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见状,笑了笑,解释道:“这个兵备道啊,是我特意增设的一个官职,隶属于按察使司。
它的主要职责是整顿当地的军务,同时还要协调边防事务。
目前,这个职位是正五品的文官。”
孟端听完,心中不禁一沉。
他原本以为这个新职位会是一个武将的职务,没想到竟然是个文官。
而且,他对文官埋头伏案的工作已经十分的厌倦,这让他感到非常为难。
兵备道这个官职,实际上是历史上明朝弘治年间才出现的。
它是文官集团为了以文驭武而设立的一种产物,目的是让文官能够掌控军事力量。
孟端苦着脸,向朱樉求情道:“殿下,能不能让我重新当回武将啊?哪怕只是个七品的把总也好啊。我实在对文官的工作一窍不通,恐怕难以胜任这个兵备道的职务啊。”
朱樉呵呵一笑:“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兵备道,虽然是正五品的文官,但是统领贵阳辖区内的卫所兵马,有监督屯田、维护驿站、修筑城防、稽查军纪、参与司法、训练地方民壮之责。”
听到这里,孟端心中恍然大悟,原来秦王的意图是想用文官来制衡武官。
这种做法虽然在历朝历代都颇为常见,但孟端仍然觉得秦王此举有些操之过急。
他环顾四周,发现除了刘璟之外,并无他人在场。
于是,他稍稍压低了声音,对秦王说道:“殿下,依微臣之见,这读书人执掌兵权,是否有些为时过早呢?”
秦王朱樉微微一笑,解释道:“兵备道并非常设官职,而是一种临时派遣的差事。
目前,孤只是在边疆地区设置此职,以应对当前的局势。”
孟端听完秦王的解释,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
他暗自琢磨着,秦王毕竟也是武人出身,又怎会真心实意地偏向那些只会咬文嚼字的读书人呢?
想到此处,孟端终于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而且,孟端转念一想,这个兵备道虽然只是个五品官,但它的职权却着实有些大得惊人。
光是贵阳附近,就有不少于三个千户所,这意味着这个兵备道不仅掌管着民政事务,还手握军事大权,甚至连司法权力也在其掌控之中。
可以说,这个兵备道就相当于将贵阳知府、卫指挥使以及巡按御史的权力集于一身。
这样的职位,除了没有征收赋税和任命官员的权力外,简直就是一个小号的节度使。
对于孟端来说,这样的权力配置正对他的胃口。
毕竟,贵州虽然地处偏远,但总比他在京城时整天无所事事,只能操练几个衙役要强得多。
想到这里,孟端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之色,他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了下来:“承蒙殿下厚爱,孟某今日就却之不恭了。”
朱樉见状,也满意地笑了起来,他对着一旁的刘璟吩咐道:“小刘,替我送送孟兵备。”
刘璟闻听此言,急忙站起身来,毕恭毕敬地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恩公,这边请!”
送走了孟端之后,刘璟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顺着原路返回,径直走进了牙帐。
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心中压着一块巨石。
进入牙帐后,刘璟的目光落在了秦王朱樉身上。
朱樉正坐在虎皮大椅上,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然而,刘璟脸上的表情却充满了疑惑,丝毫没有掩饰。
刘璟之所以如此疑惑,是因为兵备道的事情。
他作为秦王的“心腹谋士”,对于这个职位的设立竟然一无所知。
这让他不禁开始怀疑,秦王是否故意对他隐瞒了这一重要信息。
刘璟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开口问道:“大王,为何会突然设立兵备道一职呢?”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质问的意味。
朱樉似乎并不在意刘璟的态度,他依旧微笑着回答道:“老孟不是因为你才丢了官职的吗?我倒是很想还他一个四川布政使,可惜啊,现在的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刘璟当然明白朱樉的意思。
洪武初年,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左右布政使是正二品,但在洪武十三年,废除了丞相以后,布政使的品级又降为了正三品。
朱樉的言下之意很明显,就是说四川那里,现在还不归他管。
与此同时,刘璟敏锐地察觉到秦王话语中的敷衍与推脱之意。然而,他并未因此而动怒,因为他深知自己初来乍到,无论是与杨士奇、铁铉这样的资深前辈相比,还是与卓敬相比,都显得资历尚浅。毕竟,卓敬比他早到几个月,而他刘璟不过是个初来乍到的新人罢了。
秦王对他暂时缺乏信任,这一点刘璟完全能够理解。
但此刻,刘璟心中最为忧虑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恭恭敬敬地向秦王启奏道:“启奏大王,这兵备道一职虽然职位较低,但权力却颇为重大,实不亚于前朝的达鲁花赤啊。”
刘璟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秦王的脸上,仔细观察着他的表情。
见秦王的脸色并无异常变化,刘璟心中稍安,于是继续说道:“前朝的藩镇割据之祸,至今仍历历在目啊!”
达鲁花赤,在蒙语中意为掌印官、镇守者,主管军政大权,是所在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高裁决者,也是最大的监治长官。
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权力之大,足以左右一方局势。
达鲁花赤这一官职,主要是由蒙古诸王的陪臣来担任。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当蒙军攻下各个城市后,都会设立达鲁花赤这一职位。
然而,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
由于蒙古诸王支持阿里不哥,忽必烈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让汉人世侯取代蒙古人担任重要地区的达鲁花赤。
但是,忽必烈去世后,他的继任者们为了与草原上的诸王达成和解,又削减了汉人世侯的权力,重新让蒙古王公贵族担任达鲁花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