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明朝与朝鲜、女真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
明朝是老大,朝鲜是明朝的藩属国,女真则是明朝的属民,然而站在真实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却没有那么简单。
明朝建立后,东北地区的形势也随之发生变化。
原先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因不满明朝在东北设立铁岭卫而出兵挑衅,结果自知不能与大明为敌的高丽将领李成桂发动兵变夺位,推翻旧主,建立了朝鲜王朝。
此后,朝鲜迅速恢复了与明朝的宗藩关系,成为明朝藩属国。
不过,朝鲜虽然是藩属国身份,但它与宗主国明朝在东北地区的势力竞争却毫不软弱。
当时东北地区居住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女真部落,其中生活在牡丹江、绥芬河、长白山一带的建州女真因为夹在大明帝国和朝鲜的中间地带,因此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明朝在东北产生影响力之前,女真人曾承认朝鲜的宗主国地位,他们派使者到朝鲜朝廷纳贡,并接受朝鲜国王册封。
永乐元年,建州女真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接受明朝皇帝的册封,成为建州卫指挥使。
朝鲜生怕明朝在东北地区逐渐加深的影响力会危及自己安全,于是在第二年册封建州女真斡朵里部首领猛哥帖木儿“斡朵里万户长”的头衔,希望借助猛哥帖木儿的力量来抵消阿哈出的影响。
由此可见,此时的大明和朝鲜都在争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权。
不过,猛哥帖木儿很快就意识到投靠明朝显然比投靠朝鲜靠谱,毕竟任何人要想找靠山总希望找个更强大的。
于是他在永乐三年接受明王朝的册封,成为建州左卫指挥使。
猛哥帖木儿的倒戈很快就引发了带动效应,东北地区的其他女真部落首领也纷纷前往南京获取他们的礼物和头衔。
因此朝鲜与明朝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之争很快就见分晓,最终朝鲜统治者不得不将战略重点转向常规军事防御。
当然,女真人的选择对于朝鲜来说等同于背叛,自然不会给好脸色。
在大明实力渗透进入东北前,这些女真人可都是听从他们的命令。
虽然,这也是经过战争取得的臣服。
高丽时期,高丽王朝在辽国的支持下,向朝鲜半岛北部扩张,从女真人手中吞并土地后筑城置官,最终占领了女真人占多数的咸镜道,完全控制了朝鲜半岛。
另外,女真部族之间的战争也引发朝鲜不满,因为有女真部族选择完全归附朝鲜,他们被建州女真攻击,自然遭到朝鲜派兵支援。
所以几方关系非常微妙,如同大明和女真关系一样,部份女真部族依旧向朝鲜进贡,但也有女真部族和朝鲜交战,实际上都在为利益争斗。
这当中,自然也有辽东的暗中支持。
明初时,朝鲜在完全占据朝鲜半岛后,还一度向图们江流域发展,但是遭到明朝强有力阻止。
现在,魏广德就打算打出女真牌。
若是朝鲜王不乖乖交还济州岛,那魏广德就要考虑是否支持女真部族组成联军攻打咸兴、咸镜等朝鲜北部地区。
毕竟,那里以前都是女真人的居住地。
对于魏广德的意思,张居正惊讶之余,很快就默然了。
这其实也不失为一个法子,对朝廷影响也是最小。
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是好办法。
至于对马岛,那肯定只能通过武力进行占领。
不过对日本开战,朝廷里虽然也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总体来说还好。
毕竟,朝中不少江南官员,他们对于洗劫江南财富的倭寇那是恨之入骨。
如果朝廷的水师足够碾压倭寇,他们应该不介意支持朝廷出兵,狠狠教训他们的。
至于金山银山,想到这里,张居正小声对魏广德说道:“关于倭国矿藏的事儿,朝中暂时保密。
等确定出兵以后,再慢慢布置,务必要把主要的金矿和银矿纳入朝廷手里,补充财政不足。”
没有再说济州岛之事,也不谈对马岛,张居正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他会支持兵部对倭国作战行动。
张居正这个首辅,一向把富国强兵当做自己的职责。
如果,富国能通过外部获取,他也不介意采取这个办法,何况还是敌对国家。
魏广德没有去谈那些矿山该收归朝廷,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但是,火药局的事儿,魏广德却不得不上心。
于是,接下来,魏广德又把王恭厂的情况和张居正说了说。
“工部和兵部都不清楚王恭厂里到底储存了多少火药,但是估计至少二、三十万斤以上,甚至五六十万斤,毕竟近些年九边火药的消耗减少许多,也就是辽东、蓟镇和水师那边训练耗费多些。”
魏广德说起火药局的情况,张居正其实完全不理解魏广德怎么想着说这个事儿。
毕竟,火药局不归朝廷管辖,是内廷的衙门。
看张居正一脸莫名其妙的样子,魏广德不得不直接挑明了说道:“叔大兄,几十万斤火药存放在城里,你不觉得很危险吗?
京师人口众多,一旦火药库有丁点闪失,整个西南城可就危险了。
周围还有大量百姓居住,后果简直不敢想,更别说惊扰宫里。”
“不至于吧。”
听到魏广德这话,张居正犹豫着说道,“这王恭厂都多少年了,从未出过闪失.”
“正因为没有出过闪失,所以我才愈发担心。
这大明朝廷各处要地,除了玄武湖上黄册库外,其他什么地方没烧过。”
魏广德截下张居正话头说道。
听他这么说,张居正也理解。
遇事儿就是怕万一,正因为从未出过纰漏,时间长了难免心生惫懒,然后就容易发生意外。
大明朝各处时时刻刻都有警示,现在各城夜里都有打更值夜,可依旧不时发生火灾。
“那你是什么意思?”
张居正开口问道。
“在城外择地单独建一座卫城存放火药,可以选择通州方向,借用水运方便快捷运送。
几十万斤火药存放在城里,总感觉不安全。
另外,火药存量也须得严格控制,达到一定标准要么发往各地,要么控制产量。
总之,库房里不能存放太多。”
魏广德说出他的想法,单独建城存放,严格控制城里火药存量。
如果火药局存放了二三十万斤火药,那相当于后世一百五十吨火药。
就算这个时代火药配方缘故,威力不足,但上百吨爆炸的威力,都不用想也能知道有多恐怖。
也难怪天启大爆炸让整个京城震动,能不震动吗?
“可现在朝廷的财政,根本不可能有钱财建一座卫城存放火药。”
张居正面露难色,说道。
“叔大兄,我也没说马上就要开工。
这个时候,就算让工部大兴工程也没法做不是。
我想的是,让工部协同兵部在京城附近选址,等两年朝廷财政缓过来了就立马开工,尽快把火药局搬出去,城里只保留一定的火药存量即可。”
这会儿,朝廷忙着准备皇帝大婚,哪有余力筑城。
“等两年。”
张居正听出魏广德话里的意思,莫不是打算等两年从倭国发了大财再做这个事儿。
如果,真能拿下那什么石见银山,一年二百万两银子入库的话,还真有能力把卫城建起来。
甚至,还可以把嘉靖朝被束之高阁的京师东西北三面城墙也建好。
魏广德其实没想着要大建城墙,有那闲工夫,还不如砸钱建设军队,让明军边军大规模换装,按照戚继光车营在各镇都建立起武装,这样明军就算离开城池保护也有一战之力。
甚至,魏广德还想着京营也大规模改造,缩编成十营,分别设立左右马营和前中后左右五步营,再设两车营和一个辎重营,让京营具备一定出征的能力,至少京畿附近可以进行一定的攻伐能力。
御马监那里的武装,魏广德不便管也不敢管,但京营,朝廷还是能说上话的。
别说京营是勋贵把持,但实际大权在兵部侍郎,京营戎政手中。
现在的京营戎政是曾省吾兼着,张科还不能插手。
张居正和魏广德都没有把事情在细化,只是达成了表面的一致。
他们都需要倭国的金山银山,好补充大明的财政。
“东海水师需要加强。”
张居正只是对魏广德淡淡说了句。
“等使团抵京后,南海水师抽调部分精锐留在东海水师。”
魏广德也开口说出他的想法,自然得到张居正认可。
“对了,此次使团抵京,关于大阅之事,我和谭尚书交流,有个想法。”
魏广德想到天津的阅舰式,于是也给张居正提了一嘴。
“陛下年少,怕是除了昭陵那次,就没出过城。
天津举行水师大阅,我觉得内阁应该陪同陛下走一遭,让他也看看我大明除了有强悍的陆师,还有无敌的水师。”
即便知道此时西班牙海军力量强大,但魏广德还是把大明水师高高捧起。
至少,西班牙不可能把全部海军调往远东和大明对抗。
就算真这么干,魏广德自认也有能力复制英国击溃无敌舰队的战例,彻底让西班牙海军葬身海底。
“两地可是二百多里,是不是远了点。”
张居正听到魏广德打算让皇帝去天津检阅水师,微微皱眉说道。
“来回不过半月行程,有内阁和定国公护持,当无大碍。”
魏广德开口宽慰道。
陛下去天津,当然不可能是快马去快马回。
皇帝仪仗一摆,一天也就是四十里地就不错了。
所以单是过去,就得耗上五六天时间。
不过说起来,此时两地二百里地真的算很近了。
至于公务的,倒是不会耽搁,快马一天就能跑来回。
“嗯。”
张居正最后还是答应了一声,毕竟就在京畿附近,重兵环侍的情况下,也不会出什么差错。
等到散衙,晚上的时候,谭纶和江治先后到了魏广德府上。
书房里,火红的炭火已经烧上,让书房里暖烘烘的。
“火药局搬出城这事儿,首辅已经答应,只是朝廷无钱,需要等待时机。”
魏广德开口把情况说了下,“兵部和工部年后可以择地先做准备,我想不会耽搁太久,也就是三、四年时间就要开工。”
谭纶和江治都微微点头后,魏广德才继续说道:“水师大阅基本上也定下来了,到时候或许陛下也会亲临检阅水师,首辅没有反对。
稍后,兵部奏上大阅议程时可以提一下,宫里我和首辅自会去解释。”
“这个好说,我会关注此事,兵部这几日就会发文各地。”
谭纶点点头,其实今天回衙门安排发文时,兵部里就已经知道天津水师大阅的消息。
说起来这也是大明的头一次,内部也在讨论该怎么做才好。
“今日叫你们过来,主要还是有件事儿,有必要先知会你们一声。”
魏广德把今日他和张居正交谈的结果说完,就把刘守有给的那份情报拿了出来递到他们面前说道:“二位看看这份文书,朝廷有意收回济州岛和强占对马岛。”
听到魏广德又要对外开战,谭纶眉毛忍不住跳了跳。
上了年纪,自然不想成天打打杀杀的,希望安定。
不过听魏广德话里意思,似乎首辅那边已经认可了这个事儿,所以他接过文书就看起来。
魏广德贴心的挪动两盏蜡烛,让光照更亮些。
“这是.”
只是片刻,谭纶和江治都惊讶抬头。
上面可不是军事情报,而是倭国的金银矿山的信息。
为了钱财去打仗,两人哪还不懂。
“后面有海图,其中济州岛本就是我大明岛屿,收回后兵部也能多一个马场,东海水师也有一处军港。
至于对马岛,算是对倭国的惩罚。
当初倭寇横行江南,他们视而不见,甚至起内部还称日本王为天皇,实在是僭越。”
要对倭国开战,理由实在太好找了。
“此事你们知道就行,别再外传。
内阁会逐部安排,最快后年才会发动。”
魏广德提醒道。
谭纶又仔细看了上面记录倭国的金银矿产量,和江治对视片刻,也都轻轻点头。
现在不过是实锤了魏广德早就有对倭国的野心,早前朝野流传金银岛传闻时魏广德就从未否认过此事。
等送走二人,魏广德小声问张吉:“冯公公没来?”
“没有。”
张吉小声答道。
“给月港那边传信,让他们明年加大对倭国的贸易,后年怕是就要暂停。”
魏广德嘱咐一句。