?”
杨东开口朝着他问。
老人没说话,指了指里面的房间,书房。
杨东朝着陈洪文示意一眼,然后朝着书房走去。
陈洪文没有进入书房,而是朝着老人主动开口聊天,套近乎。
“大爷,您家真大啊,真好。”
“您儿女肯定特别孝顺。”
杨东进了书房之后,仔细的打量着书房的摆设。
从进来的那一刻,他就确定这个老人,或者说老疤叔叔,绝对不简单。
那个脸,那个一举一动,背着手的样子,都像是个退休老干部。
尤其居住在这种小区,很有可能是分到了市政府的公房。
130平米左右的三室两厅两卫,很标准的北春市副厅级干部以上的公房分配标准。
甚至比自己分到的公房,面积还要大一些。
进了书房之后,看到墙上挂着的几幅书法,都很好,而且落款都不是一个人。
杨东越看越吃惊,因为这些书法的落款者,竟然都是吉江省二三十年前的省委领导啊,尤其还有一位省委书记的题字。
这个老人,到底是谁?
杨东看向书架上面的一些照片,有单人照,有合照,还有工作照。
杨东拿出手机拍了两张,自己不认识,那就拿回去给雷鸿跃看一看,雷鸿跃肯定知道。
杨东最后来到电脑前面,象征性的检查了一下,看了一看,然后走了出去。
他哪里会检查网络,哪里会提升网络呢?
不过是借助这个名义,来这里看一看,试图套话罢了。
但是发现老疤叔叔竟然是个退休老干部之后,杨东的策略也改变了。
不变也不行啊,对方如果是普通老人,自己可以通过聊天来套话。
但是人家做过几十年的领导了,自己怎么去套话?都会被前者发现并警惕的。
因此,杨东打算换个策略。
“大爷,您家的网络线路有些老化了,我回去通知我们营业厅,然后给您换新的。”
杨东开口朝着老疤叔叔说道。
老疤叔叔坐在客厅里面,任由旁边的陈洪文跟他套近乎聊天,也无动于衷。
一直等杨东出来之后,跟他说回去换线路。
老疤叔叔忽然笑了。
“身为党员干部,跑来给别人检查线路。”
“杨东同志不愧是上过联播新闻的年轻领导,就是与众不同。”
他这话一出,一旁与他套近乎的陈洪文吓了一跳,条件反射的后退几步,来到杨东身旁。
杨东诧异的看向老疤的叔叔,这个老大爷,退休领导干部。
当然杨东只是诧异,并不意外。
老干部平时闲的没事就喜欢看新闻,也因此这些老干部认识杨东的概率,反倒是比其他人高。
杨东也并没有因此而紧张,并不会因为被戳破身份而尴尬。
反倒是大大方方承认了。
“老主任,您这是长了个火眼金睛啊。”
既然被拆穿身份,索性承认。
“我叫耿振庭,六十八岁,退休前在吉江省人民法院担任副院长。”
“现在已经退休十年了,赋闲在家看报。”
“你叫我老耿,就行了。”
耿振庭开口,主动介绍他自己。
然后他才说出为什么会认出杨东。
“你打电话,我没听出来你是谁,我真以为你是修网络的技术工人。”
“但是当电梯门打开的一瞬间,我看到你的脸,我就知道你是谁了。”
“所以…”
耿振庭说到这,停顿了一下,然后面色复杂的问:“所以,你到底有什么事,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