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志,目前根据鉴定部门的报告,我们初步判断死者李金涛,是死于谋杀,最致命的一枪是从后背这个方向打的。从入射点可以判断当时死者已经失去了反抗能力,不过凶手在追逐的过程中从背后补了一枪!”
宋红军坐在会议室里认真的听着。
然后时不时的拿起钢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些重点的信息。
不得不说陈青峰这个刑侦大拿来安城之后把公安队伍的技术水平简直提高了一个档次。
这边的技术侦察手段比起京城的技术队伍来说,也丝毫不差。
鉴定的报告写的有理有据,重点是每个细节都照顾到了。
“尸体是在云雾山庄的供热节目里发现的,因为这几天开始供暖了。所以温度升高,因此供热井内产生了大量的蚊蝇和蛆虫。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呈现高度腐败的状态。我们这几天试着用昆虫的幼虫在相同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一下,初步可以判断死者大致的死亡时间。应该是在二十天前!”
听到这里,宋红军真的要拍手鼓掌了。
他早就听老陈说过,从美国回来之前他去过fbi的尸体农场。
甚至陈青峰回国之后,还专门翻译了关于尸体农场出版的一些学术类的书籍。
不过因为涉及到用真的人体损伤来考察在各种自然环境下的腐败程度。
这个项目在国内目前为止还没有展开。
不过安城公安局这边明显对这方面有过重点的研究。
案情分析会结束之后,宋红军暗挑一个大拇哥。
不过经过介绍他才知道原来安城这边之前在调查矿工死亡的案件当中已经动用过类似的技术,当时陈青峰甚至专门抽出了几天的时间亲自带队去研究尸体的情况。
……
“首都来的领导有什么指示!”
“指示不敢当,不过刚才的分析报告写的很好,看得出来安城的刑侦水平很高。不过这个案子死者李金涛的身份我们之前已经查清楚了。李金涛是现在媒体上经常报道的长江机电的早期投资人以及重要的合伙人之一!”
这个消息这几天大家已经听说了。
所以案件现在的重点就集中在李金涛生前的社会关系上。
“根据我们从首都有关部门掌握的情况,李金涛最近这段时间跟长江机电现在的负责人霍东宁似乎有不小的矛盾。甚至两人到了一度要对簿公堂的局面!”
“那这么说这个霍东宁……”
“方向肯定是这么个方向,但是二十天之前霍东宁人还在南方,而且他这个级别的人应该不可能亲自动手。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追查李金涛生前有没有和这个霍东宁产生过不可调和的矛盾,以至于逼得霍东宁非得下死手不可。但是霍东宁是社会成功人士,他这方面的调查阻力还是很大的!”
在场的众人一听这个顿时叹了口气。
“所以我们的重点就放在第二个方面。枪杀李金涛的人到底是谁,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初步判断应该是具备一定经验的职业杀手。而且从处理尸体的手法来看,应该也是一个人,并且不太熟悉安城这边的情况!”
“宋队长,如果是职业杀手的话,恐怕这条线索不太好追查,因为死者和杀手之间很可能没有直接的社会联系!”
“是的,就是这一点,所以我的建议是咱们不要打草惊蛇,先从霍东宁身边的人开始查起!”
……
开完会之后,陈青峰打来电话,要听关于这个案件的汇报。
于是宋红军跟安城市公安局的负责人一起来到了市政府这边跟陈青峰汇报案情的进展。
“你们是这么定下的方案!”
陈青峰看着这个方案,说实话,他看得出来老宋是不想给他找麻烦!
“对!我们打算先从案件本身开始着手,先查清楚凶手的情况!”
“可是你们明知道这个霍东宁有杀害李金涛的动机,你们为什么舍本逐末呢!”
“老陈,这个霍东明刚刚在石门这边投资了一个省里的重点项目,而且他之前取得科技成就奖,那可是有大领导为他背书的。”
“那又怎么样?该查还得查呀!”
……
陈青峰看着这份资料。
想起了之前去省里,张庆禄告诉他的那些事情。
然后沉默了一会儿。
“老宋,你说这个李金涛的尸体被杀手随手丢进了热力井里。杀手就没想到咱们这么快会把尸体找出来吗?”
“那你这边是什么意思?”
“有没有可能,尸体只要隐藏一段时间,等过了这段时间暴露之后,反而对幕后的黑手是有利的?”
陈青峰思考了一下,突然指出了面前这个计划最大的破绽。
“这个霍东宁,应该有护照和签证吧,你们就不怕这段时间,他逮个机会就从国内跑到国外,到时候这家伙就变成第二个闫文泰了!”
陈青峰一句话让宋红军顿时眉头紧皱。
这件事儿他倒是没想起来。
“所以不要怕得罪人,既然这个家伙有重大的嫌疑,那就先想办法把他按在国内。这样你们继续按你们的方式去查,省厅那边我来协调!”
有了这句话,市局的同志顿时松了一口气,然而宋红军却为陈青峰感到担忧了起来。
等到市局的同志离开之后,宋红军关起门来跟陈青峰说道:
“老陈,这个霍东宁背景可不简单,你不是不了解情况,他当初那个科技进步奖是在钓鱼台颁发的!”
“我知道,而且这家伙之前来过我们这里,当时就满嘴跑火车,我根本就不信他那一套……”
“可是他之前刚刚在石门搞了投资,而且还是你们省的重点项目!”
“我只怕有的人还没有吃够亏,什么重点项目,万一这家伙只是为了圈钱跑路,到时候又留了一堆烂摊子,谁来收拾!”
省里要发展,可是引进的项目如果真的天然就有问题,那么带来的就不是造福民生的福祉了,反而是一场灾难。
一旦这个项目烂尾,造成的亏空就得全省的财政来背。
当初内燃机厂就是这样把安城的财政局面拖入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