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3日。
南德意志王国。
东非阿赞德地区行政区划变动,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南德意志王国,作为东非在非洲最重要的盟友,南德意志王国经济和东非高度绑定。
而沙里河流域因为开发历史早的原因,也是现在南德意志王国最发达的区域,而上游东非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意味着产业重塑,南德意志王国的相关企业和对外贸易,还有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也要需要做出变动。
所以,针对这次东非的行政区划调整,南德意志王国专门邀请东非驻南德意志王国大使克里莱蒙进行了问询。现任南德意志王国君主是原锡格马林根亲王利奥波德的孙子威廉二世。
在东非扶持锡格马林根开拓南德意志王国之后,第一任继承者是利奥波德的儿子威廉,也称威廉一世,不过他在1927年就已经去世,王位由他的长子弗里德里希·威廉继承,也就是现在的威廉二世。
贝努市。
这里是南德意志王国的新首都,在威廉一世时期,南德意志王国领土得到了空前扩张,而随着南德意志王国获得前世尼日利亚和喀麦隆的大片土地。
所以在威廉一世末期,也就是二十年代,南德意志王国就开始筹划,将首都从原来的新锡格马林根(恩贾梅纳),迁往贝努市。
所谓的贝努市,得名于贝努埃河,这条河流是尼日尔河的重要支流,也是尼日尔河最长的支流,大约一千四百公里,沿岸也是现在南德意志王国重点发展的区域,贝努市就建立在贝努埃河河畔。
在贝努市王宫,威廉二世对克里莱蒙大使问道:“克里莱蒙大使,最近东非的行政区划调整,你们政府方面,打算做出哪些变动。”
克里莱蒙大使回复着说:“关于这一点,陛下不用多心,我们本轮区划调整,主要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更好的对接北非铁路,当然,也有出于生态上的考虑。”
“这对于南德意志王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次区划调整后,原本奥克河流域,将全面归入新的阿赞德省管理,在关于下游沙里河水源的两国协调中,提高效率,减少我们国内对用水问题的争议。”
关于沙里河用水量分配,威廉二世实际上并不太感兴趣,毕竟南德意志王国和东非的关系,不是美国和墨西哥,东非不会为了本国沙里河流域的发展,就完全不顾及下游南德意志王国沿线民众的死活。
威廉二世说道:“我对于东非方面自然是充满信任的,毕竟南德意志王国是东非最坚定的盟友和伙伴。”
“不过,我想知道贵国在开通北非铁路后,有哪些布局,我们南德意志王国是否可以参与其中,这次你们的行政区划调整里,是不是也考虑到了北非铁路的因素?”
克里莱蒙并没有隐瞒,而是肯定的说道“这是自然的,可以说北非铁路即将完工,本身就是这次区划调整的契机。”
“而关于北非铁路的一些布局,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为了激发未来北非铁路的潜力,我们将原东阿赞德省大部分区域划入到巴伐利亚省。”
“巴伐利亚省将成为沟通大湖区和欧洲贸易的关键节点和铁路枢纽。”
威廉二世手指抵着下巴,思考后说道:“也就是说,未来东非关于北非铁路这条贸易路线的发展方向是为了和大湖区对接?”
克里莱蒙对他的想法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北非铁路投资巨大,而且沿线人口稀薄,经济严重滞后,不足以支撑帝国和环地中海国家的贸易。”
“所以,想要收回建设成本,并且为后续铁路运营维持资金,这条铁路就必须对接一个足够体量的经济实体。”
“大湖区在东非区域中,虽然不是核心区域,但其体量也就仅次于东部,西部和中部三个地区。”
“而且,大湖区本身处于帝国的内陆,没有自身的出海通道,北非铁路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一来,一些追求效率和时间的商品,就可以通过北非铁路,销售到环地中海市场,而不用像过去一样,必须从蒙巴萨,杜阿拉等港口绕路。”
大湖区的主要货物出口,过去基本通过蒙巴萨港中转,但是从大湖区到蒙巴萨,也要通过公路和铁路完成,然后就算出海后还要经过长达五千公里的海路,才能最终抵达地中海区域。
而未来大湖区和北非铁路对接,大湖区的商品,则要经过三千多公里的铁路,最终抵达地中海沿岸的班加西港。
两条路线都要经过陆地和海洋,但是侧重点不同,前者海路距离更长,并且进入地中海后,只是抵达苏伊士运河北面出口,也就是塞得港,还要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前往欧洲各个目的地。
如果是去往苏联,奥斯曼帝国,或者巴尔干半岛等市场,很便捷,如果要前往西欧国家,就不是太便利了。
而后者,也就是北非铁路线,也可以称为西线,陆地上的距离更长,并且运量相对有限,但是前往环地中海市场更快。
北非铁路的终点,也就是班加西港,本身就在地中海比较靠中间的位置,从班加西到地中海沿岸各个地方距离比较均匀,对于一些货运来说,能够进一步节省海上运输成本。
尤其是对西欧和非洲西北部的国家,比东线最后从苏伊士运河北面的塞得港出发,要节约近一千公里的海上距离。
可以说,北非铁路建成后,不考虑空运的话,这条线路就是东非抵达欧洲,尤其是西欧最快的路线。
因此,对于那些高附加值或者追求时效性的商品而言,选择北非铁路一线,也是可以考虑的。
而对于北非铁路沿线,尤其是东非境内北非铁路沿线的省份和城市,北非铁路在对环地中海贸易更具有性价比。
威廉二世对于北非铁路显然是很感兴趣的,因为这条线路,对南德意志有同样的作用。
他说道:“我们对北非铁路同样很感兴趣,方便东南部和欧洲,北非国家的贸易,我们正在考虑建设的南方铁路,或者可以和北非铁路进行对接。”
克里莱蒙回复着说:“对于这一点我们当然持欢迎态度,毕竟两国经济本身融合度就很高,而南德意志王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人口经济上也有了一定规模,对接北非铁路后,对于南德意志东南地区绝对是利好的。”
虽然南德意志王国在国土上是一个大国,甚至接近两百万平方公里,但是,因为环境和水源的原因,其人口分布十分不均衡,其国土大部分区域,都是沙漠和极为干旱的区域,人口和城市九成以上生活在南部。
在1935年,南德意志王国总人口大约五百八十万,而其中接近四百万就生活在沙里河到乍得湖这片区域,也就是南德意志王国的东南地区。
这是一个很好的成绩,毕竟在非洲人口超过五百万的国家和地区并不算多。
在1935年,非洲国家人口排名中,除了南德意志王国以外,可以确定超过五百万的国家,也就只有东非,埃及,英属尼日利亚,阿比西尼亚,阿尔及利亚,这五个国家和地区。
至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缺乏可靠的数据,亦或者比较割裂,就比如摩洛哥,就分为法属摩洛哥,西属摩洛哥还有一个所谓的国际区,如果摩洛哥完全统一,人口可能也就和南德意志王国相当。
除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以外,其他国家和殖民地人口,有几十万的,一两百万的,还有三四百万的,但是真正超过五百万的大概率没有。
现在南德意志的人口,放在整个非洲来说都不算低的,但是南德意志王国才建国多少年,和那些国家根本没有可比性。
如果考核非洲各国的综合实力的话,南德意志王国更是能挤进前三,其国力和埃及相当,但是埃及的人口是南德意志王国的三倍还多。
埃及人口接近两千万,这还包括前世苏丹的几百万人口,因为东非的存在,所以英国加快了埃及和苏丹的整合。
得益于此,埃及现在稳坐非洲第三人口大国地位,仅次于东非还有英属尼日利亚。
除了人口优势以外,埃及对比南德意志王国还有许多优势,就比如埃及开发历史悠久,且现代化进程更早,在阿里时代,埃及就已经初步进行了现代化尝试,只不过后来被英法打断。
但是不管怎么说,埃及在南德意志王国成立初期,资本和底蕴远比后者深厚。
南德意志王国发展到今天,固然有外部的帮助,包括东非,罗马尼亚还有锡格马林根,但是东非对南德意志王国更多是持放养态度,主要支持更多是保障其军事安全,提供一些经济上的优惠政策。
而罗马尼亚虽然王室也是锡格马林根成员,可罗马尼亚并不是王室说了算,加上距离远,对南德意志王国的帮助更有限。
至于锡格马林根亲王国,这是南德意志王国王室的祖地,但是早在普鲁士时期,就和黑兴根一样,名存实亡了,且体量太小,难以支持大规模的殖民活动。
因此,现在南德意志王国能从一块东非提供的殖民地,变成一个中等规模国家,是十分不易的。
威廉二世说道:“虽然说,现在南德意志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往西,但是,东南部作为主要的财税来源地,和东非合作,对接东非市场,显然是最好的结果。”
“以后等到西部也被完全开发,南德意志经济,就能够被彻底激活,内陆方向可以对接东非大市场,并且通过北非铁路,参与对北非,欧洲,中东的贸易,往西,通过沿海开发,加强和东非西海岸,西非,欧洲的联络。”
“现在唯一值得惋惜的就是我们没有获得尼日尔河下游的出海口,否则的话,南德意志王国未来发展潜力只会更大。”
贝努埃河是现在南德意志王国重点开发区域,但是下游的尼日尔河干流,却掌握在英国人手中。
当初,南德意志王国在威廉一世手里,不断向西部扩张,就不可避免的和英国人对上,并且最终被英国强行打断其扩张过程。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在整个20世纪初期,随着英国在海外的不断衰弱,尤其是远东帝国和中东等市场不断萎缩,印度等殖民地分离主义趋势越来越强。
英国对尼日利亚的重视程度就越来越高,相较于其他区域,尼日利亚对于英国来说还算比较好掌控,英国海军从大西洋支援尼日利亚也不算困难,而且尼日利亚不管人口,耕地还是资源,在非洲都算比较突出的区域。
所以,英国自然不可能放任南德意志王国继续做大,威胁其对尼日利亚的统治。
虽然说南德意志王国也有东非这个强大的靠山,如果东非支持的话,南德意志王国并不惧怕英国,但是现阶段东非没有和英国彻底翻脸的打算,所以只能让南德意志王国见好就收。
而现在南德意志光是消化西部占领的土地,估计就要花上几十年时间,其西部扩张的领土,如果能得到有效开发,轻松养活两三千人口并不是难事。
当然,如果能获得尼日尔河的出海口,那南德意志王国肯定更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这样,南德意志王国完全可以依托海运和水运,加快对西部国土的开发进度。
英国人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更加不愿意让其占领尼日尔河出海口区域。
克里莱蒙大使就说道:“现在南德意志王国的面积就已经足够大了,且你们也获得了一段海岸线,虽然这处海岸线的建设成本高,且无法通过水运和内陆衔接,但是,通过陆地交通建设,也足以暂时满足南德意志需求。”
“至于英国人,虽然说在不断衰落,但是依旧是所有国家都不能轻易忽视的超级大国。”
“不过,未来南德意志王国也不是没有机会,现在随着欧洲局势的发展,尤其是德国,苏联的日益强大,欧洲迟早有一天会陷入新一轮的动荡中,届时你们再图谋尼日尔河下游,阻力就会小的多。”
东非并不担心南德意志王国获取尼日尔河下游包括哈科特港所在的区域,毕竟就算南德意志王国吞并那里,具备发展成为大国的基础,和东非的差距也是十分巨大,毕竟东非这种面积超过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全世界也就只有两个,算上英法也才四个。
而且,东非也希望南德意志获得更多耕地,促进其人口增长,这样才能让东非北部的人口隔离带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