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五百六十七章 倒霉的是朝鲜

第两千五百六十七章 倒霉的是朝鲜

    开京。

    李成桂看着曹敏修派人送来的文书,还有一袋子铸铁碎片、铁珠,目光中的疑惑胜过恐慌。

    屏退左右。

    李成桂看向崔莹、杨伯渊,开口道:“证据在这摆着,你们怎么看?”

    崔莹的老脸尽显沧桑,张开漏风的嘴,缓缓地说:“这些证据是从尸体里挖出来的,不是遗留在外面,说明确实有人手持火器攻击了金州。金州并非小地方,为了防备倭寇,朝廷在那驻扎了五千军。”

    “可此战之后,金州守军一部被歼,大部被俘虏带走,连同城内青壮。其他地方看到烽火之后赶赴而去,却也只是追到了海边,没有发现离海的船队。”

    杨伯渊看向崔莹:“这里没有其他人,门下侍中何不直接点明?”

    崔莹顿了顿手中拐杖:“大王,此事极是矛盾,从火器来看,动手之人必是大明,不管是挂着骷髅旗的陈祖义海贼团,还是大明水师,只有他们能拿出这般火器。”

    “可若是说是大明人干的,此事又明显不对劲。大王知道,陈祖义其实就是顾正臣,顾正臣如今刚经历过一次与元廷的大战,而且他还负责征调无数百姓服徭役,确保大军北伐物资供应充足。”

    “按常理推测,此人在这个时候,绝不可能离开大明,更犯不着来到我朝鲜沿海出手杀人。另外,在元廷派使臣前来让大王配合他们混乱辽东时,大王斩杀了元廷使臣,对大明臣服之心日月可鉴。”

    在朝鲜没犯错,没对不起大明的情况下,顾正臣怎么可能放下大明的北伐大事跑到朝鲜杀人?

    完全没动机啊。

    杨伯渊拿出舆图,指了指金州方向:“大王,倘若是大明所为,臣不认为他们会选择金州,这里处在我国南端东部,与对马海峡相对较近。若是大明所为,他们为何去庆尚道,去全罗道岂不是更为便利?”

    “退一步,明军水师的实力我们是见过的,以他们的本事,连开京守备都不是其对手,他们若是想要杀人放火抢掠,为何不干脆来开京,反而去了不起眼的金州?”

    反正都是抢劫,而且大明有的是本事来开京,干嘛不一次到位,索性将李成桂绑了去,再勒索个几十万两、上百万两,岂不是更好?

    就是干死了李成桂,弄乱了朝鲜,对大明也没什么损失嘛,他们要抢什么,都能抢走。

    金州?

    那里虽然算不上穷困,可也远谈不上什么富裕,百姓都很少,还不到两千户。

    那地方,费力吧啦,有什么好处?

    抢掠所得,够不够他们出征的费用,够不够他们使用火器的成本?

    大明出手,不合理!

    李成桂站起身,呵了两声:“你们啊,都没看到最重要的消息,这文书里,什么最重要?是出现了火器,是死了多少人吗?是他们下海了吗?不,最重要的是,他们带走了军士与青壮!”

    “可以肯定,这些人袭击金州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掠夺人口。这一点,顾正臣不会做,大明也不会做!所以,现在有个麻烦的推测——”

    崔莹老眼微眯:“大王想说,袭击金州之人是倭寇?”

    杨伯渊紧锁眉头,反问道:“倭寇怎么可能会有这些火器火药?大王曾几次派使臣前往大明,想要购置火器火药,可都被大明皇帝断然拒绝。”

    朝鲜一个乖乖听话的小弟都不可能拿到火器火药,倭寇凭啥?

    抢劫吗?

    他们能抢商人,能抢百姓,能抢大明水师?

    李成桂背着双手,神情严峻:“倭寇?呵,若是倭寇的话,那他们应该杀死青壮,带走妇人、女子,可曹敏修与朴苞说的是,妇人女子老人孩子,全部被杀,青壮大部不见。”

    崔莹、杨伯渊深吸了一口气。

    是这个道理。

    倭寇是什么,那就是一群今日作乐明日死的家伙,是人间的恶魔,他们抢劫总是伴随兽行,女人与粮食才是他们最在意的战利品,只要活下去,爽下去,能活一天是一天,他们可不会带走青壮。

    带走那么多人,是干嘛,拉人入伙也没这样的拉法。

    再说了,现如今的倭寇数量往往并不多,他们也不具备一口气看住几千人,带走几千人的能力。

    李成桂眼眸中闪过一抹杀机:“所以,出手之人,很可能是日本的军队,而且是一大批军队!至于他们是来自南朝,还是来自北朝,不好说!”

    杨伯渊疑惑:“可是,日本怎么会有火器?”

    李成桂冷哼一声:“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自制,要么有人给了他们火器!总归不能从天上掉下来,从海里捞出来!”

    崔莹老眼微亮,急切地说:“大王如此一说,我倒是想到一种可能,会不会是大明用某种方式,将火器卖到了日本?要知道大明连年作战,财政必然紧张,这个时候卖一批火器,一来可以挑动日本内部厮杀,二来能弥补国库。”

    李成桂重重点头:“极有可能如此!”

    杨伯渊很郁闷。

    大明卖个火器,怎么倒霉的反而是朝鲜?

    李成桂踱步,言道:“这件事我们不能当做视而不见,必须派人前往大明,告诉大明皇帝!”

    杨伯渊苦涩:“大王,这样做有用吗?”

    李成桂很是自信:“走私火器给日本国,这种事绝不可能公开,我们也拿不准是大明地方卫所主导下的走私,还是大明朝廷主导下的走私。唯有将此事闹大,挑开了,亮出来,才能逼迫大明彻查此事。”

    “也唯有如此,才能控制火器进入日本国,以免他日,我们反而成了火器扩散的最大受害者。另外,也可以借此机会哭一哭,控诉下日本的罪恶,争取让大明皇帝松口,给我们一批先进的火器。”

    身为大明藩属国,大明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弟被日本国欺负了吧……

    崔莹想了想,缓缓地说:“派人去大明可以,臣推荐李梅、金整二人带队,他们去过大明,见过顾正臣,也见过陈祖义的画像!若是有机会,不妨让他们接触下顾正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