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二百五十四章 移民进度

第二百五十四章 移民进度

    不说整个多哥兰,就达庞镇的发展程度,也超过西非的绝大部分内陆聚落,这里有干净的饮用水,电力和各种现代化设施,仅仅是前两项,在西非就比较少见。

    即便如此,想把达庞镇发展起来,也是千难万难,斐迪南大公叹气了一句:“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按照斐迪南大公心里的想法,作为新奥地利王国的首都,不说规模有多大,但至少也应该是一座城市,可是眼前的达庞镇,规模甚至不如中世纪的大庄园。

    ……

    1935年12月3日。

    远东帝国,徐州。

    为了给哈布斯堡君主国和新奥地利王国提供移民,在年末,东非政府的指令下,当地的领事馆开展了移民招募工作。

    在徐州领事馆总领事奥威尔和地方的一些东非办事处,移民署等人员进行了一次谈话。

    “这次移民指标,本土下放的指标五万,也是就是说从现在算起,到整个1936年,本土要求我们在当地招募五万移民,这些移民是为了促进帝国在西非战略的展开,西非对帝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需要大量人手,来部署,最好的办法就是迁入移民,培植我们可以信任的力量。”

    “同时本土还提出了几个重点地区,按照这张地图上圈出的几个地方为移民的重点区域。”

    奥威尔背后的地图上,特意用红色标明了几个人口比较多区域,他用手指着这些红色区域说道:“这次要尽可能的从这几个红色区域内招募移民。”

    实际上,奥威尔自己也不知道本土为什么要专门挑这几个地方吸收移民,毕竟从当地招募移民的话,在他看来有些瞎折腾的意思。

    当然,如果他了解后世历史的话,大概就可以猜到恩斯特的意图了,所谓的红色区域其实就是“黄泛区”大致范围。

    恩斯特显然不可能和其他人透露这一点。

    按照恩斯特给东非官员的说法,那就是上述区域,人口稠密,且比较贫穷,移民工作好开展,且远东帝国近几年可能发生大的战争,所以为了尽可能减少对其军事行动和部署的干扰,徐州及周边地区,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位在1935年变得尤为特殊。一二八事变后,日本不断蚕食远东帝国北方,这就让徐州在军事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说更直白一点,以前徐州是后方,而现在他已经成为了连接前线的核心枢纽,同时也成为了金陵战略上的屏障,毕竟徐州是整个江淮军事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最前沿。

    失去这里,日寇想要南下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同时借助徐州的铁路枢纽作用,加快对远东帝国的入侵进度。

    金陵政府哪怕再无能,也知道守江必守淮的道理,更何况他们本身就在金陵这座沿江城市。

    所以,1935年,大量中央军和地方部队在徐州及其周边地区驻防、整训,城市军事色彩越来越浓厚,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上的军队和物资的调运极为频繁。

    这个时候,东非从徐州及周边大量吸收人口,确实会影响到远东帝国在当地的“招”兵工作,所以从徐州更远的地方招募移民,也就说的过去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更远”很有限,他仅仅指的不是在徐州和他的郊区,而徐州以外的第九行政督察区其他地方,都是东非移民招募的重点区域。

    这个第九行政督察区,他的公署所在地就在徐州。

    奥威尔接着说道:“所有的移民,在统一集中到徐州后,再通过胶州港,输送到西非。”

    “就在上个月,帝国打算在西非扶持两个亲东非国家,分别是新奥地利王国和哈布斯堡君主国,因此对人口的缺口很大。”

    “这次移民招募工作,门槛不用定的太高,最重要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身体健康即可,最好年龄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十岁到五十岁中间都可以,家庭移民优先。”

    东非帮助哈布斯堡招募移民,自然不需要有太严格的标准,甚至比东非殖民地的移民标准还要低。

    毕竟,就算真的移民出了问题,那也是哈布斯堡家族负责。当然,东非虽然不在意移民质量,也还是提出了一些要求。

    就比如健康这一点,没有强健的体魄,别说到西非生活了,恐怕连乘船到西非都困难重重,可能会死在海上。

    奥威尔接着说道:“各个行政督察区的联络工作办公室,都可以以此为标准,制定移民准则。”

    “不过我相信,这个工作对你们来说并不困难,五万人看起来很多,但是细分到你们所在的区域,一个辖区也就只要招募几千人就可以轻松完成。”

    在19世纪,东非在远东帝国招募移民的难度其实还是比较高的,这一点主要是当时远东帝国民众对东非的不信任度比较大。

    加上其他列强或者国家,在远东帝国的胡作非为,让远东帝国对外国人,普遍存在戒备心理,所以除非活不下去,没有人愿意冒险移民到东非这个陌生的国度。

    就比如在19世纪末,有许多远东帝国民众,被美洲各国,通过人口买卖的方式,变成所谓的“猪仔”,然后运往本国,从事修建铁路,挖矿或者种植园等基本九死一生的工作。

    这显然不利于19世纪,东非在远东帝国移民工作的展开,加上当时东非没有什么名气,有不少民众把东非移民署人员当成“骗子”。

    而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东非的强大,还有在远东帝国声望的传播,以及一些“示范人员”的“衣锦还乡”,东非移民的名额就成了“香饽饽”。

    可惜,在进入20世纪以后,想要移民东非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一直到一战前,东非开始大手笔的开拓海外殖民地,才重新降低了门槛。

    但是,这种门槛的降低只针对当时的东非殖民地,反之本土对移民的要求不增反降。

    即便如此,远东帝国移民东非的热情也有增无减,去往东非殖民地也好过留在当地。

    现在,东非直接拿出五万人的移民指标,肯定有大量当地人会趋之若鹜,即便他们不知道新奥地利王国和哈布斯堡君主国的情况,可出于对东非“口碑”的信任,也会争夺这个机会。

    这也是奥威尔为什么有底气说这个工作并不难完成的原因,而下面各个地区的负责人也摩拳擦掌,准备提升他们的业绩。

    就比如豫东第七行政督察区办公室的负责人卡麦儿,他就对这次任务信心十足。

    他对旁边豫东第一行政督察区的负责人莫里斯说道:“博莱特,要不是人手不够,别说几千人,就是上万人,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难事,不过移民的花费肯定少不了,也不知道政府这次怎么能有这么大的手笔。”

    豫东第七行政督察区的范围,其公署所在地是淮阳县,管辖区域大概就是周口大部分地区,而第一行政督察区差不多就是开封等地。

    原本东非在开封也是有领事馆的,不过随着东非在淮海地区的不断收缩力量,现在只剩下徐州和胶州两处领事馆,原开封领事馆负责地区,也就并入了交通更加便利的徐州领事馆管辖。

    当然,原本徐州领事馆还分出一部分,迁往了关中,成为东非在西北的第一领事馆,加强东非和远东帝国西北的交流。

    换句话说,原本东非在淮海省设置了多个领事馆,现在只剩下两个,统管整个淮海地区的东非公务人员和机构。

    博莱特对卡麦儿回应道:“这件事对我们几个地方办公室来说,确实不难,尤其是我们开封联络办公室,估计在开封城里就能够完成工作。”

    开封作为省会,1935年光是市区人口就超过二十万,算是大城市,所以开封联络办公室想完成移民招募工作,是几个地方联络办公室最容易的,都不需要出开封,就可以轻松完成指标。

    对于这一点,卡麦儿十分羡慕,他说道:“淮阳人口虽然多,但是大部分分布于农村,我们的工作量肯定比你们大许多,只靠县城肯定无法完成这一点,还要到基层招募。”

    博莱特有些洋洋自得的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省府是开封呢!不过说来,我们开封联络办公室其实也是比较吃亏的,毕竟以前开封领事馆可是和徐州领事馆同一级别的存在,现在我却只能跑到徐州接受任务。”

    卡麦儿不屑的说道:“呵呵,如果不是开封领事馆降级,你也做不到现在主任的位置上,而且你们的办公场所可是原本的领事馆区,条件比我们好上一大截,你就偷着乐吧。”

    博莱特说道:“唉,其实我还是更想到徐州或者关中去工作,毕竟这两个地方,现在更受到本土重视,机会更多,当然,未来开封也不是没有机会。”

    “眼下远东帝国和日本关系越来越紧张,远东帝国未来的局势变化,随时可能导致帝国对远东帝国外交关系变化,影响帝国在远东机构的调整,怎么说开封都有可能重新被重视。”

    博莱特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现在东非在远东采取的战略方向是收缩,这样人员和机构就要裁撤,整合,机会变少。

    但是,远东帝国作为世界重要的大国,东非不可能真放弃这么大一块市场,未来东非在远东帝国的各项活动,肯定会重新活跃起来。

    而现在开封还是省会,如果东非加强对远东帝国的重视,那开封的机会肯定比大部分小地方要大,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

    随着,东非移民招募消息的放开,果然如同奥威尔判断的那样,有大量民众跑到东非各个移民招募点,申请移民。

    仅仅是一个星期时间,徐州领事馆就完成了两千多个移民申请的申报,按照这个速度,五万人可能明年年初就能够完成。

    而这种速度,也让莱茵市的哈布斯堡皇室们感到震惊。

    鲁道夫皇帝说道:“这也太夸张了,如果按照这种进度,每年东非从远东招募十万移民恐怕都能轻松完成,也难怪东非现在人口这么多。”

    恩斯特对于这一点毫不奇怪,他说道:“远东帝国人口众多,而且生育率极高,只不过是现在远东帝国因为战争,灾害还有政治动荡的原因,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

    “实际上这个情况,在19世纪的德意志地区也发生过,不说我们东非,就是美国估计都有至少五百万的德意志人。”

    恩斯特说的这个数据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据,毕竟现在美国许多德意志移民的后代,已经认同了美国身份,而不是再以德意志人身份自居,否则的话,美国可能就有两三千万的德意志人了。

    鲁道夫皇帝说道:“不过,按照这个速度的话,移民招募工作必须降下来,哈布斯堡君主国和新奥地利王国,现在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口,即便有我们的支持,现在五万人就已经是两国的极限。”

    本轮移民工作,自然要哈布斯堡皇室掏钱,包括船票,吃住等等,开销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哈布斯堡皇室再富裕,也要省着点花。

    当然,只要熬过移民的第一阶段,那哈布斯堡皇室就能开始回收成本,毕竟这些移民,只要到了哈布斯堡君主国和新奥地利王国,并且安顿下来,后续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哈布斯堡皇室创造收益。

    恩斯特对鲁道夫的想法也颇为认同:“现在你们确实不适合接纳太多移民,当年东非可以这么做,那是因为东非当时的扩张空间大,有的是土地安排移民生存,而哈布斯堡君主国和新奥地利王国就没有这种条件。”

    东非当年在非洲大陆扩张的时候,顾虑相当少,毕竟当时非洲大陆,尤其是内陆,多的是“无主之地”,可以任意施展拳脚。

    而哈布斯堡君主国和新奥地利王国,现在周边的势力划分,早就已经被明确了,想要扩张领土,就必须和英国,法国两个世界大国直接对上。

    可是,现在不是哈布斯堡家族向两国开战的时机,只有等他们被拖死在欧洲后,哈布斯堡皇室才能动手。

    而在此前,哈布斯堡君主国和新奥地利王国,只能先经营各自的领地,对于两个国家现在的情况来说来说,消化五万移民都有些偏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