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你与皇帝的野心(四更)

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你与皇帝的野心(四更)

    李善长并没有等顾正臣回答什么,而是抿了口茶,继续说:“不得不说,百万大移民之事,你举重若轻,将原本一件乱民、扰民、害民之事,办成了一件利民、安民之事,实在了不起。”

    “官员只看到了百万大移民背后的垦荒增产,可我看到的却是战争准备。三年,最多五年之后,朝廷将会以这百万移民为支撑,汇聚多地布政使司力量,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北伐吧?”

    “到那时候,元廷兴许会迎来最黑暗的岁月,哭着喊着,山河再无颜色,被迫迁移到更远的地方,或是沦为大明铁骑下的驱口。也就是说,消灭元廷还有三五年。这个判断,你认可吗?”

    顾正臣双手伸开,一只脚抬到了另一支腿上,显得很是随意:“若是风调雨顺,没有什么大的天灾人祸,这个判断没问题。但我更倾向于五年至十年,到那时,土豆、番薯也该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李善长放下茶碗,侧头看向顾正臣:“所以,在这五年之内,朝廷不会轻易征讨捕鱼儿海。但是,从今往后的五年里,朝廷对外的战争不会止步,而是会越来越激烈。”

    “让我猜猜,朝廷要收拾谁。云南方向,八百大甸需要收拾,这对沐英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西南的乌斯藏、朵甘那里相当温顺,想来应该用不上大军。”

    “西北方向上,肃州、嘉峪关向西,那就是哈密、吐鲁番、亦力把里等地。消息你也听到了吧,宋晟在五月初,平定了西番叛乱,翻山越岭追击,最终斩杀其首领伊苏尔戬,以疲惫之师,闪击元廷军队。”

    “活捉了北元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国公把都剌赤等,并俘虏了近两万人。可以说,有宋晟在,拿下哈密等地不成问题。只是——只拿下哈密,你认为陛下会停手吗?”

    顾正臣抖了下腿:“谁知。”

    李善长抓着胡须,呵呵笑道:“我知道,陛下一定会停手。”

    顾正臣眉头微抬。

    李善长站起身来,手臂挥舞着:“镇国公,陛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比你更清楚。对外征战,陛下眼里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元廷。消灭元廷,周围什么势力,哈密、朵甘、八百大甸,甚至是安南、朝鲜等,纵是他们出格一点,冒犯一点,也不会动用大军。”

    顾正臣只是听着,并没有说话。

    李善长沉入到了情绪之中:“陛下想要的江山,是一个稳固的江山。只要稳固了,那就足够了。没了元廷,其他任何力量都难以威胁到朝廷,对外的战事也将一步步结束,纵是未来再有大点的战事,那也一定是元廷残余势力死灰复燃……”

    顾正臣深深看了看李善长。

    这个家伙虽然老了,可思维与认知依旧深刻。

    确实,朱元璋的秉性正如李善长所言,只要打败了元廷,消灭了元廷主力,他就安心了。至于其他地方,小打小闹,总归上不了台面,不需要动用主力,地方边军足够或攻或防。

    “但是!”

    李善长的声音突然变得严厉,一双老眼看着顾正臣:“你的出现,改变了陛下!”

    顾正臣侧头:“何解?”

    李善长呵了声:“若是没有你挫败纳哈出,以火器让辽东都司彻底站稳脚跟。朝廷想要图谋纳哈出时尚且需要五年甚至更久。可你的出现,你带来的改变,让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辽东之战后,陛下对局势更为乐观,原本被动防守的大明,再一次拥有了主动进攻的能力。虽说那时候战马紧缺问题还没有解决,可陛下心里很清楚,假以时日,大明可横扫草原!”

    “火器带来的是底气,更是野心。这里面有陛下远迈汉唐的野心,也有你的野心!”

    顾正臣放下腿,严肃地看着李善长:“我的野心?”

    李善长低沉着嗓音:“没错!譬如南洋!”

    顾正臣敲了敲美人靠,低声道:“南洋,如何成了我的野心?”

    李善长上前,一张脸距离顾正臣的脸只有一尺:“镇国公,自从你说服陛下开大海之后,你一步步图谋南洋,以远航贸易的利润捆绑朝廷,捆绑陛下,让开海规模越来越大,大明在南洋的飞地也越来越多。”

    “南洋原本是你的野心,是你渴望将南洋纳入大明版图之内,也同样是你,用谋略不断拓取领土,占据飞地。因为你的野心,陛下才重视了南洋,才有了南洋霸权的野心。”

    顾正臣并不喜欢挨李善长这张老脸太近,向后靠了下:“你错了,南洋不是我的野心,而是——”

    李善长挥袖打断了顾正臣:“行了,这里没其他人,风还没办法将这番话带到皇宫里去。正因为我清楚了你的野心与陛下的野心在某些时候是一致的,所以我说,大明对外霸道的时代要来了。”

    “因为你——不可能不向外征战,你渴望南洋,朝廷控制了南洋。那你如果渴望安南,那朝廷将征战安南,你痛恨倭国,朝廷会消灭日本,甚至你若是有心思吃下哈密、吐鲁番,不,是拿下亦力把里!那朝廷也会发大军去征讨,去占领!”

    “不是因为你顾正臣有权决断这一切,而是你有智慧,一点点地引导陛下,做出这样的决断!”

    “你会告诉陛下,这样做符合大明的利益,是为了万世之基!即便世人看不到利益,陛下看不清背后有什么,你也会弄出来一些东西,让陛下相信,这样做是值得的!”

    顾正臣看着直呼自己名字的李善长,轻声道:“你这样未免将陛下想得太过简单了。在一些时候,我确实影响过陛下。但战争绝非儿戏,打与不打,占与不占,放任羁縻还是完全控制,都是陛下高瞻远瞩,我只是一个小兵将罢了。”

    李善长嘴角浮现出一抹不屑的笑:“你可不是寻常的小兵将,听说黄元寿、张赫等人要回京了,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地回来,除非,朝廷准备对安南动手了。而这,很可能是你南洋大局的最后一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