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档首日票房已新鲜出炉!恭喜《唐探1900》,顺利拔得头筹,报收5.96亿!”
“贾铃自导自演新作《热辣滚烫》,首日票房斩获4.56亿,位列于本年度春节档票房排行榜No.2。”
“《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第二十条》,分别位列于本年度票房榜第3、 4、5名,首日票房分别斩获4.24亿、2.56亿、2.06亿。”
“本年度春节档单日总票房累计报收21.66亿,远超23年单日票房,大获成功……”
……
看着手机上弹出的春节档首日票房快讯,陈飞心中并没有太多意外。
这个结果基本符合他之前的预判。
《唐探1900》能拔得头筹毫不意外,毕竟“唐探宇宙”多年攒下的口碑摆在那儿。
加上这次“悬疑+历史”的创新剧情,老观众自然愿意为其买单。
而《热辣滚烫》以4.56亿位列第二,靠的正是贾铃减肥100斤的强宣传噱头。
前期铺天盖地的热搜早已把观众的好奇心拉满,首日票房亮眼在情理之中。
至于后续梯队,《飞驰人生2》的4.24亿也在意料之内。
前作的热血基底还在,沈藤自带的喜剧号召力更是票房保障,即便加入了范丞丞,影片整体的幽默氛围依旧抓得住观众。
再看《熊出没·逆转时空》2.56亿的票房,完美印证了它在亲子群体中的“刚需”地位。
系列十年积累的受众粘性,让它即便宣传低调也能稳坐第四。
而《第二十条》虽以2.06亿暂列第五,但张一谋的导演功底与雷佳音、赵丽影等演技派的加持,早已靠前期口碑攒足了后劲。
可票房的整齐划一,到了口碑层面却彻底分化。
打开豆瓣、猫眼等平台的评论区,差距几乎一目了然:
《熊出没·逆转时空》延续了系列一贯的高水准:
“时空穿越的设定不低幼,经典角色返场情怀感拉满了,给方特一个大大的点赞!”
“陪娃看也不无聊,这剧情挺有意思,莫名让我梦回当年的《新邻居》。”
“出发,去方特乐园!gogogo!”
《唐探1900》更是收获了一片赞誉声:
“悬疑线逻辑严密,排华背景刻画深刻,不愧是飞跃影视出品,实属精品!”
“唐探宇宙质感回归,希望后续还能推出更多新作品,浅浅期待一下下~”
“保强这是又解放天性了,哈哈哈!”
《飞驰人生2》虽因范丞丞的表演引发零星讨论,但沈藤塑造的张驰依旧鲜活。
尤其是巴音布鲁克戏份又燃又笑的反馈,更是让影片口碑稳中有升。
至于《第二十条》,则凭借以小写大的法律叙事,被夸接地气又有深度。
而此前让陈飞感到震憾的赵丽影手语戏份,更是成了公认的催泪名场面。
唯独《热辣滚烫》的评论区,俨然成了网友们争论的战场:
“我觉得这部电影完全讲透了女性自我成长,乐莹从躺平啃老到拳击台坚持的蜕变,打破了女性成长依赖男性的套路,是对躺平文化的有力回应!”
“呵呵,楼上的脑子有泡吧?还有力回应?宣传全靠减肥噱头,剧情照搬《百元之恋》,这也能叫翻拍?”
“把爷给整笑了,月薪2500的服务员能报300一节的拳击课,连房租都成问题还能专职练拳一年,根本不符合现实逻辑好吧?”
“奶奶个腿的,哥们被减肥逆袭给骗进了影院,结果看了满屏压抑的失败人生,最后半小时的鸡汤根本救不回来好嘛。”
“卧槽!我绝对要把这条视频发出来让你们看一看,我在的这个影院里,有个胖的要死的肥婆居然看哭了,最后结局,她居然到了银幕面前大喊女性万岁!卧槽!要尬死了啊!!!”
单靠前期噱头撑起的热度,终究会在观众的真实反馈中显露出短板。
这就是《热辣滚烫》的真实写照。
春节档首日,其他电影的口碑都在稳中推进,唯独贾铃的《热辣滚烫》成为了争议极大的话题。
这对于电影而言,是好事,同样也是坏事。
好处是,接下来可能会因为争议吸引到更多观众入场去看。
就像被舆论漩涡裹挟的路人,总会忍不住好奇“究竟吵什么”而走进影院。
而坏处则是,看完后骂声只会越来越大!
理智的观众终究还是多数。
当他们坐在影厅里,发现银幕上的剧情不过是对《百元之恋》的浅度复刻,所谓“减肥逆袭”的内核只是零散的鸡汤片段后,很快就会反应过来,自己是被噱头给骗了。
影片的剧情质量,压根配不上这4.56亿的首日成绩!
不过就在此时,此前一直躲在幕后的贾铃却跳了出来,开始疯狂营销自己减肥有多么辛苦。
社交平台上,一段段“从200斤到100斤”的监控片段被循环播放。
凌晨三点的跑步机、餐盘里永远的水煮菜、因过度训练被抬进医院的画面……
这一励志过程,顿时引发了不少“小仙女”的热捧!
一时间,影片热度确实越来越高,但同样的,骂声也越来越密集。
“把演员的职业素养当成营销王牌,剧情拉胯却卖惨博同情?卧槽,爷真是服了。”
“这种用减肥掩盖剧情短板的操作,和当年《地球最后的夜晚》用一吻跨年炒作简直如出一辙好嘛!都是典型的营销与内容背离!简直就是骗子!”
“连核心剧情都抄了日本电影,还好意思吹原创励志?”
“你们就这么搞吧,好好的折腾吧,等把观众的信任消耗完,我看你们还能搞出来个什么玩意!”
“今日的贾铃,和当初拍出《煎饼侠》的大鹏,简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舆论场很快呈现出了诡异的分裂。
一边是粉丝刷着“你可以永远相信贾铃”的控评,一边是普通观众刷满“诈骗式宣传”的差评。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影片次日排片率虽因热度上涨了2个百分点,但上座率却下跌了15%,退票率更是较首日翻了三倍。
很显然,靠减肥噱头吸引来的好奇型观众,正在用脚投票。
不过嘛,即便争议不断,但《热辣滚烫》还是借着贾铃过往喜剧作品积累的好口碑,再加上宣传时精准侧重“女性励志”这一贴合当下时代背景的话题,热度持续走高。
无数女性观众在“减肥逆袭”的标签里看到了对抗身材焦虑、突破自我的影子……
而这也使得,影片在春节一周结束后,票房轻松突破了20亿大关。
这个成绩虽说和《唐探1900》30+亿的票房断层第一还有不小差距,可对于制作成本仅3亿左右的《热辣滚烫》而言,早已稳稳收回成本,甚至让出品方和贾铃本人赚得盆满钵满。
此时,贾铃觉得自己前期铺天盖地的网红式宣传可以暂且告一段落了。
她私下跟宣传团队对接时,还很笃定:“我都连着一个月泡在热搜上,又是晒减肥日记,又是聊女性成长,观众的关注度已经彻底拉满了。
后续就算停一停宣传,凭着现在的热度,应该也会有不少自来水主动推荐吧?”
于是,从大年初八开始,《热辣滚烫》的官方宣传力度明显减弱,热搜投放减少,贾铃本人也不再频繁出镜接受采访。
主要是她还想维护一下自己的口碑,以便于后续可以持续推出其他作品。
可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
宣传刚有停止的迹象,影片票房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般陡然暴跌!
大年初九当天,票房从之前稳定的1.5亿直接落到 8000万,单日票房暴跌7000万,跌幅近五成之多!
这一刺眼的数据,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热辣滚烫》的拉胯本质。
此前的高票房不过是营销噱头和话题热度撑起来的泡沫,一旦没了宣传助推,影片本身薄弱的剧情和模糊的主题,根本留不住观众。
网络上的舆论风向也彻底反转。
除了一群被“女性励志”标签绑定的“小仙女”和始终支持贾铃的忠实粉丝,还在社交平台声嘶力竭地喊着“支持贾导”,试图挽回口碑外,其他观众已然是满脸嘲讽。
“啧啧,我就说吧,没了营销就原形毕露了?”
“20亿票房里有多少是被忽悠进来的?真为那些花钱看了烂片的人而感到不值当!”
“这剧情配得上20亿?卧槽?纯属洗钱吧?”
许多尖锐的评论,在影片相关话题下随处可见。
曾经被热捧的“减肥励志”标签,也渐渐变成了“诈骗营销”的代名词。
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2月22日,此前延期上映的《孤注一掷》,以32.17亿的票房成绩正式收官。
这部长期占据部分排片的贺岁档票房黑马离场,本应给春节档剩余影片腾出不少排片空间。
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热辣滚烫》不仅一点排片红利都没吃到,反而因为口碑持续下滑,院线方更愿意把场次分给口碑稳定的《唐探1900》和《飞驰人生2》。
隔天,《热辣滚烫》票房再度暴跌2000万,单日票房仅报收6000万,总票房也被《飞驰人生2》成功反超,从春节档第二的位置跌落至第三。
看着票房数据一天比一天难看,贾铃和《热辣滚烫》的发行方彻底慌了。
他们很清楚,一旦票房持续下滑,后续盈利必然会大幅缩水。
无奈之下,团队只能再次让贾铃站出来,继续开启高强度营销模式。
重新剪辑减肥幕后花絮、接受媒体专访大谈拍摄不易、甚至邀请网红博主批量发布减肥感悟,试图用透支贾铃个人口碑的方式,为电影票房重新摇旗呐喊。
这紧急重启的营销,确实很快便见了效。
隔天,《热辣滚烫》的单日票房便从6000万回升到了7000万,涨了1000万。
但这短暂的票房回暖,却是以贾铃的口碑加速恶化为代价!
社交平台上,“贾铃消费观众信任、为票房无底线营销”的声讨声越来越密集。
她此前积累的国民喜剧导演好感,正在被诈骗营销的标签一点点吞噬。
而此时,《孤注一掷》的庆功宴正在热烈举行。
宴会厅内灯火通明。
王常田端着酒杯,和陈飞聊起《热辣滚烫》的近况时,突然有些诧异道:“我怎么觉得,现在的贾铃和当初的大鹏好像有些相似呢?都是靠话题营销冲票房,最后把自己的口碑给玩崩了。”
陈飞撇了撇嘴,语气笃定:“不用怀疑,就是走的同一条路线。”
他看得非常透彻,《热辣滚烫》之后,贾铃的导演生涯基本算是彻底废了。
毕竟,当‘诈骗营销’这个标签牢牢钉在一个导演身上时,观众对他的信任也就断了。
下次再出新作品,哪怕质量再好,大家第一反应也是会不会又在骗我?
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根本没法扭转,将会如影随形的伴随着其一辈子。
大鹏就是先例。
两人正说着,一道清脆的女声突然从旁边传来:“陈导,我敬您一杯。”
陈飞和王常田下意识转头看去,只见杨蜜穿着一身简约的黑色礼服,端着酒杯,脸上带着真诚的神色。
“非常感谢您同意让我出演《孤注一掷》里的梁安娜。”
从被全网讽刺“85后流量烂片女主”,演一部扑一部,到如今凭借《孤注一掷》成为票房破30亿的女主,杨蜜只觉得这半年像做梦一样。
她最初接下这个角色时,只是想借一部作品完成离开嘉行后的过渡期,没敢奢望太多。
可没想到,梁安娜这个角色,不仅让她摆脱了演技拉胯的标签,还直接把她从电视咖拽进了电影咖的行列。
有了这个高起点,她接下来的路无疑会顺畅太多。
这会已经有好几部大制作电影向她递来橄榄枝,连以往对她态度冷淡的资深导演,也开始主动邀约。
更让她扬眉吐气的是,昨晚曾佳还特意给她打来电话,语气罕见地低声下气,想代表嘉行寻求后续合作,甚至提出让她以合伙人的身份重新回归。
这种从“被放弃”到“被争抢”的反转,让她心里既解气又庆幸!
所以今天这杯酒,她必须敬,而且要恭恭敬敬地敬。
杨蜜双手捧着酒杯,微微弯腰,将杯沿放得比陈飞的酒杯低了一大截,眼神里满是感激。
陈飞笑着抬手,与她轻轻碰了碰杯:“不用谢,你自己的努力才是关键,祝你未来的路,可以继续稳步推进。”
他和杨蜜没什么矛盾。
虽说杨蜜此前和刘艺菲在资源上有过竞争,但如今刘艺菲早已凭借多部佳作站稳一线影后位置,杨蜜根本追不上,所谓的竞争早已成了过去式。
陈飞其实还挺希望杨蜜能在圈内继续奋勇开拓一波。
因为现在的娱乐圈太缺新鲜动静了,大多是按部就班的流量循环。
要是能多几个像杨蜜这样触底反弹的案例,起码能给这潭死水添些乐子,不至于那么死气沉沉。
参加完《孤注一掷》的庆功宴,陈飞又马不停蹄返回了《三体》剧组。
摄影棚内,巨型机械装置正在缓缓运作,工作人员正调试着模拟宇宙真空环境的灯光设备。
陈飞俯身盯着监视器,开始核对分镜。
年后的拍摄任务主要集中在“三体舰队启航”的特效重场戏,容不得半分疏漏。
同一时间,开心麻花新片《抓娃娃》也在山河影视基地正式开机。
当闫非+彭大魔+沈藤+马莉的主创阵容官宣时,全网瞬间沸腾!
不少人都在期待,希望这部新片能够重现当年《夏洛特烦恼》的荣光!
与此同时,《庆余年2》也在优酷平台顺利收官。
这部从网剧升级为“网台联播”的续作,播出期间创下了多项纪录。
开播1小时站内热度便突破30000点,刷新平台历史峰值。
央视收视稳达1.07%,酷云实时收视率峰值稳居上星频道晚间剧类第一,更在海外平台拿下了“中国大陆剧热度TOP1”的成绩。
从范府家宴的群戏名场面,到神庙揭秘的剧情反转,几乎每集都能引发全网热议,堪称年度剧王!
而接替其登陆优酷的,则是张颂纹继《狂飙》后的新作《猎冰》。
这部被冠以“中国版绝命毒师”的剧集,因聚焦毒品产业链的暗黑叙事初露锋芒,开播首日便拿下猫眼剧集热度榜第一。
不过嘛,比起剧情本身,更多争议集中在华为小公主姚按娜身上。
她饰演的缉毒女警因表情僵硬、台词生硬等,一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还有同期上线的《烟火人家》,热度同样不低。
剧中无论是坚守传统手艺的祖母、创业打拼的母亲,还是追求理想的女儿,都摆脱了恋爱脑和苦情戏的刻板印象,被网友盛赞国产剧女性角色终于不再cos王宝钏了。
同时,在此期间,随着春节的火爆,多部电影项目也陆续立项或者开机。
除《抓娃娃》外,《默杀》《志愿军:存亡之战》《好东西》《浴火之路》《金手指》《逆行人生》等电影作品,相继完成了从立项选角到开机拍摄的过程。
上海美术电影那边或许是看中了《熊出没》的口碑,竟然也联合上映,立项了一部名为《浪浪山小妖怪》的动画作品。
陈飞稍稍关注了一下,不过因为出品方没有曝光出更多关于这个项目的消息,索性也就收回了目光。
2月匆匆离开,时间来到了3月。
春节档正式告一段落。
几部电影几乎是一前一后官宣了密钥延期。
《唐探1900》此时票房已达40亿,拔得头筹!
《飞驰人生2》以28亿的成绩,奋勇前作。
后续的《第二十条》《熊出没》,也陆续突破了20亿。
唯独《热辣滚烫》,因为口碑暴跌,并没有申请到密钥延期,且票房彻底停在了24亿。
其实这部电影后续的成绩之所以没有冲上去,其中少不了陈飞的操作。
在他看来,这种诈骗式的营销,对院线市场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真的任由其就这么发展,市场还不得彻底搞崩了?
到时候他们拍拍屁股走了,以后怎么办?
真就前人栽树,后人暴晒不成?
于是,在他稍微搞了点小动作的前提下,《热辣滚烫》彻底歇菜。
至于贾铃,在网友的印象中,其更是直接成了第二个“大鹏”!
尤其是因为减肥后,其形象开始变得不那么讨喜,更是加重了网友对她的“恶感”。
等到她从头脑发热的状态中反应过来,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彻底晚了!
“我成了第二个董成鹏?《热辣滚烫》成了第二部《煎饼侠》?”
办公室内,当她自言自语的说出这番话时,对面站着的秘书缓缓点头,说出的话犹如刀刃一般,狠狠刺进了贾铃心窝里。
“贾总,我们接下来,可能得低调一段时间了,争取让这个舆论争议过去……”
贾铃瘫坐在椅子上,摇了摇头,自嘲的笑了笑:“过不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甩得掉了……”
钱确实是挣到手了,可口碑却彻底透支了个一干二净。
贾铃心揪得疼极了,但这会可没有后悔药给她吃。
……
春节档的密钥延期,并没有影响到3月份的电影上映。
1号,《周处除三害》上线,瞬间在全网爆火!
阮经天饰演的陈桂林枪枪爆头的画面,引得全网刷屏。
陈飞也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片子,不得不说,确实非常不错。
尤其是陈桂林刀完尊者,在走廊听到礼堂又传来歌声,被气笑的时候真是演技炸裂!
恍惚间,陈飞突然发现,跟这部电影比起来,春节档那些电影就好像全是小学生的作业似的。
这种尺度竟然能上内地院线,电影局审核那边也算是做了件好事了。
比较可惜的是,影片感官上还是差口气,高潮一直上不去,好不容易上去了又不持久。
而且后面很多对白和场景太多余,临结尾,导演又一股脑什么都想往里塞,也是个槽点。
好在阮经天演技有层次,又很放松,这是个大亮点。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金马奖,应该就是这部电影了。
走出电影院时,陈飞特意给负责院线排片的叶宁发了条消息,建议他可以适当多给这部电影一些排片。
忽略那些小槽点,影片中的“疯感”真的特别爽!
花钱在这种电影上,可比看什么《热辣滚烫》划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