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2035章 高额税率,给朝廷打工

第2035章 高额税率,给朝廷打工

    “第七,商税的问题,静波级的商税不同于海运遮洋船的二十抽一,而是最低十抽一,高则五抽一,具体多少,户部还在测算中,介意的慎拍。”

    此话一出犹如一盆刺骨冷水从头顶脚下,将蠢蠢欲动的商人的激情给直接浇灭了大半。

    一万两银子货物,二十抽一,就是五百两,可若是五抽一,那就是两千两,是海运遮洋船的四倍,就代表着自己少赚了很多。

    自己辛辛苦苦,冒着船毁人亡的巨大危险,朝廷什么都没有做就抽走两成的利润……嗯,不对,应该是货物价值的两成,换成利润可能就是利润的三成以上了。

    这是给朝廷打工吗?

    商人们来回变幻的神色看在毕自严的眼中,自然是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这是户部测试的结果,也是最优的。

    若是没人出价,那就由南海商队和供销社的商队自行经营了。

    见现场有些沉闷,张子兴起身,高声道:“毕尚书,您先说说静波级商船的尺寸吧,装载货物多少决定着利润!”

    简短的一句话将神色变幻的众商人的情绪再次带动了起来,眼神灼灼的看着毕自严。

    对!

    货船装载量是最主要的。

    如果静波级商船一次能装载十万两银子的货物,除去货物、运输和人力等合计两成半的成本外,再加上五抽一的商税,还剩下五万五千两。

    三倍的利润,还算可以的。

    而一艘海运遮洋船均价值两千五百两,一来一回差不多是一万六到一万八千两。

    “静波级远洋海船长六十一米,宽十三米八,立六桅,舱深十六米,吃水六米,海面高度十米。

    主体采用质地较为坚硬的柚木、柏木,辅以樟木和杉木,抛开蒸汽机、船员休息舱、补给舱等舱室外,标准载重一千七百五十吨,折合三百五十万斤!”

    嘶……

    呼……

    啊……

    现场倒吸冷气声、惊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皆是站了起来。

    饶是他们经商半生,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甚至不少经历过今年海贸的那次飓风的灾难场景,都没有此刻让他们震惊。

    他们以为静波级的远洋商船有个四十到五十米之间就差不多了,毕竟海外的几国的主流运输船也就是这个尺寸,但没有想到静波级的商船竟然这么大。

    别只看长出十米的长度,对于海船来说,多一米的建造难度都在增加着。尤其是装载货物的,重心搞不好,一个大浪过来就翻了。

    “天啦,这简直就是庞然大物呀!”

    “啧啧,取名静波,我还以为是样子货呢,结果还这是名如其实,是我肤浅了!”

    “如此大的一艘商船得多少银子?那不得三四十万两?”

    “小气吧啦的,三四十万两?再翻一倍差不多。”

    “八十万两白银?这么疯狂吗?能赚回本吗?”

    “谁有纸笔,现场算一下吧!”

    “来来来,这里有纸笔,开始展示吧!”

    “长六十一米,宽十三米八、舱深十六米,吃水六米,海面高度十米,这是基本的数据,但不能直接用,还需要处理。

    长六十一米,是甲板整体长度,扣除船艏艉非货舱区域,以三成计算吧,那么实际货仓长度就是四十三米左右吧。

    宽度十三米八,要扣除舷侧结构、肋骨等,正常来说是要扣除一成的,那么货仓宽度就是十二米五左右。

    舱深和吃水的数据暂时推测不出船舱高度,但按照经验来看,至少有八米左右。

    如此货仓长乘宽乘高,得出数据为四千两百三十五方,哪怕是再出去各种机械、居住、粮食储备等等,打个八折吧,那也是三千四百立方左右!”

    算到这里,出声之人停顿了一下快速的喘了口气,看向周边百姓:“诸位,见证一船能赚多少银子的时刻来了!”

    见状一名青年没好气道:“吊什么胃口,赶紧的!”

    “你谁呀,老……”

    “不让你白忙活,这是二两银子!”

    “得勒,这位公子请稍等!”

    出声算数的人一把抢过银子塞进怀中,继续道:“假设装丝绸,杭嘉湖上等绸缎一匹为一到一斤半(一匹长四丈,幅宽零点六米),卷装后为长零点三米、直径零点一米的圆筒,

    海运为了防止会用油纸包裹,每百匹装一箱,称之为一‘票’货,这是商行最低最低的交易单位,连货带箱重约一百五十斤,一箱的容积是零点三立方。

    按照三百五十万斤载货重量,可以装两万三千三百箱,就是七千立方,很显然,这是大于商船的容积的,因此只能按容积来算。

    三千四百方除零点三方,等于一万一千三百三十箱,折合十一万三千三百匹。

    江南的普通苏缎一匹约为一两银子,运到北京之后则是二到六两之间,并不算很高。

    可若是卖到海外,那就是天价,葡萄牙未从濠镜离开之前,江南丝绸在濠镜是每匹十到十五两,翻了十五倍。

    葡萄牙商人运回到葡萄牙本土后,价值二十到三十两,再次翻了两倍。

    以二十五两的平均价计算,一艘远洋货船十一三千三百匹丝绸在海外值两百八十三万两白银。”

    静!

    无比的安静!

    所有人都被两百八十万两白银给怔住了。

    刚刚出银子的年轻人高声喊道:“你早上是不是喝多了,确定没有算错?确定不是二十八万两?”

    “算错了?”

    出声计算的人愣了一下,连忙从头到尾的开始检查着。

    数息之后,大声道:“没错,没有算错,就是两百八十三万两白银。”

    嘶……

    呼……

    方圆十余米内的百姓都躁动了起来,然后这种激情的氛围和逆天的数据朝着周边快速传播着,然后所有人都疯狂了。

    抛开货物成本、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等等,就算去掉三四成吧,一趟也能算一百八十万两白银,简直是比抢银子还快。

    就在众人准备欢呼时,出银子的年轻人突然再次高喝了起来。

    “不对,你算错了!”

    “是真的算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