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 第八百三十八章 专业研讨会!!

第八百三十八章 专业研讨会!!

    “手术做得真漂亮!~”

    “方子业这双手比机器都还要更加精准。”中南医院新院区,手术室里。张全教授看完方子业的操作全程后,毫不吝啬地夸奖着。

    王鸥点头:“张主任,方子业这双手,如果要投保的话,估计都没有保险公司敢接!”

    “五个亿不止吧?”

    张全没好气:“有人给你十个亿你要是敢把这双手给伤了,你逃都逃不掉的。”

    “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手术台上,方子业操作完对着胡青元方向问:“青元,你那边记录的穿刺器的穿刺参数是多少?”

    “师父,因为是曲线穿刺,具体的角度很难描述,有几个切线,与脊髓背侧成角分别是25°、10°、15°……”

    “穿刺深度,纵向距离分别是12mm、18mm、21mm……”

    “距离穿刺点的横向深度分别是……”

    “距离穿刺点的针刺长度分别是……”

    “与我们前期在术前讨论中的数据还是有1.93%的误差!~但根据我们在动物试验室里统计的数据,误差在3%内,不影响手术疗效。”

    mm级百分之三的差距,就可以用微米来形容了。

    外科手术虽然要精细,可也没有要求精细到微米级以下,否则外科手术都不用做了。

    人为可控的距离,极限就是微米级了。

    方子业听了,舒了一口气,轻轻点了点头:“嗯,百分之二的差距治疗效果也是可以期待的。”

    “再则说,我如果重复操作,也不能保证每次的误差都在百分之二内,也就是百分之三左右。”

    “这已经是我们用穿刺器进行的第七台手术了吧?”

    胡青元还没来得及回话,唐僿便道:“是的,这是第七台。”

    “前面六台的效果都还不错,不过根据我们比较专业的评定,觉得还是距离子业你手工操作的手术,还有一定的差距!~”

    “总体治疗疗效会低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只能有四分之三。”

    “这些数据患者虽然无法体感到,但我们统计出来的是这样的结果,至少目前如是。”唐僿说得谨慎。

    搞研究,搞新的治疗不是开玩笑,所以必须每句话都说得严谨,留足退路。

    搞不清楚什么情况的随意开玩笑就是没有边界感。

    没有边界感的人是会让人厌恶的。

    方子业说:“穿刺器能达到的穿刺终位是固定的,能达到的水平上限有限。”

    “其实在真正穿刺术的最后定点时,有一种手感的微调,这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和描述的。”

    “所以,脊髓损伤的穿刺术,手感穿刺比穿刺器穿刺会带来更加优质的疗效。”

    “但也够用了!!”

    “我们面向的是脊髓损伤所致的瘫痪患者,虽然会损失一些功能、感觉,于患者而言也完全够用了。”

    “很多患者前来就诊只是为了追求有效……”

    方子业说完,下台:“诺爷,秦哥,你们两个负责后面的包埋吧,你们包埋次数差不多了,也就可以自己用穿刺器辅助操作了。”

    “就是目前这种穿刺器的定位调试非常麻烦,暂时还无法量产。”

    “好的好的。”秦葛罗和李诺两人可高兴坏了,马上把主要位置占住,生怕被其他人抢了。

    毕竟上有唐僿教授虎视眈眈,下有孙绍青这只‘小狼狗’!

    “秦教授,那我先下台了啊?”方子业会心一笑,说。

    秦葛罗已经升了副高,虽然还没评定为副主任医师,但也是早晚的事情,副教授已经下来了。

    跟了方子业很久,以前还托举过方子业“很多次”的秦葛罗终于也是吃到了方子业带来的‘福利’!

    “你小子。”秦葛罗转头,咧嘴一笑。

    “晚上,我请大家吃饭,能来的都来。”

    “张教授,王教授,你们也来呗。”秦葛罗问张全和王鸥。

    张全和王鸥今天来新院区可不是为了开玩笑,或者看方子业装逼,主要是方子业说,动物试验室里研发的穿刺器已经‘出厂’使用,可以让成熟的脊柱外科熟手都常规开展这样的手术。

    方子业请两位脊柱外科的‘大佬’过来观审手术。

    张全教授一夜没睡,王鸥教授更是直接来了新院区的主任办公室睡的…生怕错过了这个观摩时间…

    “我们就不掺和了。”

    “方教授,今天就只安排了三台手术吗?”张全拒绝后又问。

    现在才下午两点多。

    穿刺器的疗效虽然不好,但是公式化的,操作够快,节省了不少时间。

    “张老师,晚上我还要回去给崽说故事,所以一天就只安排三台,绝对不安排第四台。”方子业回话间。

    电话响了起来,是自己的学生冯俊峰。

    方子业自然而然地接通:“俊峰。”

    “师父,4床说他强烈要求手术,就算是手术无效,他也要赌一赌。他要求手术,我们不能拒绝。”

    “我解释了八百遍他都不听,天罗哥也在这里,也劝不动!~”

    “病人说想和你通话。”冯俊峰开了扩音。

    方子业没有丝毫犹豫:“说了让他出院他就出院,什么强烈要求手术,不手术就是拒诊?”

    “他要是懂法但不精通医学和科研相关的法律,就让他多去学习一下。”

    “出院!~”

    “我可没功夫陪着他赌一把!”

    “在门诊就和他说清楚了,他非得想方设法地住进医院里来,而且还转到了我们科室。”

    “由得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嘛?”

    病人急了:“方教授,你就给我做手术吧,我不想再这样不明不白地活着了,我不怕手术失败,你给我手术费和住院费加倍,加三倍,加十倍都可以!”

    4床很明显不缺钱,他就想站起来。

    越是看着其他人和自己的情况类似都重新站了起来,他越来越想站起来!

    像个正常人一样地活着,可以自己走路,自己去散步,自己解手…甚至去踏青…而不是坐在轮椅上被人服侍。

    “这不是手术费的问题,没效果就是没效果。”

    “你想赌一把,我可不想浪费这个时间,有这个钱,你请护工都可以请好久了。”

    “出院吧,不然的话,我就只能报警了……”

    “一个月前就给你明确说过,也写在了病历本和电子病历上。”

    “现在没办法就是没办法,至少我还没想到好办法……”方子业的语气干脆利落。

    “方教授!~”4床的声音有点恼怒。

    “你别方教授什么教授的,说不行就不行。”

    “我也吃过亏,所以我不信任何人的承诺,因为我遇到过先例。”

    “就这样,我不做就是不做。”

    “你再住着我也不做,明知道手术无效还给你做手术就是违背医疗法,违法的事情我不干,你再要求我都不干。”

    “你不举报,我就自己先报警了!”

    “你也是体面人,没有必要把事情闹得这么僵对不对?”方子业的语气缓和了一些。

    保证有个毛线的用。

    以前那些病人探花签字的时候也说了不会说什么,可后面还不是怀疑方子业是不是故意的,或者是操作失误了!

    “方教授,你帮帮我吧!~”

    “我让你先出院就是在帮你,你现在不做任何操作就是还有机会,不要随便乱搞,不然的话,以后有了办法你搞错了,也搞不了。”

    “记住啊,出院之后不能乱搞!”

    “出院吧!~病床紧张得很。”方子业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不好意思啊,张老师,王老师。”方子业歉意道。

    “没事儿,这种情况我们见得多了,我们科室,术后瘫痪的患者也不少,那吵起来比你遇到的可麻烦多了。”张全和王鸥二人都是老脊柱外科了。

    王鸥问:“方教授,你什么时候开始脊髓穿刺器的培训啊,我不要名额,我必须得直接过来!~”

    脊髓穿刺器虽然好用,可也要培训的,虽然时间不长。

    但肯定也要方子业认可之后,才能够有操作资格,这也是鄂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意思。

    “王老师,你这么客气干嘛?以前不是叫子业挺习惯了么?”

    “正式的培训十一月份开始。”

    “我们本院的老师嘛,十月份全是你们的。”

    “正好这段时间,我休息一下,享受一下真正的教授待遇。”方子业说。

    “张老师,后面一段时间,可能会冒犯了。”

    张全也要来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作为老师和学员的站位不同,方子业可能会开骂或者出言不逊。

    张全其实有点不适应,可还是耐着性子:“这是自然,该骂得骂,才长记性。”

    “不过子业你可得给我留点面子才行。”

    张全说完,又道:“不过子业,我们这次本来只是打算开展的是鄂省脊柱外科的季度阅片会。”

    “但省里面和科室里的那些人实在是‘闲不住’似的,就把消息透露了出去。”

    “现在好了,全国的脊柱外科同行都要来参会。”

    “这次的会议就直接上升成为了脊柱外科的年度会议了,目前注册的人数已经高达九千多。”

    “很多县医院的医师都报名参会了!”

    脊髓损伤的穿刺器辅助下针刺电极微电流刺激术可以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的瘫痪,这足以让所有人疯狂!

    这是一个时代的掀起,可能标识着脊髓损伤的非瘫痪时代揭开序幕!

    现在是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谁也不想落后一步。

    如果没有穿刺器,那么很多人都有逼数,可有了穿刺器辅助的话,证明入门的门槛也没有那么高。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掺和一脚。

    张全教授是中南医院脊柱外科的大老板,不负责注册、主持会议的“实际操作人”,但王鸥是执行者之一。

    “张主任,可不止这样。”

    “你说的脊柱外科扩大会议那是上个月的事情了,目前,我们这里收到的消息是,脊柱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联合的神经医学专项联合会。”

    “神外、神内的医师对这个手术也感兴趣,我们不能赶人啊!~”

    学术会议,旨在交流。

    虽然这次的主题是脊髓损伤,可脊髓损伤不仅只有脊柱外科‘牵涉’!

    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很多同行也在研究。

    “那完了,到时候铁定要打架。”

    张全看了一眼方子业:“方子业,看来你得催促你背后的公司,让他们必须尽早扩大脊髓穿刺器的生产了!~”

    “不然的话,僧多粥少,可能会坐地起价。”

    张全是很有经验的。

    虽然说目前广白集团已经被“收编”,但不代表它不想挣钱。

    做生意就是逐利。

    方子业道:“不管怎么样,我们鄂省的脊髓穿刺器是要优先保证供应的,这个穿刺器的研发非常困难,产量非常低。”

    “目前每天就只能产五十台左右。”

    “如何加速生产且保证质量就不是我们可以加速的了。”

    “其实还是不够用,真要吃的话,我们汉市都可以将其刮得干净。”

    汉市的大医院不少。

    中南、省人医、同济、协和、301等,还有疗养院要优先供应……

    五十台,真的不够分。

    “算了,这种事情我们也管不了,就不知道最后的定价是多少。”

    “但看目前的需求量,希望不要太高,三万以下就行。”张全说。

    方子业道:“张教授,您预测得还真准,预计售价就是省内两万,省外三万。国外两万美刀……”

    方子业接着说:“而且这个脊髓穿刺器是一次性的!!!”

    “暴利啊!~”

    “前期投了多少进去?”张全好奇问。

    张全去过试验室,不知道具体投入,但也知道不菲。

    试验室里的一只老鼠都是几千块,仅老鼠的花费就废了至少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我也不清楚。”

    “希望医保能够关注到这个点,予以报销吧。”

    方子业接着说:“我就是希望,这批脊髓穿刺器真正到县医院的时候,可以平民化!”

    这次的科研投入,至少会在五千万以上,甚至有可能会超过一个小目标。

    要收回成本,可不是按照售价算的。

    一台脊髓穿刺器的成本至少也有大几千,然后再加上人工费、公司派物流、工程师辅助等,纯利润不会特别高,应该就是售价的百分之二十……

    按照目前的产量,想要回本,需要两到三年。

    而且还在研发投入。

    “子业,这次的会议是在十一月中旬举行,距离现在只剩下半个月了。”

    “你到时候可要来撑个场子!”

    “毕竟,你是带它出来的,带它长大的,目前整个鄂省也就你会,你最为精通。”张全说。

    虽然说,廖瑞峰也能带队做手术,但他不是带队嘛,谁带谁还不一定。

    最多算半个专业的。

    不过,廖瑞峰肯定也会参与发表见解的!!~

    当业内传承将断或未成系统前,从业者就是绝对的权威。

    “好!~”方子业答应了下来。

    他当然得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