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 > 第1540章 收缴枪支

第1540章 收缴枪支

    “各位朋友们,守在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这里是安城热线,您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拨打电话,反映问题……”

    安城市行驶的出租车上,一名司机打开车上的收音机。

    此时就听到了电台里传来的声音。

    “师傅,你们这是什么电台呀,情感咨询吗?”

    “嗨,谁知道,可能是当官的表演秀吧,新来的那个副市长,搞了个什么热线 ,说有问题可以直接向他反映,老百姓哪敢啊,我就是听个新鲜,我倒看看有没有人反映问题!”

    “市长热线!”

    “对,今天是第一次啊,你看这都这么长时间了,一个电话都没有!”

    车上的乘客是从外地来的,对于广播里的内容也很感兴趣。

    毕竟这东西是个新鲜事物。

    其实九十年代有那么一段时间,全国有不少地方都开设了市长热线。

    只不过后来反映情况的渠道从热线变成了电子邮箱,再到后来,甚至还有更高层在国家的网站论坛上,和网民互动。

    这只不过是技术手段和时代发展带来的技术上的变迁。

    这和最早的时候挂在外面反映问题的小信箱其实是一样的。

    陈青峰只有一个人,要观察的是一个系统,他不可能时刻明白这个系统有没有问题。

    所以他必须通过基层的反馈来得到对于整套系统的评价。

    只是,这年头国内互联网还不发达。

    不过陈青峰毕竟有这方面的经验,如果安城这边有多余的资金,陈青峰其实是希望可以在安城实现它电子政务的想法的。

    ……

    出租车上司机等了有五分钟的时间,中间一直是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活跃气氛,陈青峰在话音里也表现得很尴尬。

    五分钟之后终于有一通电话打过来了。

    打电话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

    “领导,俺是东庄村的村民,俺听说这个热线,能反映问题,俺想问问,俺闺女那个案子,现在有结果了吗!”

    “东庄村,什么时候的案子,大娘不要着急,咱们慢慢来,你先说一下具体的情况!”

    “八七年的时候,俺闺女回村里看俺,回来的路上,被坏人给杀了,后来俺就一直反映问题,结果公安局说现场没有啥证据,他们也找不到凶手……”

    陈青峰看了一下,这个案子到现在已经五年了。

    老人说着说着就在电话里哭了起来。

    陈青峰很快记下了这个案子,留下了老人的联系方式,并表示,到这一次的节目结束之后,他会尽快去老人家里探望。

    ……

    电话挂断之后,可能是有人抛砖引玉的缘故,结果后面电话就多了起来。

    有人反映自己的矿山遭遇了危险,生产受到了影响。

    有人表示,自己在街上和别人发生纠纷,结果被一伙人给打了,现在落下了残疾有关部门却始终抓不到那些人,没能给自己一个说法。

    还有一个,则反映自己所在的村子里,村里的干部就跟土匪一样,对于反映问题的村民,打击报复,甚至棍棒相加,有的老人被打的瘫痪在床……

    原定只有一个小时,结果到后面电话实在太多,陈青峰后面还有事情,只能安排刘毅继续接听,一个小时的节目,愣是延长到了两个小时。

    陈青峰看着笔记本上记录的这些内容。

    事情得一个一个来。

    于是,回市里开完会,处理完公务之后,刘毅也从广播电台回来了。

    “怎么样?”

    “后面又延长了一个小时,一共记录了二十二通电话,反映的问题涉及周边多个村落,还有矿区,还有市里的一些纠纷,有一些涉及到了刑事案件……”

    “这是我记的,你整理一下,把时间最长的那些列出来,然后把相关案件所在辖区的分局领导明天都给我找过来!”

    “是!”

    ……

    陈青峰给刘毅交代完任务之后,然后又给市局打电话,现在全市禁枪的百日行动已经部署下去了,也已经开展几天了,他现在要下面的数据,要求局里在下午两点之前就把数据报上来,统计一下这段时间一共收缴了多少枪支。

    下午的时候,数据已经报上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可能是因为宣传到位,陆续收缴了一些枪支,不过主要是一些农村老人私自藏的枪支,用途主要是用于打猎,按照分局汇报上来的情况,目前收缴的枪支基本上都是土造的枪,还有一些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东西,其中爆炸物二十多个,枪支三十杆,管制刀具十五把,另外还有若干雷管炸药。

    “怎么才这么点?”

    “领导,我们这几天一直忙着宣传,可能很多老百姓还不知道情况,不过也有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我们正在想办法……”

    下面在说想办法,陈青峰坐在办公室里却知道,有的时候不自己亲眼看看,恐怕永远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刘毅现在还忙着处理案子的事情,需要拉一个列表出来,他虽然是大学毕业,可是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还很短,所以工作起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如果这些事儿陈青峰自己干的话,可能半个小时也就干完了。

    不过陈青峰并不打算自己干,毕竟年轻人需要成长。

    于是他干脆叫上了司机小马坐着车来到了分局这边查看数据上报的情况。

    这段时间还是有成效的,起码真的有人上交一些危险的管制物品。

    刀具类的倒是少数,而且有一些明显是之前留存的,陈青峰甚至还在其中看见了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那种环首大刀。

    至于爆炸物,陈青峰在现场看见了好几枚土造手榴弹,而枪支呢,各种枪支都有,主要都是土灶的土枪,用木头加上一根枪管,后面再加上激发装置自己改装的,前装的后装的都有,最大的一个是以前清末的时候使用的老台杆。

    甚至陈青峰在现场还发现了两把三八大盖,还有一把汉阳造。

    以及一把精巧的驳壳枪。

    “这东西是哪来的?”

    “是,咱们是以前的老同志,家里留下来的,听说咱们的政策主动要求上缴,这个枪,听说还是老人家当年在战场上缴获的,是以前的首长特批呀,让他留在身边的……”

    “这个枪把激发装置拆下来,然后送到博物馆,这个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不过也得派专人保管,剩下的这一些你们归总归走,把那些炸药之类的东西送到安全的地方处理了,其余的这些周末在市中心广场那块,弄一场集中销毁的活动,把声势搞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