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隆万盛世 > 1485给她承诺

1485给她承诺

    后面两日,魏广德在内阁安心上值,也看了芦布送来前段时间内阁处理过的奏疏目录。

    毕竟出去好几个月,魏广德本就缺乏相关历史知识,只能多看,希望能够从中想到一些曾经看到过的记录。

    他两世记忆还在,但上辈子记忆都尘封在脑海深处,如果没有信息刺激,还真想不起来这些。

    等理清楚前段时间的奏疏,确实没什么有意义的内容,魏广德这才放下,继续处理今天分发过来的奏疏。

    就在这时,敏锐的听力让他听到屋外脚步声传来。

    没人说话,但脚步声就是奔着这边来的。

    片刻后,芦布的身影就出现在屋门口。

    魏广德看过去,芦布快步走到案前说道:“老爷,刘指挥使来了。”

    能够进到这里的,也只有锦衣卫的指挥使刘守有了。

    “让他进来。”

    刘守有在他回京的第二天,就悄悄去他府上拜会过,还把锦衣卫这段时间送进宫里的简报送了一份过去,捡重点说了下。

    今天再来,魏广德觉得应该又到了送简报的日子。

    锦衣卫向宫里传递简报,有大事儿随时上报,无事或小事则是三五日会呈上一份简报,内容多少不定。

    很快,刘守有进入值房,在书案前向魏广德行礼。

    大明朝的武将,终究还是只有这样的待遇。

    如果是文官,魏广德已经起身往门口走,多少要做出出门迎接的样子。

    不过如果面对的是武将,那就不需要装什么了。

    刘守有算半个读书人,可他在朝中就是武官,自然也对此早就习以为常。

    后世都觉得锦衣卫很牛逼,其实那是在明初,中期以后锦衣卫的威势就已经不在。

    当然,奉旨抄家那会儿还是挺利害的,老账新账一起算。

    “魏阁老,这是刚刚收到的草原情报。”

    果然,刘守有进宫,就是有大事儿发生。

    前两日魏广德才说了草原之事,今天就有进一步消息了。

    “可是因为俺答汗?”

    李东林伸手接过刘守有递来的折子,快速打开阅读。

    “归化城三天前忽然关城门,消息传不出来。”

    刘守有快速说道。

    “哦?”

    魏广德一愣,随即心中有了猜测,那曾经让嘉靖皇帝恨的牙痒痒的俺答汗,怕是就这两天的时间了。

    “还有呢?”

    魏广德已经没心思去看折子上的内容,而是盯着刘守有问道。

    “有传言说王妃钟金夫人带领护卫出了归化城,去了布塔失里部族。

    之前有人曾看到有大队骑兵出归化城往西北方向去了,像是王妃的护卫万户。

    现在归化城是把汉那吉在管理,黄台吉已经带人往那里去了。”

    刘守有马上就说道。

    “按照蒙古接替秩序,汗位应该是黄台吉继承是吧?”

    魏广德不是很确定,因为毕竟还有公选的程序,老汗是否有权指定继承人,他得问清楚。

    果然,刘守有马上说道:“如果俺答汗指定继承人,自然就可以继承。”

    魏广德脑海里快速勾画出归化城周围三股实力,一股自然是王妃钟金夫人,而另外两股就是把汉那吉和黄台吉。

    三方势力都有可能染指汗位,别觉得钟金夫人一介女流,不可能成为大汗。

    她确实成不了,可她还有个儿子,虽然还小,但因为钟金夫人得宠,所以小小年纪就有了自己的部族。

    当然,部族是俺答汗从自己实力里分给他的。

    也因为小,所以部族就居住在归化城附近。

    现在钟金夫人去了那里,如果有心,还真能玩出垂帘听政的把戏来。

    毕竟,她长期管理蒙古诸部,特别是这几年,俺答汗身体每况愈下,蒙古大事小情多是钟金夫人在打理,也不知道她在其中有没有布置什么手脚。

    至于把汉那吉,目前看似乎是草原上最忠于大明朝廷的,而且按照守灶人习俗,把汉那吉会继承俺答汗留下来的实力,但手握归化城,难保不生出其他心思。

    至于黄台吉,是俺答汗最大的儿子,也是继承呼声最大的,不管是按照大明的习惯还是草原的习惯,黄台吉继承汗位都是天经地义的。

    从钟金夫人可能忽然离开看,魏广德心中猜测俺答汗怕是已经留下遗嘱,很大概率是让黄台吉继承他的尊号。

    如此,按照蒙古习俗,钟金夫人就要改嫁给黄台吉,以此保证新的大汗手上有足够的实力威压周围其他部族。

    同时钟金夫人熟悉蒙古各部情况,也能帮助黄台吉很快理清蒙古局势,稳固统治。

    钟金夫人多大?

    三十多岁而已。

    而黄台吉呢?

    已经快六十了。

    她能乐意改嫁老头?

    钟金夫人嫁给俺答汗,可以说是因为权势,不得不服从这桩婚姻。

    而现在呢?

    “顺义王妃应该是离开了归化城。”

    魏广德终于开口说道。

    刘守有的谍报系统既然上报“可能”,那只能说明概率很大,只是没有探子亲眼看到人,所以不敢绝对确定。

    但是魏广德推测一番后认为,概率确实很大。

    “确实可能。”

    刘守有也附和道。

    “咚咚咚。”

    魏广德脑海里盘算,按照历史,这个三娘子应该是嫁给了黄台吉才是,因为魏广德记得好像有这样的说法,据说还是大明朝廷派出使者劝说的结果。

    为的,当然是大明和蒙古的长治久安。

    “有没有接到过把汉那吉向宣大传递消息?”

    魏广德忽然问道。

    “没有,没有发现归化城有信使南下。”

    刘守有一愣,快速思考后得出结论。

    如果有,传递回来的情报不可能不提及。

    “这么说,把汉那吉那里,没有想要依靠我大明争夺汗位的打算。”

    魏广德通过这一条,也很快判断出把汉那吉的态度。

    但凡有野心,必然会在这个时候寻找同盟。

    他是俺答汗的守灶人不假,可以合法继承俺答汗的实力,但却不能拒绝黄台吉接掌汗位。

    就算他能袭杀黄台吉,他这个“逆贼”也会遭到草原上其他部族,特别是黄台吉那些兄弟们,他的叔叔们的围杀,部族怕是也会因此四分五裂。

    两三年时间,魏广德可不认为他就把俺答汗的本部人马都收买下来了。

    如此,他有想法,只能依靠大明实现。

    没有向大明求助,那就说明他没有打算做什么。

    “黄台吉去归化城,应该就是去继承汗位的。”

    魏广德身体后仰,直接靠在官帽椅上。

    大明在蒙古的利益是什么?

    吞并草原吗?

    可是大明能顾得过来?

    草原民族性格凶悍,如果没有强大的军力,很难让他们臣服。

    而就当下明军野战的最大依仗——火器,技术还是不够成熟,根本不可能对草原骑兵形成碾压的局势。

    还是维持现状就好,最起码蒙古名义上是受朝廷册封的顺义王的治下。

    可以说,也已经纳入大明版图,但实际上并不算,大明并没有实际占领这片区域。

    黄台吉继承汗位,但蒙古会不会因此出现分裂?

    魏广德现在有点理解大明为什么会规劝钟金夫人改嫁黄台吉,她手上的万户,可以极大提升黄台吉的实力。

    最起码让他可以在和把汉那吉的实力对比上不落下风。

    不过,这对大明真的好吗?

    统一的蒙古虽然看上去对大明威胁最大,可如果搞定蒙古高层,就能迎来大明和蒙古的长久和平。

    而四分五裂的蒙古,反而会让大明边墙处处受制。

    那些大大小小的部族,说不定谁头脑发热就率部攻打大明了。

    魏广德觉得脑袋疼,起身,对着刘守有说道;‘走吧,去见见首辅,此事有点复杂了。’

    “是。”

    刘守有躬身听令就好,其他不多说。

    其实,虽然刘守有对魏广德令行禁止,但是他更多还是按照宫里旨意在做。

    毕竟,锦衣卫听内阁差遣是早年宫里传出的旨意,只需要把一切原原本本告知宫里就好。

    算是一个备案。

    要说刘守有真就臣服魏广德,他要真这么做,他的官位也就到头了,他身边都不知道被东厂安插了多少人监视。

    越是主弱臣强的时候,宫里那根神经就越敏感。

    刘守有作为大明最大的特务头子,很明白此时草原局势的敏感,可能关系到大明未来数十年北部边境的安宁,所以他对此也非常上心,就担心自己这边出了纰漏。

    他可承担不起这么重大的责任,还是按照内阁命令,成了自己有功,败了有高个子顶着。

    跟着魏广德很快就来到首辅值房,魏广德对着门口书吏问道:“首辅在吗?”

    “魏阁老,首辅大人正在房中,我这就去通报。”

    书吏急忙躬身答话,魏广德摆摆手,放慢脚步。

    很快,书吏从房中出来,他也已经走到门外。

    书吏躬身请魏广德进去,他带着刘守有踏入值房内。

    “善贷,有.思云也来了。”

    张居正以为是魏广德找他,可看到刘守有他就只有可能是有大事儿。

    “来,里面坐。”

    随即,张居正招呼二人进入坐下。

    等书吏送上茶水退出门去这才问道:“可是有什么大事儿?”

    “叔大兄先看看吧,估计俺答汗也就是这两日了。”

    魏广德把锦衣卫急报递到张居正面前,也不说话,让他先看内容。

    “呵呵。”

    张居正只是轻笑两声,当即接下来就打开折子看起来。

    很快,张居正浓密的眉毛就是一跳。

    或许,在普通人看来,俺答汗要死了,这对大明是个大好事儿。

    须知三十多年钱,这位可是差点打进北京城来的,梁子可不小。

    虽然现在归顺大明,但没人觉得他是真的老实了。

    现在这个最大的敌人要死了,难道不该弹冠相庆,不用再担心草原的威胁了。

    不过在内阁的阁臣却是知道,账不是这么算的。

    “善贷,你以为草原局势会如何发展?”

    张居正也是心里没底,其实他对草原的关注丝毫不比魏广德低。

    看似专注于国内改革,兵事都交给魏广德在打理,可蒙古对大明的威胁太大,张居正绝对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魏广德把他的判断在这里和盘托出,没有丝毫隐瞒。

    “现在难题就在这里,我们要不要鼓动把汉那吉和黄台吉争斗?分化蒙古人。

    可这样一样,蒙古诸部毕竟呈现一片散沙,到时候北部边镇怕是压力陡增,自隆庆和议后的局面也就不复存在。

    可若是让黄台吉顺利登位,说实话,我也不好确定他会如何做。”

    黄台吉,始终都是个比较麻烦的人物。

    早年间他就反对俺答汗和大明和议,甚至多次暗中支持蒙古部族在边境挑衅。

    诚然早年被官军杀怕了,可蒙古汉子的性格让他不愿服输。

    若是顺利上台,闹不好也会撕毁隆庆和议。

    “支持把汉那吉不可取,那会真正让蒙古各部敌视我大明。”

    张居正摇摇头,马上做出表态,抚着花白胡须,继续说道:“此事,宁可让黄台吉背信弃义,我大明也不能鼓动草原变乱。

    否则,朝廷将再无机会收服草原。”

    “如果如此,那就只能依靠钟金夫人了。”

    魏广德虽然想着按原理是发展,可毕竟是靠一个女人维系大明和蒙古的关系,这让他这个内阁阁臣多少觉得面子上有些不好看。

    张居正抬头看着门外,嘴里也是喃喃道:“钟金夫人酷爱我汉家文化,既有利也有弊。

    若是按照蒙古习俗转房婚,她心里定然是抗拒的。”

    “蒙古人多粗鲁野蛮不服教化,虽然朝廷已经安排大德高僧前往草原感化,但终究太慢。”

    魏广德这时候忽然开口说道。

    “善贷,你有办法。”

    张居正收回视线看过来,追问道。

    “她有儿子。”

    魏广德直言道。

    “嗯?”

    张居正有些惊讶,问道:“难道你想让朝廷册封她儿子为顺义王?”

    “叫布塔失里。”

    刘守有小声说出那孩子的名字。

    “现在还不是时候。”

    魏广德开口说道,“我们之前谋划削弱蒙古人实力,是用建庙的方式进行,但是对于好战的蒙古王公贵族却毫无办法。

    钟金夫人钟爱汉家文化,自然对其子女也会如此教育。

    只是当下,却不是时候。”

    “那你是什么意思?”

    张居正开口问道。

    “等,黄台吉为了顺利继位,必然会试图迎娶钟金夫人。

    而她不愿时,我们大明可派员劝说,以获得双方好感。”

    魏广德没说此举为何要获得黄台吉感激,而是继续说道:“届时朝廷可承诺等布塔失里成年,黄台吉故去时支持他成为草原之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