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再次释放了一些功德之力。
而远在婆娑的某个菩提寺里。
正拿着扫帚的某个僧人,轻轻抬眸,眼睛里绽出一闪而逝的金光。
只是随即祂眼眸里就浮现出一抹挣扎,很快又变得坚定,甚至整张脸都狰狞起来,可在下一瞬,祂的面容忽然僵住。
这个菩提寺的僧人都在前寺忙碌,所以周围没什么人。
但在不远处,不知什么时候站着一道身影。
而且是让人一眼就心惊的人物。
西覃的大物之一,建立了菩提寺的人,空树僧。
他双手合十,往前走了几步,竟是朝着那位扫地的僧人行礼,“好久不见。”
那个僧人沉着脸,默然不语。
祂想不到空树僧为何能找到自己,而且此来又究竟何意?
祂下意识想催动力量又忍住了。
因为担心被佛陀注意到。
而空树僧又往前走了几步,直接开门见山说道:“那些功德是被你盗走的吧?”
那个僧人的脸色骤变。
空树僧说道:“别紧张,我来此并无恶意。”
那个僧人沉默了片刻,嘶哑着声音说道:“你是很多年里,祂收的第一个凡人弟子,你与祂的故事虽有虚构,我也知道哪些是真,所以凭什么信你无恶意?”
空树僧看着祂说道:“那你肯定不知道另一个故事。”
那个僧人有些不解。
空树僧又仿佛很顽皮说道:“但我不会告诉你这个故事。”
那个僧人不免有些气结,说道:“那我就更不可能信你了。”
空树僧说道:“你只能信我,因为你现在的状态不佳,也打不过我,我想做什么,又何须在这里废话,我想帮你,是因为你也能帮我,咱们是互帮互助。”
那个僧人很难理解的看着空树僧。
祂忍不住问道:“你是否真的清楚我想做什么?”
空树僧笑着说道:“你都夺功德了,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很难猜么?”
那个僧人一时无言。
但祂还是想不明白,空树僧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祂思来想去也没有理由。
可看着空树僧的样子,祂心里又觉得对方的确没有撒谎。
祂是没有什么不打诳语的说道,但想着空树这样的高僧,不至于乱打诳语吧?
祂看着空树僧,问道:“所以你想让我帮你做什么?”
空树僧笑着说道:“这个以后再说,我先帮你。”
那个僧人心里顿觉很古怪。
说实话,祂对空树僧也没有多少了解。
除了与佛陀的故事,再有就是世人都基本知道的。
空树僧是经历过漠章战役的,他是在那个乱世下成长为一方的强者,最后开宗立派,除了佛陀以外,空树僧就是这世上第一个僧人。
但有了菩提寺后,空树僧就几乎不在外行走了。
那外人想多了解他,也没地方去了解。
甚至菩提寺里的人对他的了解亦是浅显的。
如今看来,空树僧的心里隐藏着很大的秘密。
甚至可能还与佛陀有关?
在空树僧说了些如何帮祂的话题,就很干脆的离开了。
只留下更百思不得其解的扫地僧人。
虽然空树僧没有说想让自己帮他什么,但话里话外的,其实也能猜出一些。
而这就让扫地僧人更困惑了。
祂只能先尝试着看,有助力自然要借,若这个助力有问题,也能及早的发现。
......
抚仙境里。
某座山头。
有玄静静杵立。
在他面前的是鱼青娉。
鱼青娉只是皱着眉头,也没说话。
她在很仔细的观察有玄。
有玄的脸上尽是悲悯。
他的眼睛却在轻微闪动着。
鱼青娉心下有些了然,说道:“总是要打的。”
有玄单手合十,无声的叹了口气。
鱼青娉也不再多言,执剑递了出去。
曾经只是才入澡雪的有玄,面对陆地神仙的一剑,居然伸手挥起禅杖就挡住了。
但鱼青娉不为所动。
她随即拍出一掌。
有玄的身躯金光璀璨。
再次挡住了鱼青娉的攻势。
而鱼青娉再次挥剑。
有极为霸道的气息喷吐而出。
触及有玄的金刚躯,发出铛的一声鸣响。
但有玄已控制不住的往后疾退。
直至山头的边缘才止住。
他的脸色也为之一白。
鱼青娉收剑在对面看着他。
有玄更是悲悯的抬起了手里的禅杖。
山头一侧却是一尊像轰然倒地。
但祂没有完全砸落地面,就崩碎成点点灵光消散无形。
掀起的狂风席卷了山头。
有玄手里的禅杖也朝着鱼青娉轰击了出去。
金光璀璨的光柱呼啸。
伴着空气的雷鸣炸响。
鱼青娉却将剑递到左手,右手握拳,猛地砸击。
袭至身前的光柱直接崩碎。
有玄一脚跺地,铿的一声,身前就呈现出一个卍字。
接着,身后、身侧,都有卍字出现。
伴着崩碎的光柱来袭的拳劲就被尽数抵御。
甚至又反过来以更强的力量回击了过去。
显然这才是关键,否则直接以金刚躯抵御就好。
鱼青娉确是没想到他玩这一手,当即挥剑反击。
算是得益在浑城时就每日练习挥剑,哪怕已是陆地神仙,鱼青娉的挥剑依旧是极强的手段,她能在挥剑的瞬间,调动身上所有的力量,别的招数就不行。
所以哪怕仓促,这一挥剑,也直接把有玄的反击轰击的土崩瓦解。
鱼青娉第一时间掠出去。
趁着有玄还没来得及反应,一脚就踹了上去。
但他身前的卍字却及时挡住了这一脚。
甚至反冲的力道让鱼青娉的脚下一沉。
若非她陆地神仙的强横体魄,更胜这一脚力量的回弹,绝对会废了她的脚。
而对有玄能做到这个地步,鱼青娉也没觉得意外,主要是菩提寺的法门厉害。
因为实打实的,有玄并没有完全跻身到大物的层面。
但确实越过了澡雪巅峰的范畴。
能让有玄发挥出更强力量的主要原因,就在菩提寺的法门上。
所以只说战力,有玄也可以说是短暂到了大物的级别。
鱼青娉不甚在意的理由是她还没有认真。
也是怕真的出全力,把有玄给打死。
有玄的情况是不自控的。
虽然只是一部分不自控,他的思维是正常的,但行动却不受控制。
鱼青娉也想不明白,佛陀到底在有玄的身上施了什么手段。
但这些问题都可以以后再说。
她要在不杀了对方的情况下,让其丧失战斗能力。
她觉得只是打晕是没用的。
虽然有玄一句话都没说,但他的眼神已经告诉了鱼青娉答案。
那她无疑就得下重手。
她想着只要不将其打死,无论伤得多重,自家公子是肯定能救的。
于是乎,陆地神仙的气血就尽情的释放了出来。
同样还是那一脚,反冲的力道被直接崩散,有玄身前的卍字也随之碎裂。
但有玄忽然抬手,指尖迸现出点点金光,如丝线一般陡然掠出,竟是顺着鱼青娉的脚将其整个捆住,他的两个手臂猛地朝外一挥,丝线就瞬间收缩。
鱼青娉的心头也不免一惊。
她当即催动气血,瞬间爆发。
陆地神仙的霸道之力直接就崩开了金色丝线。
鱼青娉撤身退走。
但又如燕子回巢,她人在半空,就已再次挥剑。
有玄身侧的卍字移到了身前。
只是顷刻间就被鱼青娉一剑斩破。
而其身后的卍字又很快转移到身前。
最后是另一侧的卍字,接连被鱼青娉挥剑斩破。
铿铿的声音不绝于耳。
有玄随即席地而坐,又使了招金刚坐禅。
与佛陀的尊像一模一样的佛像就显现出来。
抬掌就镇压了鱼青娉。
但也只是一瞬,鱼青娉挥剑就把镇压的力量击碎。
她脚一跺地就掠了出去。
整个山头也终究抗不住压力,顷刻崩塌。
有玄撤身而走。
但鱼青娉的速度更快。
一剑就劈在了他身上,迸溅出一串火星子。
鱼青娉随即又一脚踢了过去。
然后是一顿拳打脚踢,剑劈剑砸。
很快就把有玄的金刚躯打得濒临崩溃。
但也是因为有金刚躯撑着,有玄愣是逃出了打击范围。
接着便是各式各样的菩提法门使了出来。
有玄自己其实是没学这么多法门的。
但现在施展起来也仿佛很熟练。
两人的身影如光般窜来窜去。
嘭嘭闷响也是连绵不绝。
但随着鱼青娉的力量越来越强,有玄就渐渐抗不住了。
再一次挥剑,有玄的金刚躯就彻底崩盘。
可要让其丧失战斗能力,这还远远不够。
她就学着赵熄焰的方式,快准狠的卸了有玄的手脚。
尽可能让有玄的身躯再无自主行动的能力。
伴着血花飞溅,以及有玄悲悯且凄厉的惨叫声,他很快就没了人样。
鱼青娉伸手拽着他,掠向某处,将其丢下,确保他不会死,鱼青娉致了声歉,便又转身掠向就近的菩提寺,驰援郁惜朝他们。
佛陀有注意到有玄这边的情况,但祂也实在没心思去管。
毕竟一开始让有玄出面的目的,就不是真的为了让有玄做什么。
哪怕祂低估了黄小巢,就算短暂提升了有玄的道行,也压根拖不住,对后续的考虑自然更是没有,祂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再分出力量给有玄,完全没必要。
五十五尊像在很短时间里已经损失了二十余尊。
尤其是黄小巢,他面前只剩那个身外身的第八尊像,其余元神尊像皆被斩杀。
甚至是第八尊像也已经是千疮百孔。
都不等佛陀有反应,这一尊身外身就彻底被抹杀。
黄小巢看了眼周围的情况,除了姜望面对的第十尊像,剩下的不值得他在意。
但见第十尊像也只是小占上风,黄小巢就有些兴致缺缺。
佛陀的正身不露面,打起来这些尊像没意思。
他甚至怀疑,佛陀的正身可能就不在抚仙境。
他就想着去婆娑走一趟。
但临行前,他朝着第十尊像挥了一刀。
因为提升了道行的第十尊像,正短暂压制住了姜望,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刀打乱了阵脚,让姜望得以摆脱颓势,第十尊像怒目。
姜望与祂都转眸看向了黄小巢。
虽然姜望还有手段没出,未必不敌,但还是道了声谢。
黄小巢是一脸的冷漠,再瞥了一眼第十尊像,他没有很大的兴致去夺姜望的对手,直接就掠出了抚仙境。
而见此一幕的姜望反倒一愣。
他愣的不止是黄小巢就这么走了,而是抚仙境只能进不能出的封锁似乎已不复存在,这便意味着佛陀此刻确实在某种程度上竭尽全力了,对旁的封锁减弱了。
第十尊像自是无暇去想黄小巢去了哪儿。
少一个敌人总是好的。
祂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再次释放了些功德之力。
虽然仍未到佛陀的九成力量,但也很接近了。
哪怕只是看似微末的提升,可力量的差距却天差地别。
祂一拳就把姜望砸落城镇里。
但让祂更觉忌惮的事情出现了。
明明城镇里是有百姓的。
姜望的身影砸落,几乎砸穿了半个城,无数房屋倒塌,居然没有伤及那些百姓分毫,这代表着什么,佛陀再清楚不过。
祂很惊疑到底是谁躲在暗处。
至少能明确的是,绝不是城隍。
但祂也没感觉到别的仙人的气息。
若此人是与姜望一伙的,为何只在暗处?
祂像是故意的飞身落地,目标就是有百姓的地方。
但等祂完全落地,一座城的地面都被掀起,转头却瞧见这些百姓不知何时到了别处,除了满脸的惊慌,压根没受到半点伤害。
甚至他们看向祂的目光也从敬畏变成了惶恐。
第十尊像的眉头一挑。
祂确实有些乱了方寸了。
此般行为,无疑会让抚仙的百姓对祂的敬畏有动摇。
祂完全是明晃晃冲着他们砸落的。
抚仙的百姓只是感激祂,但都不是傻子。
换作婆娑就不一样,毕竟情况不同。
这些人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度化。
只是此间事里的错误决定也不是一两次,明知在暗处的存在不简单,祂还要故意试探树敌,就不是明智之举。
现在对方不露面,要再把人惹出来,情况只会更不妙。
好在暗处的这个人依旧没什么动静。
佛陀也不敢再试探,重新把目光放在了姜望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