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九十一章 非洲、东南亚、华北,三线齐头并进

第九十一章 非洲、东南亚、华北,三线齐头并进

    胜利的风,很快便吹到了太原。

    10月末的正午,一轮大日高悬于空。鼎香楼的伙计正拿着扫帚清扫门口的尘土,街角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捷,鲁省大捷!同志们在胶莱平原全歼了鬼子好几个师团,咱们的人都打到海边啦!”

    张全福一愣,手里的扫帚差点掉在了地上。“啥,又打赢了?!这么快?”他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接过自家掌柜递来的《新华日报》。

    只见报纸头版头条赫然印着粗体标题:

    「鲁省八路军歼灭日军第十二军,解放全省!」

    「总指挥嘉奖前线将士,号召全国军民继续奋战!」

    胜利的消息像燎原野火一般传开,鼎香楼里很快便挤满了人。

    感受着大堂里喜悦且热闹的氛围,孙掌柜满脸通红。他一脚踩在条凳上,猛地一拍桌子向全场的顾客们宣布道:

    “各位,今儿个茶水点心全免单!咱八路军在山东打了大胜仗,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乡亲们敞开了吃,就当给咱们的子弟兵庆功了!”

    “老杨,快去准备砂锅驴杂汤、红烧驴碎肉和驴肉火烧。每桌上一份,肉不够了跟我说。”

    “快,动作要快!已经到饭点了,别耽搁大伙吃饭!”

    收到自家掌柜的安排,杨保禄立马开始指挥帮厨们起锅烧水。听着满屋的喧闹,他突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

    几年前,鬼子在太原城里耀武扬威,三蛋舞者的兵听见鬼子的冲锋声,跑得比兔子还快。

    而如今城内早已恢复了秩序,八路军的巡逻队时不时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大街,给市民们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

    看着不远处贴着“减租减息”、“支援前线”的布告栏,杨保禄微微一笑,紧接着对身边的学徒说道:

    “等咱们一会忙完这一波,你帮我去一趟城郊的公墓,给贾贵的坟头添份酱驴肉,再带上一瓶地瓜烧。”

    “饭钱,就记在我的账上。过两天发工资的时候,直接让掌柜的从里面扣。”

    提到记账二字时候,杨保禄猛地想到了那张会让自己做恶梦的脸。他笑着摇了摇头,紧接着小声地嘀咕道:

    “这狗东西,走之前还丢下了一屁股烂账。”

    “你欠我们鼎香楼的饭钱酒钱,恐怕也只有黄金标才能算得清。下辈子,争取做个好人吧。”

    ······

    三楼包间,一名商人打扮的男人正坐在靠窗的位置。

    此人身前的餐桌上摆着一碟酱驴肉、半壶花雕,筷子横搁在青瓷碗上,碗底还压着一份当日的《新华日报》。

    所有布置,仿佛是某种约定好的信号。

    似乎是邀约者没有准时抵达,他只能百无聊赖地看着酒楼大堂。

    跑堂的伙计提着铜壶在酒桌间穿梭,铜壶嘴冒着腾腾的热气,在阳光下氤氲成一片白雾。

    食客们划拳的吆喝声、酒杯碰撞的脆响、以及角落里时断时续的琵琶声,在酒楼里交织成一片热闹的市井画卷。

    可这一切欢腾,都与他无关。

    男人就静静地坐在窗边,指间的飞马牌香烟明明灭灭,烟雾在眼前缭绕,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和满堂的喧嚣隔成了两个世界。

    楼下的笑声越响亮,就越显得他此刻的孤独。

    突然,楼梯口处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来人是一位穿着西服的年轻人,一双眼睛沉静如古井。他左手端着一托盘的好酒好菜,进门后直接坐到了餐桌旁。

    “先生,十年陈的绍兴黄暂时还没温好,要不您先喝点汾酒吧。”

    “心冷,喝什么也无妨。”商人接过酒杯,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无奈。将酒水一饮而尽后,他一边从公文包中拿文件,一边熟络地吐槽道:

    “黄局长,咱们现在是在太原,全民国最安全的地方。又不是山城,或者是什么敌占区,为什么非要搞得像特工接头一样呢。”

    “每次跟你吃顿饭,简直比面见光头的流程还要繁琐。”

    “要不你也别做什么科学家了,干脆直接接手总部的情报机构吧。”

    黄河完全无视了老朋友的碎碎念,像是没事人一样开始翻阅对方递来的文件,显然不是第一次玩接头的把戏。

    不一会儿,待看完所有资料后,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沓照片。

    “老六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现在可是我们局的直系下属。我看你根本就是不想进步,陪直系领导吃饭还那么多抱怨。”

    “行了,你赶紧看看局里抽空摆拍的杰作吧。”

    “你是不知道,那伙搞科研的人宁愿手搓一架战斗机,也不愿意配合我拍几张照片。”

    没错,此时在鼎香楼包间内接头的二人,正是来太原开会的黄河,以及TG在军统内的头号卧底郑耀先。

    而所谓的摆拍照片,自然是用来糊弄光头和戴老板的战绩证明。

    没办法,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自从武器实验研究局和包头工业区正式设立以来,果脯那可是拼了命地往绥远军区内渗透。

    如果没有老六暗中发力,指不定陆军重组专家要忙成什么样呢。

    接过被保护目标递来的照片后,郑耀先一不小心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不得不承认,这些战绩证明真的很专业。

    “怪不得同志们不愿意配合呢,黄局长你自己看看照片,怎么又拍得跟凶杀现场一样。”

    “不过有一说一,这种摆拍还真的挺像回事。把它们带回山城,估计我的军衔又能再上一层楼。”

    “话说,我什么时候才能抽身回总部啊。说好了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再卧底下去,只怕军统都要改姓郑了。”

    说到这里,郑耀先用期待的目光看向老朋友。不过没多久,他嘴角便浮起了惯常的弧度,那副游刃有余的面具又严丝合缝地戴了回去。

    作为一名穿越者,黄河当然知道老六活得有多煎熬。

    这些活跃在隐秘战线上的同志,各个都是行走在刀尖上的孤魂,白天戴着面具演着别人的戏,夜里却只能咬着被角咽自己的血。

    一想到对方原本的结局,黄河先是叹了口气,紧接着打起精神安慰道:

    “你放心吧,我已经委托旅长,让他带人重新建立了完善的档案保密和解密制度,并且还改革了功勋认定机制。”

    “等你完成任务回来以后,甚至有机会作为首批体验者,享受到总部安排的过渡期特殊政策。”

    “我保证有旅长在,隐秘战线的同志们绝对不会变成断线的风筝。”

    在民国情报界的风云谱上,旅长的名字始终高悬于穹顶之巅。

    尽管这位传奇早已退出江湖许多年,但当郑耀先听到CG两个字时,仍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安全感。

    几次呼吸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后,老六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熟练地为本次接头收尾,同时不忘提醒道:

    “对了,关于你先前提到的火炬行动,丑国人和带英近期在非洲确实会有一波大动作。”

    “总部那边已经收到我的汇报,稍后的会议上应该会有重点讨论的环节,你最好提前做些准备工作。”

    “好。”

    ······

    处理完接头工作,黄河整了整行装,随后便带着贴身警卫班离开了鼎香楼。

    一行人穿过青石板街道,直奔总部所在的督军府而去,马蹄声在正午的城市中格外清脆。

    不多时,一行人已抵达梅山会议厅。

    青瓦飞檐的中式建筑在秋阳下显得庄严肃穆,朱漆大门两侧,持枪肃立的卫兵纹丝不动,手中冲锋枪的枪管折射出凛冽的寒光,无声地宣示着此地的戒备森严。

    “嚯,今天人更全了啊。”

    此时此刻,小小的梅山会议室内,红色群星闪耀时。六张圆桌呈扇形排列,每张桌子旁都围着七八把木椅,椅背上还用粉笔写着各部队的番号。

    这种足以载入史册的场面,让黄河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世的一句话:

    在苦难的年代,中华大地降下了众多将星,有那么几颗格外闪耀夺目。

    他们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而来,是广大劳苦大众们的指路明灯。他们驱散遍布大地的妖魔鬼怪、豺狼虎豹,还天地一个朗朗乾坤、太平盛世。

    看清来者的身份后,大家纷纷打了声招呼。叼着标志性烟斗的胡子师长更是招了招手,示意黄河过来叙旧。

    “黄河啊,我刚刚听LYL说,你们武器实验研究局最近在搞列车炮?”

    胡子师长叼着烟斗,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这列车炮的口径具体是多少?管子不会比德国人的古斯塔夫还粗吧?”

    说到这里,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缸里的水晃荡起来:“接下来的战役,我们师可算能活动活动筋骨了!要是这玩意儿真够劲儿,我说什么也得抢个首发试射的机会!”

    此话一出,黄河立马把目光移向了鲁省军区的长桌。

    正在和邻桌谈笑风生的LYL忽觉后颈一凉,转头正好对上那要吃人般的目光,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其实黄河倒不担心项目泄密,毕竟在坐各位都是久经考验的老革命,梅山会议厅内的每一句谈话,都会像锁进保险柜般严实。

    可问题是,列车炮的图纸才刚刚画完,330和380毫米的舰炮还在系统内的海军船坞里读条,他现在完全拿不出货啊。

    看着一脸期待的胡子师长,黄河有些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最终还是开口解释道:

    “列车炮的确是我们局最近在研究的项目,不过最终成品还要等到今年年底才能正式入役。”

    “口径的话,942工程可跟德三的古斯塔夫比不了。一号技术验证型,仅仅使用了一门50倍径330毫米的舰炮。”

    “不过330毫米的炮肯定够用,毕竟咱民国可没有什么能挡住它的龟壳要塞。”

    胡子师长听罢,眼中跃动的兴奋顿时黯了几分。

    这倒不是嫌942工程的口径不够大,而是眼下这门炮还躺在武器实验研究局的图纸上,看得见摸不着啊。

    不过很快,他便调整好了心态,随即拍了拍黄河的肩膀勉励道:

    “没事,不就是再等两个月嘛,120师等得起。从中条山战役到现在,我们一直没出过晋省,也不差这一天两天。”

    “更何况我之前也是了解过的,造一门列车炮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有很多,光是解决后坐力和轨道承载就要耗费不少心神,不急不急。”

    听到这里,原本在旁桌默不作声的师长突然插话。只见他抬手推了推鼻梁上那副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中还带着几分戏谑。

    “大胡子,你这烟抽得整个屋子里都乌烟瘴气的,是不是把自己也熏昏了头。”

    “要论战术安排,我们师离冀省最近,而且还靠着正太铁路,大概率是主攻。论关系,黄河的根可是在我们129师,这列车炮哪轮得到你。”

    “哈哈,你还是等下一批吧。”

    眼瞅着两位大佬因为一门330的大管子即将开启互损模式,黄河赶忙上前一步。他先是一把摁下跃跃欲试的旅长,随后居中调停道:

    “都有!都有!别”

    就在黄某人火急火燎,准备分开两个师长的时候,副总指挥和副总参谋二人携手走进了梅山会议室。

    待众人停止打闹进入会议模式,前者将三份不同区域的地图依次挂在了墙上。

    地图中,代表着轴心国的红色箭头,正如同毒蛇般在TG和盟友的势力范围附近游弋。

    “同志们,边区有了新指示。”副总指挥环视一周,“根据最新情报,梅津美治郎准备以华北方面军残军为诱饵,在山海关与赤峰之间修筑一道钢铁防线。”

    “所以我们要尽快拿下冀省,不能给鬼子们喘息的机会。”

    “除此之外,非洲和东南亚的行动也要同步进行。距可靠消息,小胡子已经打算对维希法国的土伦舰队下手。我们可不能眼睁睁看着,盟友自由法国受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