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隆万盛世 > 1511板升城外

1511板升城外

    张科听完魏广德的计划,皱眉想了想,最后才说道:“看似万无一失,可把控却是极难,特别是板升,若是宣大军真的介入,后果难料。”

    想到即将发动的海外计划,魏广德一咬牙说道:“若是黄台吉不满,宰了他,扶持不他失礼上位。

    攘外必先安内。”

    听到魏广德输出这话,张四维和申时行都是微微一愣,这措辞很严厉,几乎是等同于说为了扶持不他失礼上位,魏广德不惜打破这么多年和蒙古之间的和平。

    值得吗?

    “我不瞒诸公,兵部很快就会对倭国动手,此事是当初我与叔大兄一起,早就计划好的。

    如果蒙古之事拖延到岁末,必然影响到朝廷对倭国的行动。

    这绝对不行。

    兵部为此准备多年,水师和锦衣卫也做了诸多准备,绝对不允许因草原的事儿,而影响朝廷大计。

    如果,不能快刀斩乱麻平息草原这场纷争,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在朝廷出兵前夕,草原上会为此打起来。”

    说话间,魏广德的视线已经看向北方。

    此刻的蒙古草原上,把汉那吉的噩耗已经传开,还在归化城的三娘子也已经知道了消息。

    虽然现在蒙古诸事都是黄台吉这位新袭顺义王掌控,但因为朝廷把互市的决定权交给了忠顺夫人,各家部落要想顺利进行互市,获得部落所需货物,全要仰仗忠顺夫人鼻息,所以各部族台吉对忠顺夫人是丝毫不比大汗黄台吉差一点。

    而且,蒙古诸事,因为黄台吉年老体衰,精力不济,很多时候也需要忠顺夫人帮忙出谋画策,实际上权利过半是落在忠顺夫人手里。

    这就让黄台吉的儿子们对此感到忧心忡忡。

    是的,他们很担忧,担心忠顺夫人进一步增长在草原上的威望,在黄台吉之后,会扶持他和俺答汗的儿子不他失礼上位。

    其中,黄台吉的长子扯力克就是其中最担心的一个。

    所以,此时的忠顺夫人看似在草原上权利极大,但也是处处遭到掣肘。

    而且,扯力克也多次背着忠顺夫人,在黄台吉面前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于是,黄台吉在成为大汗后不久,就开始把属于大汗的精锐万户转交给扯力克带领,而让忠顺夫人无法染指。

    草原上,终究是实力为尊。

    有强大的武力,就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也才拥有权威。

    黄台吉当初只是从俺答汗手里拿到三个万户,其中只有一个精锐万户,其他都是比较杂的部落。

    而扯力克不仅从黄台吉手里获得了那个精锐万户,还从王廷拿到一支精锐万户,加上其他部族,已经拥兵四万人。

    而忠顺夫人手里,除了当初俺答汗给她留下的一个万户,就是不他失礼继承的一个部族,虽然部族不小,也能凑出一个万户,可如此做部落里就剩不下什么男丁了。

    所以,其实只有一个半万户的兵力。

    但是有板升城的把汉那吉支持,他那里有一个万户,再有其他几个部族的支持,所以也能勉强和扯力克在兵力上接近。

    但是把汉那吉坠马身亡的消息传来,三娘子还是慌了。

    少了一个万户的支持,大成比吉那里会如何选择也是难题。

    一个女人,拖曳着把汉那吉的幼子,必然成为草原上各部首领觊觎的对象。

    特别是扯力克,若是他迎娶大成比吉,不仅会打破现在的平衡,还会大大增长扯力克的实力。

    “额吉,哈哈哈.”

    远处草原上,数匹战马飞驰,最前面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冲着三娘子大声喊道。

    三娘子看着儿子,脸上也浮现出慈祥的笑容,忍不住冲他挥挥手。

    不他失礼的部落就定居在归化城附近,所以她时常出城来到儿子这里。

    孩子还太小,虽然领了自己的部落,可终归还得他来操心部落里的事务。

    儿子马术精湛,现在也开始练习箭术,以后也会成为草原上一个响当当的英雄。

    这是三娘子的想法,也是她对儿子的期待。

    “还是太小了,还得额娘给你遮风挡雨。”

    三娘子看着纵马奔去的儿子,心里想着。

    “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从身后传来,三娘子回头看去,是归化城方向的信使。

    很快,信使到了近前。

    “夫人,刚刚收到消息,扯力克打算向大成比吉求婚。”

    信使的汇报让三娘子脸色大惊,她最担心的就是扯力克强娶大成比吉,到时候黄台吉必然是站在儿子一边的。

    毕竟,娶了大成比吉,就等于拥有了板升城和把汉那吉的遗众。

    只是稍稍思考,三娘子就做出决定。

    “你马上回归化城,命令扯布、土骨赤率精兵两千前往板升城,先围住那里,不准其他部族首领进城。”

    给了信物,信使领命而去。

    三娘子已经在考虑如何收服归化城,壮大自身实力,或者说也是在为儿子考虑,壮大他的实力。

    不他失礼是不可能从黄台吉手里得到什么的,只有俺答汗给他的部落,但这不行。

    想了想,还是只能把席位寄托在大明头上,只有得到朝廷的支持,她才能有效控制草原。

    明廷对她的期待,三娘子当然知道,那就是维持朝廷和蒙古之间的和平。

    这当然是她乐意见到的,现在的蒙古已经没有了逐鹿中原的实力,这些年北地寒冷,冻死牛羊无数,也大大限制了蒙古实力的发展。

    蒙古,需要从大明获得一些粮食补充。

    她和其他蒙古首领不同的就在这里,其他人以为蒙古没有的东西,他们可以像过去那样南下抢掠。

    而三娘子不这么认为,大明军队战力有所提升,而蒙古则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有所退化。

    这种情况下,大明只要龟缩起来,坚壁清野,就能让蒙古毫无办法,最终因为冻饿而实力大损。

    三娘子当然不是真正的,完全倒向大明,只是她不得不如此做,为了整个蒙古的生存。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她和许多蒙古有实力台吉之间闹得很不愉快,他们在外都说她嚣张跋扈,却完全不体谅她的良苦用心。

    当下的蒙古,不依靠大明,能活下去吗?

    那帮人,只知道幻想祖先的荣光,还想着能再次饮马长江,也不想想,蒙古人崛起就那么一次,而在此以前是什么情况,任谁都能踩上一脚。

    很快,三娘子走进部落,在大帐里坐下,拿出纸笔就给大明宣大总督写信。

    有些事儿,还是得先禀报,看大明的态度。

    反正,她的兵马已经去了板升城,至少得把那些觊觎大成比吉的部族首领挡在城外。

    只是她不知道,他派兵去板升城的消息很快就在归化城中传开,然后恰台吉得到就是大怒。

    恰台吉本名萨尔玛尼,是阿勒坦汗的义子。

    恰台吉既为阿勒坦汗义子,又是阿勒坦汗直属部众的首领,领有阿勒坦汗的部众2000人。

    他长期为阿勒坦汗的事业奔波,多次作为阿勒坦汗的使臣往来于土默特万户与明地之间,交涉处理双方事宜。

    隆庆五年,被明廷授予“百户”之职,后升“千户”,是阿勒坦汗非常信任的近臣。

    阿勒坦汗去世后,土默特万户的重大事项也需要征得恰台吉的同意后才能够顺利实施,可见影响力也是不小。

    恰台吉知道忠顺夫人派兵去了板升城,他当然就想到这是她箱套吞并把汉那吉的遗部。

    板升城是谁的,那是阿勒坦汗留给把汉那吉一支的财产,怎么可以被人抢夺。

    于是,恰台吉也没有沟通,直接带兵也赶去了板升城,欲要阻止忠顺夫人的兵马进城。

    京城内阁,魏广德解释了必须尽快平息蒙古事件后,张四维和申时行都沉默了。

    张科只是担心宣大军一个不好,就真破坏了大明和蒙古的关系。

    可既然魏广德已经下定决心,必须维持蒙古的平衡,甚至不惜以武力威胁,那兵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那兵部连夜派人知会郑洛,让他早做准备。”

    听到张科的话,魏广德点点头,又看向刘守有道:“尽快查探草原的情况,一旦各方争夺板升城归属,要即刻把情报送到宣大。”

    这里面,其实最难把握的就是一个度。

    大明态度要坚决,逼迫蒙古就范,但魏广德也真不想因此就刀兵相见,毕竟计划好了的,都多少年了。

    一个不慎,可能全盘皆输,所有投入都做了无用功。

    “现在我需要你们一个态度,谁支持,谁反对?”

    魏广德看向张四维、申时行,沉默是不行的,必须拿给他们表明态度。

    申时行还是最先表态,说道:“我支持魏阁老的意见,尽快平息草原事态,避免影响朝廷在海外的布置。”

    张四维看了眼申时行,盘算着反对会有什么结果。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真正能阻止魏广德的,只有张居正。

    可他现在倒在病榻上,根本不可能阻止。

    “我不反对。”

    张四维开口说道。

    不反对,但不代表支持,其实就是弃权,反正他不会说出支持的话。

    “那就这样定下来,进卿,回兵部后,马上向辽东、蓟镇、延绥等九边十三镇行文,让他们督促兵马严加戒备。

    命宣大军随时准备出动,介入板升城之争,辽东、蓟镇、延绥随时准备出兵策应.”

    魏广德开始发号施令,单单出动宣大军,怕是不能对蒙古形成巨大压力。

    边镇完全动起来,向蒙古施压,黄台吉就得考虑考虑内乱的情况下,大明要是出兵北伐,他到底能不能承受,他这个汗位到底还想不想坐稳。

    大明出兵,其实更多还是向黄台吉施压。

    真正交手的,怕还是得指望忠顺夫人麾下的兵马。

    毕竟是属于蒙古内斗,和大明无关。

    就在张科要出去的时候,魏广德忽然又叫住他说道:“宣大那边可以私底下和忠顺夫人联系,用战马换取武备,包括少量铠甲。”

    大明对蒙古施行武器禁运,一般是不允许武器流入蒙古的,特别是铠甲。

    为了加强忠顺夫人的实力,魏广德表示可以支援少量铠甲。

    别觉得那东西没用,古代战场上,有无着甲对战争影响力极大。

    李成梁率领的明军,第一次遭遇缅甸成建制的藤甲兵,都不得不败退。

    因为除了火炮,鸟铳发射的弹丸对藤甲威胁有限,让大明官军战力大减。

    冷兵器时代,一支军队的着甲率,是衡量战力的重要因素。

    “善贷.”

    张科皱眉,直接拉着魏广德到一边小声说道:“如此优待忠顺夫人,可一旦她借机坐大,羽翼丰满后,未必还会如现今般恭顺朝廷。”

    “我知道,但现在草原上想她这样的明白人太少了。

    从锦衣卫发回的情报看,不少蒙古首领还幻想着如蒙元般入主中原。

    现在朝廷需要她稳住蒙古,等待前期那些投入产生效果。”

    魏广德解释道。

    看到魏广德明白轻重,也考虑过,张科自然不在多言,点点头,转身走了值房。

    等人都离开以后,魏广德也没回去,而是让芦布掌灯,自己在书案前开始写奏疏。

    把今日之事详细写成奏疏,收拾好这才交给芦布,吩咐道:“你亲自送到司礼监去。”

    魏广德吩咐完,这才起身,背着手走出值房。

    耽搁了这么久,太阳已经西斜,也就是酉时末了。

    归化城和板升城,都位于土默特平原上,两地相距百余里。

    三娘子派出的扯布、土骨赤率领的兵马和恰台吉带领的人马一前一后离开归化城,当天肯定是凑不到一块的。

    但是到了第二天上午,两队人马就出现在板升城外二十余里的地方。

    扯布和土骨赤发现恰台吉的人马跟在他们后面,自然勒马停了下来。

    于是,两队蒙古骑兵在草原上开始了对峙。

    “扯布,恰台吉是不是想去板升城?”

    土骨赤很是怀疑的说道。

    “不管是不是,把人拦下来,不准他们接近板升城。”

    扯布开口说道。

    说完话,扯布和土骨赤就催马到了前面,对着恰台吉喊道:“恰台吉,你不在归化城呆着,来这里作甚?”

    “扯布,你们又为什么来到这里?”

    恰台吉不屑的回答一句。

    “我们奉夫人的命令,封锁板升城四周,禁止任何人进入板升城。”

    扯布答道。

    听到对方承认是三娘子命令他们包围板升城,恰台吉心里就有底了。

    三娘子肯定是看中板升城,所以才会如此。

    于是,恰台吉笑道:“那我非要进去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