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 >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不可估量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不可估量

    傍晚刚安排刘小柱送聂云戈回家,傅璟佑就从外面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一大兜的粽子。

    陆淼问过才知道是厂里的几个小徒弟送的。

    傅璟佑肯教手艺给口饭吃,那些小伙子的家里都念着他的好。

    平时小节暂时不说什么,像中秋、端午一类相对正式的传统节日,总要表表心意。

    陆淼接了粽子拿去厨房,再从里头出来时,就跟傅璟佑说了孩子们要养小鱼的事:

    “养在桶里不像回事儿,路过来路过去的不刻意探长脖子都看不见里面是个啥,也没啥意思,外头有没有卖玻璃缸的?买个玻璃缸回来行不行?”

    回头往家里一摆,还能充当个别致的摆件儿。

    傅璟佑看过桶里那几条小鱼,思索媳妇儿的话后轻轻点头:

    “行,明儿我上班路上顺路转转去。”

    “嗯~”

    陆淼笑着点头。

    夫妻两个聊得挺好,事儿却并不让人如意。

    跑了几天都不见哪里有卖什么玻璃缸的,傅璟佑一摸头,心思一动寻思干脆自己做一个得了。

    反正手里工具都是现成的,组装个玻璃缸也不难。

    他动手能力强,想到就干。

    隔天就抽出个工夫从外头拉了几块厚实的大玻璃到厂里。

    量完尺寸拿玻璃刀“滋溜”一划,再在合适的地方轻轻一按压,几块大玻璃块立即就被拆解开来。

    刚裁开的玻璃边边角角都还锋利着,不能直接使用。

    傅璟佑细致把朝上的玻璃切割面打磨成圆弧,确定不会伤着孩子们才抹去上面的灰尘。

    喊来几个小徒弟搭把手扶着,他在玻璃边缘抹上硅酸钠等特定胶水进行组装。

    切割的玻璃块面积不算小,长有一米二,宽有五十公分。

    玻璃这东西再怎么厚实,也还是会让人感觉到脆弱。

    怕鱼缸中间面积太过空旷,回头注满水会扛不住压力再给爆开,傅璟佑又重新切割玻璃在鱼缸中部加了一块稳固结构。

    后加的那块玻璃中心位置还裁了个碗口大的洞眼,回头大概也不会影响到聪明的鱼儿来回穿梭……

    组装好的玻璃缸在厂里空了三天。

    等待粘合剂完全干了,傅璟佑往里头注水试了试。

    确定不会漏水,隔天中午刘小柱给厂里送饭时,傅璟佑就叫他顺路把东西拉回了家。

    下午孩子们回来看见别致的鱼缸,惊喜兴奋的叫唤声瞬间填满了整个小院儿。

    鱼缸调整来调整去,最后空出一张长桌,被一起摆在了客厅茶几右手边向阳的那面墙下。

    就是傅璟佑以成人目光组装出来的“小鱼缸”,对于孩子们来说着实有些大。

    几尾小鱼放进去后,更是显得空旷孤单得可怜。

    陆淼回来看见也说鱼缸弄得太大。

    几条小鱼个头比指节长不了多点儿,她原本以为弄个海碗大的玻璃小圆缸就行。

    真没料到孩子爸爸会那么上纲上线,给整了个那么大的回来。

    但不得不说,确实也挺像回事儿的。

    一家人围着鱼缸絮叨探讨,傅璟佑挠挠额角又摸摸后脑勺。

    高挑的个头松懈下来叉腰打量着鱼缸,寻思要再怎么调整一下的好。

    结果还没付出行动呢!

    隔两天周末,孩子们写完作业跑出去捡了许多圆溜的小石头。

    事后把小石头洗干净放进鱼缸里,孩子们一点点的装扮,兴致勃勃的很是乐在其中。

    傅璟佑看在眼里,索性打消念头,由孩子们自己捣鼓去了。

    料理完家里这点事,傅璟佑重新专注厂里的活儿。

    差不多的时间里,陆淼那边则安排了两堂京北大的外语课程。

    全国名列前茅的高校,配备的教育资源自然也是顶尖。

    陈铆钉跟她联络沟通,又由她递交申请,最后获批后她单独抽出一个休息日,带班领着一众学生到钓鱼台外事公馆实地参观学习。

    年景不好,这些远赴千里求学的莘莘学子,家庭条件大多一般,甚至是拮据。

    情况陆淼大致了然于胸。

    她手里有条件,原本还打算赶在考试期来临之前,抽出个周末组建小队。

    带这些学生来个京北一日游,好好看看京北的八大古迹什么的。

    以后毕业不管人会不会就近留在京北,也都不留遗憾了。

    可却不赶巧,国英社那边拿到一手前线消息。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长达五年的武装对峙里,今年四月底到五月中,我军英勇,成功收回先前多处被侵占的边境领土。

    这一消息是实打实的捷报,陆淼也因此被召回到单位处理国际方面的工作。

    连续加班几天,她负责带队的小组完成国际新闻稿件后,社里也差不多将中文稿同步到了更下一层的人民日报单位组。

    这一期的工作初步完成还在收尾中,陆淼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接到了新的工作安排。

    詹部长让她一起出席重要会议。

    与过去拥有一票发言权的会议不同,陆淼这次过去是坐席尾旁听。

    其实主要也是为了后续新闻传播的工作做铺垫。

    再说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其实是在原定今年国庆节举办第35周年大阅兵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探讨方向。

    因着前段时间的边境捷报,上面有意扩大阅兵排场。

    举国欢庆是其一。

    其二也是想通过这次盛大的阅兵,向世界展示华国这些年来的成长,顺便达到震慑周边宵小的目的。

    陆淼全程低头听得很认真,却不知周边有多少人明里暗里的都在打量她。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次参会人员中,她是惟一的女性。

    知道她的人暗自吃惊,感慨她如今都能跟着一起出入这样的场合,以后恐怕更加不可估量!

    不知道她的人,则是对她多了几分审视。

    既好奇她的来历,更好奇她的能力……

    下午事后会议结束,陆淼和詹部长坐同一辆车回国英社。

    进办公室她才要让于红把后续工作安排下去,话没说完,椅子更是还没坐热,秦社长那边就安排了人挨个办公室的敲门通知开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