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特的魄力来源于现在东非的上升通道已经收紧,尤其是二十年代后期开始经济转型后,即便创业成功的概率也变小了太多,所以,与其继续在殖民地的犄角旮旯里混日子,还不如参与哈布斯堡皇室再创业的过程中来。
出于这种考量,他在面对上级给出的方案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等待哈布斯堡皇室接管达庞镇。
布拉特镇长丝毫不担心镇里的其他居民和他竞争,毕竟不管从学历,见识还是能力上,他对于哈布斯堡家族都是可以笼络的对象。
他也就不在意把消息告诉其他居民,并且和他们解释其中的一些弯弯绕绕。
布拉特镇长带着劝诫的心态,对镇上居民们说:“你们不要把我的话当做耳旁风,除了努力提升自身,还有把握机遇以外,再给你们一个忠告。”
“那就是抓紧培养自己的下一代,让他们努力学习知识文化,科文斯校长,你说对不对?”
科文斯校长是镇上除了布拉特镇长等十几个公务人员外的,公认的文化人。
当然,像他这样所谓的校长,实际上整个学校只有他一个人,本人兼任德语和数学教师,平时还是很受人尊敬的。
科文斯推了推眼镜,对周围的人说道:“镇长说的不错,现在达庞镇成为新奥地利王国的领地后,对于我们大家确实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掌握文化知识,不管在哪里都是很有用处的,即便是加入军队,学历越高的人,机会也越大。”
“就以帝国的正规军来说,至少也要中学学历,也就是我们达庞镇太落后,且不属于本土,所以才会降低各种标准。”
“所以,能够更好的掌握德语和其他知识,对大家的未来都有好处,如果受到哈布斯堡皇室的重用,未来一飞冲天也不是没有可能!”
有了科文斯的现身说法,镇上的人心里基本都相信了镇长所言不虚。
布拉特镇长接着说道:“虽然说哈布斯堡皇室想要立国,前期可能困难重重,但是,后续我还是很看好新奥地利王国发展的。”
“毕竟,帝国能够允许哈布斯堡皇室接管我们这里,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说明了高层对哈布斯堡皇室的支持。”
东非对哈布斯堡皇室的支持,显然也是布拉特等人选择留下来的底气,毕竟他们也不傻,如果这个新奥地利连自身的安全都无法保证,早就一溜烟的跑路回国了。
有东非作为后盾,至少达庞镇这个新奥地利未来的首都,肯定不会因为战争原因而遭受威胁。
更何况,布拉特等很多人,他们的发展方向是文职人员,而不是军队。
……
新奥地利王国的首都明确了是达庞镇,同样的,哈布斯堡君主国的首都也基本可以确定是多哥兰东北部的纳蒂廷古。
所谓的纳蒂廷古,就是前世贝宁(达荷美)西北部城市纳蒂廷古,也是贝宁阿塔科拉省的省府所在地。
至于这个城镇为什么掌握在东非手里,也很好理解,单纯是纳蒂廷古距离东非太近,所以东非在多哥兰的殖民开拓活动中,将这块土地兼并到东非的多哥兰殖民地里。
曾经,多哥兰还是德国殖民地的时候,和法国就对纳蒂廷古进行过争夺,不过法国人不管从现实利益,还是对德国的仇恨,都无法容忍德国占领这处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
而东非显然就不同了,法国在和东非关于西非问题上,一般都倾向于采取退让政策。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法国早就不是19世纪及以前那个常年稳坐世界第二强国位置的国家,更何况东非不仅国力足以让法国感到绝望,本身还是一个非洲国家。
如果在西非殖民问题上,和东非撕破脸皮,法国没有任何可能性取胜,还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丢失国际颜面。
所以法国政府很识趣的对东非多哥兰殖民地的一些“非法”活动,选择了沉默。
纳蒂廷古和周边区域,这些前世属于贝宁的土地,就成了之前东非的领土,现在则成为哈布斯堡君主国的立根之基。
纳蒂廷古镇和达庞镇,虽然都是多哥兰北部“重镇”,且为区域的行政中心,但是两座城镇完全没有可比性。
纳蒂廷古镇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镇,而不是达庞那样名义为镇的小村庄。
截止到1935年,纳蒂廷古的人口就超过两千三百余人,这也是多哥兰北部最大的城镇,仅人口就接近达庞镇的四倍。
同时,纳蒂廷古的经济也比达庞镇要强很多。
纳蒂廷古及周边区域,农业开发程度虽然也比较低下,但是超过达庞镇辖区,这里已经有初具规模的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
也就是说纳蒂廷古在农业领域,是领先达庞的,当然,纳蒂廷古更主要的地方,在于它的地理位置,这里原本就是周边势力交汇的一个中心,所以贸易更加繁荣。
这中间还有一个推动因素,那就是多哥兰在纳蒂廷古的军事部署,纳蒂廷古有军队驻扎,这刺激了当地贸易的发展。
如果没有贸易和军事这两个因素,理论上来说,达庞应该是可以超越纳蒂廷古的,因为达庞的农业发展条件实际上更加优越,不管土地肥力,水源上都比纳蒂廷古更具有优势。
1935年11月6日。
洛美港。
卡尔皇储和斐迪南大公二人,乘坐的东非货轮在此处靠岸,对于多哥兰这个陌生的地方,二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这里就是多哥兰的洛美港,发展的很不错么!”卡尔皇储站在甲板上惊叹道。
斐迪南大公说道:“洛美是东非在几内亚湾最重要的战略支点,所以,他们在经营这里的时候,肯定不吝啬资源,加上这里是多哥兰首府,所以发展已经足以比肩一些东非的小城市。”
“即便和原本奥匈帝国许多城市相比,洛美也算经济不错的地方了,不过,洛美的景色确实十分怡人,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洛美市的景色确实十分出众,尤其是从陆地看向大西洋面,水天一线,十分壮丽,笔直的海岸线和纯净的沙滩,东非风格的城市规划,融洽的交汇在一起。
卡尔皇储说道:“东非的城市规划,在全世界都是别具一格的,而洛美在城市布局上和罗安达很像,不过这座城市规模远不及罗安达那种大城市。”
“以后,如果我们在领地上,能够将城市建设成洛美这样,感觉也很不错。”
斐迪南大公对于城市建设倒不是很感兴趣,他对卡尔说道:“我们这次来多哥兰可不是为了游览的,而是为了重塑家族的荣光,洛美确实很漂亮,不过,我们到了领地后,最好把钱都花在刀刃上。”
“这次我要去的达庞镇,我打算将其优先发展军事要塞,至于城市建设,也要等彻底在多哥兰北方站稳脚跟后再考虑。”
“达庞镇的军事压力还是不小的,从地图上来看,他的北方是法国殖民地,西面是英国殖民地,新奥地利想在那里立国,就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
斐迪南大公原本在奥匈帝国,就主要在军队活动,所以他更倾向于实用主义,侧重于军事上的发展思维。
卡尔皇储对他的看法也颇为认同,不过也有一些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在军事上,只要不先动手和主动挑衅英法等势力,安全是可以得到东非保证的。”
“对于我们即将去的地方,我也有所了解,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尽快发展人口,所以,更多的工作,应该放在农业开发领域。”
“毕竟,移民也是需要吃饭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农业支撑,我们想大规模增加领地上的人口,就不具备可行性。”
对于人口这个最要紧的问题,斐迪南大公也感觉有些无力,他说:“东非划给我们的区域,总人口听说才一万多人,分担到我们两块地盘上,一家也就几千人。”
“人力的极度缺乏,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大的问题,有了足够的人口,我们才能再干其他事。”
“卡尔,你对于这点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斐迪南大公主动请教道,在行政工作上,他没有卡尔皇储有经验,毕竟卡尔皇储再怎么说,以前在奥匈帝国也参加过许多政务工作,参与整个庞大帝国的治理。
卡尔皇储说道:“优先发展农业,最好先把耕地开发的框架搭起来,我们可以先把资金,投入到购买一批农业设备上来。”
“否则光依靠人力和畜力,进度就会慢太多,人力方面,我们两家领地人口太少,就算使用奴隶,也很难弥补缺口,至于畜力,性价比也不高,除非我们重点发展畜牧业。”
“所以,对于农业装备,我们应该放在首位,既可以加快我们的开垦工作进度,也可以加速领地的工程建设进度,就比如建筑材料运输,还有水利建设,拖拉机等农用器械,都可以完成。”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我们两家的领地,地广人稀,使用农业器械在前期开发上,效率最高,先把土地开发出来,然后再发展小农经济,加快人口的自然增长。”
“最好先把我们各自领地的人口提升到万人以上,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行动。”
“而人口如果能够在较短时间里,超过五万,那我们在西非也就能真正意义上站稳脚跟了。”
五万人看似不多,可如果新奥地利王国和哈布斯堡君主国的人口都能达到这个量级,两国就具备了对外扩张的最低要求。
他们周边可以扩张的区域,本身实力也算不上多强,英法两国的殖民地,甚至只需要数百人就可以维持。所以,只要能够抵住英法两国的反扑,对付那些非洲黑人势力,基本上是手到擒来的事。
卡尔皇储说道:“总而言之,前期殖民地发展上,我们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毕竟我们缺乏经验和人手。”
“在人力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我们的经济发展,也必须采取保守的办法,主要方向完全放在农业上,工业可以往后拖一拖,毕竟我们本身可以从东非获取工业品甚至是军火。”
“把农业的框架搭起来后,再着手发展军事,而等到最后,人口和国土都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才能像南德意志王国那样,考虑更多的事项,全面发展。”
卡尔皇储看的很清楚,对于现在的哈布斯堡君主国和新奥地利王国来说,不要尝试什么经济上的跨越式发展,毕竟工业发展对人员的要求太高,而他们领地上,人员素质肯定达不到工业发展的最低标准。
而农业发展的容错率就很高了,即便出现问题,哈布斯堡皇室的底蕴,也可以支撑他们进行试错。
更别说东非已经允诺可以帮助他们在农业开发领域,提供人才,技术还有种子,农药,化肥等方面的扶持。
因此,卡尔皇储对斐迪南大公强调着说:“你去了新奥地利后,即便要把军事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也不应该投入太多,能够保证自身安全即可,当然,如果发展奴隶经济的话,适当扩大军队也是可以的。”
奴隶经济,必然要有军事力量来保证可以监管和镇压,防止发生意外。当然,在卡尔皇储说出这句话后,西非地区的黑人们接下来,可能就要遇到劫难了。
不过,现在哈布斯堡皇室也没有除了奴隶经济以外更好的选择,毕竟他们本身短时间内解决不了劳动力短缺这个最主要的问题。
而东非和南德意志王国的发展经验,都说明了,在早期经济发展中奴隶经济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快的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
当然,哈布斯堡皇室想做到这一点,难度必然比南德意志王国还有东非大的多,因为他们获取奴隶的途径更加困难,旁边势力早就已经被英法瓜分殆尽,而且多哥兰北部及周边区域,本就地广人稀,想要亲自抓捕黑奴,能不能找到人影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也是之前卡尔皇储说优先购买农业器械,尤其是拖拉机的原因,哈布斯堡皇室想要发展奴隶经济,不是不可行,而是他们可能连足够的黑人都找不到,因此,最好不要把精力过多放在这方面。
卡尔皇储就又一次提醒说:“不要指望通过奴隶,把殖民地经营出来,我们最后要倚仗的还是移民,移民来源,家族会配合我们,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移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地方,还有耕种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